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7129U -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 Google Patents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7129U
CN219037129U CN202223429337.3U CN202223429337U CN219037129U CN 219037129 U CN219037129 U CN 219037129U CN 202223429337 U CN202223429337 U CN 202223429337U CN 219037129 U CN219037129 U CN 2190371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thalpy
heat pump
heating heat
connecting plate
increas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93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莱茵
蔡远登
雷朋飞
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93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71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71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该增焓器安装结构包括中隔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采暖热泵的底盘连接,所述增焓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由于所述增焓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可以充分利用采暖热泵的在竖直方向的内部空间,避免将增焓器直接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上,提高了对所述采暖热泵的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而且,将所述增焓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也可以避免安装后的增焓器对压机腔内压缩机等部件的安装产生干涉。

Description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热泵的增焓器的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背景技术
采暖热泵是用于实现制暖的设备,其是很多地区冬季必不可少的供暖设备,其内部主要设置有风机、翅片换热器(或蒸发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等部件,为了方便风机、翅片换热器(或蒸发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等部件的设置,采暖热泵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该隔板可以将采暖热泵内部的腔体划分为两部分,即风机腔和压机腔,其中:风机、翅片换热器设置在风机腔内,压缩机和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压机腔内;而由于采暖热泵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其需要应用于超低温制冷的工况,因此,为了确保压缩机可以在超低温工况下稳定运行,需要在采暖热泵中设置增焓器,为了方便增焓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连接,往往将增焓器直接挂接在板式换热器上,而由于板式换热器直接安装在采暖热泵的底盘上,增焓器挂接在板式换热器后不仅会对压机腔内其他部件安装产生影响,而且,为了避免增焓器对压机腔内其他部件的安装产生影响,往往将采暖热泵设置为较大尺寸,其使现有的增焓器的安装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小型化的采暖热泵。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其增焓器通过中隔板连接在采暖热泵的底盘上,可以充分利用采暖热泵的内部空间,以避免将增焓器直接连接在采暖热泵的底盘上而导致采暖热泵的箱体较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包括中隔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采暖热泵的底盘连接,所述增焓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背面的螺柱、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通孔和至少一个螺母,所述螺柱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螺柱、所述通孔和所述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柱沿着所述增焓器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的背面,两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螺柱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螺柱的直径的比值为1.02-1.1。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背面的卡接件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且每个所述卡块的端部设置有防脱部。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部呈圆锥形结构,且所述防脱部的外径沿着靠近所述防脱部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卡接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件沿着所述增焓器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的背面,两个所述卡接孔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隔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底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暖热泵,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增焓器通过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可以充分利用采暖热泵的在竖直方向的内部空间,避免将增焓器直接连接在板式换热器上,提高了对所述采暖热泵的内部空间的利用效率;而且,将所述增焓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也可以避免安装后的增焓器对压机腔内压缩机等部件的安装产生干涉。
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中隔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不仅方便地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底盘之间的连接;而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还增加了所述中隔板和所述底盘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中隔板连接在所述底盘上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采用螺柱和螺母的螺纹配合或卡接件和卡接孔的卡接配合实现了所述增焓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连接,方便了所述增焓器的安装与拆卸。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增焓器、中隔板与采暖热泵的底盘的装配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增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采暖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的附图标记为:
1、底盘;2、增焓器;3、中隔板;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4、连接组件;41、螺柱;42、通孔;43、卡接件;431、卡块;432、防脱部;44、卡接孔;5、机箱;6、压缩机;7、翅片换热器;8、板式换热器;9、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实施例。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实施例一
采暖热泵是用于实现制暖的设备,其是很多地区冬季必不可少的供暖设备,其内部主要设置有风机、翅片换热器(或蒸发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等部件,为了方便风机、翅片换热器(或蒸发器)、压缩机、板式换热器等部件的设置,采暖热泵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该隔板可以将采暖热泵内部的腔体划分为两部分,即风机腔和压机腔,其中:风机、翅片换热器设置在风机腔内,压缩机和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压机腔内。
采暖热泵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其需要应用于超低温制冷的工况,因此,为了确保压缩机可以在超低温工况下稳定运行,需要在采暖热泵中设置增焓器,而为了方便增焓器与压缩机之间的管路连接,往往将增焓器直接挂接在板式换热器上,而由于板式换热器直接安装在采暖热泵的底盘上,增焓器挂接在板式换热器后不仅会对压机腔内其他部件安装产生影响,而为了避免增焓器对压机腔内其他部件的安装产生影响,往往将采暖热泵设置为较大尺寸,因此,现有的增焓器的安装方式已经不适应于小型化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的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包括中隔板3和连接组件4,所述中隔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底端连接所述采暖热泵的底盘1,所述增焓器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端。
由于所述增焓器2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端,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所述底盘1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提高所述采暖热泵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可以避免将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板式换热器8上而导致设置较大尺寸的所述底盘1以满足所述增焓器2的安装需求;另外,当所述增焓器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端时,也可以避免安装后的所述增焓器2对所述采暖热泵的压机腔内的压缩机6、板式换热器8等其他部件的安装产生干涉。
参照图2,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2背面的螺柱41、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的通孔42和至少一个螺母(图未示),所述螺柱41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42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其通过所述螺柱41和所述螺母的螺纹配合方便了所述增焓器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连接与拆卸,较为方便。
为了提高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的稳定性,所述螺柱41、所述通孔42和所述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柱41沿着所述增焓器2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2的背面,两个所述通孔42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2为圆形孔,所述螺柱41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通孔42的直径与所述螺柱41的直径的比值为1.02-1.1,这是由于如果所述通孔42的直径过大,当所述螺柱41穿过所述通孔42后,所述增焓器2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使得所述增焓器2极易从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掉落下来,对所述增焓器2的安装造成不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42的直径与所述螺柱41的直径的壁纸未1.02-1.1,其可以方便地使所述螺柱41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42,以避免所述通孔42的内侧对所述螺柱41表面的螺纹产生干涉作用而影响所述螺柱41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42;而且,当所述螺柱41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42后,所述通孔42将对所述螺柱41施加一向上的作用力,以避免所述增焓器2从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掉落下来,提高了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的稳定性。
参照图2,为了便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与所述底盘1的连接,所述中隔板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底端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二连接板32用于连接所述底盘1,一方面,由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底盘1相平行,其方便了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与所述底盘1的连接;另一方面,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2增加了所述中隔板3与所述底盘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所述中隔板3与所述底盘1连接后的稳定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的结构不同,参照图3和图4,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2背面的卡接件43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的卡接孔44,所述卡接孔44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件43,当需要连接所述增焓器2时,只需要将所述卡接件43卡接在所述卡接孔44内即可将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较为方便。
参照图3,所述卡接件4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431,且所述卡块431的端部设置有防脱部432,一方面,由于两个卡块431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2的背面,且两个所述卡块431之间设置有间隙,当将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时,两个所述卡块431的自由端相向倾斜即可将两个所述卡块431卡入所述卡接孔44内;另一方面,由于所述卡块431的端部设置有防脱部432,通过所述防脱部432可以起到限制作用,以避免所述卡块431脱离所述卡接孔44。
另外,为了便于所述卡接件43与所述卡接孔44的卡接,所述防脱部432呈圆锥形结构,且所述防脱部432的外径沿着靠近所述防脱部432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而且,为了提高所述增焓器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连接后的稳定性,所述卡接件43和所述卡接孔44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件43沿着所述增焓器2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2的背面,两个所述卡接孔44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采暖热泵,包括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增焓器的安装结构。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述采暖热泵包括机箱5和设置在所述机箱5内的压缩机6、翅片换热器7、板式换热器8、风机9、增焓器2、中隔板3和节流器(图未示)等,所述中隔板3将所述机箱5内部的腔体划分为风机腔和压机腔,所述风机9和所述翅片换热器7设置在所述风机腔内,所述压缩机6和所述板式换热器8设置在所述压机腔内,所述增焓器2设置在所述中隔板3的顶端、且位于所述压机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器节流器(图未示)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在此不做限定。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增焓器的安装结构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所述增焓器2是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端,其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所述底盘1在竖直方向上的空间,提高所述采暖热泵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也可以避免将所述增焓器2连接到所述板式换热器8上而导致设置较大尺寸的所述底盘1以满足所述增焓器2的安装需求;另外,当所述增焓器2通过所述连接组件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顶端时,也可以避免安装后的所述增焓器2对所述采暖热泵的压机腔内的压缩机6、板式换热器8等其他部件的安装产生干涉。
(2)所述中隔板3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32,所述第二连接板32用于连接所述底盘1,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2不仅方便了所述中隔板3与所述底盘1的连接;而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2增加了所述中隔板3与所述底盘1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所述中隔板3与所述底盘1连接后的稳定性。
(3)所述增焓器2通过螺柱41与螺母的螺纹配合或卡接件43与卡接孔44的卡接配合实现了所述增焓器2与所述第一连接板31的连接,方便了所述增焓器2的安装与拆卸,进而方便了所述增焓器2的维修与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隔板和连接组件,所述中隔板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采暖热泵的底盘连接,所述增焓器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背面的螺柱、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通孔和至少一个螺母,所述螺柱的端部穿过所述通孔后螺纹连接所述螺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柱、所述通孔和所述螺母的数量均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螺柱沿着所述增焓器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的背面,两个所述通孔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孔,所述螺柱呈圆柱形结构,且所述通孔的直径与所述螺柱的直径的比值为1.0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增焓器背面的卡接件和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用于卡接所述卡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块,且每个所述卡块的端部设置有防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部呈圆锥形结构,且所述防脱部的外径沿着靠近所述防脱部自由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和所述卡接孔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接件沿着所述增焓器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增焓器的背面,两个所述卡接孔沿着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高度方向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端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底盘。
10.一种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
CN202223429337.3U 2022-12-20 2022-12-20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Active CN2190371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9337.3U CN219037129U (zh) 2022-12-20 2022-12-20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9337.3U CN219037129U (zh) 2022-12-20 2022-12-20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7129U true CN219037129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0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9337.3U Active CN219037129U (zh) 2022-12-20 2022-12-20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71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37129U (zh) 采暖热泵的增焓器安装结构和采暖热泵
CN208579111U (zh) 一种基于异常状态报警的网络视频监控装置
CN209248408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主板的保护装置
CN208474599U (zh) 一种可稳定电流的比例阀控制器
CN216289652U (zh) 电容无功补偿模块安装结构
CN208938567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111854223A (zh) 一种冷气机内部制冷系统
CN208124678U (zh) 一种多压缩机回油装置
CN216769872U (zh) 恒压变频工频冷暖载冷液模块式机
CN220959019U (zh) 水冷螺杆式双级压缩冷冻机组油分配装置
CN215705546U (zh) 一种空调冷凝模块
CN114130129B (zh) 一种紧凑式快速安装与拆卸的空气过滤器及操作方法
CN219571245U (zh) 一种压缩机用制冷管
CN213948070U (zh)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支撑安装铝架
CN20856721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空调过冷管组件
CN212277624U (zh) 一种高性能变电站用智能除湿装置
CN210397936U (zh) 螺杆机出口管线减振结构
CN219607355U (zh) 带滤网回风口
CN215982898U (zh) 一种厨房空调
CN215269034U (zh) 一种变频器的安装系统
CN215765837U (zh) 一种具有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
CN214007440U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用中间板
CN211177258U (zh) 一种高效型一体式冷水机组
CN219204930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制冷系统用控制器
CN22041581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