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357U -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357U
CN210036357U CN201920929035.1U CN201920929035U CN210036357U CN 210036357 U CN210036357 U CN 210036357U CN 201920929035 U CN201920929035 U CN 201920929035U CN 210036357 U CN210036357 U CN 210036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double
heat exchange
plates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90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惠忠
焦雨
张念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90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涉及制药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振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双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内的双管板与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滑动筒和多个移动式折流板,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双管板,滑动筒滑动环套在限位支撑杆外周,其两端与双管板之间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多个移动式折流板延轴向交错环绕设置于滑动筒外壁,折流板上设置有用于换热管穿过的管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是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通过管束的壁面传热实现热交换。其中,双管板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箱,壳体两端与对应管箱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内管板和外管板,内、外管板上设置有对应的管孔,壳程筒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从对应端的管板的管孔中伸出至与管箱连通,在换热管上设置相互交错的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开管孔,换热管由管孔穿过,折流板能够提高壳程流体在管箱内的扰动,迫使壳程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换热管,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使壳程流体与换热管侧壁充分接触,实现增加换热效率。
现有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管板换热器,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双管板与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滑动筒和多个移动式折流板,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双管板,滑动筒滑动环套在限位支撑杆外周,其两端与双管板之间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多个移动式折流板延轴向交错环绕设置于滑动筒外壁,折流板上设置有管孔,换热管穿过管孔且与管孔滑动连接。
可选的,限位支撑杆在与双管板连接处周向环绕固定隔水环,滑动筒两端与隔水环之间有空隙,滑动筒两端设置有隔水环延伸的环形盖板,弹性部件设置于盖板与限位支撑杆之间,隔水环可滑动伸缩于盖板与限位支撑杆之间。
可选的,滑动筒与限位支撑杆之间填充润滑剂。
可选的,弹性部件为弹簧、橡胶或泡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而现有技术中,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通过设置移动式折流组件,在壳程流体进入壳体内进行换热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向壳程流体流动方向移动,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相对滑动,减小壳程流体冲击导致的换热管振动,在换热结束后,折流板回到最初位置,换热过程中滞积在管孔处的沉降物将通过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脱落,保证沉降物的及时排出,保证换热管内部清洁;多个折流板联动,一方面增加对壳程流体的扰动,另一方面避免部分折流板与换热管黏连无法滑动的情况,且增加了移动式折流组件整体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折流组件在第一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折流组件在第二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管板换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1,筒形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11和壳程流体出口12,筒形壳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13和管程流体出口14,筒形壳体1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15,筒形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2,多个换热管2两端分别穿过双管板15与管程流体入口13和管程流体出口14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3、滑动筒4和多个移动式折流板5,限位支撑杆3两端分别固定于双管板15,滑动筒4滑动环套在限位支撑杆3外周,其两端与双管板15之间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6,多个移动式折流板5延轴向交错环绕设置于滑动筒4外壁,折流板5上设置有管孔(图中未画出),换热管2穿过管孔且与管孔滑动连接。
其中,两侧双管板15中心开孔,限位支撑杆3两端穿过开孔且与孔边沿固定焊接,限位支撑杆3两端固定于筒形壳体1两端内壁,增加限位支撑杆3的稳定性。滑动筒4为筒状结构,其内壁与限位支撑杆3外壁可留有微小缝隙或接触,滑动筒4不是紧箍在限位支撑杆3上,由于限位支撑杆3与滑动筒4均采用不锈钢材质,表面光滑,可相对在周向和轴向上滑动,在周向上的相对移动增加了缓解折流板5振动的效果。在轴向上,滑动筒4两端圆面与两侧双管板15之间有用于轴向移动的空隙,空隙内设置弹性部件6,在壳程六体进入壳体内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5带动滑动筒4向壳程流动方向移动,由于弹性部件6的作用,滑动筒4随水流冲击强度振动,并在壳程流体流动结束后推动滑动筒4回到初始位置,这一过程中,折流板5上的管孔与换热管2相对滑动,避免换热管2与管孔连接处滞积结晶物。多个折流板5随着滑动筒4联动,增加移动式折流组件强度,折流板5与换热管2相对移动频率增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而现有技术中,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通过设置移动式折流组件,在壳程流体进入壳体内进行换热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向壳程流体流动方向移动,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相对滑动,减小壳程流体冲击导致的换热管振动,在换热结束后,折流板回到最初位置,换热过程中滞积在管孔处的沉降物将通过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脱落,保证沉降物的及时排出,保证换热管内部清洁;多个折流板联动,一方面增加对壳程流体的扰动,另一方面避免部分折流板与换热管黏连无法滑动的情况,且增加了移动式折流组件整体机械强度。
为保证弹性部件6工作性能,限位支撑杆3在与双管板15连接处周向环绕固定隔水环31,滑动筒4两端与隔水环31之间有空隙,滑动筒4两端设置有向隔水环延伸的环形盖板41,弹性部件6设置于盖板41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隔水环31可滑动伸缩于盖板41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隔水环31为筒形结构,其外径略小于环形盖板41内径,在非受力状态下,如图2所示,环形盖板41内壁外边沿与隔水环31相背于双管板15的外壁边沿相抵,在受到壳程流体冲击力时,滑动筒4带动环形盖板41向右移动,环形盖板41内壁延隔水环31外壁向右滑动,弹性部件6被压缩,当壳程流体冲击结束后,如图3所示,环形盖板41内壁延隔水环31外壁向左滑动。上述过程中,环形盖板41内壁与隔水环31一端侧壁以及滑动筒4一端侧壁之间围成的空间始终为封闭状态,由于壳程流体具有一定粘滞性,微小缝隙不会使壳程流体进入该空间,实现弹性部件6不受壳程流体冲击腐蚀,使得弹性部件6持续有效工作。隔水环31的设置还可起到防止限位支撑杆3与双管板15连接处泄漏的作用。
为保证滑动筒4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滑动的流畅性,在滑动筒4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填充润滑剂,由于润滑剂粘滞性,不会由滑动筒4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的微小空隙内泄漏,使得滑动筒4与限位支撑杆3之间的微小空隙始终均匀,保证限位支撑杆3的受力平衡,保证限位支撑杆3与双管板15连接处的稳定性。
其中,弹性部件6具体可以为弹簧、橡胶或泡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所述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所述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双管板与所述管程流体入口和所述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所述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滑动筒和多个移动式折流板,所述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双管板,所述滑动筒滑动环套在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周,其两端与所述双管板之间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多个所述移动式折流板延轴向交错环绕设置于所述滑动筒外壁,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管孔,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管孔且与所述管孔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支撑杆在与所述双管板连接处周向环绕固定隔水环,所述滑动筒两端与所述隔水环之间有空隙,所述滑动筒两端设置有向所述隔水环延伸的环形盖板,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支撑杆之间,所述隔水环可滑动伸缩于所述盖板与所述限位支撑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动筒与所述限位支撑杆之间填充润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橡胶或泡棉。
CN201920929035.1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Active CN210036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035.1U CN21003635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9035.1U CN21003635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357U true CN21003635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8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9035.1U Active CN210036357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3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991A (zh) * 2021-12-01 2022-04-08 浙江搏克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缓冲型防冲机构及绕管式换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991A (zh) * 2021-12-01 2022-04-08 浙江搏克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缓冲型防冲机构及绕管式换热器
CN114294991B (zh) * 2021-12-01 2023-10-24 浙江搏克换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缓冲型防冲机构及绕管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6357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US3526275A (en) Tube bundle assembly having baffle and header seal features for use in plastic tube heat transfer apparatus combinations
CN220153357U (zh) 一种套管换热器内外管柔性接头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110553520A (zh) 一种小型螺旋缠绕弹性管式换热器
CN210036354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105841523A (zh) 一种波纹直管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KR20100000435U (ko) 유동두형 열교환기
CN211779643U (zh) 一种输气管道减振器
CN110645814A (zh) 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
CN202532092U (zh) 挠性伸缩节
CN210892809U (zh) 一种换热器用便于拆卸的封头
CN210510711U (zh) 一种膨胀节结构及换热装置
CN203224169U (zh) 一种螺旋形折流板
CN110701412B (zh) 水电站压力钢管亚刚体结构伸缩节
CN203432416U (zh) 抗形变高效换热器
CN208221879U (zh) 四氟波纹管补偿器
CN109654913B (zh) 核电站换热器弯管折流结构
CN211178059U (zh) 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
CN205957763U (zh) 安全热交换器
CN203432440U (zh) 具有高换热效率的换热器
CN216409858U (zh) 一种自带腔室的壳管换热器
CN216768736U (zh) 一种轴向型波纹膨胀节
CN107575689A (zh) 一种管道补偿器
CN219037743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的管式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