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8316U -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8316U
CN219038316U CN202223059713.4U CN202223059713U CN219038316U CN 219038316 U CN219038316 U CN 219038316U CN 202223059713 U CN202223059713 U CN 202223059713U CN 219038316 U CN219038316 U CN 219038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rear end
cylinder
support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597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士东
程伟
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lue L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lue L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lue L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lue Light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597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8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8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8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包括有底板,底板上设有前端气缸、后端气缸和用于装载管体的支座,支座位于前端气缸和后端气缸之间,前端气缸的运动端设有前堵头,前堵头与前侧管对齐设置,且由前端气缸驱使前堵头前后运动,后端气缸的运动端设有后堵头,后堵头与后端管口对齐设置,且由后端气缸驱使后堵头前后运动,支座上形成有与管体的下端管口相连通的检测管头,支座的侧部形成有与检测管头相连通的检测气孔。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各机构的联动关系合理,同时前后气缸所施加的应力平衡,并且能同步将各管口堵住,简化了操作流程,能显著提升气密检测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工件测试治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塑胶管件在注塑成型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气密性测试,从而判断管件是否合格。现有的塑胶工件气密测试机构请参见公开号为CN205333259U、名称为“用于注塑油品盖的气密测试装置”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其中记载了:
“测试时,打开气压调节机构,将焊接完小口盖的注塑油品盖内部朝下扣在第二密封容器7中,压力表11上显示调节到一定气压后,第二密封容器7进行持续充气,再用脚踩住脚踏开关5,气缸2的活塞杆带动传动轴4进而带动第一密封容器6向下运动,第一密封容器6与第二密封容器7紧密配合在一起,观察透明水罐9内是否有气泡,若水罐内没有气泡冒出,证明该油品盖合格”。
请参见该公开文献的说明书附图1,该机构仅通过注塑工件上下两侧的气压差来进行气密测试,只适用于盘状、盖状工件的检测工作,对于复杂通道的管道而言则不适用,对于此类管件,一般采用同时接通多路气管的方式进行气密测试,而这种测试方式的操作过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于对复杂通道管件进行装夹和测试,可简化人员操作流程以及提高测试效率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所述注塑管件包括有倒“L”形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有后端管口、下端管口以及向前延伸的前侧管,所述治具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前端气缸、后端气缸和用于装载所述管体的支座,所述支座位于所述前端气缸和所述后端气缸之间,所述前端气缸的运动端设有前堵头,所述前堵头与所述前侧管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前端气缸驱使所述前堵头前后运动,所述后端气缸的运动端设有后堵头,所述后堵头与所述后端管口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后端气缸驱使所述后堵头前后运动,所述支座上形成有与所述管体的下端管口相连通的检测管头,所述支座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检测管头相连通的检测气孔。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顶部固定有密封胶座,所述管体的侧部形成有法兰,所述密封胶座上形成有法兰卡口,所述法兰卡设于所述法兰卡口内且二者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前端气缸的运动端连接有前端滑块,所述前端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前堵头设于所述前端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后端气缸的运动端连接有后端滑块,所述后端滑块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后堵头设于所述后端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管头内设有立柱,所述立柱向所述管体内延伸,所述立柱与所述检测管头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座的上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压柱,所述压柱的下端设有胶垫,所述胶垫与所述法兰对齐设置。
优选地,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有上限位柱,所述支座的顶部形成有上限位柱,所述上限位柱与所述下限位柱上下对齐,当所述胶垫压紧所述法兰时,所述上限位柱与所述下限位柱相互抵接。
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柱的下端形成有定位孔,所述下限位柱的上端形成有定位柱,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柱上下对齐且二者插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中,在所述底板上设置了用于装载所述管体的支座,同时在所述支座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了所述前端气缸和所述后端气缸,当所述注塑管件倒扣装载于所述支座上时,将所述检测管头与所述管体的下端管口相互连通,所述前端气缸和所述后端气缸同时相对运动,利用所述前堵头和所述后堵头分别堵住所述前侧管和所述后端管口,此时利用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气源对所述检测气孔加载检测气压,基于所述检测管头的连通作用,对所述注塑管件实施气密测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各机构的联动关系合理,同时前后气缸所施加的应力平衡,并且能同步将各管口堵住,简化了操作流程,能显著提升气密检测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立体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立体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打开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未装载注塑管件时的结构图;
图5为支座和密封胶座的结构图;
图6为压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加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结合图1至图6所示,其所述注塑管件包括有倒“L”形的管体100,所述管体100包括有后端管口101、下端管口以及向前延伸的前侧管102,所述治具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前端气缸2、后端气缸3和用于装载所述管体100的支座4,所述支座4位于所述前端气缸2和所述后端气缸3之间,所述前端气缸2的运动端设有前堵头20,所述前堵头20与所述前侧管102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前端气缸2驱使所述前堵头20前后运动,所述后端气缸3的运动端设有后堵头30,所述后堵头30与所述后端管口101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后端气缸3驱使所述后堵头30前后运动,所述支座4上形成有与所述管体100的下端管口相连通的检测管头40,所述支座4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检测管头40相连通的检测气孔41。
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底板1上设置了用于装载所述管体100的支座4,同时在所述支座4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了所述前端气缸2和所述后端气缸3,当所述注塑管件倒扣装载于所述支座4上时,将所述检测管头40与所述管体100的下端管口相互连通,所述前端气缸2和所述后端气缸3同时相对运动,利用所述前堵头20和所述后堵头30分别堵住所述前侧管102和所述后端管口101,此时利用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气源对所述检测气孔41加载检测气压,基于所述检测管头40的连通作用,对所述注塑管件实施气密测试,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方式而言,本实用新型各机构的联动关系合理,同时前后气缸所施加的应力平衡,并且能同步将各管口堵住,简化了操作流程,能显著提升气密检测工作效率。
结合图3至图5所示,为了更好地与下端管口密闭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的顶部固定有密封胶座5,所述管体100的侧部形成有法兰103,所述密封胶座5上形成有法兰卡口50,所述法兰103卡设于所述法兰卡口50内且二者密封配合。
为了驱使所述前堵头20平稳运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气缸2的运动端连接有前端滑块21,所述前端滑块21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前堵头20设于所述前端滑块21上。
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端气缸3的运动端连接有后端滑块31,所述后端滑块31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后堵头30设于所述后端滑块31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检测管头40内设有立柱42,所述立柱42向所述管体100内延伸,所述立柱42与所述检测管头40之间设有间隙。其中,所述立柱42可用于填充所述注塑管件的内部空腔,从而缩短向所述检测气孔41内注气的时间。
为了将注塑管件稳定地压紧于所述支座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座4的上方设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压柱60,所述压柱60的下端设有胶垫61,所述胶垫61与所述法兰103对齐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上限位柱62,所述支座4的顶部形成有下限位柱43,所述上限位柱62与所述下限位柱43上下对齐,当所述胶垫61压紧所述法兰103时,所述上限位柱62与所述下限位柱43相互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限位柱62的下端形成有定位孔63,所述下限位柱43的上端形成有定位柱44,所述定位孔63与所述定位柱44上下对齐且二者插接配合。
上述结构中,在所述定位柱44与所述定位孔63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对所述压板6起到定位作用,并且当所述上限位柱62与所述下限位柱43接触时,所述胶垫61刚好压紧所述法兰103,使得所述压板6更好地与注塑管件相互匹配,同时也能够避免损伤待测试的注塑管件。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或者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管件包括有倒“L”形的管体(100),所述管体(100)包括有后端管口(101)、下端管口以及向前延伸的前侧管(102),所述治具包括有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前端气缸(2)、后端气缸(3)和用于装载所述管体(100)的支座(4),所述支座(4)位于所述前端气缸(2)和所述后端气缸(3)之间,所述前端气缸(2)的运动端设有前堵头(20),所述前堵头(20)与所述前侧管(102)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前端气缸(2)驱使所述前堵头(20)前后运动,所述后端气缸(3)的运动端设有后堵头(30),所述后堵头(30)与所述后端管口(101)对齐设置,且由所述后端气缸(3)驱使所述后堵头(30)前后运动,所述支座(4)上形成有与所述管体(100)的下端管口相连通的检测管头(40),所述支座(4)的侧部形成有与所述检测管头(40)相连通的检测气孔(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顶部固定有密封胶座(5),所述管体(100)的侧部形成有法兰(103),所述密封胶座(5)上形成有法兰卡口(50),所述法兰(103)卡设于所述法兰卡口(50)内且二者密封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气缸(2)的运动端连接有前端滑块(21),所述前端滑块(21)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前堵头(20)设于所述前端滑块(2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气缸(3)的运动端连接有后端滑块(31),所述后端滑块(31)与所述底板(1)滑动连接,所述后堵头(30)设于所述后端滑块(31)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头(40)内设有立柱(42),所述立柱(42)向所述管体(100)内延伸,所述立柱(42)与所述检测管头(40)之间设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的上方设有压板(6),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压柱(60),所述压柱(60)的下端设有胶垫(61),所述胶垫(61)与所述法兰(103)对齐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6)的底部固定有上限位柱(62),所述支座(4)的顶部形成有下限位柱(43),所述上限位柱(62)与所述下限位柱(43)上下对齐,当所述胶垫(61)压紧所述法兰(103)时,所述上限位柱(62)与所述下限位柱(43)相互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柱(62)的下端形成有定位孔(63),所述下限位柱(43)的上端形成有定位柱(44),所述定位孔(63)与所述定位柱(44)上下对齐且二者插接配合。
CN202223059713.4U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Active CN219038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713.4U CN21903831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59713.4U CN21903831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8316U true CN21903831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2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59713.4U Active CN219038316U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8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8925A (zh) 一种汽车零件定位冲压模具
CN109374232B (zh) 一种泄漏检测装置及用其检测法兰盘组件泄漏性能的方法
CN113624418A (zh) 一种注塑件气密性快速检测装置
CN219038316U (zh) 一种注塑管件气密检测治具
CN210426894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电池盒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5383439B (zh) 小曲囊式空气弹簧的气囊、盖板压装方法及装置
CN208653732U (zh) 水泵壳体气密性试漏机
CN110398327B (zh) 一种pe鞍型旁通管件气密性试验机
CN109029870B (zh) 一种球阀的端盖
CN209979171U (zh) 用于雨刮电机气密测试的装置
CN218411552U (zh) 一种注塑工件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10347010U (zh) 一种多通道气密性检测设备
CN109238582B (zh) 封堵件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盖气密性检测机构
CN108287004B (zh) 玻璃模具内腔容量测定用装置
CN111238347A (zh) 工件表面凹坑检验装置
CN213041449U (zh) 一种用于检测水壶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19121639U (zh) 一种气密性检测夹具
CN220039735U (zh) 吸油管过滤器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19161551U (zh) 一种电器端盖件加工用检测机构
CN218895894U (zh) 一种铸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7466115U (zh) 一种用于盒体注塑件气密性检测的检测装置
CN220508321U (zh) 一种工件气密性测试治具机构
CN215677447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手套防水测试机
CN220136567U (zh) 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13703218U (zh) 一种异形增压器零件的压力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