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80719A -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80719A
CN109580719A CN201910030003.2A CN201910030003A CN109580719A CN 109580719 A CN109580719 A CN 109580719A CN 201910030003 A CN201910030003 A CN 201910030003A CN 109580719 A CN109580719 A CN 1095807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upper cover
base
test
p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300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栋梁
周睿颖
吴秋菊
蒋亚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Micro And Nano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Micro And Nano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Micro And Nano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Micro And Nano Sensor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807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807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上盖;第一底座与第一上盖通过管罩可拆卸连接,连接后三者形成第一测试腔;第一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电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一接口处于第一测试腔内;第一上盖上设置有进气机构,待测气体通过进气机构进入第一测试腔;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与第二上盖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体;第二上盖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待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测试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第一底座与管罩、第一上盖的配合,以及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第二上盖的配合,实现动静切换;该装置集成了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模式,适用于各种气体的气敏实验,测试气体浓度可任意调节。

Description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感器气敏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材料气敏性质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气敏特性测试装置的要求变的越来越高,气敏特性测试装置种类繁多,常见的可分为两类:动态气敏特性测试装置和静态气敏特性测试装置。
动态气敏特性测试装置一般是令测试气体不断通过含有气体传感器的容器,气体传感器表面有气敏材料,通过在气敏材料表面吸附测试气体及表面反应引起自身电阻的变化,从而检测到目标气体。使用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电脑完成数据记录和处理,最终完成气体敏感性测试。
静态气敏特性测试装置一般是将已知浓度的特定气体,通过注射器注入到密封的含有气体传感器的容器,使用数据采集器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电脑完成数据记录和处理,最终完成气体敏感性测试。
现有的气敏特性测试装置,大多手工搭建而成,将传感器放在带密封盖的玻璃或塑料器皿中,在器皿上打孔,用于安装接口、导线、进气管或出气管。上述结构简陋,气密性不佳,功能单一,无法同时满足动态、静态、溶解有待测气体的溶液等多种状态下的测试需求,并且手工搭建测试设备,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检测设备适应性单一,缺少动静两用功能。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上盖;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一上盖通过管罩可拆卸连接,连接后三者形成第一测试腔;
所述第一底座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电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处于第一测试腔内;
所述第一上盖上设置有进气机构,待测气体通过进气机构进入第一测试腔;
所述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与第二上盖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体;
所述第二上盖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待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测试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和第一上盖上分别设有与管罩两端配合的下插槽和上插槽,管罩两端分别插入下插槽和上插槽后,形成第一测试腔。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口为单通道接口或多通道接口;与之匹配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为单通道信号采集器或多通道信号采集器。
优选的,所述单通道信号采集器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上盖,在第二底座上设置有放置区域、探针机构;传感器芯片放置在放置区域;在所述放置区域周围固定有多个探针机构,多个探针机构分别与放置区域里固定的传感器芯片的触点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探针机构包括探针支架和探针;所述探针支架包括立柱和盖帽;所述盖帽由导电材料制得,固定在立柱的顶部,探针固定在盖帽上;所述立柱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二旋转轴固定在第二底座上,立柱能够以第二旋转轴为转轴转动;所述探针与第二旋转轴电性连接,第二旋转轴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轴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限位在第二旋转轴头部和立柱底壁之间,自然状态下,第二弹簧受压;所述盖帽为金属材料制得,探针通过盖帽与第二旋转轴电性连接;所述盖帽包括帽体和自帽体侧壁水平延伸出的水平支架;所述帽体的底部与第二旋转轴头部接触;所述水平支架的自由端朝向传感器芯片;在所述自由端开设有自上而下朝向传感器芯片倾斜的安装孔,探针插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包括第三底座;在第三底座上设置有与多通道接口位置和数量相匹配的传感器芯片;在第三底座上设置有多个传感器芯片,所述传感器芯片与多通道接口电连接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底座与第二上盖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传感器芯片处于第二测试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上盖具有开口向下的腔体,在腔体底部上固定有若干块挡板;若干块挡板将第三测试腔分隔成S形通道,多个传感器芯片处于S形通道上,待测气体自第二进气口进入S形通道,依次经过所有传感器芯片后从第二出气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气体注射孔、气孔盖和仿形槽;所述仿形槽开设在第一上盖的上表面,并在仿形槽的底壁开设所述气体注射孔;所述气孔盖与仿形槽配合实现封堵气体注射孔。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测试腔内还固定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底座上的支柱、固定在支柱顶端的加热台;所述加热台包括固定平台,在固定平台上固定有有机溶剂盛放槽,盛放槽的底部通过电阻丝加热;在固定平台的一侧固定有电风扇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电阻丝和电风扇的电源线通过支柱内置走线道引出与外部电源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第一底座与管罩、第一上盖的配合,以及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与第二上盖的配合实现整个设备的动静切换;该装置集成了动态测试和静态测试模式,适用于各种气体的气敏实验,测试气体浓度可任意调节;
2)第一测试腔内配置风扇和溶剂加热台,测试气体可以气态、液态两种形态注入测试第一测试腔;
3)在第一底座上设置多种型号的第一接口,可适应不同测试需求;
4)通过仿形槽与气孔盖的配合,实现对注射孔的封堵,且通过第一旋转轴、旋转柱的设置,实现气孔盖的便捷启闭,通过第一弹簧使得闭合更加稳定;喇叭型注射孔可以为注射针管提高导向作用;
5)探针测试台和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分别通过底座与上盖的可拆卸固定方式,实现动静切换,满足多种气体对不同探测类型的需求;
6)探针可实时调节固定,另外通过盖帽、第二旋转轴的电性连接,实现信号的传输;通过第二旋转轴、第二弹簧的配合,可实现立柱的转动,便于调整探针位置;
7)多通道信号采集器通过挡板实现S形气体通道,实现气体依次经过每个传感器芯片,提高检测效率;
8)测试装置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试设备俯视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试设备仰视角度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测试设备去除管罩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测试设备去除管罩、第一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6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底座、芯片托盘、传感器芯片之间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动、静两用的探针测试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测试设备采用探针测试台进行静态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测试设备采用探针测试台进行动态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第一底座上集成了9通道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9通道接口与9通道信号采集器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9通道信号采集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一底座上集成了单通道和多通道接口,采用9通道信号采集器进行动态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第一底座上集成了单通道和多通道接口,采用探针测试台进行动态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采用9通道接口与TO管壳配合进行静态检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一上盖和管罩;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TO管壳替代实施例2中第三转接板、四脚基座和封装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一上盖、第二上盖和管罩;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6中在第一底座上设置多个探针测试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可根据待检测气体性质不同,选择静态测试或者动态测试。动静态切换通过以下结构实现:
如图1、图2所示,测试设备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上盖2、管罩3。
第一底座1是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与外部设备连接的转接机构,其上开设了与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电性连接的接口组11、与外部设备、电源连接的外部接口12。接口组11开设在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外部接口12开设在第一底座1的侧面。在第一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沉槽10,接口组设置在沉槽10内,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通过沉槽10的限位快速而稳定地与接口连接传感器信号采集器。
接口组11包括多种型号的接口,如TO管壳座、PogoPin接口等,或同时设置这两种接口甚至更多种型号的接口,以提高装置对不同型号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的适应性;外部接口12包括USB接口、电源接口等。在第一底座1内设置有主板,接口组11通过主板与外部设备实现电连接和通信连接。主板为PCB板。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底座1的平面形状为圆形,当然可以为多边形,如方形、三角形,也可以为异形。图中给出的是圆形第一底座1,在其上表面靠近圆周方向开设有下插槽13。
第一上盖2的平面形状可以与第一底座1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为了生产方便,节约成本,本实施例给出与第一底座1平面形状相同的第一上盖2。第一上盖2上开设有进气机构22。在第一上盖2的下表面与下插槽1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上插槽21,上插槽21和下插槽13内均固定有密封圈。
管罩3为透明材质的筒体,如可采用玻璃制得。其两端开口,下端插入下插槽13,上端插入上插槽21,在管罩3和第一上盖2自重的压制下,使第一底座1、管罩3、第一上盖2围成第一测试腔,接口组11处于第一测试腔内,进气机构22与第一测试腔连通。
如图3、图4、图5所示,进气机构22包括气体注射孔221、气孔盖和仿形槽223;仿形槽223开设在第一上盖2的上表面,并在仿形槽223的底壁开设气体注射孔221;气孔盖与仿形槽223配合实现封堵气体注射孔221。
气孔盖包括盖本体2221、旋转柱2222。盖本体2221为旋转柱2222底端水平延伸出的与仿形槽223形状匹配的盖体。旋转柱2222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一旋转轴2223穿过旋转柱2222空腔及旋转柱2222的底壁与第一上盖2固定,旋转柱2222能够以第一旋转轴2223 为转轴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旋转轴2223为螺钉。在第一旋转轴2223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2224,第一旋转轴2223的上端设置有限位头,第一弹簧2224限位在限位头和旋转柱 2222底壁之间;盖本体2221与仿形槽223形状匹配。当需要注射空气时,手动提起旋转柱 2222并旋转,使盖本体2221离开仿形槽223,此时第一弹簧2224受压。然后向注射孔221 注射气体,注射完成后,旋动旋转柱2222,当盖本体2221旋转到仿形槽223上方时,在第一弹簧2224的复位作用下,盖本体2221压合在仿形槽223内,实现对注射孔221的封堵。
为了便于注射针头快速找准注射孔221,本实施例将注射孔221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孔,为注射针头提供导向。
为了密封效果更好,可以在盖本体2221的下表面设置一与注射孔221形状匹配的封堵凸起(图中未示出),当盖本体压合在仿形槽223内时,凸起正好与注射孔221配合实现进一步的封堵。
对于溶解有待测气体的溶液,为了能够使其快速挥发,完成检测,本实施例还在密闭腔体内固定有加热机构5。加热机构5包括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的支柱51、固定在支柱51顶端的加热台;支柱51通过航空插头与第一底座1连接,通过第一底座1与外部电源连接。加热台包括固定平台52,在固定平台52上固定有溶液盛放槽53,盛放槽53的底部通过电阻丝加热;在固定平台52的一侧固定有电风扇54和温湿度传感器(图未标示);电阻丝和电风扇54的电源线通过支柱51内置走线道引出与航空插头连接,支柱51通过航空插头与第一底座1可拆卸连接,航空插头与主板电性连接。电风扇54开启后,可快速吹散挥发的气体,使其气体均匀分布在密闭腔体内。为了便于向盛放槽53内注射溶解有待测气体的溶液,本实施例将盛放槽53设置在注射孔221的正下方。
接口组11可以由多种不同型号的接口组成,以满足不同型号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的需求,也就是说在第一底座1上集成了多种型号的接口。本实施例给出接口组11包括分别适应于动、静态切换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的第一接口、适应于静态传感器信号采集器的第二接口。具体如下:
第一接口可以为单通道接口,也可以为多通道接口,还可以在第一底座1上集成单通道接口和多通道接口两种形式。
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可以与第二上盖46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实现动静切换,具体如以下实施:
实施例1
如图6、图7、图8所示,当接口为单通道接口时,传感器信号采集器为探针测试台,具体结构为:
单通道接口为在第一底座1上设置的PogoPin公座。
探针测试台包括第二底座41,第二底座41为绝缘材料制成,本实施例采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在第二底座41上开设有4个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安插有1个探针机构,4个探针机构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拐角处;在第二底座41上表面处于正方形的中间位置固定传感器芯片45。
探针机构包括探针支架和探针43;探针支架包括立柱421和盖帽422;盖帽422螺纹连接固定在立柱421的顶部,探针43固定在盖帽422上;立柱421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二旋转轴423固定在第二底座41上,立柱421能够以第二旋转轴423为转轴转动;探针43 与第二旋转轴423电性连接,第二旋转轴423与接口组11电性连接。第二旋转轴423可以为螺钉。在第二旋转轴423上套设有第二弹簧424,第二弹簧424限位在螺钉头和立柱421 底部之间。通过转动立柱421,以及第二弹簧424的压制作用,可实现调整探针43的位置。盖帽422为金属材料制得,探针43通过盖帽422与第二旋转轴423电性连接。盖帽422 包括帽体4221和自帽体4221侧壁水平延伸出的水平支架4222;水平支架4222的自由端朝向传感器芯片45;在自由端开设有自上而下朝向传感器芯片45的斜孔,探针43插在斜孔内。在水平支架4222外周套设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第三弹簧限位在探针43和帽体 4221之间,自然状态下对探针43施压。探针43能够沿着斜孔上下抽动,调整探针43的高度,使四根探针43的针尖分别与传感器芯片45上的四个触点接触。也可以将水平支架 4222设置为中空结构,第三弹簧(图中未示出)限位在水平支架4222内对探针43施加压力,探针43采用钨钢制成,具有较强的回弹性,使用时,可适当拉长探针43,使探针43 的针尖压合在传感器芯片45的触点上,电连接更为稳定。
如图9、图10所示,为了稳定芯片,本实施例在第二底座4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置槽411,其内限位有芯片托盘44,芯片托盘44上开设有第二容置槽441,传感器芯片45限位在第二容置槽441内。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一容置槽411和第二容置槽441为方形,也可以为圆形、异形或其他多边形结构。
芯片托盘44放置在第一容置槽411内后,其四边与第一容置槽411内壁抵接,以及,传感器芯片45放置在第二容置槽441后,其四边与第二容置槽441内壁抵接,导致取出困难。所以本实施例在第一容置槽411和第二容置槽441的两相对侧均开设有夹取槽40。夹取槽40的结构为上大下小的具有导向功能的敞口结构,夹子的夹头伸入夹取槽40后,被导向至被夹取物的侧边。
如图11所示,第二上盖46为一端开口,另一端为盲端的柱体;在第二底座41的侧面设置有外螺纹,第二上盖46的开口端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二上盖46扣合在第二底座41 上后通过螺合固定,使第二底座41封堵第二上盖46开口形成第二密闭空间,探针机构和传感器芯片45均处于该密闭空间内;在第二上盖46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461和出气口462。在第二上盖46的相对两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口461和出气口462,在进气口461 与出气口462出均固定有转接头。
在第二底座41内部设置有第一转接板47,第一转接板47的底部焊接有4个螺帽,该4个螺帽与4个立柱421位置对应,第二旋转轴423穿过第一转接板47与螺帽电性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转接板47的固定。在第一转接板47的下方还设置有第二转接板,第一转接板47与第二转接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第二转接板上焊接有PogoPin母座且固定在第二底座41的底部,第二转接板与PogoPin母座电性连接,PogoPin母座和第一底座1上的 PogoPin公座电性连接,PogoPin公座与第五转接板(图未示)电性连接,第五转接板通过导线与主板48电性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底座41与第一底座1电性连接。采用多层转接板是为了方便实现电连接,简化并规整线路。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在沉槽10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的底部均设置磁铁并相互吸引,通过磁铁之间的磁力,压紧接口组11上的电子元器件连接器(即第一底座1上的PogoPin公座)和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底部的电子元器件连接器(即第二底座41上的PogoPin母座)实现良好的电接触。
实施例2
当接口为多通道接口时,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为多通道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具体结构为:
如图14,以9通道为例,9通道接口61为在第一底座1上集成的9个PogoPin公座。为了便于定位,将9个PogoPin公座集成在一个第五转接板上,形成两排,每排4个,剩余1个处于两排端部之间,整体为U形。当然还可以形成3*3阵列,或其他方式。
如图15所示,9通道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包括第三底座62;本实施例给出的第三底座62 为方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其他结构。在第三底座62上设置有与9通道接口61数量相匹配的传感器芯片。9个传感器芯片可以按照3*3阵列排布在第三转接板63 上,第三转接板63依次通过9个四脚基座、TO管座连接第四转接板64,四脚基座焊接在第三转接板的底部,与传感器芯片一一电连接,并插接在TO管座中,TO管座焊接在第四转接板64上。这里的四脚基座可市场购置,是平面片式气体传感器专用的测试座。第四转接板64通过9个PogoPin母座66与第一底座1上的9个PogoPin公座电连接。9个PogoPin 母座同样排出U型。第三底座62上开设有U型通道621,U型通道621内与9个PogoPin 母座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9个PogoPin母座从U型通道621伸出与9通道接口61连接。第三底座62为方形且具有开口向上的腔体,第三转接板63、第四转接板64都集成在第三底座62的腔体内。具体集成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9个传感器芯片分别安装在封装夹具里,封装夹具按照3*3阵列焊接固定在第三转接板 63上,并与第三转接板63电连接,封装夹具可以市场购置。
如图15所示,第三底座62与第二上盖46可拆卸固定,形成密封的第二测试腔,一般采用密封插接的形式固定。9个封装在封装夹具内的传感器芯片处于第二测试腔内;第二上盖46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461和第二出气口462,待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461进入第二测试腔内。
如图16所示,第二上盖46的平面形状同样为方形,具有开口向下的腔体,在腔体底部上固定有2块挡板653;2块挡板653平行设置,且相反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上盖46的腔体内壁间隔设置,从而将第二测试腔分隔成3个首尾相连的通道,形成S形通道,9个传感器芯片均布在S形通道上,待测气体自第二进气口461进入S形通道,依次经过所有传感器芯片后从第二出气口462排出。S形通道的设置,使待测气体依次经过9个传感器芯片,测试结果更为准确,且气体可快速从第二测试腔内进出,减少有毒或可燃气体的用量。
实施例3
如图17、18所示,第一底座1上还可以同时集成单通道接口和多通道接口,择一使用即可。
实施例4
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单通道或者9通道接口61上插接TO管壳7,传感器芯片封装在TO管壳7内,实现静态测试。
实施例5
如图20所示,采用TO管壳7替代实施例2中的第三转接板63、四脚基座和封装夹具。传感器芯片封装在TO管壳内,TO管壳插接在第四转接板64上的TO管座中,实现静态或动态测试。
实施例6
如图21所示,可以在第一底座1上设置一个以上的探针测试台。本实施例给出3个探针测试台的图例。当然也可以是探针测试台与多通道测试装置组合的形式。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A、静态测试
当采用探针测试台测试时,先去除第二上盖46,然后将感器芯片放置在芯片托盘44 上,手动上下调节探针43,使四根探针43的针尖分别与传感器芯片45上的四个触点接触,主板通过USB接口与电脑连接。依次组装管罩3和第一上盖2,确定管罩3和第一上盖 2、第一底座1密封固定形成密封腔,如图12所示。接通电源,打开电脑上的测试软件,设置各项参数。将气孔盖本体向上拔出仿形槽223并左右旋转一定的角度,直至露出气体注射孔221。将注射器针头插入气孔注射孔221中,向透明管罩3中注射完待测气体后将针头拔出。旋转气孔盖本体复位至仿形槽223中。注射气体的同时打开风扇,使待测气体迅速由气体注射孔221在密闭腔内扩散。传感器芯片45裸片上的气敏材料在接触被测气体后,产生的电信号,依次经过探针43、探针支架、螺帽、第一转接板47、第二转接板和 PogoPin母座、PogoPin公座传送至第一底座1内的PCB主板48,这时操控电脑里配套的气敏特性测试软件,即可获得实验数据。
也可将探针测试台替换成第三转接板63。第三转接板63上分别安装有相互电连接的 PogoPin母座和传感器封装夹具(市场可购置),第三转接板63上的PogoPin母座插接在第一底座1上的PogoPin接口中。将传感器芯片固定在封装夹具内,传感器封装夹具上设有开口,待检测气体通过开口与传感器芯片45上的气敏材料接触。
B、对溶解有待测气体的溶液进行测试
与A其他原理相同,不同点在于将加热台加热到适宜温度后,从注射孔221向溶液盛放槽53注射溶解有待测气体的溶液,使待测液体挥发,完成检测。
C、动态测试(一般针对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
当采用探针测试台时,如图13所示,去除第一上盖2和管罩3。在测试台上安装好传感器芯片45,并调试好探针43。然后安装第二上盖46,使第二上盖46与第二底座41密封固定。第二进气口461一侧的转接头通过导管与装有待测气体的高压气瓶连接,第二出气口462一侧的转接头通过导管与废气处理装置连接。接通电源,打开高压气瓶阀门,让被测气体以一定的速率匀速通过测试装置,这时操作电脑里配套的气敏特性测试软件,即可获得实验数据。
如图16-18所示,当采用9通道传感器信号采集器时,其他设备结构与采用探针测试台相同,不同的是9通道传感器信号采集器插接在9通道接口61上。
上述实施例中的PogoPin母座66和PogoPin公座的位置可互换,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电连接器,实现电连接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上盖(2);所述第一底座(1)与第一上盖(2)通过管罩(3)可拆卸连接,连接后三者形成第一测试腔;
所述第一底座(1)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与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电连接的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处于第一测试腔内;
所述第一上盖(2)上设置有进气机构(22),待测气体通过进气机构(22)进入第一测试腔;
所述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与第二上盖(46)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
所述第二上盖(46)上开设有第二进气口(461)和第二出气口(462),待测气体通过第二进气口(461)进入第二测试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和第一上盖(2)上分别设有与管罩(3)两端配合的下插槽(13)和上插槽(21),管罩(3)两端分别插入下插槽(13)和上插槽(21)后,形成第一测试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为单通道接口或多通道接口;与之匹配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器(4)为单通道信号采集器或多通道信号采集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通道信号采集器包括第二底座(41)、第二上盖(46),在第二底座(41)上设置有放置区域、探针机构;传感器芯片(45)放置在放置区域;在所述放置区域周围固定有多个探针机构,多个探针机构分别与放置区域里固定的传感器芯片(45)的触点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底座(41)与第二上盖(46)可拆卸连接,形成第二测试腔,传感器芯片处于第二测试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机构包括探针支架(42)和探针(43);所述探针支架(42)包括立柱(421)和盖帽(422);所述盖帽(422)由导电材料制得,固定在立柱(421)的顶部,探针(43)安装在盖帽(422)上;所述立柱(421)为中空结构,通过第二旋转轴(424)固定在第二底座(41)上,立柱(421)能够以第二旋转轴(424)为转轴转动;所述探针(43)与第二旋转轴(424)电性连接,第二旋转轴(424)与外部设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旋转轴(424)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限位在第二旋转轴(424)头部和立柱(421)底壁之间,自然状态下,第二弹簧受压;所述盖帽(422)包括帽体和自帽体侧壁水平延伸出的水平支架(4222),所述帽体的底部与第二旋转轴头部接触;所述水平支架(4222)的自由端朝向传感器芯片;在所述自由端开设有自上而下朝向传感器芯片倾斜的安装孔,探针(43)插在安装孔内,并能沿安装孔上下抽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包括第三底座(62);在第三底座(62)上设置有多个传感器芯片,所述传感器芯片与多通道接口(61)电连接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三底座(62)与第二上盖(46)可拆卸固定,形成第二测试腔,传感器芯片处于第二测试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盖(46)具有开口向下的腔体,在腔体底部上固定有若干块挡板(653);若干块挡板(653)将第三测试腔分隔成S形通道,多个传感器芯片处于S形通道上,待测气体自第二进气口(461)进入S形通道,依次经过所有传感器芯片后从第二出气口(462)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包括气体注射孔(221)、气孔盖和仿形槽(223);所述仿形槽(223)开设在第一上盖(2)的上表面,并在仿形槽(223)的底壁开设所述气体注射孔(221);所述气孔盖与仿形槽(223)配合实现封堵气体注射孔(22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测试腔内还固定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底座(1)上的支柱(51)、固定在支柱(51)顶端的加热台;所述加热台包括固定平台(52),在固定平台(52)上固定有溶剂盛放槽(53),盛放槽(53)的底部通过电阻丝加热;在固定平台(52)的一侧固定有电风扇(54)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电阻丝、电风扇(54)和温湿度传感器的电源线通过支柱(51)内置走线道引出与外部电源连接。
CN201910030003.2A 2019-01-03 2019-01-11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Pending CN1095807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004513 2019-01-03
CN2019100045132 2019-01-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80719A true CN109580719A (zh) 2019-04-05

Family

ID=65916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30003.2A Pending CN109580719A (zh) 2019-01-03 2019-01-11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807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185A (zh) * 2019-06-03 2019-10-08 郑州大学 气体流通池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5312A (en) * 1998-03-17 2000-06-13 Smart Biotechnology Co., Ltd. Main structure for catching flow-injection type piezoelectric sensor
US6085576A (en) * 1998-03-20 2000-07-11 Cyrano Sciences, Inc. Handheld sensing apparatus
CN102998354A (zh) * 2011-09-08 2013-03-2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0548681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东南大学 用于气体传感器件快速响应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5866331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宁波大学 一种动态、静态配气两用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
CN10622635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气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47869A (zh) * 2017-11-02 2018-02-02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石墨烯电子鼻的可重复穿戴式呼吸检测仪
CN108088961A (zh) * 2018-01-11 2018-05-2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气敏特性响应曲线测试装置
CN209460183U (zh) * 2019-01-03 2019-10-01 合肥微纳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75312A (en) * 1998-03-17 2000-06-13 Smart Biotechnology Co., Ltd. Main structure for catching flow-injection type piezoelectric sensor
US6085576A (en) * 1998-03-20 2000-07-11 Cyrano Sciences, Inc. Handheld sensing apparatus
CN102998354A (zh) * 2011-09-08 2013-03-27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性能测试装置
CN105486811A (zh) * 2015-12-22 2016-04-13 东南大学 用于气体传感器件快速响应特性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5866331A (zh) * 2016-03-28 2016-08-17 宁波大学 一种动态、静态配气两用的气体传感器测试系统
CN106226355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气敏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7647869A (zh) * 2017-11-02 2018-02-02 上海舒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石墨烯电子鼻的可重复穿戴式呼吸检测仪
CN108088961A (zh) * 2018-01-11 2018-05-29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气敏特性响应曲线测试装置
CN209460183U (zh) * 2019-01-03 2019-10-01 合肥微纳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坚, 王涛, 蒋亚东: "基于虚拟仪器的气体传感器自动测试系统", 传感器技术, no. 12, 20 December 2004 (2004-12-20)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8185A (zh) * 2019-06-03 2019-10-08 郑州大学 气体流通池
CN110308185B (zh) * 2019-06-03 2021-09-21 郑州大学 气体流通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28847A (zh) 一种VOCs气体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209460183U (zh)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CN109580719A (zh) 一种气敏特性测试设备
CN108627619A (zh) 一种用于动物源性饲料新鲜度快速检测的便携式电子鼻
CN209460228U (zh) 一种动态气敏特性检测装置
CN205665202U (zh) 一种湿度可控的多参数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测试实验系统
CN108593885A (zh) 一种土壤温湿度与电导率检测装置
CN103698387B (zh) 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进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和离子迁移谱仪
CN102072945A (zh) 一种色谱光离子化检测器
CN209542561U (zh) 一种多通道动、静两用气敏特性测试装置
CN209460301U (zh) 一种探针台
CN207408083U (zh) 一种测量电子烟吸阻的装置
CN217544535U (zh) 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进样装置
CN109799180A (zh) 一种模拟土柱降雨入渗全过程的装置
CN208506007U (zh) 一种用于动物源性饲料新鲜度快速检测的便携式电子鼻
CN205449912U (zh) 一种便携式离子色谱仪
CN107957405A (zh) 一种便携式红外烟气分析仪
CN107728041A (zh) 一种电子线路板电性能检测装置
CN205139139U (zh) 多场耦合状态下岩样电性特征测试装置
CN209311401U (zh) 一种方便携带的气相色谱仪
CN201926650U (zh) 一种色谱光离子化检测器
CN108690805A (zh) 一种自动进行细胞培养代谢实验和在线收集或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CN207456706U (zh) 一种电动汽车后桥的气密性试验装置
CN208013074U (zh) 一种便携式红外烟气分析仪
CN219065015U (zh) 一种气体成份分析系统中气体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