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0810U -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0810U
CN219020810U CN202221710778.8U CN202221710778U CN219020810U CN 219020810 U CN219020810 U CN 219020810U CN 202221710778 U CN202221710778 U CN 202221710778U CN 219020810 U CN219020810 U CN 219020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longitudinal stripe
tissue
weave
twen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07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少波
潘国根
潘新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Keqiao Qiansheng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Keqiao Qians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Keqiao Qiansheng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Keqiao Qiansheng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07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0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0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0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涉及纺织品,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表层,表层包括抗拉伸面与吸湿面,吸湿面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相邻凸条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凸条之间形成有凹槽。本实用新型在窗帘布清洗完毕进行晾晒时,由于凸条和凹槽的设置增加了吸湿面的表面积,使得吸湿面能够吸附更多水分,从而增加吸湿面的重量使得吸湿面在下垂时能够将窗帘布绷直,进而减少了窗帘布晒干时褶皱的产生,由于芯层通过若干超细纤维假捻而成,超细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使得芯层能够吸附更多的水分,窗帘布在晾晒时吸湿面具有更高的重量,使得窗帘布更加容易被绷直,从而减少了纵条纹组织晾晒后褶皱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背景技术
针织坯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
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布也常用于窗帘布等纺织品的材料,经裁剪包边后形成各式各样的窗帘。
目前窗帘布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清洗,然而窗帘布在清洗完需要进行晾干,由于窗帘布在晾晒时表面存在较多褶皱,且里面还是有着水分,这些水分在太阳的照射下就迅速成型,导致窗帘布在晒干后褶皱无法消除,使得窗帘布的装饰性大大降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具有能够减少晾晒时褶皱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包括抗拉伸面与吸湿面,所述吸湿面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相邻所述凸条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凸条之间形成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包括抗拉伸面与吸湿面,吸湿面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在窗帘布清洗完毕进行晾晒时,固定抗拉伸面从而悬挂窗帘布,此时吸湿面由于重力的原因向下垂直,由于凸条和凹槽的设置增加了吸湿面的表面积,使得吸湿面能够吸附更多水分,从而增加吸湿面的重量使得吸湿面在下垂时能够将窗帘布绷直,进而减少了窗帘布晒干时褶皱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拉伸面为斜纹组织,所述吸湿面、凸条和凹槽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三者组成纵条纹组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湿面、凸条和凹槽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吸湿面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不易散开,且斜纹组织具有较好的弹性,使得窗帘布悬挂时抗拉伸面不易被拉长变形,保证了窗帘布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经线根数为二十四根,所述纵条纹组织纬线根数为三根,所述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根数均为八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为二十四页综,所述纵条纹组织自左往右由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上,第二、第五、第八和第十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一上,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第十三、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二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第十四、第十七、第二十和第二十三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第十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和第二十四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述方式,人们能够得到凸条、凹槽和吸湿面一体成型的窗帘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纹组织为八页综,所述斜纹组织自左往右由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纹组织第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个上两个下三个上,第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两下三上一下,第三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四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三上一下两上,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两上一下,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两上两下,第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两上两下一上,第八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两上两下两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通过上述方式,人们能够得到一体成型的抗拉伸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芯层以及螺旋交织于其外侧的复合纱,所述芯层通过若干超细纤维假捻而成,所述复合纱通过氨纶纤维和铜铵纤维加捻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层通过若干超细纤维假捻而成,超细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使得芯层能够吸附更多的水分,窗帘布在晾晒时吸湿面具有更高的重量,使得窗帘布更加容易被绷直,从而减少了纵条纹组织晾晒后褶皱的产生,且复合纱通过氨纶纤维和铜铵纤维加捻而成,氨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弹性,铜铵纤维具有较好的悬垂性,使得纵条纹组织在具有较好弹性的同时具有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相互交织的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以及竹炭纤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涤纶纤维、维纶纤维以及竹炭纤维,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抗皱性,维纶纤维具有较好的耐日光性,竹炭纤维就有抗菌抑菌的效果,使得斜纹组织具有抗菌抑菌效果的同时不易产生褶皱,长时间日晒不易损坏,从而延长了斜纹组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由于表层包括抗拉伸面与吸湿面,吸湿面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在窗帘布清洗完毕进行晾晒时,固定抗拉伸面从而悬挂窗帘布,此时吸湿面由于重力的原因向下垂直,由于凸条和凹槽的设置增加了吸湿面的表面积,使得吸湿面能够吸附更多水分,从而增加吸湿面的重量使得吸湿面在下垂时能够将窗帘布绷直,进而减少了窗帘布晒干时褶皱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纵条组织的组织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的切片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的切片图。
图中:1、抗拉伸面;2、吸湿面;3、凸条;4、凹槽;5、芯层;6、复合纱;61、氨纶纤维;62、铜铵纤维;7、涤纶纤维;8、维纶纤维;9、竹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如图1所示,包括表层,表层包括抗拉伸面1与吸湿面2,抗拉伸面1与吸湿面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在吸湿面2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3,相邻凸条3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凸条3之间形成有凹槽4。
如图2和3所示,抗拉伸面1为斜纹组织,吸湿面2、凸条3和凹槽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三者组成纵条纹组织,纵条纹组织经线根数为二十四根,纵条纹组织纬线根数为三根,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根数均为八根。
如图4所示,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芯层5以及螺旋交织于其外侧的复合纱6,芯层5通过若干超细纤维假捻而成,复合纱6通过氨纶纤维61和铜铵纤维62加捻而成。
如图5所示,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相互交织的涤纶纤维7、维纶纤维8以及竹炭纤维9。
如图2和3所示,纵条纹组织为二十四页综,纵条纹组织自左往右由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组成,斜纹组织为八页综,斜纹组织第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个上两个下三个上,第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两下三上一下,第三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四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三上一下两上,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两上一下,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两上两下,第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两上两下一上,第八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两上两下两上。
当人们需要得到本窗帘布的时候,人们首先取若干超细纤维通过倍捻假捻机进行假捻,得到芯层5,而后将氨纶纤维61和铜铵纤维62进行加捻得到复合纱6,复合纱6通过气流纺的方式螺旋交织在芯层5的外侧得到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
并且将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送入到喷水织机内进行喷织,按照纵条纹组织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上,第二、第五、第八和第十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一上,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第十三、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二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第十四、第十七、第二十和第二十三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第十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和第二十四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的方式上机穿筘编织得到一体成型的吸湿面2、凸条3和凹槽4。
而将涤纶纤维7、维纶纤维8以及竹炭纤维9通过气流纺的方式制成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
将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送入到喷水织机内进行喷织,斜纹组织第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个上两个下三个上,第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两下三上一下,第三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四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三上一下两上,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两上一下,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两上两下,第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两上两下一上,第八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两上两下两上的方式上机穿筘编织得到一体成型的抗拉伸面1。
本窗帘布在使用的时候,通过设置由于表层包括抗拉伸面1与吸湿面2,吸湿面2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3,在窗帘布清洗完毕进行晾晒时,固定抗拉伸面1从而悬挂窗帘布,此时吸湿面2由于重力的原因向下垂直,由于凸条3和凹槽4的设置增加了吸湿面2的表面积,使得吸湿面2能够吸附更多水分,从而增加吸湿面2的重量使得吸湿面2在下垂时能够将窗帘布绷直,进而减少了窗帘布晒干时褶皱的产生,且吸湿面2的吸水性能大大大于抗拉伸面1吸水性能,使得吸湿面2在晾晒时具有更大的重量,使得窗帘布更加容易被绷直,从而减少了纵条纹组织晾晒后褶皱的产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所述表层包括抗拉伸面(1)与吸湿面(2),所述吸湿面(2)上编织形成有若干凸条(3),相邻所述凸条(3)呈均匀间隔设置,相邻所述凸条(3)之间形成有凹槽(4),所述抗拉伸面(1)为斜纹组织,所述吸湿面(2)、凸条(3)和凹槽(4)均为一体成型结构,且三者组成纵条纹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经线根数为二十四根,所述纵条纹组织纬线根数为三根,所述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根数均为八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为二十四页综,所述纵条纹组织自左往右由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两上一下的经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一上两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第一、第四、第七和第十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上,第二、第五、第八和第十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一上,第三、第六、第九和第十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第十三、第十六、第十九和第二十二的组织点为两下一上,第十四、第十七、第二十和第二十三的组织点为一下一上一下,第十五、第十八、第二十一和第二十四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纹组织为八页综,所述斜纹组织自左往右由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五上三下的纬面组织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纹组织第一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两个上两个下三个上,第二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两下三上一下,第三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两下三上一下一上,第四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下三上一下两上,第五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下三上一下两上一下,第六经线的组织点为三上一下两上两下,第七经线的组织点为两上一下两上两下一上,第八经线的组织点为一上一下两上两下两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条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芯层(5)以及螺旋交织于其外侧的复合纱(6),所述芯层(5)通过若干超细纤维假捻而成,所述复合纱(6)通过氨纶纤维(61)和铜铵纤维(62)加捻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纹组织的经线和纬线均包括相互交织的涤纶纤维(7)、维纶纤维(8)以及竹炭纤维(9)。
CN202221710778.8U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Active CN219020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0778.8U CN219020810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0778.8U CN219020810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0810U true CN219020810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0778.8U Active CN219020810U (zh) 2022-07-01 2022-07-01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0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4759A (zh) 一种绿色环保面料
CN103276494B (zh) 丝竹蝉鸣交织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2853569A (zh) 超弹多层织物的制备方法及超弹多层织物
CN219020810U (zh) 一种抗皱型针织坯布
CN217438386U (zh) 一种锦涤千鸟格面料
CN114086290B (zh) 表里换层超柔软多层面料的设计与织造方法
CN215163475U (zh) 一种速干型针织面料
CN102534932A (zh) 一种立体提花面料织造工艺
CN201883224U (zh) 一种绿色环保面料
CN112760779B (zh) 一种具有弹性的保暖牛仔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7447329A (zh) 一种芦荟改性黏胶纤维与棉交织服用嵌银丝绉布的生产工艺
CN101629345B (zh) 具有镶绣外观的一次成型机织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CN114214776B (zh) 一种仿针织毛圈面料及其织造工艺
CN111172645A (zh) 一种火山岩混纺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CN218020583U (zh) 高强度透气梭织面料
CN218164851U (zh) 一种抗菌梭织面料
CN220095756U (zh) 抗静电涤纶面料
CN220280806U (zh) 凸网抗静电牛津布
CN215473607U (zh) 一种具有异色效果柔软高密度纬向弹性织物
CN213357867U (zh) 人棉弹力平纹面料
CN215593297U (zh) 一种仿棉纱线
CN215051013U (zh) 一种具有丝质光泽的双面缎纹面料
CN113981587B (zh) 仿针织全棉梭织面料的生产方法
CN220163364U (zh) 一种弹性强抗皱针织布
CN215593316U (zh) 一种环保耐洗型涤纶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