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640U -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640U
CN219037640U CN202320008517.XU CN202320008517U CN219037640U CN 219037640 U CN219037640 U CN 219037640U CN 202320008517 U CN202320008517 U CN 202320008517U CN 219037640 U CN219037640 U CN 219037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filter
flue
plate
wast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85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uan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uan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uan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uan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85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出口通道和过滤机构;烟道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位于每组过滤机构端部的烟道本体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每组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滤芯;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滤芯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该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对过滤机构进行清灰时,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轧钢系统是钢铁生产的能耗大户,而加热炉,其能耗约占轧钢生产能耗的70%。由于轧钢加热炉的主要目标是加热钢坯,使钢坯按照工艺要求加热速率均匀加热,并停留相应时间。对节能降耗重视程度相对不足,造成我国轧钢加热炉排烟温度普遍偏高。对轧钢加热炉尾部烟气余热回收不仅能够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减少污染的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3082353.0”,公开了一种轧钢加热炉余热回收系统,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进烟连接管和出烟连接管,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的一端连接有改进型过滤结构,且改进型过滤结构包括支撑管道、连接孔、通槽、异形支撑架、插块、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密封圈、弧形弹片、第一弹性插条和第二弹性插条,所述支撑管道的端面四角处开设有连接孔,且支撑管道的内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支撑管道开设通槽处连接有异形支撑架,且异形支撑架的架内安装有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异形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插块,且异形支撑架内底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异形支撑架的内底部连接有弧形弹片,且弧形弹片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弹性插条和第二弹性插条,所述支撑管道的一端连接有进烟连接管,所述余热回收换热器外壳的另一端连接有出烟连接管。
发明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目前轧钢加热炉在尾部烟道中都会设置空气换热器来回收烟气余热,为了过滤烟气中的灰尘颗粒,以防止灰尘堆积在空气换热器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换热效果,并在烟道中设置了过滤机构,而由于烟道的过滤机构中的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进行清灰处理,但是在清灰前,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这会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因此,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在保证余热回收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无需停机就能够实现更换过滤机构的滤芯的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是本实用新型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烟道的过滤机构中的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进行清灰处理,但是在清灰前,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这会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从而提供了一种在使用过程中在保证余热回收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无需停机就能够实现更换过滤机构的滤芯的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出口通道和过滤机构;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烟道本体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且位于每组所述过滤机构端部的所述烟道本体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所述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每组所述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滤芯;其中,
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所述滤芯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滤芯从所述出口通道的内部穿过并进入到所述烟道本体内,且其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能够抵靠在所述烟道本体的内壁上,其底部的所述第二固定板水平且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内,以对所述出口通道进行封堵。
优选地,所述滤芯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栅格网、滤板和滤网;其中,
所述滤板的表面均匀且倾斜贯穿设置有过滤孔,且每个所述过滤孔的底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储存灰尘的储尘凹槽,所述滤板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式地设置有栅格网和滤网,且所述栅格网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滤网的网孔孔径。
优选地,所述滤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且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分别朝向所述滤板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块能够卡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内。
优选地,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滤芯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套筒、固定滑块、固定弹簧和固定杆;其中,
位于所述滤芯两侧的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分别等间距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套筒,且每个所述固定套筒内均可滑动式地设置有固定滑块,呈竖直设置的所述固定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的底端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上,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上,其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套筒的敞口穿出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铰接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固定杆的通孔相适配的卡勾。
优选地,每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卡块,所述烟道本体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能够卡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优选地,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过滤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杆、推板和气缸;其中,
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均竖直固定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从所述出口通道穿出并水平固定设置有推板,位于所述出口通道两旁的所述烟道本体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气缸,呈竖直设置的其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上。
优选地,每个所述出口通道朝向所述固定组件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一敞口,且每个第一敞口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第一敞口的第一密封盖板,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相邻的所述烟道本体的一侧开设有能将所述过滤机构从其抽出的第二敞口,且第二敞口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二敞口上的第二密封盖板。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在使用时的有益效果为:位于空气换热器前方的所述烟道本体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当其中任意一组所述过滤机构需要清理时,只需将所述过滤机构从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抽出,在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抽出时,所述滤芯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出口通道内,以保证在将所述滤芯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中拆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板将所述出口通道封堵住,在更换或清理过滤机构中的滤芯的过程中,以保证烟道本体内部的密封性和保证空气换热器、另一组所述过滤机构以及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影响到整个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箭头表示烟气的流动方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烟道本体;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滤芯;401、滤板;402、栅格网;403、滤网;5、出口通道;6、连杆;7、推板;8、气缸;9、固定组件;901、固定套筒;902、固定滑块;903、固定弹簧;904、固定杆;10、第一卡块;11、空气换热器;12、第二卡块;13、第一密封盖板;14、第二密封盖板;15、卡勾;16、过滤孔;17、储尘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1、出口通道5和过滤机构;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且位于每组所述过滤机构端部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所述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5,每组所述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和滤芯4;其中,
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所述滤芯4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所述滤芯4从所述出口通道5的内部穿过并进入到所述烟道本体1内,且其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能够抵靠在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壁上,其底部的所述第二固定板3水平且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5内,以对所述出口通道5进行封堵。
在上述方案中,如图1-6所示,图中箭头代表烟气流动的方向,位于空气换热器11前方的所述烟道本体1内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当其中任意一组所述过滤机构需要清理时,只需将所述过滤机构从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5抽出,具体如图6所示,在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5抽出时,所述滤芯4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位于所述出口通道5内,以保证在将所述滤芯4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中拆卸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固定板2将所述出口通道5封堵住,在更换或清理过滤机构中的滤芯4的过程中,以保证烟道本体1内部的密封性和保证空气换热器11、另一组所述过滤机构以及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避免影响到整个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
当更换或清理滤芯4结束后,并将新的或清理后的滤芯4重新装配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然后,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5内移动至所述烟道本体1内的初始位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4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栅格网402、滤板401和滤网403;其中,
所述滤板401的表面均匀且倾斜贯穿设置有过滤孔16,且每个所述过滤孔16的底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储存灰尘的储尘凹槽17,所述滤板401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式地设置有栅格网402和滤网403,且所述栅格网402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滤网403的网孔孔径。
在上述方案中,在过滤过程中,在所述栅格网402的作用下,将烟道本体1内的烟气均匀地进入到滤板401上的每个过滤孔16内,烟气中的灰尘经过过滤孔16被滤网403拦截在过滤孔16内并通过倾斜的过滤孔16落入到所述除尘凹槽17内进行储存,而过滤后的烟气透过所述滤网403向空气换热器11流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滤板40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分别朝向所述滤板401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1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块12能够卡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卡块12和所述第二卡槽的配合使用下,防止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发生移动,提高了所述滤板401装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滤芯4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的固定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套筒901、固定滑块902、固定弹簧903和固定杆904;其中,
位于所述滤芯4两侧的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均分别等间距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套筒901,且每个所述固定套筒901内均可滑动式地设置有固定滑块902,呈竖直设置的所述固定弹簧9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901的底端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902上,所述固定杆90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902上,其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套筒901的敞口穿出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铰接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9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固定杆904的通孔相适配的卡勾15。
在上述方案中,在将所述滤芯4竖直放置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时,手动向上拉动所述固定杆904,使所述固定杆904带动所述固定滑块902上升并拉伸所述固定弹簧903,直至所述固定杆904上的通孔靠近与其对应的所述卡勾15,并将该卡勾挂在所述固定杆904上的通孔中,即可将滤芯4快速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卡块10,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0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10能够卡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卡块10和所述烟道本体1内壁上的第一卡槽的配合使用下,使得所述过滤机构的顶部紧密且可靠地抵靠在烟道本体1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过滤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杆6、推板7和气缸8;其中,
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底端均竖直固定设置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底端从所述出口通道5穿出并水平固定设置有推板7,位于所述出口通道5两旁的所述烟道本体1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气缸8,呈竖直设置的其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7上。
在上述方案中,当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5移出时,通过启动所述气缸8带动推动所述推板7远离所述烟道本体1移动,并通过所述连杆6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5带出,以便更换或清理过滤机构的滤芯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出口通道5朝向所述固定组件9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9一一对应的第一敞口,且每个第一敞口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第一敞口的第一密封盖板13,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3相邻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能将所述过滤机构从其抽出的第二敞口,且第二敞口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二敞口上的第二密封盖板14。
在上述方案中,当需要将所述过滤机构从所述出口通道5中移出时,如图6所示,将过滤机构下降至其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位于所述第一敞口的下方,并打开第一密封盖板13,以便工作人员的手从所述第一敞口伸入至出口通道5内并将固定组件9与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的卡勾15分离,从而便于将所述滤芯4从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拆卸下来,随后,打开第二密封盖板14,将滤芯4从第二敞口抽出便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烟道的过滤机构中的灰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并进行清灰处理,但是在清灰前,需要停止停机工作,然后将过滤机构从烟道中取出进行清灰,这会影响到余热回收装置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烟道本体(1)、出口通道(5)和过滤机构;
呈水平设置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至少两组过滤机构,且位于每组所述过滤机构端部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侧壁均竖直固定设置有与其内部连通且便于所述过滤机构进出的出口通道(5),每组所述过滤机构均包括: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和滤芯(4);其中,
呈竖直设置且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所述滤芯(4)可拆卸式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之间,所述滤芯(4)从所述出口通道(5)的内部穿过并进入到所述烟道本体(1)内,且其顶部的所述第一固定板(2)能够抵靠在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壁上,其底部的所述第二固定板(3)水平且可滑动式地设置在与其对应的所述出口通道(5)内,以对所述出口通道(5)进行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4)沿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栅格网(402)、滤板(401)和滤网(403);其中,
所述滤板(401)的表面均匀且倾斜贯穿设置有过滤孔(16),且每个所述过滤孔(16)的底部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储存灰尘的储尘凹槽(17),所述滤板(401)的两侧分别可拆卸式地设置有栅格网(402)和滤网(403),且所述栅格网(402)的网孔孔径大于所述滤网(403)的网孔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401)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卡块(12),且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分别朝向所述滤板(401)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卡块(12)相适配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二卡块(12)能够卡接在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滤芯(4)装配在所述第一固定板(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3)之间的固定组件(9),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套筒(901)、固定滑块(902)、固定弹簧(903)和固定杆(904);其中,
位于所述滤芯(4)两侧的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上表面均分别等间距竖直固定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套筒(901),且每个所述固定套筒(901)内均可滑动式地设置有固定滑块(902),呈竖直设置的所述固定弹簧(90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套筒(901)的底端上,其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902)上,所述固定杆(90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滑块(902)上,其另一端从所述固定套筒(901)的敞口穿出并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板(2)上铰接设置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9)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固定杆(904)的通孔相适配的卡勾(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第一固定板(2)的上表面部分向上凸出形成第一卡块(10),所述烟道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10)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块(10)能够卡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过滤机构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连杆(6)、推板(7)和气缸(8);其中,
每块所述第二固定板(3)的底端均竖直固定设置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底端从所述出口通道(5)穿出并水平固定设置有推板(7),位于所述出口通道(5)两旁的所述烟道本体(1)分别竖直固定设置有气缸(8),呈竖直设置的其活塞杆的自由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板(7)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口通道(5)朝向所述固定组件(9)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固定组件(9)一一对应的第一敞口,且每个第一敞口均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第一敞口的第一密封盖板(13),与所述第一密封盖板(13)相邻的所述烟道本体(1)的一侧开设有能将所述过滤机构从其抽出的第二敞口,且第二敞口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能够盖合在所述第二敞口上的第二密封盖板(14)。
CN202320008517.X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037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517.XU CN2190376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517.XU CN2190376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640U true CN21903764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2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8517.XU Active CN219037640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6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8126A (zh) 一种沥青烟气处理的除尘集尘设备
CN219037640U (zh) 一种轧钢加热炉烟道内置式余热回收装置
CN107261680B (zh) 一种家用空气除尘装置
CN218901234U (zh) 一种具有反吹功能的滤筒除尘器
CN204313396U (zh) 一种新风换气机
CN204147689U (zh) 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CN207035339U (zh) 一种便于更换过滤装置的空气净化器
CN114543224B (zh) 一种具有过滤机构的全热交换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2020984U (zh) 一种新型除尘装置
CN211706195U (zh) 一种便于拆卸更换的脉冲布袋除尘器布袋结构
CN108211506A (zh) 一种环境工程领域的环保的污水除杂装置
CN109173480B (zh) 一种高强度除尘滤袋笼架
CN108654282A (zh) 一种工业锅炉废气脱硫除尘装置
CN215276226U (zh) 一种便于进行装配工作的布袋除尘器
CN214715358U (zh) 一种点焊机用高效除烟尘装置
CN207708740U (zh) 一种空压机用的空气滤清设备
CN211562225U (zh) 一种板式滤芯除尘器
CN2906355Y (zh) 烟囱除尘器
CN221107495U (zh) 一种方便更换滤筒的除尘器
CN219897445U (zh) 一种碳捕捉装置
CN209985067U (zh) 一种滤袋式高温除尘器
CN209519532U (zh) 一种设有除尘机构的过滤器
CN219161006U (zh) 一种还原焙烧烟气与焙烧成品余热综合回收利用装置
CN217567898U (zh) 一种具有脉冲反压除灰功能的布袋除尘器
CN108514778A (zh) 一种机械领域的环保的烟气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