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8407U -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8407U
CN219038407U CN202320074871.2U CN202320074871U CN219038407U CN 219038407 U CN219038407 U CN 219038407U CN 202320074871 U CN202320074871 U CN 202320074871U CN 219038407 U CN219038407 U CN 2190384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liquid
pipeline
solution tank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748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红星
陈佃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odian Yunk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odian Yunk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odian Yunk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odian Yunk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748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84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84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84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液冷充电模块内构造有冷却流道;所述测试装置中:溶液箱用于存储冷却液;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流道的冷却入口连接,用于将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冷却流道内;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冷却流道的冷却出口连接,用于将冷却流道内排出的冷却液输送至溶液箱内;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换热入口连接,用于将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热交换器内,以使得热交换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热交换器的换热出口连接,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溶液箱内。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测试成本、耗能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服务器冷却方式是风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风冷散热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其散热能力低,无法满足服务器散热需求,易出现局部过热。与此同时,液冷技术逐渐普及,相较于风冷散热,液态冷却剂的密度、比热以及导热系数比空气大得多,散热性能更加优越。因此,液冷充电模块成为了大型服务器主流配置。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影响到服务器的性能。因此,液冷充电模块需要进行性能测试。
在液冷模块老化测试中,往往需要通过外部冷却设备为模块降温,现有降温主要是用压缩机提供制冷,压缩机费用高,能耗大,电力需求大,不利于节能降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测试成本、耗能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出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所述液冷充电模块内构造有冷却流道,所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溶液箱,所述溶液箱用于存储冷却液;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流道内;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却流道内排出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内;以及热交换器、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内,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出口连接,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溶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三管路输送至热交换器中,以对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四管路回送至溶液箱内,进而溶液箱内的冷却液温度得以降低;溶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路输送至液冷充电模块的冷却流道内,以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向液冷充电模块提供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流道内流动结束后,通过第二管路回送至溶液箱内。本申请中,通过热交换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相比较于通过压缩机对冷却液进行降温而言,所需电能更低,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模块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模块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模块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模块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Figure BDA0004048148820000021
Figure BDA00040481488200000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优选或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实用新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液冷充电模块一般包括液冷板和设置于液冷板上的元器件。元器件的热量通过液冷板中流动的冷却液带出,以达到对液冷充电模块降温的目的。在液冷充电模块进行性能测试时,外部装置需要向液冷板中的冷却流道输送冷却液。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一般包括老化测试。现有技术中,外部装置包括通过压缩机对冷却液做功,达到调节冷却液温度的目的,并循环向液冷板内的冷却流道输送冷却液。然而,压缩机费用高,能耗大,电力需求大,不利于节能降耗。
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能够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性能测试装置,以对液冷充电模块进行性能测试。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溶液箱10,所述溶液箱10用于存储冷却液;
第一管路20,所述第一管路20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流道内;
第二管路30,所述第二管路30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却流道内排出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10内;以及
热交换器40、第三管路50和第四管路60;其中,所述第三管路50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40的换热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40内,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器40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所述第四管路60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1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40的换热出口连接,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10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三管路50输送至热交换器40中,以对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通过第四管路60回送至溶液箱10内,进而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温度得以降低;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路20输送至液冷充电模块1的冷却流道内,以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向液冷充电模块1提供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流道内流动结束后,通过第二管路30回送至溶液箱10内。本申请中,通过热交换器40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相比较于通过压缩机对冷却液进行降温而言,所需电能更低,成本更低。
在对比实施例中,本方案运行造价成本低,节能环保。以单台3KW散热功率计算,每台产品可以节省电费:3kw*24小时*1.1元=79.1元。以年产400台计算,每年可节约31640元的电费。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热交换器40可以为板式热交换器40、管壳式热交换器40等。一般情况下,热交换器40为板式热交换器40。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器70和第一温度传感器80。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8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20上,用于测量进入所述液冷充电模块1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所述加热器70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20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低于预设进入温度时对进入所述液冷充电模块1的冷却液进行加热。在实施例中,预设进入温度为设定参数。液冷充电模块1在处于不同的冷却液的温度下,其性能具有不同。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比如,测试时,通过人工设定进入到冷却流道的冷却液的温度为预设进入温度;当第一温度低于预设进入温度时,通过加热器70将冷却液的温度加热至预设进入温度。
一般而言,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80和加热器70电连接。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一温度时,当第一温度低于预设进入温度时,则控制加热器70将冷却液加热至预设进入温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90,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0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30和/或所述第一管路20上,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第一流量调节阀90用于调节冷却液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可以间接起到调节进入到冷却流道内冷却液的温度的作用。由于在溶液箱10内从液冷充电模块1输送回来的冷却液的温度高,从热交换器40输送回的冷却液的温度低;当冷却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较大,则更多的冷却液进入到液冷充电模块1侧吸热,此时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会不断升高。当冷却流道内冷却液的流量较小,则更少的冷却液进入到液冷充电模块1侧吸热,此时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会不断下降。因此,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可以对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节,进而可以间接地调节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温度。
比如,在一些实施中,当第一温度高于预设进入温度时,则可以降低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使得更多的冷却液通过热交换器40进行换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当第一温度低于预设进入温度时,则可以加大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使得更多的冷却液通过冷却流道内进行吸热,在其温度达到预设进入温度再进行测试。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00,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00设置于所述溶液箱10上,用于测量所述溶液箱10内冷却液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0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存储温度时增大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或者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温度时降低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存储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存储温度。
在实施例中,溶液箱10内冷却液的温度直接影响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因此,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存储温度,则说明冷却液内的冷却液的温度低,此时性能测试装置需要提高冷却液的温度运行,因此,加大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使得更多的冷却液进入到液冷充电模块1内吸热或者通过加热器70加热,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达到第一预设存储温度。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存储温度,则说明冷却液内的冷却液的温度高,此时性能测试装置需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运行,因此,减小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0的开度,使得更多的冷却液进入到热交换器40内进行降温,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降低至第二预设存储温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相比较于压缩机供冷却液的技术而言,冷却液的温度调节更为快捷和方便,冷却液的温度调节速度更快,能够提高测试效率。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110,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110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50和/或所述第四管路60上;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110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存储温度时降低所述热交换器40内冷却液的流量或者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存储温度时增大所述热交换器40内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存储温度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存储温度。
在实施例中,溶液箱10内冷却液的温度直接影响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因此,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存储温度,则说明冷却液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偏低,此时性能测试装置需要提高冷却液的温度运行,因此,降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110的开度,使得更少的冷却液进入到热交换器40内进行降温,以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达到第二预设存储温度。在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高于第四预设存储温度,则说明冷却液内的冷却液的温度偏高,此时性能测试装置需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运行,因此,提高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110的开度,使得更多的冷却液进入到热交换器40内进行降温,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降低至第四预设存储温度。
一般情况下,在某一温度条件下进行性能测试过程时,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需要保持相对的恒定。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三预设存储温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温度,第四预设存储温度小于第二预设存储温度。此时,当溶液箱10内的温度在低于第三预设存储温度或者高于第四预设存储温度时,在可以在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110来适当的对溶液箱10内的温度进行调节;而当且仅当溶液箱10内的温度在低于第一预设存储温度或者高于第二预设存储温度时,在可以调节进入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并且也可以同时通过调节第二流量调节阀110来将溶液箱10内的温度进行快速调节,以便将溶液箱10内的温度调节至适合测试的条件。
也即在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调节阀90在冷却液的温度偏离更多正常值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对应的开度调节,而第二流量调节阀110用于在冷却液的温度偏离更少正常值的情况下对应的开度调节。一般情况下,第一流量调节阀90在动作时,第二流量调节阀110跟随动作,以将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调节至符合性能测试的温度范围。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水力元件120,所述第一水力元件120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30和/或所述第一管路20上;在所述第一水力元件120启动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10、所述第一管路20、所述液冷充电模块1和所述第二管路30中流动。在实施例中,第一水力元件120一般为泵,用于将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泵送或者抽取至冷却液流道内,使得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10、所述第一管路20、所述液冷充电模块1和所述第二管路30中循环流动,以可以模拟冷却充电模块的工况。在实施例中,第一水力元件120设置在第一管路20上,以将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泵送至冷却流道内。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水力元件130,所述第二水力元件130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50和/或所述第四管路60上;在所述第二水力元件130启动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10、所述第三管路50、所述热交换器40和所述第四管路60中循环流动。在实施例中,第二水力元件130一般为泵,用于将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泵送或者抽取至热交换器40内,以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可经过第三管路50至热交换器40内进行降温,降温后通过第四管路60回送至溶液箱10内,降低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
其中,在所述第一水力元件120和所述第二水力元件130同时启动时,通过所述第二管路30流入所述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与通过所述第四管路60流入所述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10内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液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管路20输送至所述液冷充电模块1内,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三管路50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40内进行降温,以此达到冷却液循环供给且温度循环调节的目的,其温度调节更柔和,有利于性能测试。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冷源140、第五管路160和第六管路150。所述热交换器40包括冷却管41和冷却腔42;所述冷却管41设置于所述冷却腔42内;所述冷却管41具有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所述冷却腔42具有液冷入口和液冷出口。也即,冷却液在热交换器40内走管程。所述第五管路160的一端与所述冷源14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源140内的冷体输送至所述冷却管41内,以与所述冷却管41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所述第六管路150的一端与所述冷源14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却腔42内的冷体输送至所述冷源140。在实施例中,冷却液走管程,冷体走壳程,以能够充分地对冷却液进行降温。
在实施例中,一般情况下,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测试成本,冷源140选择为能够提供冷体(本实施例中选为冷水)的水源装置,比如冷源140可以选择为能够向热交换器40提供冷量的冷却水塔、消防水池等。也即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热交换器40+冷源140两级降温方式,热交换器40为产品冷却液提供降温,消防水池水为热交换器40提供降温。全部为被动降温方式,既能满足产品降温需求,又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电能源损耗。
在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换热效率,避免换热后的冷却液过冷或者过热,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三流量调节阀190,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190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160和/或所述第六管路150上,用于调节所述冷却腔42内冷体的流量。在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冷体的流量,以控制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冷却腔42内冷体的体积,进而可以控制单位时间内冷却液的降温幅度,以可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的温度维持在设定的范围内,使得进入到液冷充电模块1内的冷却液的温度符合测试条件。一般而言,第三流量调节阀190可以为手动阀,也可以为电磁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流量调节阀190可以为比例流量阀。
在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第五管路160或者第六管路150中设置有第三水力元件170。第三水力元件170一般选择为水泵,用于促使水在冷源140和热交换器40之间循环流动。根据液冷充电模块1测试所需要的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100的第二温度,可以确定是否开启第三水力元件170以及确定第三流量调节阀190的开度。比如,控制器与第三水力元件170和第三流量调节阀190均电连接。在第二温度传感器100的第二温度超过第五预设温度值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第三水力元件170开启,并控制第三流量调节阀190调节其对应于所述第二温度的开度,使得溶液箱10内的冷却液的温度能够达到预设的测试温度。
冷却液在管路中循环时可能会产生气体,气体的存在会影响冷却液的正常循环过程,从而会降低冷却效果。因此,为解决该问题,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如图2至图4所示,在性能测试装置还设置有集气桶180。具体的,所述集气桶180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20和所述第二管路30连接,用于收集所述第一管路20和所述第二管路30中的气体。集气桶180的作用是为了将冷却液循环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过滤出来,降低冷却液中气体的含量,以降低测试过程中气体含量过高对性能测试的影响。
在实施例中,第一管路20上一般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采集第一管路20上的冷却液的压力。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所述液冷充电模块内构造有冷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包括:
溶液箱,所述溶液箱用于存储冷却液;
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入口连接,以将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冷却流道内;
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冷却流道的冷却出口连接,以将所述冷却流道内排出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内;以及热交换器、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
其中,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内,以使得所述热交换器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溶液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换热出口连接,以将降温后的冷却液输送至所述溶液箱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加热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测量进入所述液冷充电模块的冷却液的第一温度;
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在所述第一温度低于预设进入温度时对进入所述液冷充电模块的冷却液进行加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一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溶液箱上,用于测量所述溶液箱内冷却液的第二温度;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一预设存储温度时增加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或者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温度时降低所述冷却流道内的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存储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存储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上;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用于在所述第二温度小于第三预设存储温度时降低所述热交换器内冷却液的流量或者在所述第二温度大于第四预设存储温度时增大所述热交换器内冷却液的流量;其中,所述第三预设存储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存储温度,所述第四预设存储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存储温度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存储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一水力元件,所述第一水力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和/或所述第一管路上;在所述第一水力元件启动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所述第一管路、所述液冷充电模块和所述第二管路中流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二水力元件,所述第二水力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三管路和/或所述第四管路上;在所述第二水力元件启动时,所述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热交换器和所述第四管路中循环流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水力元件和所述第二水力元件同时启动时,通过所述第二管路流入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与通过所述第四管路流入所述溶液箱内的冷却液在所述溶液箱内混合;混合后的冷却液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输送至所述液冷充电模块内,另一部分通过所述第三管路输送至所述热交换器内进行降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冷源、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
所述热交换器包括冷却管和冷却腔;所述冷却管设置于所述冷却腔内;所述冷却管具有所述换热入口和所述换热出口;所述冷却腔具有液冷入口和液冷出口;
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入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源内的冷体输送至所述冷却管内,以与所述冷却管内的冷却液进行换热;
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出口连接,用于将所述冷却腔内的冷体输送至所述冷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第三流量调节阀,所述第三流量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五管路和/或所述第六管路上,用于调节所述冷却腔内冷体的流量。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测试装置还包括集气桶,所述集气桶分别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连接,用于收集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中的气体。
CN202320074871.2U 2023-01-10 2023-01-10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90384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4871.2U CN219038407U (zh) 2023-01-10 2023-01-10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74871.2U CN219038407U (zh) 2023-01-10 2023-01-10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8407U true CN219038407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0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74871.2U Active CN219038407U (zh) 2023-01-10 2023-01-10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84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91903B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热管理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9244505A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72207A (zh) 模块化可扩展的温度调节系统
CN112098854B (zh) 适用于燃料电池测试的冷却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20764B (zh) 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的优化方法
CN114447470A (zh) 一种储能电池集成式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2677604U (zh) 服务器的液冷换热机组以及液冷换热系统
CN112611140A (zh) 温控装置及方法
CN206755637U (zh) 用于控制供液温度的液冷装置
CN111403848A (zh) 一种基于极耳液冷方式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19038407U (zh)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CN212538113U (zh) 一种水冷空调及系统、双冷源空调系统
CN113675433B (zh) 一种多模式燃料电池测试台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8596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154553A (zh) 一种内置末端二次泵的水冷空调
CN115931413A (zh) 液冷充电模块的性能测试装置
CN114792824A (zh) 一种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2296830U (zh) 一种液压泵低温检测系统
CN210090650U (zh) 一种用于测试电池包的测试机
CN220355606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CN220852613U (zh) 用于板栅连铸动模的导热油循环装置
CN220355607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CN220338600U (zh) 一种温控系统和空调
CN117438700B (zh) 一种高效节能分体式冷水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6347139U (zh) 一种用于激光器的变频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