CN219065015U -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65015U
CN219065015U CN202223278995.7U CN202223278995U CN219065015U CN 219065015 U CN219065015 U CN 219065015U CN 202223278995 U CN202223278995 U CN 202223278995U CN 219065015 U CN219065015 U CN 219065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lamp box
frock clamp
analysis system
tool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789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立
杨迪
孙淼
毕明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s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32789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65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65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65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属于气体成份分析系统结构技术领域。包括工装夹具箱体(1)、气体收集室(2)、穿刺针(3)、气体传递通道(4),工装夹具箱体(1)位于气体收集室(2)正上方,3个针头向下位于工装夹具箱体(1)内,柱体从工装夹具箱体(1)正上方向下伸入工装夹具箱体(1)内能够在工装夹具箱体(1)中进行上下推进,且柱体与工装夹具箱体(1)组成密封的活塞结构;在工装夹具箱体(1)内针头的正下方固定底托(5)用于托住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气体收集室的侧面通过气体传递通道与分析系统的检测腔室连通。使穿刺方式更加灵活,适用于不同封装和大小的样品,同时增加气体收集量。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的装置,属于气体成份分析系统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部气体成份分析系统是通过金属针将金属、陶瓷、玻璃器件的外壳刺破,并在真空系统中收集气体进行分析。基于产品内部总气量得出其中每种气氛所占的体积百分比,只有具备足够多可供分析的气量才能满足准确检测的要求。目前电子元器件呈现小腔体趋势,产品内所含气量越来越少,对分析系统采集足够多气量分析造成困难。传统的采集气量方法是单根穿刺针刺破单个产品采集气量分析,但是有的单个产品气量很小无法检测,本申请解决由于单个产品气量很小无法检测的情况,设计的一种新的收集装置是用三根穿刺针同时刺破三个产品,使小气量产品一次采集3个产品使得测量总气量扩大3倍,达到足够多气量进行分析的目的。
内部气体成份分析系统的示意图见图1所示。现有技术传统气体收集装置和方式见图2。
现有技术传统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工装夹具(用于放置样品)、气体收集室、穿刺针、气体传递通道,工装夹具位于气体收集室正上方,穿刺针采用活塞推进结构,即在柱体的顶部安装针头,针头位于气体收集室内,柱体从气体收集室正下面伸入收集室能够在收集室中进行上下推进,且柱体与气体收集室组成密封的活塞结构;气体收集室的侧面通过气体传递通道与分析系统的检测腔室连通,质谱仪的检测端位于检测腔室内,质谱仪经由信号放大器与电脑连接;检测腔与真空泵连接;工装夹具的下方与气体收集室上方连通且密封,穿刺针能够伸入到工装夹具内刺破工装夹具内的待测气体产品。由于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外形尺寸小或不是平面盖板,无法与测试设备直接密封进行抽真空,需要把这类产品放入工装夹具内,通过工装夹具与测试设备连接,测试设备要连同工装夹具一并抽真空后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克服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使穿刺方式同一时间内刺破器件数量增加,适用于极小腔体气量的样品,增加气体收集量达到能够检测的目的。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夹具箱体(1)、气体收集室(2)、穿刺针(3)、气体传递通道(4),工装夹具箱体(1)位于气体收集室(2)正上方且与气体收集室(2)连通,穿刺针(3)采用活塞推进结构,即在直立柱体的下端面安装有3个针头,3个针头向下位于工装夹具箱体(1)内,柱体从工装夹具箱体(1)正上方向下伸入工装夹具箱体(1)内能够在工装夹具箱体(1)中进行上下推进,且柱体与工装夹具箱体(1)组成密封的活塞结构;在工装夹具箱体(1)内针头向下,且针头的正下方固定底托(5)用于托住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如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位于底托(5)之上),气体收集室的侧面通过气体传递通道与分析系统的检测腔室连通。
底托上表面包含3个和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大小一致的凹槽,以放置固定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
本申请的优点:
1.同时刺穿3只产品,使待测产品的气量增加3倍,达到待测气量的目的。
2.底托的设计能有效的稳固待测产品,提高穿刺成功率。
3.从上向下穿刺的方式操作便捷且不破坏设备原有结构。
4.工装夹具可反复更换待测产品,提升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整体的内部气体成份分析系统
图2为传统的气体收集装置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工装夹具箱体(1)、气体收集室(2)、穿刺针(3)、气体传递通道(4)、底托(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但本申请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1
本申请是改变传统穿刺结构,从原来的从底部进行穿刺改为从顶部进行穿刺,由于采用底托托住,在不破坏设备原有的采气结构且在平面穿刺产品针的进深易把握。同时增加穿刺针的数量,从1根针增加为3根针,使一次可以穿刺3个样品,从而使小腔体产品一次采集的气量扩大3倍,达到足够多气量进行分析的目的。其示意图见图3所示。
包括两部分:一是穿刺结构,由3根穿刺针和固定结构组成;二是密封结构,用于气体收集室与样品密封,以及提供真空环境使气体抽入设备内部进行分析。
一、穿刺结构包括3根呈品字形的针和固定部分,针呈品字形分布以增加穿刺时的稳定性,针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在圆柱形的固定盘上。穿刺结构和工装夹具箱体密封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将穿刺结构改成上面穿刺的好处在于使穿刺方式稳定,小腔体产品同时刺破取气增大3倍气量,使测试更准确。
二、底托结构:底托上表面包含3个和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大小一致的凹槽,以放置固定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凹槽底部开有连孔直穿通托底部。
1.手动打开工装夹具;
2.放入3个待测产品;
3.手动压紧含密封圈的盖板,使工装夹具达到密封状态;
4.手动拧动穿刺柱,同时刺破3只待测产品;
5.设备的四极质谱仪分析待测产品中的气体;
6.结束测试,手动打开工装夹具;
7.更换3个新的待测气体产品;
8.重复步骤1-7,继续收集检测。

Claims (2)

1.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夹具箱体(1)、气体收集室(2)、穿刺针(3)、气体传递通道(4),工装夹具箱体(1)位于气体收集室(2)正上方且与气体收集室(2)连通,穿刺针(3)采用活塞推进结构,即在直立柱体的下端面安装有3个针头,3个针头向下位于工装夹具箱体(1)内,柱体从工装夹具箱体(1)正上方向下伸入工装夹具箱体(1)内能够在工装夹具箱体(1)中进行上下推进,且柱体与工装夹具箱体(1)组成密封的活塞结构;在工装夹具箱体(1)内针头向下,且针头的正下方固定底托(5)用于托住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位于底托(5)上,气体收集室的侧面通过气体传递通道与分析系统的检测腔室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托上表面包含3个和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大小一致的凹槽,以放置固定待刺破的含待测气体的产品。
CN202223278995.7U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Active CN219065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8995.7U CN21906501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78995.7U CN21906501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65015U true CN219065015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67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78995.7U Active CN219065015U (zh) 2022-12-07 2022-12-07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65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65015U (zh)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CN106289396B (zh) 一种测量电池内部总产气量及产气成分的检测分析装置
CN117434015B (zh) 一种硬质碳纤维保温毡涂层的抗氧化测试装置
CN201034986Y (zh) 气密进样针及其联结装置
CN112763651A (zh) 定位穿刺夹具、内部气氛含量分析仪及其测试方法
CN209460183U (zh)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CN215986329U (zh) 片式电容器件自动测试装置
CN205263042U (zh) 气相色谱柱半自动装填装置
CN111594517B (zh) 一种真空应变片粘贴按压装置及按压方法
CN220271451U (zh) 微小器件气氛分析试验工装
CN111638013B (zh) 一种微型元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3804415A (zh) 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学测试校准装置
CN210108271U (zh) 荧光膜片夹持装置及荧光膜片测试系统
CN110702474A (zh) 一种封闭贮存缓释微气氛采集方法
CN207396653U (zh) 一种手机sim卡座测试治具
CN216228993U (zh) 一种小器件内部气体成份分析夹具
CN207585844U (zh) 一种可对薄壁容器口密封的装置
CN109580719A (zh)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CN216473224U (zh) 一种小型简易高密封性的核酸检测装置
CN210037762U (zh) 一种多功能的反应杯
CN220188406U (zh) 一种药品检测设备
CN219348088U (zh) 一种真空密封测试仪
CN218937675U (zh) 一种压差传感器总成冷却水通道密封性测试装置
CN219434782U (zh) 一种携带方便的氮气分析仪
CN216160133U (zh) 一种基于积分球的光学测试校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