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56093U -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56093U
CN219056093U CN202222830612.6U CN202222830612U CN219056093U CN 219056093 U CN219056093 U CN 219056093U CN 202222830612 U CN202222830612 U CN 202222830612U CN 219056093 U CN219056093 U CN 219056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push rod
inclined strut
spring assembly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83061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民
俞栋
申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nd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nd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nd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ndit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83061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56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56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56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包括推杆装置和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连接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有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气弹簧组件,所述气弹簧组件设置在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弹簧组件和电动推杆结合推动X型剪刀式支架,利用气弹簧助力和电动推杆的推力,从而实现车顶的电动抬升,这种剪刀式支架的布局,可以有效减小电动升顶部分的宽度,在攻克升顶死点的前提下,抬起一定重量的车顶,同时可以通过推杆的电路控制实现防夹、调平等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车平顶升顶的机构,属于机械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房车平顶升顶方式,大多由气动升顶,采用气弹簧手动升降,这样的方式无法实现自动化,无法实现电动升降的功能,并且在使用时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减小电动升顶部分的宽度,实现自动化且可以实现防夹、调平功能的房车平顶升顶支架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包括推杆装置和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连接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有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气弹簧组件,所述气弹簧组件设置在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包括小斜撑和大斜撑,所述小斜撑和大斜撑交叉设置呈X型,所述小斜撑和大斜撑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轴与上导轨和下导轨连接;所述气弹簧组件的一端连接大斜撑,所述气弹簧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
优选地,所述推杆装置还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连接大斜撑,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
优选地,所述大斜撑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条,所述电动推杆和气弹簧组件的主体分别嵌设在大斜撑两侧的凹槽条内,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和气弹簧组件的弹簧组件分别连接小斜撑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小斜撑的两侧采用凹槽条结构,所述小斜撑两侧凹槽条的宽度略小于大斜撑两侧凹槽条的宽度,所述小斜撑两侧凹槽条且大斜撑两侧的凹槽条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小斜撑和大斜撑的端部分别通过导轮滑动设置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中。
优选地,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均设有销轴孔,所述小斜撑和大斜撑的两端通过固定铰链轴实现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弹簧组件和电动推杆结合推动X型剪刀式支架,利用气弹簧助力和电动推杆的推力,从而实现车顶的电动抬升,这种剪刀式支架的布局,可以有效减小电动升顶部分的宽度,在攻克升顶死点的前提下,抬起一定重量的车顶,同时可以通过推杆的电路控制实现防夹、调平等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中导轮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如下:
1、上导轨;2、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3、电动推杆;4、推杆安装座;5、下导轨;6、大斜撑;7、小斜撑;8、铜套;9、导轮;10、深沟球轴承;11、垫圈;12、垫片;13、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包括推杆装置和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连接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上导轨1和下导轨5,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5之间设有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2,所述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2包括小斜撑7和大斜撑6,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交叉设置呈X型,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轴与上导轨1和下导轨5连接。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气弹簧组件4和电动推杆3,所述气弹簧组件4的一端连接大斜撑6,所述气弹簧组件4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7,所述电动推杆3的一端连接大斜撑6,所述电动推杆3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7。
进一步,大斜撑6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条,所述电动推杆3和气弹簧组件4的主体分别嵌设在大斜撑6两侧的凹槽条内,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缩杆和气弹簧组件4的弹簧组件分别连接小斜撑7的两侧;小斜撑7的两侧采用凹槽条结构,所述小斜撑7两侧凹槽条的宽度略小于大斜撑6两侧凹槽条的宽度,所述小斜撑7两侧凹槽条且大斜撑6两侧的凹槽条相对应。所述小斜撑7凹槽条结构用于避免折叠后与大斜撑6上的电动推杆3和气弹簧组件4抵触,也可以与大斜撑6上下遮罩电动推杆3和气弹簧组件4。
进一步,根据电动推杆3和气弹簧组件4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小斜撑7的结构采用弯折的S型。
进一步,上导轨1和下导轨5上均设有销轴孔,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两端通过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固定铰链轴与销轴孔配合实现固定。
进一步,如图3所示,为了使小斜撑7和大斜撑6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5上移动的更加顺畅,在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端头上通过垫圈11、垫片12、衬套13、铜套8和深沟球轴承10安装了导轮9(该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安装连接,不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点故不在此赘述),导轮9的外部滑动卡接在导轨中。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方法如下:
在房车的顶部两侧分别设置一组本实用新型的推杆装置和升降支架,升降支架中的下导轨5紧固安装在房车的车顶部,上导轨1与房车待升顶的平顶连接,通过控制设置在大斜撑6和小斜撑7之间的气弹簧组件将X型剪刀式支架弹出位移立起,随后设置在大斜撑6和小斜撑7之间另一侧的电动推杆来调整大斜撑6和小斜撑7的具体位置,并将大斜撑6和小斜撑7两端的位置调整至上导轨1和下导轨5上的销轴孔中实现卡接;从而使大斜撑6和小斜撑7形成X型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房车的平顶。
如图4所示,气弹簧组件4和电动推杆3在初始状态下被遮罩在大斜撑6和小斜撑7的凹槽条结构中的,通过气弹簧组件4触发X型剪刀式支架2中弹起,然后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电动推杆3调整大斜撑6和小斜撑7的具体位置。
进一步,在大斜撑6和小斜撑7被带动位移时,大斜撑6和小斜撑7端部的导轮可以起到辅助作用,使大斜撑6和小斜撑7在上下导轨中滑行更顺畅。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弹簧组件和电动推杆结合推动X型剪刀式支架,利用气弹簧助力和电动推杆的推力,从而实现车顶的电动抬升,这种剪刀式支架的布局,可以有效减小电动升顶部分的宽度,在攻克升顶死点的前提下,抬起一定重量的车顶,同时可以通过推杆的电路控制实现防夹、调平等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包括推杆装置和升降支架;所述推杆装置连接升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上导轨(1)和下导轨(5),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5)之间设有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2);所述推杆装置包括气弹簧组件(4),所述气弹簧组件(4)设置在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剪刀式升降支架(2)包括小斜撑(7)和大斜撑(6),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交叉设置呈X型,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转轴与上导轨(1)和下导轨(5)连接;所述气弹簧组件(4)的一端连接大斜撑(6),所述气弹簧组件(4)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装置还包括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一端连接大斜撑(6),所述电动推杆(3)的另一端连接小斜撑(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斜撑(6)的两侧分别设有凹槽条,所述电动推杆(3)和气弹簧组件(4)的主体分别嵌设在大斜撑(6)两侧的凹槽条内,所述电动推杆(3)的伸缩杆和气弹簧组件(4)的弹簧组件分别连接小斜撑(7)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斜撑(7)的两侧采用凹槽条结构,所述小斜撑(7)两侧凹槽条的宽度略小于大斜撑(6)两侧凹槽条的宽度,所述小斜撑(7)两侧凹槽条且大斜撑(6)两侧的凹槽条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端部分别通过导轮滑动设置在上导轨(1)和下导轨(5)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和下导轨(5)上均设有销轴孔,所述小斜撑(7)和大斜撑(6)的两端通过固定铰链轴实现卡接。
CN202222830612.6U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Active CN219056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0612.6U CN21905609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830612.6U CN21905609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56093U true CN219056093U (zh) 2023-05-23

Family

ID=86343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830612.6U Active CN219056093U (zh) 2022-10-26 2022-10-26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56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7928B (zh) 直立式自行车便捷停放装置
CN219056093U (zh) 一种带助力的电动房车升顶机构
CN218316441U (zh) 一种带助力的房车斜顶车顶电动电动手动顶升支架
CN112536511B (zh) 一种钢构预拼装装置
CN218316439U (zh) 一种房车平顶升顶支架机构
CN112536562A (zh) 一种多功能钢构焊接排料机构
CN201587394U (zh) 电动手动两用折叠支腿
CN218141242U (zh) 一种x型剪刀式房车平顶升顶支架机构
CN2451559Y (zh) 轮式剪刀架千斤顶
CN114750816A (zh) 一种焊接小车支腿快速升降机构
CN213226104U (zh) 一种双层建筑玻璃翻转装置
CN211770149U (zh) 一种暖通洁净空调工程风管环保节能安装设备
CN210337672U (zh) 一种座椅腿托支撑机构
CN219629176U (zh) 一种零靠墙沙发铁架
CN213003232U (zh) 一种龙门式等离子切割机
CN221051472U (zh) 一种燃机发电机安装的升降平台
CN215470666U (zh) 一种电池配件用加工固定装置
CN220483338U (zh) 一种用于开关柜体的转运设备
CN218515473U (zh) 一种滚轮式电动沙发铁架
CN218594207U (zh) 一种房车斜顶车顶电动手动顶升支架
CN219699324U (zh) 一种x型支架升降桌
CN218255035U (zh) 检修用可高度调节的检修组装车
CN219425908U (zh) 一种集装箱式钢轨闪光焊装置
CN218611128U (zh) 一种人防门矫正装置
CN219652586U (zh) 一种空调安装辅助抬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