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9087U -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 Google Patents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9087U
CN219039087U CN202223255793.0U CN202223255793U CN219039087U CN 219039087 U CN219039087 U CN 219039087U CN 202223255793 U CN202223255793 U CN 202223255793U CN 219039087 U CN219039087 U CN 219039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sample rack
channel
sample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579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农
王永东
张宁
胡亮
邱胜
简栋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laisi Bio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laisi Bio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laisi Bio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laisi Bio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579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9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9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9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支撑框架上设有取装层和调度层,取装层上设有样本架放置区和样本架回收区,调度层上设有缓存区,样本架回收区一端布置有中转输送台,取装层和调度层两端之间设有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均用于使样本架在取装层和调度层之间转换,样本架放置区设有第一Y向输送组件、第二Y向输送组件和第一X向推送机构;样本架回收区设置有第一变轨组件和第二变轨组件;调度层滑动设置有中转运输机构,用于使样本架在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以及缓存区之间转换。有益效果是:能够显著提升进样系统的装载能力和运转效率。

Description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具体涉及一种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背景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磁性分离技术、化学发光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三者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兴分析方法。将悬浮性磁微粒作为载体,以其独特的3D表面和较高的比表面积,为捕获目标分子提供了充分的接触面积和较高的灵敏度。与此同时,磁微粒所具有的超顺磁性可以实现多次磁性分离,有利于加快检测速度以及仪器的全自动化。因此,磁微粒化学免疫分析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检测领域。
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物理结构中,通常包括进样系统、混匀系统、孵育系统、洗涤系统和检测系统等诸多模块。其中,进样系统为第一环节,其作用是将装载有样本管的样本架输送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内部,然后由分析仪内部的取样针从样本管内抽走液体样本,最后再将样本架从分析仪内部输送出来。
当前,随着检测需求的快速增加,能够实现大批量检测的全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饱受市场青睐,基于此,申请人也正积极推出相关设备。为了适应大批量检测需求,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进样系统的装载能力和输送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进样系统因其输送方式单一,检测分析仪过程中需要人工不断介入来安装样本架,存在效率低下、运转能力不足的缺陷,无法满足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实现大批量检测的技术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能够预装大量的样本架,并可借助缓存和调度功能实时向进样系统的输送通道补充样本架,从而提升进样系统的装载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关键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其上设有取装层以及位于取装层下方的调度层,所述取装层上设有样本架放置区和样本架回收区,所述调度层上设有缓存区和与缓存区平行设置的转移轨道;
中转输送台,其布置在靠近所述样本架回收区一端端部的位置,中转输送台用于将样本架输送至进样系统的输送通道,或接收来自输送通道内的样本架;
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其中,第二升降平台布置在所述中转输送台与样本架回收区之间,第一升降平台布置在样本架回收区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均用于使样本架在取装层和调度层之间转换;
所述样本架放置区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Y向输送组件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样本架放置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X向推送机构,第一X向推送机构用于将样本架推送至第一Y向输送组件或第二Y向输送组件,第一Y向输送组件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分别用于将样本架输送至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
所述样本架回收区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变轨组件和第二变轨组件,第一变轨组件用于使样本架从第一升降平台转移至样本架回收区,第二变轨组件用于使样本架在样本架回收区、第二升降平台和中转输送台之间转换;以及
中转运输机构,其通过第一直线模组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移轨道上,所述中转运输机构用于使样本架在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平台以及缓存区之间转换。
优选的,所述取装层在对应第一升降平台外端的位置设有急诊输送皮带。
优选的,所述第一升降平台和第二升降平台均包括第一托板以及驱动第一托板上下移动的直线升降模组。
优选的,所述缓存区通过立柱悬空支撑有缓存托架;所述中转运输机构包括承载台以及滑动设置在承载台上的执行组件,其中,承载台在第一直线模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转移轨道滑动,执行组件包括勾取部件,该勾取部件用于作用在样本架底部,在所述执行组件相对于承载台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勾取部件能够使样本架在承载台与所述缓存托架,或者在承载台与所述第一托板之间的转移。
优选的,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滑动装配在承载台上的基座,所述勾取部件一端转动安装在基座上,另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止勾部,所述勾取部件与基座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能够迫使所述止勾部向下转动,所述基座上转动安装有凸轮以及用于驱动凸轮转动的电机,电机驱动凸轮转动,能够迫使止勾部克服弹性元件的阻力向上转动。
优选的,所述缓存托架和第一托板靠近承载台的一端底部均设有条形缺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变轨组件和第二变轨组件均包括两块变轨推板以及驱动两块变轨推板沿X方向移动的直线模组,第一变轨组件和第二变轨组件的两块变轨推板之间均具有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一Y向输送组件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均包括支撑托板以及驱动支撑托板沿Y方向滑动的直线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样本架进样系统,该进样系统能够大幅提升样本架装载能力和输送路线,尤其适用于具有大批量检测需求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进样系统,其关键在于:包括上述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所述中转输送台输送方向上的一端布置有向前延伸的通道框架,该通道框架内平行布置有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三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和第三输送通道均与中转输送台正对,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相同,均用于输送样本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相反,用于回收样本架;
所述通道框架远离中转输送台的一端安装有转换机构,转换机构上设有转换输送通道,所述转换机构与通道框架之间安装有直线移动模组,在该直线移动模组的驱动下,所述转换输送通道能够以择一方式与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或第三输送通道正对;
所述转换输送通道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的样本架,并将样本架转移至第三输送通道。
优选的,所述第一输送通道和第二输送通道靠近转换机构的一端均设有止挡机构,该止挡机构用于限制样本架冲出对应的输送通道;
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朝远离转换机构的方向依次布置有前端输送皮带和后端输送皮带,所述前端输送皮带与后端输送皮带之间也安装有所述止挡机构,所述前端输送皮带前后两端的两组止挡机构之间设有联动组件;
当所述转换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正对时,止挡机构能够被打开,以使转换输送通道与对应的输送通道保持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借助其调度层的缓存区,能够使装置内预装更多数量的样本架,从而提升进样系统的装载能力。同时,还能够结合其调度功能向后端的样本输送通道实时补充样本架,从而保证后端各个输送通道有条不紊的进行运转输送,可靠性好,能够提升设备的检测效率。
2、进样系统后端采用三通道设计,调度缓存装置的中转输送台将样本架送入第一输送通道或第二输送通道内后,然后由对应的输送通道将样本架送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内部,经取样针取样后,转换机构即可立即将样本架转移至第三输送通道,再由第三输送通道将样本架返回至调度缓存装置的中转输送台。很显然,如此循环势必能保证进样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载能力和输送效率,特别适用于具有大批量检测需求的全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附图说明
图1为进样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进样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1中C-C的剖视图;
图4为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的俯视图;
图5为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中取装层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中调度层12的俯视图;
图8为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展现中转运输机构3工作原理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中转运输机构3勾取样本架9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11为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隐藏通道框架5后的俯视图;
图12为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前端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在第二输送通道5b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中所提及的方位“X向、Y向”,以附图4中的坐标系为参考。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样本架进样系统,该系统由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和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两部分组成。
结合附图3和5可以看出,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内设有取装层11和调度层12,调度层12位于取装层11下方。结合附图6可以看出,取装层11上设有样本架放置区1a和样本架回收区1b。结合附图7可以看出,调度层12上设有缓存区1c和与缓存区1c平行设置的转移轨道1d。
再如图4所示,支撑框架1在靠近样本架回收区1b后端端部的位置布置有中转输送台1e,中转输送台1e为皮带输送组件,能够将样本架输送至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的输送通道内,或接收来自输送通道内的样本架。再结合附图3可以看出,支撑框架1在对应样本架回收区1b前后两端的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均用于使样本架在取装层11和调度层12之间转换。第二升降平台2b布置在中转输送台1e与样本架回收区1b之间,第一升降平台2a布置在样本架回收区1b的另一端。
再如图4所示,样本架放置区1a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1g,样本架放置区1a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将样本架排列在样本架放置区1a的长度方向上后,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向前移动,能够将样本架推送至第一Y向输送组件1f上,然后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向左移动即可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一升降平台2a上。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向后移动,能够将样本架推送至第二Y向输送组件1g上,然后第二Y向输送组件1g向左移动即可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二升降平台2b上。
样本架回收区1b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变轨组件1i和第二变轨组件1j,第一变轨组件1i前后移动能够使样本架从第一升降平台2a转移至样本架回收区1b,第二变轨组件1j前后移动能够使样本架在样本架回收区1b、第二升降平台2b和中转输送台1e之间转换。
再如图5和7所示,调度层12配置有中转运输机构3,该中转运输机构3通过第一直线模组3a滑动设置在转移轨道1d上,中转运输机构3能够使样本架在第一升降平台2a、第二升降平台2b以及缓存区1c之间转换。
请参图6,样本架放置区1a和样本架回收区1b上均布置有两个提篮放置工位h,样本架进样系统应用时,用户可通过提篮从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的取装层11取放样本架。在本实施例中,样本架回收区1b的两个提篮放置工位h上分别放入第一提篮t1和第二提篮t2,样本架放置区1a的两个提篮放置工位h上分别放入第三提篮t3和第四提篮t4。第一提篮t1和第二提篮t2为空蓝,第三提篮t3和第四提篮t4内满载有样本架,各个提篮的两端均为敞口形式,样本架可从该敞口进出提篮。基于此,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实现样本架送入和回收均存在两条输送路线,具体如下:
送入路线一: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向前移动,将第三提篮t3中的样本架推送至第一Y向输送组件1f上,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向左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一升降平台2a上,第一升降平台2a向下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调度层12,然后中转运输机构3取走第一升降平台2a上的样本架,中转运输机构3沿着转移轨道1d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二升降平台2b位置并转移至第二升降平台2b上,第二升降平台2b向上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中转输送台1e旁边,然后第二变轨组件1j将样本架转移至中转输送台1e,最后由中转输送台1e将样本架送入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
送入路线二: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向后移动,将第四提篮t4中的样本架推送至第二Y向输送组件1g上,第二Y向输送组件1g向左移动直接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二升降平台2b,然后第二变轨组件1j将样本架转移至中转输送台1e,最后由中转输送台1e将样本架送入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
回收路线一: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将使用完毕的样本架交给中转输送台1e,第二变轨组件1j将该样本架推送至第二升降平台2b,第二升降平台2b向下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调度层12,然后中转运输机构3取走第二升降平台2b上的样本架,中转运输机构3沿着转移轨道1d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第一升降平台2a位置并转移至第一升降平台2a上,第一升降平台2a向上移动将样本架携带至取样层11,然后第一变轨组件1i将样本架从第一升降平台2a推入第一提篮t1,从而完成样本架回收。
回收路线二: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将使用完毕的样本架交给中转输送台1e,第二变轨组件1j将该样本架推入第二提篮t2,从而完成样本架回收。
请参图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变轨组件1i和第二变轨组件1j均包括两块变轨推板b,两块变轨推板b之间均设有间距e,支撑框架1上设有驱动两块变轨推板b沿X方向同步移动的直线模组。在以上送入路线一和送入路线二中,将样本架送入间距e内,然后第二变轨组件1j移动即可实现样本架转移。基于此种结构形式的变轨组件,因为第二变轨组件1j将转移样本架时,样本架位于间距e内,所以在以上回收路线二中还涉及一道转过程,具体为:第二变轨组件1j先将该样本架转移至第二升降平台2b,然后第二升降平台2b向下移动使样本架离开间距e内,第二变轨组件1j向后移动,第二升降平台2b再向上移动,最后由第二变轨组件1j前侧的变轨推板b将样本架推入第二提篮t2,从而完成样本架回收。
再如图4所示,取装层11在远离中转输送台1e的一端设有急诊输送皮带1k,该急诊输送皮带1k位于第一升降平台2a外侧,如此设计,可以实现临时的紧急送检,具体为:将样本架放在急诊输送皮带1k上,第一变轨组件1i先移动至急诊输送皮带1k位置,然后急诊输送皮带1k将样本架送入第一变轨组件1i的间距e内,第一变轨组件1i再将样本架转移至第一升降平台2a,然后参照以上送入路线一即可完成送检。
再如图8所示,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均包括第一托板22以及驱动第一托板22上下移动的直线升降模组21,样本架位于托板22上后,直线升降模组21工作即可实现样本架在取装层11和与调度层12之间的转换。
进一步的,在以上送入路线一中,当样本架送入调度层12后,中转运输机构3也可以将样本架送入调度层12的缓存区1c,从而保证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具备缓存、调度属性。
为了将样本架缓存在缓存区1c,请参图7和9所示,缓存区1c通过立柱1m悬空支撑有若干数量的缓存托架1n,中转运输机构3包括承载台3b以及通过滑轨组件k滑动设置在承载台3b上的执行组件4,承载台3b在第一直线模组3a驱动下,能够沿转移轨道1d滑动。执行组件4包括勾取部件4a,勾取部件4a的前端能够勾在样本架9底部,随着执行组件4在承载台3b上往复滑动,即可实现样本架9在承载台3b与缓存托架1n之间的转移,从而实现向缓存区1c取放样本架9。
在本实施例中,勾取部件4a拖拽样本架9底部移动的具体实施结构如下:
请参附图9,执行组件4还包括基座4b、弹性元件4c、凸轮4d、电机4e,其中,基座4b通过滑轨组件k滑动装配在承载台3b的长度方向上,勾取部件4a左端转动安装在基座4b上,右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止勾部4a1,弹性元件4c为拉簧,其连接在勾取部件4a左端与基座4b之间,电机4e固定在基座4b上,凸轮4d安装在电机4e的输出轴上,电机4e工作即可驱动凸轮4d转动。
结合附图10可以看出,样本架9底部设有缺口9a,基于执行组件4的以上实施结构,勾取部件4a将样本架9从缓存托架1n转移至承载台3b的工作过程为:刚开始时,弹性元件4c的拉力使勾取部件4a的止勾部4a1向下转动,然后执行组件4整体向右滑动,使止勾部4a1位于样本架9缺口9a的下方,然后电机4e驱动凸轮4d转动,凸轮4d迫使勾取部件4a克服弹性元件4c的阻力逆时针转动,使得止勾部4a1进入缺口9a内,最后执行组件4整体向左滑动即可将样本架9从缓存托架1n转移至承载台3b。按以上过程逆向工作,便可以将样本架9从承载台3b转移至缓存托架1n。
为方便样本架9进出缓存托架1n,缓存托架1n靠近承载台3b的一端为敞口形式,并且该敞口端设有引导斜面1n1。进一步,缓存托架1n靠近承载台3b的一端底部设条形缺口a,条形缺口a可起到避让作用,确保勾取部件4a水平移动过程中,止勾部4a1能够将样本架9拖出。
同样的,样本架在第一升降平台2a与中转运输机构3之间的转移,以及样本架在第二升降平台2b与中转运输机构3之间的转移也均采用以上技术手段,所以结合附图8可以看出,两个升降平台的第一托板22构造与缓存托架1n大致相同,第一托板22底部也设有条形缺口a。
再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1g均包括能够沿Y方向滑动的支撑托板d,支撑框架1上设有驱动支撑托板d沿Y方向滑动的直线模组。在实施时,第一X向推送机构1h将样本架推送至支撑托板d上后,直线模组带动支撑托板d移动即可实现样本架沿Y方向的移动转移。
如图2和11所示,进样系统的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包括通道框架5,通道框架5内平行布置有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和第三输送通道5c。通道框架5在对应这三组输送通道左端端部的位置安装有转换机构6,该转换机构6上设有转换输送通道5d,转换机构6与通道框架5之间安装有直线移动模组7,在该直线移动模组7的驱动下,转换输送通道5d能够以择一方式与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或第三输送通道5c正对。通道框架5布置在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的中转输送台1e的输送方向上,并且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和第三输送通道5c右端均与中转输送台1e正对。再结合附图11和12可以看出,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第三输送通道5c以及转换输送通道5d均采用皮带组件f输送样本架,皮带组件f宽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向上延伸的挡板5h,相邻两块挡板5h即可围成对应的输送通道。
基于多通道样本输送装置B的以上结构布局,其工作原理为:
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的输送方向相同,均能够将来自中转输送台1e的样本架输送至通道的前端位置,然后由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内部的取样针取走液体样本。其中,第一输送通道5a可作为常规送样,第二输送通道5b可作为临时的紧急送样。第三输送通道5c与第一输送通道5a的输送方向相反,其作用是回收样本架。回收过程为:分析仪取样完毕后,直线移动模组7先驱动转换机构6移动,使转换输送通道5d与第一输送通道5a或第二输送通道5b正对,然后样本架从第一输送通道5a或第二输送通道5b进入转换输送通道5d,直线移动模组7再驱动转换机构6移动,使转换输送通道5d与第三输送通道5c正对,样本架从转换输送通道5d进入第三输送通道5c,第三输送通道5c将样本架输送至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的中转输送台1e,然后由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完成样本架回收。
由于样本架被运输至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前端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取样针需要从样本管取走液体样本。所以,本实施例在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前端均设有止挡机构8,止挡机构8用于使样本架停留在对应的输送通道上,并避免其冲出输送通道。从而方便取样针在该处取样。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机构8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附图12和13所示,通道框架5下部固设有支架板5e,止挡机构8包括止挡片8a,止挡片8a在支撑轴g位置与支架板5e转动连接,止挡片8a的下端与支架板5e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8b,复位弹簧8b的拉力使止挡片8a保持竖直状态,从而封堵在对应输送通道的端部。
进一步的,请参图13,止挡片8a上安装有摩擦轮8c,转换机构6上设有能够与摩擦轮8c接触的驱动部6a,止挡片8a保持竖直状态时,驱动部6a的高度低于摩擦轮8c。第一输送通道5a或第二输送通道5b内样本架上的样本取样完毕后,转换机构6朝向第一输送通道5a或第二输送通道5b移动,在该过程中,驱动部6a先碰撞在摩擦轮8c上,然后进一步前进,则可通过摩擦轮8c迫使止挡片8a克服复位弹簧8b的拉力向一侧转动,以使对应的输送通道被打开。然后在输送通道的传送作用下,样本架则可自动进入转换输送通道5d。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图11所示,第一输送通道5a由前端输送皮带5a1和后端输送皮带5a2组成,再结合附图12可以看出,前端输送皮带5a1与后端输送皮带5a2之间也安装有止挡机构8。此处的止挡机构8将安装的样本架隔绝在后端输送皮带5a2,前端输送皮带5a1上样本架取样完毕后,止挡机构8打开,然后放入一个样本架进入前端输送皮带5a1。如此设计,在后端输送皮带5a2上放入样本架不会影响前端输送皮带5a1上样本架的取样,从而实现不停机在线安装样本架。进一步的,前端输送皮带5a1前后两端的两组止挡机构8之间设有联动组件c,转换机构6移动至第一输送通道5a位置时,联动组件c可使前端输送皮带5a1的前后两端同时打开或关闭,从而保证前端输送皮带5a1上的样本架进入转换输送通道5d后,后端输送皮带5a2上等候的样本架能够快速自动进入前端输送皮带5a1,保证整个输送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转效率。在本实施例中,联动组件c包括两块L型板c1和连接在两块L型板c1之间的连动杆c2,两块L型板c1分别固定在前端输送皮带5a1前后两端的止挡机构8的止挡片8a上。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框架(1),其上设有取装层(11)以及位于取装层(11)下方的调度层(12),所述取装层(11)上设有样本架放置区(1a)和样本架回收区(1b),所述调度层(12)上设有缓存区(1c)和与缓存区(1c)平行设置的转移轨道(1d);
中转输送台(1e),其布置在靠近所述样本架回收区(1b)一端端部的位置,中转输送台(1e)用于将样本架输送至进样系统的输送通道,或接收来自输送通道内的样本架;
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其中,第二升降平台(2b)布置在所述中转输送台(1e)与样本架回收区(1b)之间,第一升降平台(2a)布置在样本架回收区(1b)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均用于使样本架在取装层(11)和调度层(12)之间转换;
所述样本架放置区(1a)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1g),样本架放置区(1a)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X向推送机构(1h),第一X向推送机构(1h)用于将样本架推送至第一Y向输送组件(1f)或第二Y向输送组件(1g),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1g)分别用于将样本架输送至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
所述样本架回收区(1b)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一变轨组件(1i)和第二变轨组件(1j),第一变轨组件(1i)用于使样本架从第一升降平台(2a)转移至样本架回收区(1b),第二变轨组件(1j)用于使样本架在样本架回收区(1b)、第二升降平台(2b)和中转输送台(1e)之间转换;以及
中转运输机构(3),其通过第一直线模组(3a)滑动设置在所述转移轨道(1d)上,所述中转运输机构(3)用于使样本架在第一升降平台(2a)、
第二升降平台(2b)以及缓存区(1c)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装层(11)在对应第一升降平台(2a)外端的位置设有急诊输送皮带(1k)。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2a)和第二升降平台(2b)均包括第一托板(22)以及驱动第一托板(22)上下移动的直线升降模组(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1c)通过立柱(1m)悬空支撑有缓存托架(1n);所述中转运输机构(3)包括承载台(3b)以及滑动设置在承载台(3b)上的执行组件(4),其中,承载台(3b)在第一直线模组(3a)驱动下,能够沿所述转移轨道(1d)滑动,执行组件(4)包括勾取部件(4a),该勾取部件(4a)用于作用在样本架底部,在所述执行组件(4)相对于承载台(3b)往复滑动的过程中,勾取部件(4a)能够使样本架在承载台(3b)与所述缓存托架(1n),或者在承载台(3b)与所述第一托板(22)之间的转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组件(4)还包括滑动装配在承载台(3b)上的基座(4b),所述勾取部件(4a)一端转动安装在基座(4b)上,另一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止勾部(4a1),所述勾取部件(4a)与基座(4b)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4c),该弹性元件(4c)能够迫使所述止勾部(4a1)向下转动,所述基座(4b)上转动安装有凸轮(4d)以及用于驱动凸轮(4d)转动的电机(4e),电机(4e)驱动凸轮(4d)转动,能够迫使止勾部(4a1)克服弹性元件(4c)的阻力向上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托架(1n)和第一托板(22)靠近承载台(3b)的一端底部均设有条形缺口(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轨组件(1i)和第二变轨组件(1j)均包括两块变轨推板(b)以及驱动两块变轨推板(b)沿X方向移动的直线模组,第一变轨组件(1i)和第二变轨组件(1j)的两块变轨推板(b)之间均具有间距(e)。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Y向输送组件(1f)和第二Y向输送组件(1g)均包括支撑托板(d)以及驱动支撑托板(d)沿Y方向滑动的直线模组。
9.一种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A),所述中转输送台(1e)输送方向上的一端布置有向前延伸的通道框架(5),该通道框架(5)内平行布置有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和第三输送通道(5c),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和第三输送通道(5c)均与中转输送台(1e)正对,其中,所述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的输送方向相同,均用于输送样本架,所述第三输送通道(5c)与第一输送通道(5a)的输送方向相反,用于回收样本架;
所述通道框架(5)远离中转输送台(1e)的一端安装有转换机构(6),转换机构(6)上设有转换输送通道(5d),所述转换机构(6)与通道框架(5)之间安装有直线移动模组(7),在该直线移动模组(7)的驱动下,所述转换输送通道(5d)能够以择一方式与第一输送通道(5a)、第二输送通道(5b)或第三输送通道(5c)正对;
所述转换输送通道(5d)用于接收来自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的样本架,并将样本架转移至第三输送通道(5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通道(5a)和第二输送通道(5b)靠近转换机构(6)的一端均设有止挡机构(8),该止挡机构(8)用于限制样本架冲出对应的输送通道;
所述第一输送通道(5a)朝远离转换机构(6)的方向依次布置有前端输送皮带(5a1)和后端输送皮带(5a2),所述前端输送皮带(5a1)与后端输送皮带(5a2)之间也安装有所述止挡机构(8),所述前端输送皮带(5a1)前后两端的两组止挡机构(8)之间设有联动组件(c);
当所述转换输送通道(5d)与第一输送通道(5a)或第二输送通道(5b)正对时,止挡机构(8)能够被打开,以使转换输送通道(5d)与对应的输送通道保持连通。
CN202223255793.0U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Active CN219039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793.0U CN219039087U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5793.0U CN219039087U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9087U true CN21903908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3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5793.0U Active CN219039087U (zh) 2022-12-06 2022-12-06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90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9462B (zh) 载玻片自动化传送装载装置
CN210418324U (zh) 一种基于重力引导的流利条自动上下料架
JP4818496B2 (ja) 自動分析装置
CN112798804A (zh) 荧光免疫分析设备
CN112881735A (zh) 样本架管理和输送装置以及生化免疫流水线
CN219039087U (zh)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以及包含该装置的进样系统
CN110398601A (zh) 一种样本分析系统和一种样本分析系统控制方法
JP4469963B2 (ja) サンプル搬送装置
CN118150850A (zh) 样本架调度缓存装置和样本架进样系统
CN112498383B (zh) 用于化学发光设备的样本架搬运小车
CN115684631A (zh) 一种样本管采样调度设备及调度方法
CN206248676U (zh) 多次进样推进机构
CN113466478A (zh) 样本架传输装置
CN210514344U (zh) 一种样本架进样装置和样本分析系统
CN213023188U (zh) 进样装置
CN216612948U (zh) 一种样品采制化的合样归批系统
CN219084964U (zh) 多通道样本输送平台
CN114229295A (zh) 一种自动化生物样本库
CN215866724U (zh) 样本架传输装置
CN107777207B (zh) 用于中转的自动滑台
CN112630462A (zh) 用于全自动免疫分析仪的外接式样本传送系统
CN216847845U (zh) 样本架分配装置及自动分析装置
CN218481533U (zh) 样本架底部推拉机构
CN116893275B (zh) 一种样本试管架传输系统及传输方法
CN218824328U (zh) 一种样本管采样调度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