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6234U -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6234U
CN219046234U CN202223309468.8U CN202223309468U CN219046234U CN 219046234 U CN219046234 U CN 219046234U CN 202223309468 U CN202223309468 U CN 202223309468U CN 219046234 U CN219046234 U CN 219046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wall
bearing area
cover plate
sound insula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946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贵平
韩松
陈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Dalia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Dali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Dalia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Dalia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946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6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6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6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包括:静音箱箱体、静音箱框架、箱体内组件和隔音结构;静音箱箱体包括:前端墙、中部隔墙、后端墙、横板、散热窗、散热板、检修门和盖板;前端墙和后端墙分别设置于静音箱箱体两端,中部隔墙位于前端墙和后端墙之间并将静音箱箱体分为非承重区和承重区;非承重区是由前端墙、中部隔墙、盖板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检修门围成的非密闭空间;承重区通过水平设置的横板分为上、下两层,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二盖板内侧、前端墙内侧、后端墙内侧和检修门内侧均设有隔音结构。本实用新型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具有良好的承重性、密封性和降噪功能,易于安装拆卸,能够满足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作业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矿机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传统的高耗能、有污染的工矿机车更新换代工作正在逐步展开,新一代绿色、环保、节能、降噪的工矿机车将成为工矿企业科技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的工矿车为一体结构,柴油发电机组与其他机构均放置在一起,箱体内布局杂乱,不易检修;而车身外面整体喷涂隔音阻尼浆来实现降噪,降噪效果差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以克服现有工矿内燃机车内部结构不紧凑、不易检修、隔音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包括:静音箱箱体、静音箱框架、箱体内组件和隔音结构;
所述静音箱箱体包括:前端墙、中部隔墙、后端墙、横板、散热窗、散热板、检修门和盖板;所述前端墙和后端墙分别设置于所述静音箱箱体的两端,所述中部隔墙位于所述前端墙和后端墙之间并将所述静音箱箱体分为非承重区和承重区;所述非承重区是由所述前端墙、中部隔墙、盖板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检修门围成的非密闭空间;所述承重区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板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承重区是由中部隔墙、后端墙、横板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窗围成的非密闭空间;下层承重区是由所述后端墙、横板、非承重区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板围成的密闭空间;
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位于靠近所述前端墙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位于靠近所述中部隔墙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内侧、前端墙内侧、后端墙内侧和检修门内侧均设有所述隔音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静音箱框架包括:矩形钢管、散热器安装座、U形槽钢和斜支撑梁;所述矩形钢管在所述散热窗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矩形钢管还设置在上层承重区和非承重区的顶部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安装座焊接在上层承重区顶部的矩形钢管内侧,用于在上层承重区顶部安装散热器;所述U形槽钢设置在前端墙内侧、后端墙内侧和横板底面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斜支撑梁在所述散热板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窗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窗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护网;所述散热板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板的外侧面上设有散热百叶;所述检修门共有六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非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三组,每组检修门的外侧面上设有两组拉杆式门锁,所述检修门之间设有第一槽钢作为隔断;非承重区一侧的所述检修门上方设有一组进风百叶。
进一步地,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设置的矩形钢管上方焊接U形槽钢和C形槽钢,所述C形槽钢中设有螺栓使盖板与所述矩形钢管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槽钢中设有矩形密封胶条,所述盖板的内侧焊接第二槽钢和四边形肋板,所述第二槽钢在所述矩形密封胶条上方,使所述盖板扣合时,所述第二槽钢通过压紧所述矩形密封胶条实现密封;另外,所述第二盖板的底面焊接多组交错设置的支撑钢条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的矩形钢管上对称设置起吊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组件包括:出风百叶、排水槽和储能焊用焊接螺柱;所述出风百叶和排水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下方,所述出风百叶通过所述储能焊用焊接螺柱和螺母固定在排水槽上,使所述出风百叶与排水槽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隔音结构包括复合隔音棉和隔音板,所述复合隔音棉包括两层隔声毡、一层吸音材和一层碳纤棉;从外向内的设置顺序依次为:静音箱箱体、隔声毡、碳纤棉、吸音材、隔声毡、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为铝制多孔板,通过拉铆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静音箱箱体上,同时压紧所述复合隔音棉。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分为承重区和非承重区,并在箱体各部分内侧设置隔音结构,使整个静音箱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达到了良好的降噪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盖连接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拉杆式门锁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隔音结构内部结构图;
图中:1、静音箱箱体;11、前端墙;12、中部端墙;13、后端墙;14、横板;15、散热窗;151、防护网;16、散热板;161、散热百叶;17、检修门;171、拉杆式门锁;172、进风百叶;173、第一槽钢;174、密封胶条;18、盖板;181、第一盖板;182、第二盖板;183、支撑钢条;184、起吊支架;185、C形槽钢;186、第二槽钢;187、四边形肋板;188、矩形密封胶条;2、静音箱框架;21、矩形钢管;22、散热器安装座;23、U形槽钢;24、斜支撑梁;25、三角形肋板;31、出风百叶;32、排水槽;33、储能焊用焊接螺柱;4、隔音结构;41、复合隔音棉;411、隔声毡;412、吸音材;413、碳纤棉;42、隔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包括:静音箱箱体1、静音箱框架2、箱体内组件和隔音结构4;
所述静音箱箱体1包括:前端墙11、中部隔墙12、后端墙13、横板14、散热窗15、散热板16、检修门17和盖板18;所述前端墙11和后端墙13分别设置于所述静音箱箱体1的两端,所述中部隔墙12位于所述前端墙11和后端墙13之间并将所述静音箱箱体1分为非承重区和承重区;所述非承重区是由所述前端墙11、中部隔墙12、盖板18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检修门17围成的非密闭空间;所述承重区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板14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承重区是由中部隔墙12、后端墙13、横板14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窗15围成的非密闭空间;下层承重区是由所述后端墙13、横板14、非承重区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板16围成的密闭空间;所述盖板18包括第一盖板181和第二盖板182,所述第一盖板181位于靠近所述前端墙11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182位于靠近所述中部隔墙12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182内侧、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和检修门17内侧均设有所述隔音结构4。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中部隔墙12为竖向隔板,设置于静音箱箱体1中间,将静音箱箱体1内部分隔为两部分:承重区和非承重区;其中非承重区是由前端墙11、中部隔墙12以及两侧的检修门17围成四周,顶面为顶盖18组成的非密闭空间;而承重区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和下层通过中间设置的横板14隔开,其中上层承重区是由后端墙13、中部隔墙12以及两侧设置的散热窗15围成四周,底部为横板14且顶部开放的非密闭空间;下层承重区是由后端墙13、横板14、中部隔墙12以及两侧设置的散热板16围成的密闭空间。如图3所示,盖板18分为两块,第一盖板181和第二盖板182,其中第一盖板181靠近前端墙11,第二盖板182靠近中部隔墙12,另外,在第二盖板182内侧、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和检修门17内侧均设有隔音结构4以加强整个静音箱箱体1的静音效果;另外,在第一顶盖181和第二顶盖182的两端延展部分设有防雨沿,防止雨水进入;在盖板18顶部还设有安全扶手、限位挡板等结构,方便工作人员在车顶进行安装或维修。
所述静音箱框架2包括:矩形钢管21、散热器安装座22、U形槽钢23和斜支撑梁24;所述矩形钢管21在所述散热窗15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矩形钢管21还设置在上层承重区和非承重区的顶部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安装座22焊接在上层承重区顶部的矩形钢管21内侧,用于在上层承重区顶部安装散热器;所述U形槽钢23设置在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和横板14底面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斜支撑梁24在所述散热板16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整个静音箱框架2的主体框架为矩形钢管21,设置在整个静音箱箱体1顶部的两侧框架位置,同时还设置在散热窗15的内侧的对角线作为支撑加强筋;在静音箱箱体1顶部两侧的矩形钢管21的内圈设有散热器安装座22,散热器安装座22为一种L形梁,散热器通过螺栓刚性连接在散热器安装座22上,散热器安装座22各组安装孔两侧下方均焊接三角形肋板25并延伸至矩形钢管21上以加强整体结构连接强度;另外,在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横板14的底面还设有U形槽钢23作为支撑加强筋;在散热板16的内侧对角线还设有斜支撑梁24作为支撑加强筋,斜支撑梁24通过螺栓紧固在静音箱框架2上,斜支撑梁24共两组,中心对称布置,每组斜支撑梁24与静音箱框架2形成人字形结构,增强静音箱箱体1承重区整体结构强度,在斜支撑梁24上设有扶手,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拆卸斜支撑梁24;矩形钢管21和U形槽钢23组成桁架结构,矩形钢管21之间还设有三角形肋板25,增加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共同作用加强了静音箱箱体1整体的稳定性。
所述散热窗15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窗15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护网151;所述散热板16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板16的外侧面上设有散热百叶161;所述检修门17共有六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非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三组,每组检修门17的外侧面上设有两组拉杆式门锁171,所述检修门17之间设有第一槽钢173作为隔断;非承重区一侧的所述检修门17上方设有一组进风百叶172。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上层承重区两侧各设有两组散热窗15,共四组,在散热窗15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护网151,其中每组散热窗15上的防护网151有两块区域,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梯形,中间为斜对角设置的隔断,防护网151为圆孔网板加不锈钢钢丝网,孔径尺寸为1×1mm,钢丝直径为0.3mm,可以在增大散热量的同时避免大颗粒物进入静音箱箱体1内部;在下层承重区的两侧各设有两组散热板16,共四组,每组散热板16的外侧面上设有一组散热百叶161用于为箱体散热;在非承重区的两侧各设有三组检修门17,共六组,每组检修门17的外侧面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一个拉杆式门锁171,如图5所示,只需同时上推和下拉两个拉杆式门锁171即可开、关对应的检修门17,检修门17的上方设有防雨沿以减少雨水渗入箱体;检修门17之间还设有第一槽钢173作为隔断,以增加箱体整体强度。
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设置的矩形钢管21上方焊接U形槽钢23和C形槽钢185,所述C形槽钢185中设有螺栓使盖板18与所述矩形钢管21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槽钢23中设有矩形密封胶条188,所述盖板18的内侧焊接第二槽钢186和四边形肋板187,使所述盖板18扣合时,所述四边形肋板187和所述U形槽钢23通过压紧所述矩形密封胶条188实现密封;另外,所述第二盖板182的底面焊接多组交错设置的支撑钢条183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的矩形钢管21上对称设置起吊支架184。
具体地,在第二盖板182的下方均匀焊接交错纵横的支撑钢条183作为支撑,支撑钢条183为一种π形钢梁,可以增加第二盖板182的结构强度,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一盖板181和第二盖板182的两端开有方孔,内侧焊接第二槽钢186和四边形肋板187;在非承重区顶部两侧设置的矩形钢管21上方焊接U形槽钢23和C形槽钢185,在C形槽钢185中设有螺栓使盖板18与矩形钢管21固定连接,在U形槽钢23中设有矩形密封胶条188,矩形密封胶条188具有一定的压缩量,当盖板18扣合时,第二槽钢186从上方压紧矩形密封胶条188实现密封;起吊支架184对称安装在静音箱框架2上端的矩形钢管21上,矩形钢管21侧端开有凹槽用于焊接实心块,起吊支架184通过螺栓与实心块刚性连接。
所述箱体内组件包括:出风百叶31、排水槽32和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所述出风百叶31和排水槽32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181下方,所述出风百叶31通过所述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和螺母固定在排水槽32上,使所述出风百叶31与排水槽3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具体地,在第一盖板181下方为出风百叶31和排水槽32,通过冲压的方式在第一盖板181上均匀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为内径10×10mm的方孔,孔间距为2mm,防止砂石和落叶等大颗粒物进入排水槽32,在排水槽32的一侧为出风百叶31,其余结构为折弯板,在排水槽32底板上开设圆形孔,圆形孔上方可焊接不锈钢滤网,用于过滤雨水等杂质,下方焊接管路安装座,雨水可通过管路排出车外。在静音箱框架2的排水槽32上设有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出风百叶31通过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和螺母固定在排水槽32上,便于出风百叶31的安装和拆卸;另外,在散热板16的内侧也设有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散热百叶161通过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和螺母固定在散热板16上,散热板16为薄板外观件,内侧使用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的安装方式可以避免传统的两件钻孔再使用螺栓连接的紧固方式,保证散热板16外观平整美观。
所述隔音结构4包括复合隔音棉41和隔音板42,所述复合隔音棉41包括两层隔声毡411、一层吸音材412和一层碳纤棉413;从外向内的设置顺序依次为:静音箱箱体1、隔声毡411、碳纤棉413、吸音材412、隔声毡411、隔音板42,所述隔音板42为铝制多孔板,通过拉铆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静音箱箱体1上,同时压紧所述复合隔音棉41。
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静音箱箱体1的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检修门17内侧和第二盖板182的内侧均设有隔音结构4,隔音结构4包括复合隔音棉41和隔音板42,其中复合隔音棉41采用多层板介质隔-吸-隔的降噪方法,为隔声毡411、吸音材412和碳纤棉413三种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其中两层隔声毡411在两端,中间包裹吸音材412和碳纤棉413,声波在两层隔声毡411之间多次反射的过程中,利用吸音材412吸声系数高的特性提高静音箱的隔音降噪效果,隔音板42为铝制多孔板,厚度为2mm,冲孔规格为内径5mm的圆孔,孔边距为3mm,安装时在多孔板底部焊接25×25mm、304材质的L形角钢,通过拉铆的方式固定在静音箱箱体1上,并压紧复合隔音棉41。另外,在前端墙11内侧和后端墙13内侧还可布置多组照明灯,便于工矿机车在夜间工作或维修,前端墙11上可布置灭火器,若发生火灾可迅速打开检修门17拿取灭火器,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静音箱箱体(1)、静音箱框架(2)、箱体内组件和隔音结构(4);
所述静音箱箱体(1)包括:前端墙(11)、中部隔墙(12)、后端墙(13)、横板(14)、散热窗(15)、散热板(16)、检修门(17)和盖板(18);所述前端墙(11)和后端墙(13)分别设置于所述静音箱箱体(1)的两端,所述中部隔墙(12)位于所述前端墙(11)和后端墙(13)之间并将所述静音箱箱体(1)分为非承重区和承重区;所述非承重区是由所述前端墙(11)、中部隔墙(12)、盖板(18)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检修门(17)围成的非密闭空间;所述承重区通过水平设置的所述横板(14)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承重区是由中部隔墙(12)、后端墙(13)、横板(14)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窗(15)围成的非密闭空间;下层承重区是由所述后端墙(13)、横板(14)、非承重区以及两侧设置的多个所述散热板(16)围成的密闭空间;
所述盖板(18)包括第一盖板(181)和第二盖板(182),所述第一盖板(181)位于靠近所述前端墙(11)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182)位于靠近所述中部隔墙(12)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182)内侧、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和检修门(17)内侧均设有所述隔音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箱框架(2)包括:矩形钢管(21)、散热器安装座(22)、U形槽钢(23)和斜支撑梁(24);所述矩形钢管(21)在所述散热窗(15)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矩形钢管(21)还设置在上层承重区和非承重区的顶部两侧用于支撑;所述散热器安装座(22)焊接在上层承重区顶部的矩形钢管(21)内侧,用于在上层承重区顶部安装散热器;所述U形槽钢(23)设置在前端墙(11)内侧、后端墙(13)内侧和横板(14)底面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斜支撑梁(24)在所述散热板(16)内侧呈对角设置作为支撑加强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窗(15)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上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窗(15)的外侧面上设有防护网(151);所述散热板(16)共有四组,分别设置在所述下层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两组,散热板(16)的外侧面上设有散热百叶(161);所述检修门(17)共有六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非承重区的两侧,每侧各三组,每组检修门(17)的外侧面上设有两组拉杆式门锁(171),所述检修门(17)之间设有第一槽钢(173)作为隔断;非承重区一侧的所述检修门(17)上方设有一组进风百叶(17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设置的矩形钢管(21)上方焊接U形槽钢(23)和C形槽钢(185),所述C形槽钢(185)中设有螺栓使盖板(18)与所述矩形钢管(21)固定连接,在所述U形槽钢(23)中设有矩形密封胶条(188),所述盖板(18)的内侧焊接第二槽钢(186)和四边形肋板(187),所述第二槽钢(186)在所述矩形密封胶条(188)上方,使所述盖板(18)扣合时,所述第二槽钢(186)通过压紧所述矩形密封胶条(188)实现密封;另外,所述第二盖板(182)的底面焊接多组交错设置的支撑钢条(183)作为支撑加强筋;所述非承重区顶部两侧的矩形钢管(21)上对称设置起吊支架(18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组件包括:出风百叶(31)、排水槽(32)和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所述出风百叶(31)和排水槽(32)设置在所述第一盖板(181)下方,所述出风百叶(31)通过所述储能焊用焊接螺柱(33)和螺母固定在排水槽(32)上,使所述出风百叶(31)与排水槽(32)之间为可拆卸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结构(4)包括复合隔音棉(41)和隔音板(42),所述复合隔音棉(41)包括两层隔声毡(411)、一层吸音材(412)和一层碳纤棉(413);从外向内的设置顺序依次为:静音箱箱体(1)、隔声毡(411)、碳纤棉(413)、吸音材(412)、隔声毡(411)、隔音板(42),所述隔音板(42)为铝制多孔板,通过拉铆的方式固定在所述静音箱箱体(1)上,同时压紧所述复合隔音棉(41)。
CN202223309468.8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Active CN219046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9468.8U CN21904623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9468.8U CN21904623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6234U true CN219046234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21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9468.8U Active CN219046234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6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3227U (zh) 一种用于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的通风降噪装置
CN202249622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通风消声窗
CN219046234U (zh) 一种工矿机车用静音箱
CN2861500Y (zh) 一种降噪消声箱
CN210110337U (zh) 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塔底散热器的消声装置
CN2615622Y (zh) 民用及工业用冷却塔消声降噪装置
CN209959358U (zh) 一种车载式燃机过滤隔声箱体
CN208702788U (zh) 等边楔形复合消声器
CN202451443U (zh) 一种大型工业设备隔声罩用通风设备
CN212583819U (zh) 一种超静音低噪声发电机组
CN201133098Y (zh) 大功率动力设备降噪野营房
CN208336833U (zh) 变电站金属共振复合消声器
CN107949249B (zh) 大中型充电站用隔声降噪冷却装置
CN104895024B (zh) 抽水蓄能电站组合式防护声闸装置及隔音壁制造方法
CN207144566U (zh) 一种带撬整体式隔声降噪房
CN210822264U (zh) 一种客室排水结构
CN220868010U (zh) 一种侧面设置通风口的铁路生态罩
CN217630597U (zh) 一种隔音消声装置
CN212032638U (zh) 多层结构隔声外壳
CN217538935U (zh) 一种空压机降噪装置
CN212928007U (zh) 一种固定式燃气轮机发电机组降噪系统
CN204780814U (zh) 抽水蓄能电站组合式防护声闸装置
CN213868615U (zh) 一种具有防回烟结构的排烟天窗
CN220868009U (zh) 一种顶角处设置通风口的铁路生态罩
CN219776403U (zh) 一种冷却塔的消声降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