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4293U -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4293U
CN219024293U CN202223074010.9U CN202223074010U CN219024293U CN 219024293 U CN219024293 U CN 219024293U CN 202223074010 U CN202223074010 U CN 202223074010U CN 219024293 U CN219024293 U CN 2190242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pipe
output end
component
carbon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40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凤婕
胡志勇
崔来健
徐晓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aitian Bio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aitia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aitian Bio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aitian Bio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40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42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42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42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构件和碳化机构,所述基座构件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分解组件,且所述分解组件的输出端套接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的输出端螺栓套接有碳化机构,且碳化机构的输出端套接有结晶部件,所述碳化机构包括套接阀座;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碱液筒与湿分解塔的相互配给下,将煅烧车间富余的热碱液加入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湿分解过程中,减少小苏打生产过程中的湿重碱用量,进而减少蒸汽消耗量,不对小苏打和纯碱系统造成影响,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且能充分利用未消化的热碱液,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实现反应过程的设备,用于实现液相单相反应过程和液液、气液、液固、气液固等多相反应过程,器内常设有搅拌装置,在高径比较大时,可用多层搅拌桨叶,在反应过程中物料需加热或冷却时,可在反应器壁处设置夹套,或在器内设置换热面,也可通过外循环进行换热。
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时,基本上都是与纯碱装置配套建设的,以便直接利用该过程煅烧系统出来的高温纯碱,加速母液化碱过程,为后续操作提供合格碱液,然而在上述技术中,合成法小苏打生产过程中湿分解塔分解重碱车间的湿重碱,需用到大量蒸汽,且煅烧车间富余的热碱液未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该便于提纯的反应釜主要是利用碱液筒与湿分解塔的相互配给下,将煅烧车间富余的热碱液加入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湿分解过程中,减少小苏打生产过程中的湿重碱用量,进而减少蒸汽消耗量,不对小苏打和纯碱系统造成影响,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且能充分利用未消化的热碱液,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包括基座构件和碳化机构,所述基座构件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分解组件,且所述分解组件的输出端套接有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的输出端螺栓套接有碳化机构,且碳化机构的输出端套接有结晶部件;
所述碳化机构包括套接阀座、第三泵体、碳化罐、电机基座、第二电机、搅拌轴、筛分罩、搅拌片、分气座、进气管、气泵和出气口,所述第三泵体通过套接阀座连接有混合组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三泵体的输出端连接有碳化罐,且所述碳化罐的顶侧设置有电机基座,所述电机基座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二电机输出端的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贯穿所述筛分罩连接有多组平行分布的搅拌片,所述碳化罐的底侧设置有分气座,且所述分气座的下方通过进气管与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气座的顶侧设置有出气口。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筛分罩呈多孔状构造,且所述筛分罩与搅拌片相互平行分布,所述出气口呈多孔状构造,所述分气座与进气管和气泵呈连通状构造。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基座构件包括底框座和平行支架,所述底框座的顶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支架。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解组件包括外护壳、进液阀管、内罐体、顶盖、加热棒、第一电机和混合杆,所述外护壳设置在所述平行支架的一端上方,所述外护壳的内部设置有内罐体,且所述内罐体的输入端贯穿所述外护壳连接有进液阀管,所述内罐体的顶侧连接有安装环形加热棒的顶盖,且所述顶盖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的混合杆。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抽液泵、隔离管、碱液筒、湿分解塔和输出管,所述抽液泵连接有内罐体贯穿外护壳的输出端,所述抽液泵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管,且所述隔离管的一端设置有碱液筒,所述碱液筒的输出端连接有湿分解塔,且所述湿分解塔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结晶部件包括出浆管、冷却舱、翅片组、输出套管、结晶池、托底片、吊装杆和隔膜排水管,所述冷却舱通过出浆管连接有碳化罐的输出端,所述冷却舱的外边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翅片组,且所述冷却舱通过输出套管连接有结晶池,所述结晶池的一端设置有套接的隔膜排水管,所述结晶池的内边侧设置有安装吊装杆的托底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利用碱液筒与湿分解塔的相互配给下,将煅烧车间富余的热碱液加入小苏打生产工艺的湿分解过程中,减少小苏打生产过程中的湿重碱用量,进而减少蒸汽消耗量,不对小苏打和纯碱系统造成影响,工艺简单,设备投资低,且能充分利用未消化的热碱液,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原材料及动力消耗,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碳化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晶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构件;101、底框座;102、平行支架;2、分解组件;201、外护壳;202、进液阀管;203、内罐体;204、顶盖;205、加热棒;206、第一电机;207、混合杆;3、混合组件;301、抽液泵;302、隔离管;303、碱液筒;304、湿分解塔;305、输出管;4、碳化机构;401、套接阀座;402、第三泵体;403、碳化罐;404、电机基座;405、第二电机;406、搅拌轴;407、筛分罩;408、搅拌片;409、分气座;4010、进气管;4011、气泵;4012、出气口;5、结晶部件;501、出浆管;502、冷却舱;503、翅片组;504、输出套管;505、结晶池;506、托底片;507、吊装杆;508、隔膜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根据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包括基座构件1和碳化机构4,基座构件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分解组件2,且分解组件2的输出端套接有混合组件3,混合组件3的输出端螺栓套接有碳化机构4,且碳化机构4的输出端套接有结晶部件5;
碳化机构4包括套接阀座401、第三泵体402、碳化罐403、电机基座404、第二电机405、搅拌轴406、筛分罩407、搅拌片408、分气座409、进气管4010、气泵4011和出气口4012,第三泵体402通过套接阀座401连接有混合组件3的输出端,第三泵体402的输出端连接有碳化罐403,且碳化罐403的顶侧设置有电机基座404,电机基座404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二电机405输出端的搅拌轴406,且搅拌轴406贯穿筛分罩407连接有多组平行分布的搅拌片408,碳化罐403的底侧设置有分气座409,且分气座409的下方通过进气管4010与气泵4011的输出端连接,分气座409的顶侧设置有出气口4012。
筛分罩407呈多孔状构造,且筛分罩407与搅拌片408相互平行分布,出气口4012呈多孔状构造,分气座409与进气管4010和气泵4011呈连通状构造。
本实施例中,接着启动第三泵体402输出动力带动套接阀座401流出的原料液输入到碳化罐403之中,之后通过气泵4011输出动力带动气泵4011输出端利用外接的二氧化碳输入到进气管4010,通过分气座409输出到出气口4012进行释放二氧化碳,接触碳化罐403之中的原料液,并且通过输出第二电机405输出动力带动搅拌轴406和搅拌片408进行高速的对于原料液进行搅拌,并且通过筛分罩407的作用,从而使得原料液形成结晶浓浆。
基座构件1包括底框座101和平行支架102,底框座101的顶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支架102。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底框座101将设备放置在加工地点,由于底框座101重心较低,因此提升了稳定性,而且通过利用底框座101的顶侧设置多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支架102,使得平行支架102的顶侧依次安装分解组件2、混合组件3和碳化机构4。
分解组件2包括外护壳201、进液阀管202、内罐体203、顶盖204、加热棒205、第一电机206和混合杆207,外护壳201设置在平行支架102的一端上方,外护壳2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罐体203,且内罐体203的输入端贯穿外护壳201连接有进液阀管202,内罐体203的顶侧连接有安装环形加热棒205的顶盖204,且顶盖204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一电机206输出端的混合杆207。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进液阀管202开启,使得原料溶液利用进液阀管202输入到外护壳201内部的内罐体203,接着启动顶盖204顶侧的第一电机206输出动力带动第一电机206输出端进行运行,这样使得第一电机206输出端带动顶盖204下方的混合杆207对于原料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这样使得混合后,启动顶盖204边侧下方的加热棒205输出热量,对于内罐体203内部的原料液进行加热,以达到对于原料液的分解作用。
混合组件3包括抽液泵301、隔离管302、碱液筒303、湿分解塔304和输出管305,抽液泵301连接有内罐体203贯穿外护壳201的输出端,抽液泵301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管302,且隔离管302的一端设置有碱液筒303,碱液筒303的输出端连接有湿分解塔304,且湿分解塔30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305。
本实施例中,原料液分解后,通过抽液泵301的抽取下输出到隔离管302,进行膜透滤除,滤除杂质后,原料液输入到碱液筒303进行暂存,这样在碱液筒303与湿分解塔304之中的原料液混合后,利用输出管305输出到套接阀座401。
结晶部件5包括出浆管501、冷却舱502、翅片组503、输出套管504、结晶池505、托底片506、吊装杆507和隔膜排水管508,冷却舱502通过出浆管501连接有碳化罐403的输出端,冷却舱502的外边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翅片组503,且冷却舱502通过输出套管504连接有结晶池505,结晶池505的一端设置有套接的隔膜排水管508,结晶池505的内边侧设置有安装吊装杆507的托底片506。
本实施例中,结晶浓浆形成后,利用出浆管501输出到冷却舱502之中,通过冷却舱502与翅片组503的配合下,对于原料液进行冷却,接着通过冷却舱502输出到输出套管504流入到结晶池505,通过隔膜排水管508将水体进行滤除排出,当结晶池505之中的水体蒸发完全后,结晶浓浆形成了固体的产品,这样通过吊装杆507将托底片506进行拿出设备,以完成对于产品的取用。
该便于提纯的反应釜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利用进液阀管202开启,使得原料溶液利用进液阀管202输入到外护壳201内部的内罐体203,接着启动顶盖204顶侧的第一电机206输出动力带动第一电机206输出端进行运行,这样使得第一电机206输出端带动顶盖204下方的混合杆207对于原料液进行充分的混合,这样使得混合后,启动顶盖204边侧下方的加热棒205输出热量,对于内罐体203内部的原料液进行加热,以达到对于原料液的分解作用,原料液分解后,通过抽液泵301的抽取下输出到隔离管302,进行膜透滤除,滤除杂质后,原料液输入到碱液筒303进行暂存,这样在碱液筒303与湿分解塔304之中的原料液混合后,利用输出管305输出到套接阀座401,接着启动第三泵体402输出动力带动套接阀座401流出的原料液输入到碳化罐403之中,之后通过气泵4011输出动力带动气泵4011输出端利用外接的二氧化碳输入到进气管4010,通过分气座409输出到出气口4012进行释放二氧化碳,接触碳化罐403之中的原料液,并且通过输出第二电机405输出动力带动搅拌轴406和搅拌片408进行高速的对于原料液进行搅拌,并且通过筛分罩407的作用,从而使得原料液形成结晶浓浆,结晶浓浆形成后,利用出浆管501输出到冷却舱502之中,通过冷却舱502与翅片组503的配合下,对于原料液进行冷却,接着通过冷却舱502输出到输出套管504流入到结晶池505,通过隔膜排水管508将水体进行滤除排出,当结晶池505之中的水体蒸发完全后,结晶浓浆形成了固体的产品,这样通过吊装杆507将托底片506进行拿出设备,以完成对于产品的取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包括基座构件(1)和碳化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件(1)的一端上方设置有分解组件(2),且所述分解组件(2)的输出端套接有混合组件(3),所述混合组件(3)的输出端螺栓套接有碳化机构(4),且碳化机构(4)的输出端套接有结晶部件(5);
所述碳化机构(4)包括套接阀座(401)、第三泵体(402)、碳化罐(403)、电机基座(404)、第二电机(405)、搅拌轴(406)、筛分罩(407)、搅拌片(408)、分气座(409)、进气管(4010)、气泵(4011)和出气口(4012),所述第三泵体(402)通过套接阀座(401)连接有混合组件(3)的输出端,所述第三泵体(402)的输出端连接有碳化罐(403),且所述碳化罐(403)的顶侧设置有电机基座(404),所述电机基座(404)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二电机(405)输出端的搅拌轴(406),且所述搅拌轴(406)贯穿所述筛分罩(407)连接有多组平行分布的搅拌片(408),所述碳化罐(403)的底侧设置有分气座(409),且所述分气座(409)的下方通过进气管(4010)与气泵(40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气座(409)的顶侧设置有出气口(4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罩(407)呈多孔状构造,且所述筛分罩(407)与搅拌片(408)相互平行分布,所述出气口(4012)呈多孔状构造,所述分气座(409)与进气管(4010)和气泵(4011)呈连通状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构件(1)包括底框座(101)和平行支架(102),所述底框座(101)的顶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支架(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组件(2)包括外护壳(201)、进液阀管(202)、内罐体(203)、顶盖(204)、加热棒(205)、第一电机(206)和混合杆(207),所述外护壳(201)设置在所述平行支架(102)的一端上方,所述外护壳(2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罐体(203),且所述内罐体(203)的输入端贯穿所述外护壳(201)连接有进液阀管(202),所述内罐体(203)的顶侧连接有安装环形加热棒(205)的顶盖(204),且所述顶盖(204)的内底侧设置有连接第一电机(206)输出端的混合杆(20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3)包括抽液泵(301)、隔离管(302)、碱液筒(303)、湿分解塔(304)和输出管(305),所述抽液泵(301)连接有内罐体(203)贯穿外护壳(201)的输出端,所述抽液泵(301)的输出端连接有隔离管(302),且所述隔离管(302)的一端设置有碱液筒(303),所述碱液筒(303)的输出端连接有湿分解塔(304),且所述湿分解塔(304)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管(3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部件(5)包括出浆管(501)、冷却舱(502)、翅片组(503)、输出套管(504)、结晶池(505)、托底片(506)、吊装杆(507)和隔膜排水管(508),所述冷却舱(502)通过出浆管(501)连接有碳化罐(403)的输出端,所述冷却舱(502)的外边侧设置有多组平行分布的翅片组(503),且所述冷却舱(502)通过输出套管(504)连接有结晶池(505),所述结晶池(505)的一端设置有套接的隔膜排水管(508),所述结晶池(505)的内边侧设置有安装吊装杆(507)的托底片(506)。
CN202223074010.9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Active CN2190242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4010.9U CN21902429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4010.9U CN21902429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4293U true CN219024293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5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4010.9U Active CN219024293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42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28799Y (zh) 多功能反应过滤干燥机
CN219024293U (zh) 一种便于提纯的反应釜
CN214141978U (zh) 一种工业废水脱色装置
CN112320886A (zh) 一种紫外光臭氧联合催化氧化印染废水处理装置
CN207126357U (zh) 一种废气净化环保设备
CN204824900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固定化酶反应罐
CN101912747A (zh) 金属氧化物颗粒振动破碎式制粒系统及制粒方法
CN210457656U (zh) 一种黑臭水体污染治理微生物反应器
CN208843804U (zh) 一种高效传质厌氧反应器
CN209985407U (zh) 一种反应釜的热量回收装置
CN102764624A (zh) 生产二氧化硅的沉淀反应器
CN216039615U (zh) 一种食用鲜花馅料提纯除杂用酶解罐
CN219885692U (zh) 一种酸化油废液处理罐
CN215505545U (zh) 一种甲醇挥发用旋转蒸发设备
CN220990812U (zh) 一种组合反应器
CN211487707U (zh) 制取氢氧化钙装置
CN216687841U (zh) 一种碳中和的污水处理用太阳能聚热反应器
CN210584916U (zh) 一种双搅拌器凹版印刷用水性光油反应釜
CN212549522U (zh) 一种具有排气功能的胶料反应釜
CN220940629U (zh) 酯化生产设备
CN219024317U (zh) 一种冷凝液制碱装置
CN218516724U (zh) N-(2-羟基乙基)氨甲酸苯甲基酯提纯装置
CN114618414B (zh) 一种环己烯甲酸提纯用反应釜及其提纯方法
CN220867405U (zh) 一种生物酶反应装置
CN215610593U (zh) 环己醇分离系统中水合催化剂过滤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