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3848U -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3848U
CN219033848U CN202222959904.XU CN202222959904U CN219033848U CN 219033848 U CN219033848 U CN 219033848U CN 202222959904 U CN202222959904 U CN 202222959904U CN 219033848 U CN219033848 U CN 21903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coating
super
fouling
hydrophobic ant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95990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雄
施永新
黄勇
雷宗建
王志茂
魏伟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xpresswa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xpresswa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xpresswa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xpresswa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95990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3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包括出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所述出入口涂层(7)设于隧道出口段和入口段的内壁,所述腰线涂层(8)设于隧道全段的两侧墙身中部,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的外层均设有超疏水抗污涂料。其表面平整光亮,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在隧道照明灯具及行车车灯的照射下,显著增加隧道出入口段亮度,降低洞口内外亮度差,消减“黑洞‑白洞”效应,改善驾驶人员的视角效果;表面类似陶瓷,平整光滑,附着力小,隧道内汽车尾气、烟尘及油污不易粘附紧密,维护非常方便;施工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便宜,投入不大,但整体提升效果明显,性价比高。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公路隧道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高速公路及其隧道的交通安全及运营管理也越来越重视。
隧道内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便是隧道内外亮度差异过大以及隧道内亮度不足。人眼在周围光线明暗交替变化过程中会产生明适应和暗适应,导致视觉模糊,看不清眼前物体。由于隧道的半封闭性质,烟尘、油污不易消散,导致标志标线污染和隧道照明系统亮度损失。当隧道内照明系统设置不合理或者是日常养护不到位导致亮度不够,车辆以80~120km/h速度进入隧道内和从隧道驶出时形成“黑洞-白洞”效应,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尤其是白天这种视觉问题更加明显,给高速公路隧道运营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运营者与道路设计者不断寻求缓解这一现象的方法。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一般包括增加入口段照明强度、降低入口段照明灯间距,并辅以洞外遮光设施等方法。但盲目增加照明强度、提高隧道照明设计标准,容易造成隧道照明“配得起,用不起”的现象,尤其在多山地区,隧道、隧道群密集,且日照时间长、照度强烈,但公路交通量小、公路运营入不敷出,长时间使用高能耗隧道强照明会产生巨额的照明费用支出,进而造成部分公路少开或不开隧道照明,加剧隧道驾驶员视觉障碍严重程度和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表面平整光亮,具有良好反光效果,能够显著提升隧道出入口亮度,且美观性好,使用、维护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设于隧道土建结构1内壁,包括出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所述出入口涂层7设于隧道出口段和入口段的内壁,所述腰线涂层8设于隧道全段的两侧墙身中部,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的外层均设有超疏水抗污涂料。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的底层均与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相接触,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的裂缝内填充有灌缝胶。
进一步的,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抗裂调平层2、第一腻子找平层3、第二腻子找平层4、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和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
进一步的,所述抗裂调平层2与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相接触,用于填平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
具体的,所述抗裂调平层2具体采用抗裂砂浆。
进一步的,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均匀喷涂于第二腻子找平层4表面,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均匀喷涂于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的喷涂厚度为50~90μm。
进一步的,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的喷涂厚度为40~80μm。
可选的,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设有局部彩绘。
可选的,所述出入口涂层7沿竖直方向从隧道检修通道9上表面涂刷至隧道两侧墙身上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的优点:
1、本申请的涂层面层喷涂有超疏水抗污涂料,使该面层成型后表面平整光亮,逆反射系数值达到0.7以上,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在隧道照明灯具及行车车灯的照射下,显著增加隧道出入口段亮度,降低洞口内外亮度差,消减“黑洞-白洞”效应,改善驾驶人员的视角效果;
2、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不仅能显著提升隧道出入口亮度,而且可以选用不同颜色,还可以在涂层上进行局部彩绘,有效改善现有隧道出入口单调昏暗环境,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
3、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表面类似陶瓷,平整光滑,附着力小,隧道内汽车尾气、烟尘及油污不易粘附紧密,定期用水冲洗即可清除表面灰尘,维护非常方便;
4、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施工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便宜,投入不大,但整体提升效果明显,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于隧道内的横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入口涂层和腰线涂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入口涂层和腰线涂层沿隧道纵向设置范围的示意图。
图中:1、隧道土建结构;2、抗裂调平层;3、第一腻子找平层;4、第二腻子找平层;5、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6、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7、出入口涂层;8、腰线涂层;9、检修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中描述的各个步骤/部件拆分为更多步骤/部件,也可将两个或多个步骤/部件或者步骤/部件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步骤/部件,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在隧道出入口段及两侧墙身中部设置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提升隧道洞口亮度,降低洞口内外亮度差,消减因隧道照明系统亮度不足而产生的“黑洞-白洞”效应,降低隧道出入口及隧道内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提升隧道的美观度。
具体的,本申请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结构型式从底层到面层依次为抗裂调平层2、第一腻子找平层3、第二腻子找平层4、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和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该反光内饰涂层包括设置在隧道出入口段涂层7及隧道两侧拱墙中部涂层8(腰线)两部分;
按照上述方案,涂层7纵向设置长度为隧道入口段及出口段。入口段包含加强段和过渡段,其中加强段分为TH1、TH2两分段,过渡段分为TR1、TR2、TR3三分段;出口段包含EX1、EX2两段;
按照上述方案,涂层7在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内纵向设置长度为入口段TH1、TH2两段,过渡段TR1、TR2、TR3三段,出口段EX1、EX2两段。
实施例二,本申请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主要目的是增加隧道洞口的亮度和缓解隧道洞口因照明系统亮度不足而产生的“黑-白洞”效应,其存在形式与隧道照明系统相符相成,因此本申请在隧道出入口设置长度参考现行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中有关照明系统设置长度的规定和计算方法,将纵向设置长度分为入口段和出口段。入口段包含加强段和过渡段,其中加强段分为TH1、TH2两分段,过渡段分为TR1、TR2、TR3三分段;出口段包含EX1、EX2两分段。
进一步地,现行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中考虑行车速度、交通量、隧道高度、隧道长度、隧道走向、天空面积比及照明亮度等因素来计算TH1、TH2、TR1、TR2、TR3、EX1、EX2的长度及设置段落,本申请采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TH1、TH2、TR1、TR2、TR3、EX1、EX2段的长度。
进一步地,以上设置长度是本申请最小设置长度,如果有需要和经济条件允许,其可以在隧道全长范围设置。
进一步地,短隧道两端洞口之间距离不长,洞内亮度洞内行车时间较短,涂层7在短隧道内纵向设置长度根据隧道长度及需要选取:长度小于200m的隧道无需设置;长度200~300m的隧道,在入口段的TH1段设置,其它段落不设置;长度300~500m的隧道,在入口段的TH1、TH2两段、过渡段的TR1段和出口段的EX2段设置,其它段落不设置。
进一步地,涂层7在特长隧道、长隧道、中隧道内纵向设置长度为入口段TH1、TH2两段,过渡段TR1、TR2、TR3三段,出口段EX1、EX2两段。
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第一步,调查拟实施本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隧道高度、长度、走向、天空面积比、照明系统亮度等基本信息和行车速度、交通量等交通信息。
第二步,根据以上信息,按照现行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中的方法计算TH1、TH2、TR1、TR2、TR3、EX1、EX2的长度及设置段落。
第三步,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施工
1)隧道结构面层处理
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去除隧道土建结构1表面的粉尘油污,并对其表面进行打磨,采用灌缝胶处治表面裂缝。
2)施工抗裂调平层
隧道结构表面处理完成后,采用抗裂砂浆对处理后的隧道结构表面进行调平,严格控制调平层表面的平整度。
3)施工腻子找平层
抗裂调平层2干燥后,对表面不平整位置进行初步打磨,然后施工两层腻子找平层,第一层腻子找平层3施工完成并干燥后再施工第二层腻子找平层4,第二层腻子找平层4干燥后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使其表面平整度满足超疏水抗污涂料5喷涂需要。
4)施工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
在施工完成的第二腻子找平层4表面均匀喷涂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和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第一层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喷涂厚度为50~90μm,第二层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喷涂厚度为40~80μm,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表面干燥后(一般为施工完成后12小时)才能喷涂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
综上所述,采用本申请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1、本申请的涂层面层喷涂有超疏水抗污涂料,使该面层成型后表面平整光亮,逆反射系数值达到0.7以上,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在隧道照明灯具及行车车灯的照射下,显著增加隧道出入口段亮度,降低洞口内外亮度差,消减“黑洞-白洞”效应,改善驾驶人员的视角效果;
2、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不仅能显著提升隧道出入口亮度,而且可以选用不同颜色,还可以在涂层上进行局部彩绘,有效改善现有隧道出入口单调昏暗环境,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
3、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表面类似陶瓷,平整光滑,附着力小,隧道内汽车尾气、烟尘及油污不易粘附紧密,定期用水冲洗即可清除表面灰尘,维护非常方便;
4、本申请的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施工工艺简单,价格相对便宜,投入不大,但整体提升效果明显,性价比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设于隧道土建结构(1)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出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所述出入口涂层(7)设于隧道出口段和入口段的内壁,所述腰线涂层(8)设于隧道全段的两侧墙身中部,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的外层均设有超疏水抗污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的底层均与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相接触,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的裂缝内填充有灌缝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涂层(7)和腰线涂层(8)从内至外依次设有抗裂调平层(2)、第一腻子找平层(3)、第二腻子找平层(4)、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和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调平层(2)与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相接触,用于填平所述隧道内壁结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调平层(2)具体采用抗裂砂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均匀喷涂于第二腻子找平层(4)表面,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均匀喷涂于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下层(5)的喷涂厚度为50~90μ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的喷涂厚度为40~80μ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抗污涂料面层(6)设有局部彩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入口涂层(7)沿竖直方向从隧道检修通道(9)上表面涂刷至隧道两侧墙身上部。
CN202222959904.XU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Active CN21903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904.XU CN21903384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959904.XU CN21903384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3848U true CN21903384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4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959904.XU Active CN219033848U (zh) 2022-11-08 2022-11-08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3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7005B (zh) 基于防眩原理的公路隧道出口交通工程设施设计方法
CN205895257U (zh) 隧道口亮度渐变节能系统
CN106351138A (zh) 一种有效利用光能的公路隧道绿色照明方法
CN105570825A (zh) 一种蓄能发光涂料辅助公路隧道照明的设计方法
CN219033848U (zh) 一种隧道超疏水抗污反光内饰涂层
CN109736224A (zh) 一种主动式隧道轮廓标及隧道交通诱导系统
CN211397580U (zh) 一种隧道行驶区
CN205191485U (zh) 一种隧道发光环
CN109057816B (zh) 一种隧道
CN203684055U (zh) 一种用于加工隧道水泥混凝土反光路面的路面刻槽机
CN103741612A (zh) 一种隧道水泥混凝土反光路面及路面刻槽机
CN112879034B (zh) 一种隧道洞口的过渡结构及其建造方法
CN113605264B (zh) 一种超长水下隧道入口遮光棚视线诱导系统
CN113357596B (zh) 一种全天候一杆式低碳道路灯
CN209505569U (zh) 一种客车led灯带安装结构
CN205999813U (zh) 用于低能见度道路的车辆行驶边界诱导杆
CN214091885U (zh) 一种公路隧道增光结构
CN208172281U (zh) 高速公路隧道黑洞效应抑制系统
CN209370902U (zh) 客车用led灯带安装结构
CN2424091Y (zh) 夜光摩托车
Jianyou et 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glare effect of two lane tunnel lighting under symmetrical lighting arrangement
CN206616906U (zh) 地下车库
CN2756533Y (zh) 夜光电动车
CN213267481U (zh) 一种高架桥防撞墙更新用外挂结构
CN203684128U (zh) 一种隧道水泥混凝土反光路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