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354U -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354U
CN210036354U CN201920859719.9U CN201920859719U CN210036354U CN 210036354 U CN210036354 U CN 210036354U CN 201920859719 U CN201920859719 U CN 201920859719U CN 210036354 U CN210036354 U CN 2100363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double
heat exchange
heat exchanger
side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97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惠忠
焦雨
张念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Good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97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3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5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涉及制药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振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双管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和换热管,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壳体内的双管板与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限位支撑杆、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移动筒环套在限位支撑杆外周,之间设置有固定于限位支撑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移动筒内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折流板上设置滑动穿插换热管的管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换热。

Description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管式换热器是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管程流体和壳程流体通过管束的壁面传热实现热交换。其中,双管板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其结构主要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箱,壳体两端与对应管箱之间分别设置有一组平行的内管板和外管板,内、外管板上设置有对应的管孔,壳程筒体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从对应端的管板的管孔中伸出至与管箱连通,在换热管上设置相互交错的多个折流板,折流板上开管孔,换热管由管孔穿过,折流板能够提高壳程流体在管箱内的扰动,迫使壳程流体按规定路径多次错流通过换热管,使湍动程度大为增加,使壳程流体与换热管侧壁充分接触,实现增加换热效率。
现有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管板换热器,主要目的是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双管板与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和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任一移动式折流单元包括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双管板,移动筒环套在限位支撑杆外周,限位支撑杆与移动筒之间设置有固定于限位支撑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移动筒内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二限位凸起在换热管轴向上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折流板上设置有管孔,换热管穿过管孔且与管孔滑动连接。
可选的,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均为环形结构。
可选的,第二限位凸起设置于移动筒内壁两端。
可选的,第二限位凸起与限位支撑杆滑动连接。
可选的,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限位凸起和第二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而现有技术中,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通过设置移动式折流组件,在壳程流体进入壳体内进行换热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向壳程流体流动方向移动,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相对滑动,减小壳程流体冲击导致的换热管振动,在换热结束后,折流板回到最初位置,换热过程中滞积在管孔处的沉降物将通过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脱落,保证沉降物的及时排出,保证换热管内部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折流组件在第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折流组件在第二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管板换热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管板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1,筒形壳体1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11和壳程流体出口12,筒形壳体1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13和管程流体出口14,筒形壳体1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15,筒形壳体1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2,多个换热管2两端分别穿过双管板15与管程流体入口13和管程流体出口14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3和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4,任一移动式折流单元4包括移动筒41和扭转固定于移动筒41侧壁的折流板42,限位支撑杆3两端分别固定于双管板15,移动筒41环套在限位支撑杆3外周,限位支撑杆3与移动筒41之间设置有固定于限位支撑杆3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31,移动筒41内壁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起31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43,第一限位凸起31与第二限位凸起43在换热管2轴向上有空隙,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5,折流板42上设置有管孔44,换热管2穿过管孔44且与管孔44滑动连接。
其中,在两端双管板15中心开口,限位支撑杆3两端穿过开口与壳体1两端固定,限位支撑杆3与开口胀紧,保证限位支撑杆3稳定性。移动式折流单元4延限位支撑杆3轴向均匀分布,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4的折流板42扭转衔接,交错分布,保证对壳程流体的引流作用,使壳程流体在壳体1内涌动,图1中为表示清晰仅画出部分移动式折流单元4。折流板42程扭转状固定于移动筒41外壁,其上设置有多个与双管板15管孔位置对应的管孔44,用于穿插换热管2,换热管2与管孔44滑动连接。移动筒41可移动环套在限位支撑杆3外壁上,移动筒41内壁与限位支撑杆3外壁之间的空隙内设置有轴向投影重叠的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43,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43轴向上有距离,其间设置弹性部件,此处以弹簧5为例,其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43,在壳程流体进入壳体1内进行换热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42向壳程流体流动方向移动,进而移动筒41相对限位支撑杆3移动,使得弹簧5发生形变,在此过程中,弹簧5的形变作用可抵消部分壳程流体冲击导致的换热管振动,在换热结束后,由于弹簧5弹性作用,折流板42与换热管2相对滑动回到最初位置,换热过程中滞积在管孔44处的沉降物将通过管孔44与换热管2之间的相对移动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双管板换热器,通过设置可延换热管轴向移动的折流板,消除换热管与折流板连接处的滞留区,防止壳程流体结晶物滞留在连接位置,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换热管的振动。而现有技术中,折流板通常与换热管相对位置固定,由于折流板存在一定阻流效应,在壳程流体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沉淀颗粒时,极易堆积在折流板与换热管连接位置,同时,由于折流板承受一定流体冲击压力,特别是在壳程流体刚刚进入壳体时,折流板将带动换热管振动,极易导致换热管连接松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文件中,通过设置移动式折流组件,在壳程流体进入壳体内进行换热时,壳程流体推动折流板向壳程流体流动方向移动,折流板上管孔与换热管相对滑动,减小壳程流体冲击导致的换热管振动,在换热结束后,折流板回到最初位置,换热过程中滞积在管孔处的沉降物将通过管孔与换热管之间的相对移动脱落,保证沉降物的及时排出,保证换热管内部清洁。
具体的,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43均为环形结构,第二限位凸起43位于移动筒41与限位支撑杆3重叠区域的中间位置,为板状圆环,内圆与限位支撑杆3外壁固定,外圆与移动筒41内壁滑动相接,移动筒41内壁两端分别设置第二限位凸起43,第一限位凸起31与其两侧的第二限位凸起43之间周向均匀设置多个弹簧5,此处也可以为泡棉或软橡胶等多种弹性材料。环形的限位凸起保证了弹性部件施力周向均匀,且能增加受力强度,采用两端均设置第二限位凸起43的方式,使得壳程流体流入方向不受限制,使得在弹性部件与第一限位凸起31和第二限位凸起43不连接的情况下,移动筒41仍能达到移动和归位。
第二限位凸起43与限位支撑杆3外壁滑动连接,使得第一限位凸起31与其两侧的第二限位凸起43之间为密封空间,使弹性部件不被侵蚀,保证弹性部件的有效工作。为实现安装方便,移动筒41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圆柱部分,将在安装过程中,将弹簧5连接完成后,将两半圆柱部分扣紧,此处也可直接焊接,增加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管板换热器本体,所述双管板换热器本体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侧壁上设置有壳程流体入口和壳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管程流体入口和管程流体出口,所述筒形壳体内两端分别设置有双管板,所述筒形壳体内设置有多个平行的换热管,多个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双管板与所述管程流体入口和所述管程流体出口相连通;
移动式折流组件,所述移动式折流组件包括限位支撑杆和多个移动式折流单元,任一所述移动式折流单元包括移动筒和扭转固定于所述移动筒侧壁的折流板,所述限位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双管板,所述移动筒环套在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周,所述限位支撑杆与所述移动筒之间设置有固定于所述限位支撑杆外壁的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移动筒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对应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在所述换热管轴向上有空隙,所述空隙内设置有弹性部件,所述折流板上设置有管孔,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管孔且与所述管孔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为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移动筒内壁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支撑杆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管板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
CN201920859719.9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363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9719.9U CN21003635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9719.9U CN21003635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354U true CN210036354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7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9719.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36354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3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6375A (zh) * 2021-08-27 2021-12-10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换热器传热管束柔性支撑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6375A (zh) * 2021-08-27 2021-12-10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换热器传热管束柔性支撑系统
CN113776375B (zh) * 2021-08-27 2024-03-19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 一种换热器传热管束柔性支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0269C (zh) 双管式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RU2011144650A (ru) Парогенератор
CN210036354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JP2003314986A (ja) 浮動ヘッドを有する改良された熱交換器
CN204730708U (zh) 一种不等间距的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04240841U (zh) 一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EP1724543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and heat exchanger using the heat exchange unit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210036357U (zh) 一种双管板换热器
CN105841523A (zh) 一种波纹直管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US20060260789A1 (en) Heat exchange unit and heat exchanger using the heat exchange unit
CN202793096U (zh) 发夹式换热器
CN209263727U (zh) 一种管壳式固定管板热交换器
CN112432524A (zh) 一种可拆单管程浮头式换热器
CN110645814A (zh) 一种基于新型结构的氟塑料管壳式换热器
RU147654U1 (ru) Кожухотрубчатый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CN203949534U (zh) 一种内置膨胀节的折流杆式换热器
US10663230B2 (en) True countercurrent heat exchanger with sealing arrangement
CN213902024U (zh) 壳管换热器
CN109654913B (zh) 核电站换热器弯管折流结构
CN113237359A (zh) 一种螺旋折流缠绕式铜管换热装置
CN203432416U (zh) 抗形变高效换热器
CN202630745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104374215B (zh) 一种管束套管固定孔板支承式换热器
CN202835836U (zh) 太阳能收集器卡子及太阳能收集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