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32555U - 全自动接橡筋机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接橡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32555U
CN219032555U CN202223489832.3U CN202223489832U CN219032555U CN 219032555 U CN219032555 U CN 219032555U CN 202223489832 U CN202223489832 U CN 202223489832U CN 219032555 U CN219032555 U CN 219032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sewing
rubber band
press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8983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立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yuelai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8983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32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32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32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缝纫平台、缝纫机头,所述缝纫机头位于缝纫平台的上方,所述缝纫平台上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缝纫区、待料区;在缝纫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裁料机构、拉料机构,所述裁料机构、拉料机构对应待料区的左、右侧设置;在缝纫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翻转机构,以用于将裁切后的橡筋的两端向上翻转至待料区;以及,在缝纫平台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待料区的橡筋送至缝纫区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缝纫区的橡筋压持定位的压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单元和驱动送料单元在上料区和缝纫区之间往返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如此,有效提升效率。

Description

全自动接橡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接橡筋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
背景技术
接橡筋机是指将一根设定长度的橡筋的两端缝纫接合形成环状的缝纫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市面上的接橡筋机普遍能够实现自动上料、自动接橡筋,相比早期依赖人工在缝纫机上放置橡筋然后缝合的方式而言,其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现有的接橡筋机的结构,例如:CN 112030383 A公开了一种接橡筋机。其橡筋带缝接过程:裁切橡筋,然后旋转驱动部正向转动,通过同步轮一、同步带、同步轮二三者的传动作用,整个夹持气缸绕着旋转轴进行翻转,两个夹头均由位于缝接平台下方位置转动至缝接平台上方位置。夹头上的橡筋带端部贴合于推齐板的斜面,气管内的气体会不断从出气孔中喷出,橡筋带端部紧紧贴合于斜面,限制了橡筋带上翘,滑动驱动部驱动安装台往缝纫头一侧移动,夹头也会带着橡筋带沿斜面移动向缝接头下方,并且橡筋带会位于缝接凹槽上,缝纫压脚向下将橡筋带的端部压紧在缝接平台上,推齐驱动组件驱动推齐板往缝接头一侧进行移动,推齐板端部的推齐端能对橡筋带的两端产生抵靠作用,保证橡筋带的两端齐平,缝接头对橡筋带的两端进行缝接;与此同时,推齐驱动组件驱动推齐板进行复位到初始位置,滑动驱动部驱动安装台进行复位到初始位置,旋转驱动部将夹爪进行复位到初始位置,再对后面一个待缝接的橡筋带进行继续夹持;缝接压脚松开缝接完成的前一个橡筋环,橡筋环会套在缝接平台上,夹爪带着后一个待缝接的橡筋条会对缝接完成的前一个已缝接完成的橡筋环产生推力,并将已缝接完成的橡筋环自动推出缝接平台,该缝接好的橡筋环会掉落至接料机构的接料杆内。
但是,由于其是夹头带着橡筋带送至缝接头下方,导致缝纫完上一橡筋条后,需要等待送料的时间长,进而导致机台整体生产效率受局限,难以进一步提升。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其通过设置待料区,翻转机构只需上料至待料区,利用送料机构将待料区的物料送至缝纫区,省去了缝纫区的等待闲置时间,有效提升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缝纫平台、缝纫机头,所述缝纫机头位于缝纫平台的上方,所述缝纫平台上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缝纫区、待料区;在缝纫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裁料机构、拉料机构,所述裁料机构、拉料机构对应待料区的左、右侧设置;在缝纫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翻转机构,以用于将裁切后的橡筋的两端向上翻转至待料区;以及,在缝纫平台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待料区的橡筋送至缝纫区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缝纫区的橡筋压持定位的压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单元和驱动送料单元在上料区和缝纫区之间往返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压料机构对应缝纫平台的上方区域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单元包括有送料上夹、送料下夹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送料上夹、送料下夹两者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可选择性地驱动送料上夹朝下靠近送料下夹移动或者朝上远离送料下夹移动;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传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电机经传动轮驱动同步带移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平移座上,所述平移座连接于同步带上以随同步带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上夹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压料臂,所述送料下夹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推料臂,所述压料臂与相应推料臂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臂的前端延伸有超出压料臂前端的预先推料部;
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上压框、下压框和控制上压框可上下动作的压框气缸,所述上压框与下压框对应设置;两个推料臂分别位于下压框的左、右侧,两个压料臂分别位于上压框的左、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两组左右布置的自动夹持单元和用于控制自动夹持单元绕相应旋转轴翻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的齿轮和两组齿条升降组件,两个齿轮各自驱动一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齿条升降组件包括有竖向齿条和驱动竖向齿条上下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位于竖向齿条的下方,两组齿条升降组件的竖向齿条各自啮合于一齿轮;两组齿条升降组件布置于两个齿轮的左、右外侧;所述齿轮的前端同轴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偏心连接于自动夹持单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压料机构均设置于安装壳上,所述安装壳安装于缝纫机头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裁料机构包括有裁料机构机架、设置于裁料机构机架上的送料通道,所述裁料机构机架上对应送料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切料单元;所述切料单元包括有切料气缸和两个上下正对设置的切料作用部,所述切料气缸安装于机架上对应送料通道的输出端的下方位置,且切料气缸所在位置低于送料通道所在高度,所述切料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设置且可上下活动,所述活塞杆连接作用于任一切料作用部,使该切料作用部朝向另一切料作用部沿上下方向位移以裁切物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料机构还连接有左右驱动装置,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带动压料机构可左右平移动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待料区,翻转机构只需上料至待料区,利用送料机构将待料区的物料送至缝纫区,省去了缝纫区的等待闲置时间,有效提升效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裁料机构的立体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拉料机构的立体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图(含缝纫平台、缝纫机头、翻转机构、送料机构、压料机构);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图(含缝纫平台、缝纫机头、翻转机构、送料机构、压料机构);
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移动机构、压料机构以及左右驱动装置的结构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翻转机构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机架1、缝纫机头2、缝纫平台3、缝纫区4、上料区5、移动机构6、送料上夹7、送料下夹8、升降气缸9、压料臂10、推料臂11、预先推料部12、第一电机13、传动轮14、同步带15、平移座16、第一滑块17、第一滑轨18、上压框19、下压框20、压框气缸21、气缸座22、第二电机23、齿轮24、齿条25、转接座26、第二滑轨27、第二滑块28、安装壳29、翻转机构30、夹持气缸31、夹头32、齿轮33、竖向齿条34、升降气缸35、摆臂36、圆形轴接部361、第一臂体部362、第二臂体部363、竖向板37、限位板371、L形支架372、延伸板373、裁料机构机架41、送料通道42、切料气缸43、切料作用部44、裁料机构45、拉料机构46、送料机构47、压料机构48、橡筋环收集仓49、拉料夹461、拉料平移驱动装置462、拉料气缸46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缝纫平台、缝纫机头,所述缝纫机头位于缝纫平台的上方,所述缝纫平台上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缝纫区、待料区;在缝纫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裁料机构、拉料机构,所述裁料机构、拉料机构对应待料区的左、右侧设置;在缝纫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翻转机构,以用于将裁切后的橡筋的两端向上翻转至待料区;以及,在缝纫平台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待料区的橡筋送至缝纫区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缝纫区的橡筋压持定位的压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单元和驱动送料单元在上料区和缝纫区之间往返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所述裁料机构45包括有裁料机构45机架41、设置于裁料机构45机架41上的送料通道42,所述裁料机构45机架41上对应送料通道42的输出端设置有切料单元。
所述切料单元包括有切料气缸43和两个上下正对设置的切料作用部44,所述切料气缸43安装于裁料机构45机架41上对应送料通道42的输出端的下方位置,且切料气缸43所在位置低于送料通道42所在高度,所述切料气缸43的活塞杆向上延伸设置且可上下活动,所述活塞杆连接作用于任一切料作用部44,使该切料作用部44朝向另一切料作用部44沿上下方向位移以裁切物料。
所述裁料机构45机架41上对应送料通道42的输出端具有立式架板51,所述切料气缸43安装于立式架板51的左侧。其结构简单,便于切料气缸43的安装,由于切料气缸43安装于立式架板51的左侧,左侧有足够空间,便于拆装维修等操作。所述切料气缸43的活塞杆连接于位于下方的切料作用部44,位于上方的切料作用部44安装于裁料机构45机架41上且相对裁料机构45机架41位置固定,所述切料气缸43的活塞杆带动位于下方的切料作用部44向上裁切物料。
如图5所示,所述拉料机构46包括有拉料夹461以及控制拉料夹461左右平移的拉料平移驱动装置462,所述拉料夹461由拉料气缸463控制张合动作。所述拉料夹4+1呈左右延伸的片状结构。拉料平移驱动装置462可以采用电机、传动轮和同步带的结构形式。
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缝纫平台3呈前后延伸的长条状,所述缝纫平台3上设置有缝纫区4和上料区5,所述机架1上对应缝纫平台3的上方区域设置有移动机构6,所述移动机构6包括有送料单元和驱动送料单元在上料区5和缝纫区4之间往返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本实施例中,所述缝纫区4位于上料区5的前方,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带动送料单元前后往返移动。通过将移动机构6巧妙地设置于机架1上对应缝纫平台3的上方区域,预留出缝纫平台3下方区域空间,便于接橡筋机的其他功能部位例如翻转机构30的设置及不同工序环节的衔接,同时,移动机构6上置,也方便安装、检修及维护。翻转机构30是将设定长度的橡筋的两端夹住再向上翻转使得长条形的橡筋形成两端搭接的环形,翻转机构3可以为常规结构。
所述送料单元包括有送料上夹7、送料下夹8和升降驱动装置,例如: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为升降气缸9。所述送料上夹7、送料下夹8两者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可选择性地驱动送料上夹7朝下靠近送料下夹8移动或者朝上远离送料下夹8移动。所述送料上夹7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压料臂10,所述送料下夹8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推料臂11,所述压料臂10与相应推料臂1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臂11的前端延伸有超出压料臂10前端的预先推料部12。如此,当送料单元将橡筋送至临近缝纫区4的后侧时,先是由预先推料部12将已缝纫好的橡筋往前推,如此,在送料单元将橡筋送从临近缝纫区4的后侧送到缝纫区4的过程中,同时完成对上一已缝纫好的橡筋的下料动作。
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13、传动轮14和同步带15,所述第一电机13经传动轮14驱动同步带15移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平移座16上,所述平移座16连接于同步带15上以随同步带15移动。通常在平移座16上设置有第一滑块17,由第一滑块17沿第一滑轨18移动,第一滑轨18是前后延伸设置的,因此,利用第一滑块17与第一滑轨18的导向定位,有利于提高平移座16受平移驱动单元作用沿前后平移动作时的顺畅性及精准性。
所述机架1上对应缝纫平台3的上方区域设置有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上压框19、下压框20和控制上压框19可上下动作的压框气缸21,压框气缸21安装于气缸座22上,利用压框气缸21上往前延伸的伸缩杆驱动铰接块,伸缩杆前后活动使得铰接块上下转动一定角度,从而由铰接块的前端带动上压框19上下活动。所述上压框19与下压框20对应设置;两个推料臂11分别位于下压框20的左、右侧,同样地,两个压料臂10也分别位于上压框19的左、右侧,如此,方便上压框19、压料臂10的上下动作, 以及,压料臂10和推料臂11的前后平移动作。所述压料机构还连接有左右驱动装置,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带动压料机构可左右平移动作,所述左右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不作限制,例如:其采用第二电机23、齿轮24及齿条25的配合形式,第二电机23可以向上伸入缝纫机头2内部,利用缝纫机头2内部空间,第二电机23转动时,齿条25左右平移,如此,压料机构通过转接座26连接于齿条25也会随齿条左右平移,这样来实现对压料机构的左右位置调节。优选地,在缝纫平台3的后端上方位置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二滑轨27,同时,在第二滑轨27的前侧适配有可沿第二滑轨27左右滑动的第二滑块28,在第二滑块28的前侧预留有连接位,将压料机构的气缸座22的后端可拆卸式连接于连接位,提高左右动作精准性。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压料机构、移动机构6设置于安装壳29上,以形成一体式模块,所述安装壳29安装于缝纫机头2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这样,在安装时非常方便,将一体式模块安装于缝纫机头2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即可。对原有缝纫机头2的结构的限制少,基本上不需要针对缝纫机头2进行特殊设计,因此,有利于缝纫机头2甚至整个缝纫机主体部分的批量化生产,通用性较好。
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10所示,所述翻转机构30包括有两组左右布置的自动夹持单元和用于控制自动夹持单元绕相应旋转轴翻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自动夹持单元包括有夹持气缸31和由夹持气缸31驱动张合的一对夹头32,利用夹持气缸31来驱动夹头32张合,其为成熟技术,在此,对其工作原理不再赘述。所述夹头32可以选用长条形板,其沿前后方向延伸呈长条形,因此,可以满足对左右延伸的条状物料、带状物料,例如布条、橡筋等的两端进行夹持。夹头32可拆卸式安装于夹持气缸31上,便于依需安装或更换适合当前所需夹持物料的夹头。该夹头32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其结构只需能完成对橡筋带的夹持或松开动作即可。
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的齿轮33和两组齿条升降组件,两个齿轮33各自驱动一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齿条升降组件包括有竖向齿条34和驱动竖向齿条34上下活动的升降气缸35,两组齿条升降组件的竖向齿条34各自啮合于一齿轮33,齿条和齿轮33的配合可控性好。所述升降气缸35位于竖向齿条34的下方,两组齿条升降组件布置于两个齿轮33的左、右外侧,所述齿轮33的前端同轴连接有摆臂36,所述摆臂36偏心连接于自动夹持单元,所述摆臂36偏心连接于夹持气缸31。所述摆臂36具有圆形轴接部361和相切式连接于圆形轴接部361的第一臂体部362,所述第一臂体部362上远离圆形轴接部361的一端连接有横向延伸的第二臂体部363,所述夹持气缸31安装于第二臂体部363的下端。初始状态下,两个摆臂36的第一臂体部362均位于圆形轴接部361的内侧,且两个摆臂36的第二臂体部363相向延伸设置,结构紧凑性更好。
两个齿轮33安装于竖向板37上,所述竖向齿条34沿竖向板37可上下活动式设置。优选地,所述竖向板37的左、右侧边设置有导条,在竖向齿条34的外端连接有齿条安装座38,在齿条安装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导条配合,形成两个齿条升降组件在竖向板37的左、右侧相向抱持式定位,其受力平衡,有利于动作稳定顺畅,同时,结构十分紧凑。所述齿条安装座38的横截面呈L形,所述竖向齿条34可拆卸式安装于齿条安装座的内端,便于对竖向齿条34进行检修更换。
考虑到升降气缸35的安装定位可靠性,将升降气缸35的顶部及后侧面均进行安装定位,即:升降气缸35的顶部通过L形支架372锁固于竖向板37的前侧,同时,在竖向板37的前侧稍靠下方位置安装有延伸板375,延伸板375的下端位于L形支架372的横板部的下方,且位于L形支架372的竖板部的后侧,如此,预留空间安装定位升降气缸35,将升降气缸35的顶部螺丝锁固于L形支架372的横板部的下方,将升降气缸35的后侧面螺丝锁固于延伸板375的前侧,使得升降气缸35相比基板372而言其呈下沉设置,有利于整个夹持旋转机构前后位移时的平稳性,不易出现晃动现象。
接下来,介绍所述全自动接橡筋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橡筋的一端被拉料机构46拉到设定长度,翻转机构30的两对夹子分别夹在橡筋上对应拉料机构46与裁料机构45之间区域,随后裁料机构45将橡筋的另一端切断;
步骤2、翻转机构30夹住裁切后的橡筋条向上相对翻转,使得橡筋条的两端靠紧或重叠搭接成未缝合的橡筋环,该未缝合的橡筋环围绕缝纫平台3设置且位于待料区5,并由送料机构47压住未缝合的橡筋环,随后翻转机构30的夹子张开向下复位;
步骤3、送料机构47压住未缝合的橡筋环朝前推送至缝纫区4,并由压料机构48将未缝合的橡筋环定位在缝纫区4,随后送料机构47解除对未缝合的橡筋环的压持作用向后复位;
步骤4、未缝合的橡筋环在缝纫区4由缝纫机头将两端搭接处缝纫固定,获得缝合后的橡筋环。
步骤3中,在送料机构将47橡筋送从临近缝纫区4的后侧送到缝纫区4的过程中,由送料机构47的前端的预推料部向前推动上一缝合后的橡筋环,在送料的同时完成对上一缝合后的橡筋环的下料动作。
在缝纫平台3的前方设置有橡筋环收集仓49,在步骤3中送料机构的前端的预推料部12将上一缝合后的橡筋环从缝纫区4推动掉落至橡筋环收集仓。筋环收集仓49具有底部转动盘和设置于底部转动盘顶部的若干套杆,所述套杆沿底部转动盘的周向间距布置,每个套杆竖直延伸设置且套杆的顶部连接有朝向缝纫平台3的前端倾斜向上延伸的导引杆,便于缝合后的橡筋环套于套杆上,一个套杆套满橡筋环后,底部转动盘转动,使得另一空置的套杆转到缝纫平台3的前方设定位置,继续承担接料工作,如此收料整齐有序。
在循环作业时,步骤1的动作与步骤3的送料动作两者同时进行,步骤3的送料机构47复位动作与步骤2的翻转机构30向上相对翻转动作两者同时进行,步骤4的缝纫动作与步骤3的送料机构47的送料及复位动作两者同时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设置待料区5,翻转机构只需上料至待料区5,利用送料机构将待料区5的物料送至缝纫区4,省去了缝纫区4的等待闲置时间,有效提升效率。同时,其结构设计巧妙合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缝纫平台、缝纫机头,所述缝纫机头位于缝纫平台的上方,所述缝纫平台上设置有前后间距布置的缝纫区、待料区;在缝纫平台的左、右侧分别设置有裁料机构、拉料机构,所述裁料机构、拉料机构对应待料区的左、右侧设置;在缝纫平台的下方设置有翻转机构,以用于将裁切后的橡筋的两端向上翻转至待料区;以及,在缝纫平台上方设置有用于将待料区的橡筋送至缝纫区的送料机构、用于将缝纫区的橡筋压持定位的压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有送料单元和驱动送料单元在上料区和缝纫区之间往返移动的平移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压料机构对应缝纫平台的上方区域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单元包括有送料上夹、送料下夹和升降驱动装置,所述送料上夹、送料下夹两者上下对应设置,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可选择性地驱动送料上夹朝下靠近送料下夹移动或者朝上远离送料下夹移动;所述平移驱动单元包括有第一电机、传动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一电机经传动轮驱动同步带移动,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安装于平移座上,所述平移座连接于同步带上以随同步带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上夹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压料臂,所述送料下夹具有两个左右间距设置的推料臂,所述压料臂与相应推料臂上下对应设置;所述推料臂的前端延伸有超出压料臂前端的预先推料部;
所述压料机构包括有上压框、下压框和控制上压框可上下动作的压框气缸,所述上压框与下压框对应设置;两个推料臂分别位于下压框的左、右侧,两个压料臂分别位于上压框的左、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包括有两组左右布置的自动夹持单元和用于控制自动夹持单元绕相应旋转轴翻转的旋转驱动单元;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有两个左右间距布置的齿轮和两组齿条升降组件,两个齿轮各自驱动一旋转驱动单元,所述齿条升降组件包括有竖向齿条和驱动竖向齿条上下活动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位于竖向齿条的下方,两组齿条升降组件的竖向齿条各自啮合于一齿轮;两组齿条升降组件布置于两个齿轮的左、右外侧;所述齿轮的前端同轴连接有摆臂,所述摆臂偏心连接于自动夹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压料机构均设置于安装壳上,所述安装壳安装于缝纫机头的左侧面或者右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裁料机构包括有裁料机构机架、设置于裁料机构机架上的送料通道,所述裁料机构机架上对应送料通道的输出端设置有切料单元;所述切料单元包括有切料气缸和两个上下正对设置的切料作用部,所述切料气缸安装于机架上对应送料通道的输出端的下方位置,且切料气缸所在位置低于送料通道所在高度,所述切料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延伸设置且可上下活动,所述活塞杆连接作用于任一切料作用部,使该切料作用部朝向另一切料作用部沿上下方向位移以裁切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全自动接橡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机构还连接有左右驱动装置,所述左右驱动装置带动压料机构可左右平移动作。
CN202223489832.3U 2022-12-27 2022-12-27 全自动接橡筋机 Active CN219032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832.3U CN2190325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全自动接橡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89832.3U CN2190325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全自动接橡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32555U true CN219032555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7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89832.3U Active CN219032555U (zh) 2022-12-27 2022-12-27 全自动接橡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32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90671B (zh) 全自动化袢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45212B (zh) 气动式自动裤袢机
CN205907467U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模板的旋转送料台
CN219032555U (zh) 全自动接橡筋机
CN206015252U (zh) 一种模板缝纫机的送料驱动结构
CN116084093A (zh) 全自动缝纫接橡筋方法
CN112474935A (zh) 一种折弯机上压刀自由调节装置
CN102433692B (zh) 缝纫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CN110735253A (zh) 一种三轴智能缝纫机
CN209157187U (zh) 一种多轴联动智能卧式开孔机
CN214289181U (zh) 一种立式点碳机构
CN212498046U (zh) 一种避免进料发生偏移的大型切割机上料用定位机构
CN219032558U (zh) 移动机构上置的接橡筋机
CN201664758U (zh) 一种双头自动倒角机
CN219218338U (zh) 夹持旋转机构及缝纫机
CN109594206A (zh) 一种用于加工领口/袖口的缝纫设备及方法
CN209532286U (zh) 一种具有抬送料机构的多轴卧式开孔机
CN215481628U (zh) 一种送扣机中的送扣装置
CN217399126U (zh) 一种弧形轨迹缝纫机
CN220907842U (zh) 一种背扣机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5103901U (zh) 一种便于操作的三位一体折袋口机
CN218580235U (zh) 一种拉手锁边机用把手缝纫装置
CN211052183U (zh) 履带联拉机的履带夹紧装置及履带联拉机
CN220503407U (zh) 一种多色绳绣装置
CN216126889U (zh) 一种伺服送料拖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