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5335U - 水上光影餐厅 - Google Patents

水上光影餐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5335U
CN219045335U CN202223092486.5U CN202223092486U CN219045335U CN 219045335 U CN219045335 U CN 219045335U CN 202223092486 U CN202223092486 U CN 202223092486U CN 219045335 U CN219045335 U CN 219045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ning
wall
restaurant
ring beam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924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文瑜
蔡金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angyingcheng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uangyingcheng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uangyingcheng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uangyingcheng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924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5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5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5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水上光影餐厅,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餐厅本部,餐厅本部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就餐单元,就餐单元与餐厅本部之间设置有廊桥,廊桥两端分别与就餐单元和餐厅本部固定连接;就餐单元包括底板和圈梁,底板和圈梁之间固定设置有实体墙,实体墙靠近餐厅本部设置;实体墙上设置有隔音层。本申请具有增强水上餐厅隐私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水上光影餐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水上光影餐厅。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外出就餐的餐厅环境越来越看重,现在各式各样的水上餐厅涌现了出来。相关技术中的水上餐厅包括沿着水边修建的中式长廊,顾客可以在长廊内就餐。
但是顾客在邻水修建的中式长廊式餐厅内就餐时,隐私性不好,且环境嘈杂,就餐体验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水上餐厅隐私性不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水上光影餐厅。
本申请提供水上光影餐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水上光影餐厅,包括餐厅本部,所述餐厅本部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就餐单元,所述就餐单元与所述餐厅本部之间设置有廊桥,所述廊桥两端分别与所述就餐单元和餐厅本部固定连接;所述就餐单元包括底板和圈梁,所述底板和圈梁之间固定设置有实体墙,所述实体墙靠近餐厅本部设置;所述实体墙上设置有隔音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就餐单元间隔设置,且每个就餐单元与餐厅本部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顾客在就餐单元内就餐时,既具有私密性,同时也方便顾客去餐厅本部;另外就餐单元包括靠近餐厅本部设置的实体墙,且实体墙设置有隔音层,使得餐厅本部和其他就餐单元的人员看不到本就餐单元内的情景,另外就餐单元的隔音效果更好,使得在就餐单元就餐的顾客能够有更好的隐私性。
可选的,所述底板和圈梁之间还设置有观景墙,观景墙和实体墙为弧形墙,且所述观景墙和实体墙围合形成所述就餐单元的外墙,所述观景墙为透明墙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顾客通过透明的观景墙能够观看水上的风景,使得顾客在具备隐私性的同时,能够有更好的就餐体验。
可选的,所述实体墙内开设有空腔,所述观景墙包括能够移动至空腔内的窗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窗扇移动至空腔内,使得就餐单元内部直接与外部自然环境连通,使得就餐单元内的通风效果更好,进而增强了顾客的就餐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圈梁靠近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槽,所述底板靠近圈梁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所述窗扇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窗扇能够沿着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滑动至空腔内,实现了观景墙能够移动的功能;且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的设置对窗扇移动轨迹进行了限定。
可选的,所述圈梁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开设有供窗扇通过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的设置为圈梁提供了稳定支撑,在支撑柱上开设通槽,使得窗扇能够顺利滑移,而不会被支撑柱阻挡。
可选的,所述圈梁远离底板的一侧设置有穹顶,所述穹顶与所述圈梁之间设置有驱动穹顶上升下降的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圈梁上方设置穹顶,一方面能够为就餐单元遮风挡雨,另外穹顶能够通过升降组件上升下降,当天气晴朗时,可以将穹顶上升,使得穹顶与圈梁之间存在空隙,使得就餐单元通风更好。
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若干根设置在圈梁内的升降柱,所述升降柱两端分别与圈梁和穹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能够伸长或缩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源驱动升降柱上升、下降,从而实现穹顶的上升、下降,使得穹顶既能够开启通风,也能够遮风挡雨。
可选的,所述穹顶和所述窗扇均由发光玻璃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顾客在晚上就餐时,由于穹顶和窗扇均由发光玻璃支撑,将穹顶和窗扇通电,能够使穹顶和窗扇发出绚丽的光彩,使得顾客能够拥有不同的就餐体验感。
可选的,所述底板上固定设置有护栏,所述护栏设置于观景窗靠近实体窗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观景窗打开后,餐厅单元内部与水面之间没有防护措施,可能会发生落水事故,设置护栏,保护了顾客的就餐安全,减少了落水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实体墙使得就餐单元更具有隐私性;同时设置观景墙,使得顾客能够更好的观看风景,就餐环境也更加开阔;
2.窗扇能够滑移开启,穹顶能够上升下降,使得就餐单元内的通风效果更好,能够让顾客更好的感受自然风景;
3.穹顶和窗扇均由发光玻璃支撑,当顾客在晚上就餐时,就餐单元内的环境更加优美梦幻,能够为顾客带来更好的就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餐厅单元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升降组件的餐厅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第二导槽的餐厅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穹顶上升后的餐厅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餐厅本部;2、就餐单元;21、底板;211、第二导槽;22、圈梁;221、第一导槽;23、实体墙;231、隔音层;232、空腔;24、观景墙;241、窗扇;3、廊桥;4、穹顶;5、升降组件;51、升降柱;6、支撑柱;61、通槽;7、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水上光影餐厅,参照图1,水上光影餐厅包括设置在水面上的餐厅本部1,餐厅本部1内可以设置厨房、卫生间、大堂等。餐厅本部1为圆形,餐厅本部1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就餐单元2。就餐单元2与餐厅本部1之间设置有廊桥3,廊桥3一端与就餐单元2连通,另一端与餐厅本部1连通。
参照图2,就餐单元2包括圆形底板21,圆形底板21上方设置有直径相同的圆环形圈梁22,圆形底板21和圆环形圈梁22之间固定设置有两根方形支撑柱6,两根支撑柱6沿圆形底板21的中心对称设置。底板21、圈梁22和支撑柱6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圈梁22和底板21之间设置有实体墙23和观景墙24,实体墙23和观景墙24均为180°的弧形墙体,实体墙23设置在靠近餐厅本部1的一侧,且实体墙23上设置有供顾客进入的门,观景墙24设置在远离餐厅本部1的一侧,实体墙23的两端与观景墙24的两端固定连接。实体墙23的上端与圈梁22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21固定连接。
参照图3,实体墙23可以由轻质隔墙板砌成且实体墙23上设置由隔音层231,隔音层231具体为铺设于墙面上的吸声棉,通过轻质隔墙板制成的实体墙23,使得就餐单元2具有隐私性,餐厅本部1的人员不会看见此就餐单元2内的情况。同时在实体墙23上设置隔音层231,使得就餐单元2的隔音效果更好,隐私性更好。
参照图2和图3,观景墙24包括两块透明的弧形窗扇241,窗扇241具体是两块透明的发光玻璃,将窗扇241设置为透明的发光玻璃,在晴朗的白天,顾客可以通过窗扇241观看就餐单元2外的景色;在漆黑的夜晚,顾客可以给窗扇241通电,使得窗扇241能够发光,使得就餐单元2内的环境更加梦幻。
参照图3和图4,圈梁22靠近底板21一侧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导槽221,第一导槽221绕圈梁22一周开设;底板21靠近圈梁2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211,第二导槽211和第一导槽221上下对齐设置,窗扇241能够滑动于第一导槽221和第二导槽211内。
参照图3,实体墙23端面的中部位置开设有空腔232,空腔232贯穿实体墙23的路径开设,且支撑柱6上开设有通槽61,通槽61与空腔232对齐。窗扇241能够通过通槽61,沿着第一导槽221和第二导槽211滑移至空腔232内。将两扇窗扇241全部滑移至空腔232后,顾客能够眺望水上的风景且能够感受徐徐微风,使得就餐体验感更好。
参照图2,底板21上还设置有护栏7,护栏7设置于观景墙24靠近实体墙23的一侧,护栏7的设置路径与观景墙24的设置路径平行,当顾客将观景墙24的两个窗扇241滑移至空腔232后,护栏7的设置能够增加就餐单元2的安全性,减少顾客落入水中的可能性。
参照图2,圈梁22远离顶板的一侧还设置有穹顶4,穹顶4为半圆球壳状,且穹顶4由透明发光玻璃制成。顾客可以通过透明穹顶4观看星空,也能够为穹顶4通电,使其具有炫彩夺目的光影效果,使得就餐环境更加优美。
参照图3和图5,圈梁22内设置有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包括四根升降柱51,升降柱51具体可以是电推杆或内部设置有液压缸驱动的伸缩杆。升降柱51一端与圈梁22连接固定,另一端与穹顶4连接固定,且驱动源具体为能够驱动升降柱51升降的电机,图中未示出,通过升降柱51的升降进而带动穹顶4升降。当穹顶4向上升起,穹顶4与圈梁22之间存在空隙,使得就餐单元2能够更好的通风;当穹顶4下降时,由于升降柱51设置于圈梁22内部,穹顶4底边与圈梁22一侧相接触,能够增强就餐单元2内的保暖性。
本申请实施例水上光影餐厅的实施原理为:顾客能够去每个就餐单元2就餐,就餐单元2独立设置,且离本部距离较近,既能满足顾客隐私性的要求,同时也方便顾客去餐厅本部1。
设置实体墙23,使得餐厅本部1上的人看不见就餐单元2内的情景,使得就餐单元2更具有隐私性;同时设置透明的观景墙24,使得顾客在就餐单元2就餐时,能够眺望水上风景。透明观景墙24能够打开关闭,使得就餐单元2内的空气更加流通,就餐环境更加舒适。
晚上在就餐单元2就餐时,能够将窗扇241和穹顶4通电,使得就餐单元2内具有光影效果,就餐环境更加优美;同时将穹顶4升起,就餐单元2内的通风更好,顾客在就餐单元2内就餐能够有更好的就餐体验。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包括餐厅本部(1),所述餐厅本部(1)周侧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就餐单元(2),所述就餐单元(2)与所述餐厅本部(1)之间设置有廊桥(3),所述廊桥(3)两端分别与所述就餐单元(2)和餐厅本部(1)固定连接;
所述就餐单元(2)包括底板(21)和圈梁(22),所述底板(21)和圈梁(22)之间固定设置有实体墙(23),所述实体墙(23)靠近餐厅本部(1)设置;所述实体墙(23)上设置有隔音层(2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和圈梁(22)之间还设置有观景墙(24),观景墙(24)和实体墙(23)为弧形墙,且所述观景墙(24)和实体墙(23)围合形成所述就餐单元(2)的外墙,所述观景墙(24)为透明墙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实体墙(23)内开设有空腔(232),所述观景墙(24)包括能够移动至空腔(232)内的窗扇(2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22)靠近底板(2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导槽(221),所述底板(21)靠近圈梁(2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槽(211),所述窗扇(24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导槽(221)和第二导槽(2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22)和所述底板(2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上开设有供窗扇(241)通过的通槽(6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圈梁(22)远离底板(21)的一侧设置有穹顶(4),所述穹顶(4)与所述圈梁(22)之间设置有驱动穹顶(4)上升下降的升降组件(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5)包括若干根设置在圈梁(22)内的升降柱(51),所述升降柱(51)两端分别与圈梁(22)和穹顶(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51)能够伸长或缩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4)由发光玻璃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光影餐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1)上固定设置有护栏(7),所述护栏(7)设置于观景墙(24)靠近实体墙(23)的一侧。
CN202223092486.5U 2022-11-17 2022-11-17 水上光影餐厅 Active CN219045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486.5U CN2190453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水上光影餐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92486.5U CN2190453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水上光影餐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5335U true CN219045335U (zh) 2023-05-19

Family

ID=86320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92486.5U Active CN219045335U (zh) 2022-11-17 2022-11-17 水上光影餐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5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1535A (zh)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
CN105672697A (zh) 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及建筑群
CN219045335U (zh) 水上光影餐厅
JP4809124B2 (ja) 照明器具および建築部材
JP2014101690A (ja) 住宅
CN110005226A (zh) 多层建筑
CN205894758U (zh) 一种新型开合式室内外结合舞台
JP2008063886A (ja) 展示収納部付き建物
JP5348831B2 (ja) 軒桁上収納庫付き建物
Bell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in the daylighting of buildings
CN106245933A (zh) 养老型建筑
CN103089026B (zh) 单元式小面积住宅集群设计的新方案
JP4943754B2 (ja) 採光構造部分を備える建物
JP7003564B2 (ja) 建物
JPH0853983A (ja) 住 宅
JPH10266593A (ja) 住 宅
JP7036875B1 (ja) 複層オープンテラス構造
CN216476131U (zh) 一种地下室用的采光井
CN213742525U (zh) 一种冰雪建筑观景台
CN212200737U (zh) 一种新型房屋结构
CN210122871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的可伸缩落地窗
JP2021050571A (ja) 居室の採光構造
CN207296808U (zh) 一种隔声通风窗
KR100508375B1 (ko) 조립식 건축물
JP2001303779A (ja) 敷地高低差のある住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