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743U -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743U
CN219037743U CN202223574329.8U CN202223574329U CN219037743U CN 219037743 U CN219037743 U CN 219037743U CN 202223574329 U CN202223574329 U CN 202223574329U CN 219037743 U CN219037743 U CN 219037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pring
damping
buffer block
abut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432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京玮
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Nanhai Zhenlid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Nanhai Zhenlid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Nanhai Zhenlid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Nanhai Zhenlida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432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呈竖直状的换热器,换热器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状的安装板,换热器通过减震装置与两个安装板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固定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竖直减震机构与两个安装板连接,连接组件能够对换热器的表面进行夹持,连接组件通过多个水平减震机构与固定组件连接,多个水平减震机构环形阵列设置在连接组件与固定组件的中间;本申请通过在换热器表面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换热器通过减震装置与两个安装板连接,其中,减震装置包括有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从而分别能够对换热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保障了换热器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热换器中,大多为缠绕管式分布,缠绕管式换热器相对于普通的列管式换热器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适用温度范围广、适应热冲击、热应力自身消除、紧凑度高,由于自身的特殊构造,使得流场充分发展,不存在流动死区,尤其特别的,通过设置多股管程(壳程单股),能够在一台设备内满足多股流体的同时换热,热换器的使用十分广泛,且热换器的种类很多,各种热换器所使用的范围也不同。
在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工作过程中,换热机组的外震和换热器内部流体流速产生的震动,这都会影响缠绕管式换热器的正常工作,也有可能对缠绕管式换热器和其它连接管造成破坏从而导致缠绕管式换热器不能工作。
中国专利CN215413274U公开的一种管式换热器,该申请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使两个支撑杆可有效对管式换热器进行反向支撑,从而对管式换热器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减震防护的效果,但是该申请未公布一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是通过在热换器的表面设置有齿条与齿轮,当发生换热器发生水平震动时,通过齿轮与齿条的配合向连接杆传递反方向的力,从而实现减震的效果,但是由于化换热器所受到的水平震动是不固定的,从而当换热器朝齿轮处震动时,则不能对其减震;
2.现有技术中未能够对换热器竖直方向的力进行减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通过在换热器表面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换热器通过减震装置与两个安装板连接,其中,减震装置包括有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从而分别能够对换热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保障了换热器的正常工作。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呈竖直状的换热器,换热器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状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均设有矩形开口,换热器通过减震装置与两个安装板连接,减震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和连接组件,固定组件的两端分别通过竖直减震机构与两个安装板连接,竖直减震机构设置在安装板上的矩形开口中,固定组件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开口,连接组件能够对换热器的表面进行夹持且其位于固定组件圆形开口中,连接组件通过多个水平减震机构与固定组件连接,多个水平减震机构环形阵列设置在连接组件与固定组件的中间。
优选的,水平减震机构包括缓冲块、减震活塞、连接杆和第一弹簧;缓冲块通过第一安装板安装在固定组件靠近连接组件的一侧,缓冲块的内部具有空腔且朝向连接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减震活塞设置在缓冲块内部的空腔中且能够进行水平滑动;连接杆呈水平状且能够滑动的设置在缓冲块的开口上,连接杆的一端与减震活塞连接,连接杆远离减震活塞的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安装在连接组件朝向固定组件的一侧;第一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缓冲块抵接,第一弹簧远离缓冲块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抵接。
优选的,水平减震机构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且其位于减震活塞内部的空腔中,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减震活塞抵接,第二弹簧远离减震活塞的一端与缓冲块抵接。
优选的,竖直减震机构包括多个呈竖直状的固定杆,多个固定杆等距分布在安装板的矩形开口中且其与固定组件的侧部连接,多个固定杆的上下端分别套设有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第三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组件上表面抵接,第三弹簧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与矩形开口的顶部抵接;第四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组件的下表面抵接,第四弹簧远离固定组件的一端与矩形开口的底部抵接。
优选的,连接组件内部与换热器外表面相互吻合。
优选的,固定组件为第一箍环,连接组件为第二箍环。
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在换热器表面的两侧设有安装板,换热器通过减震装置与两个安装板连接,其中,减震装置包括有竖直减震机构和水平减震机构,从而分别能够对换热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保障了换热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
1-换热器;
2-安装板;21-矩形开口;
3-减震装置;
31-固定组件;311-第一箍环;3111-第一半箍;
32-连接组件;321-第二箍环;3211-第二半箍;
33-竖直减震机构;331-固定杆;332-第三弹簧;333-第四弹簧;
34-水平减震机构;341-缓冲块;3411-第一安装板;342-减震活塞;343-连接杆;3431-第二安装板;344-第一弹簧;34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呈竖直状的换热器(1),换热器(1)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状的安装板(2),两个安装板(2)上均设有矩形开口(21),换热器(1)通过减震装置(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固定组件(31)的两端分别通过竖直减震机构(3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竖直减震机构(33)设置在安装板(2)上的矩形开口(21)中,固定组件(3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开口,连接组件(32)能够对换热器(1)的表面进行夹持且其位于固定组件(31)圆形开口中,连接组件(32)通过多个水平减震机构(34)与固定组件(31)连接,多个水平减震机构(34)环形阵列设置在连接组件(32)与固定组件(31)的中间。
缠绕管式换热器(1)在工作之前,通过两个安装板(2)能够将换热器(1)安装在指定的工作区域,并且通常将换热器(1)呈竖直状安装,换热器(1)在工作时,由于交换源的运动,会对换热器(1)造成冲击从而产生震动,为了防止震动对换热器(1)的内部造成损坏,换热器(1)通过减震装置(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固定组件(31)的两端分别通过竖直减震机构(3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竖直减震机构(33)能够对换热器(1)竖直方向震动进行减震,固定组件(31)的中部设有连接组件(32),连接组件(32)通过多个水平减震机构(34)与固定组件(31)连接,并且连接组件(32)能够对换热器(1)的表面进行夹持,水平减震机构(34)能够对换热器(1)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
参见图3至图5所示,水平减震机构(34)包括缓冲块(341)、减震活塞(342)、连接杆(343)和第一弹簧(344);缓冲块(341)通过第一安装板(3411)安装在固定组件(31)靠近连接组件(32)的一侧,缓冲块(341)的内部具有空腔且朝向连接组件(32)的一侧具有开口;减震活塞(342)设置在缓冲块(341)内部的空腔中且能够进行水平滑动;连接杆(343)呈水平状且能够滑动的设置在缓冲块(341)的开口上,连接杆(343)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连接,连接杆(343)远离减震活塞(342)的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3431)安装在连接组件(32)朝向固定组件(31)的一侧;第一弹簧(344)套设在连接杆(343)上,第一弹簧(344)的一端与缓冲块(341)抵接,第一弹簧(344)远离缓冲块(34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3431)抵接。
当交换源在换热器(1)内部进行热量交换时,由于缠绕管式换热器(1)内部具有多个螺旋管道,从而会使热环形发生水平螺旋式的震动,当需要对此震动进行减震时,连接组件(32)通过多个呈环形阵列的水平减震机构(34)与固定组件(31)连接,其中水平减震机构(34)包括缓冲块(341),缓冲块(341)通过第一安装板(3411)安装在固定组件(31)的内部,连接杆(343)通过第二安装板(3431)安装在连接组件(32)的外部,连接杆(343)远离第二安装板(3431)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连接,减震活塞(342)设置在缓冲块(341)的内部且能够进行水平滑动,第一弹簧(344)套设在连接杆(343)上,第一弹簧(344)的一端与缓冲块(341)抵接,第一弹簧(344)的另一端与安装板(2)抵接,当换热器(1)进行水平方向的震动时,能够使连接杆(343)向换热器(1)的外部发生移动,从而能够使设置在连接杆(343)上的减震活塞(342)在缓冲块(341)内活动,从而在活塞运动过程中,能够将缓冲块(341)内部的空气进行压缩,从而能够起到减震效果,同时第一弹簧(344)在连接杆(343)的移动过程中进行压缩,从而能够对换热器(1)在水平震动时进行减震,解决了交换源在热量交换时发生的水平方向的震动。
参见图5所示,水平减震机构(34)还包括第二弹簧(345);第二弹簧(345)套设在连接杆(343)上且其位于减震活塞(342)内部的空腔中,第二弹簧(345)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抵接,第二弹簧(345)远离减震活塞(342)的一端与缓冲块(341)抵接。
换热器(1)通过第一弹簧(344)和减震活塞(342)能够对来自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释放,但是在释放之后,换热器(1)便会恢复至竖直状态,此时换热器(1)便能够自动的回弹,为了防止回弹导致换热器(1)再次抖动时,通过在连接杆(343)上设有第二弹簧(345),第二弹簧(345)位于缓冲块(341)内,并且第二弹簧(345)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地接,另一端与缓冲块(341)内部靠近连接组件(32)的一侧抵接,当换热器(1)发生回弹时,使连接杆(343)向换热器(1)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二弹簧(345)被压缩,从而实现了对换热器(1)回弹时进行减震释放,能够更进一步的对换热器(1)水平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
参见图6所示,竖直减震机构(33)包括多个呈竖直状的固定杆(331),多个固定杆(331)等距分布在安装板(2)的矩形开口(21)中且其与固定组件(31)的侧部连接,多个固定杆(331)的上下端分别套设有第三弹簧(332)和第四弹簧(333),第三弹簧(332)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上表面抵接,第三弹簧(332)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顶部抵接;第四弹簧(333)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的下表面抵接,第四弹簧(333)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底部抵接。
当交换源从换热器(1)内部上下流动时,由于交换源的流动会导致换热器(1)发生上下方向的震动,此时需要对换热器(1)上下方向的震动进行减震释放,通过在固定组件(31)的两侧分别设有竖直减震机构(33),竖直减震机构(33)包括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固定杆(331),固定杆(331)呈竖直状且其与固定组件(31)的侧部连接,多个固定杆(33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第三弹簧(332)和第四弹簧(333),第三弹簧(332)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上表面抵接,第三弹簧(332)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顶部抵接;第四弹簧(333)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的下表面抵接,第四弹簧(333)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底部抵接,当换热器(1)发生上下方向的震动时,换热器(1)能够使固定组件(31)进行上下移动,固定组件(31)的上下移动能够使第三弹簧(332)和第四弹簧(333)发生压缩,从而能够对换热器(1)进行上下减震,解决了换热器(1)上下震动的问题。
参见图4所示,连接组件(32)内部与换热器(1)外表面相互吻合。
当需要通过减震机构来实现对换热器(1)的减震时,则需要通过连接组件(32)将换热器(1)进行夹紧,当连接组件(32)的内部与换热器(1)的外表面相互吻合时,则能够实现对换热器(1)的夹紧,从而便能够通过减震装置(3)实现对换热器(1)的减震。
参见图6所示,固定组件(31)为第一箍环(311),连接组件(32)为第二箍环(321)。
当需要对减震装置(3)进行检修维护时,为了方便检修维护,则通过将固定组件(31)设为第一箍环(311),第一箍环(311)通过两个第一半箍(3111)组合而成,两个第一半箍(3111)通过螺栓螺母组合安装;同时为了方便连接组件(32)安装在换热器(1)的表面,通过将连接组件(32)设置为第二箍环(321),第二箍环(321)通过两个第二半箍(3211)组合而成,两个第二半箍(3211)通过螺栓螺母组合安装。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包括呈竖直状的换热器(1),其特征在于,换热器(1)表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呈竖直状的安装板(2),两个安装板(2)上均设有矩形开口(21),换热器(1)通过减震装置(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减震装置(3)包括固定组件(31)和连接组件(32),固定组件(31)的两端分别通过竖直减震机构(33)与两个安装板(2)连接,竖直减震机构(33)设置在安装板(2)上的矩形开口(21)中,固定组件(31)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开口,连接组件(32)能够对换热器(1)的表面进行夹持且其位于固定组件(31)圆形开口中,连接组件(32)通过多个水平减震机构(34)与固定组件(31)连接,多个水平减震机构(34)环形阵列设置在连接组件(32)与固定组件(31)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水平减震机构(34)包括缓冲块(341)、减震活塞(342)、连接杆(343)和第一弹簧(344);缓冲块(341)通过第一安装板(3411)安装在固定组件(31)靠近连接组件(32)的一侧,缓冲块(341)的内部具有空腔且朝向连接组件(32)的一侧具有开口;减震活塞(342)设置在缓冲块(341)内部的空腔中且能够进行水平滑动;连接杆(343)呈水平状且能够滑动的设置在缓冲块(341)的开口上,连接杆(343)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连接,连接杆(343)远离减震活塞(342)的一端通过第二安装板(3431)安装在连接组件(32)朝向固定组件(31)的一侧;第一弹簧(344)套设在连接杆(343)上,第一弹簧(344)的一端与缓冲块(341)抵接,第一弹簧(344)远离缓冲块(34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3431)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水平减震机构(34)还包括第二弹簧(345);第二弹簧(345)套设在连接杆(343)上且其位于减震活塞(342)内部的空腔中,第二弹簧(345)的一端与减震活塞(342)抵接,第二弹簧(345)远离减震活塞(342)的一端与缓冲块(34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竖直减震机构(33)包括多个呈竖直状的固定杆(331),多个固定杆(331)等距分布在安装板(2)的矩形开口(21)中且其与固定组件(31)的侧部连接,多个固定杆(331)的上下端分别套设有第三弹簧(332)和第四弹簧(333),第三弹簧(332)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上表面抵接,第三弹簧(332)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顶部抵接;第四弹簧(333)的一端与固定组件(31)的下表面抵接,第四弹簧(333)远离固定组件(31)的一端与矩形开口(21)的底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32)内部与换热器(1)外表面相互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31)为第一箍环(311),连接组件(32)为第二箍环(321)。
CN202223574329.8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Active CN219037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4329.8U CN2190377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4329.8U CN2190377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743U true CN21903774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4329.8U Active CN219037743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32989B (zh) 一种高性能流体阻尼隔振器及并联隔振平台
CN219037743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CN109944983A (zh) 基于摩擦耗能的减震管道系统
CN209925858U (zh) 一种多维黏滞阻尼调谐质量减震支架
CN210800422U (zh) 一种防震型石油管道固定架
CN109869439B (zh) 一种新型Stewart减振器
CN212580159U (zh) 减震装置及图像采集无人机
CN213811896U (zh) 一种稳定型蓄热式换热器
CN210600020U (zh) 一种机械设备减震装置
CN214537523U (zh) 带有防振圈结构的换热器
CN212058454U (zh) 一种双翅片单隔板换热单元的换热器
KR101997050B1 (ko) 개량형 배관지지구조
CN210833206U (zh) 一种防止换热器振动的中间管板组件
CN208720889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折流板
CN210036357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215258500U (zh) 一种装配式减振型冷水机组阀组模块框架
CN111536824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电机用换热器
CN217381938U (zh) 一种管道减震防晃装置
CN117967879B (zh) 一种支吊架用减震装置
CN219889008U (zh) 一种低震动膨胀节
CN218542777U (zh) 一种抗冲击液压缸
CN218883246U (zh) 冷风管道减震结构
CN215568439U (zh) 一种金属通风管道的减震连接件
CN216011921U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用减震折流板
CN216279864U (zh) 一种外圆内平椭圆形异形无缝钢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