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7041U - 生鲜自提冷柜 - Google Patents

生鲜自提冷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7041U
CN219017041U CN202223020182.8U CN202223020182U CN219017041U CN 219017041 U CN219017041 U CN 219017041U CN 202223020182 U CN202223020182 U CN 202223020182U CN 219017041 U CN219017041 U CN 219017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rid
evaporator
air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018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阳明
范永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l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018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7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7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7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鲜自提冷柜,其中,生鲜自提冷柜包括柜体、安装壳及多个制冷组件,柜体设有内腔和装配腔,装配腔与内腔间隔设置;安装壳设于内腔,安装壳的外壁与内腔腔壁围合形成有多个格口;安装壳设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且安装腔与装配腔连通,每一出风口与一格口连通;多个制冷组件安装于安装腔,每一制冷组件与一出风口对应设置,以使每一制冷组件单独对一格口制冷。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能单独调整每个格口空间内的温度,满足消费者多种存储温度需求。

Description

生鲜自提冷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鲜自提冷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生鲜自提冷柜只有单独的冷藏或者冷冻功能,同一个格口不能既可以实现冷藏功能也可以实现冷冻功能,而且每个格口也不能独立相互不影响,只能都设置为冷藏格口或者冷冻格口。目前市面上的生鲜自提冷柜一般所有格口都只能设置为冷藏格口或者冷冻格口,每个格口不能够随意调节温度达到冷藏、冷冻或者常温的状态,不能够一个生鲜冷柜同时满足消费者需要冷藏、冷冻或者常温存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生鲜自提冷柜,旨在实现能单独调整每个格口空间内的温度,使得在一个生鲜自提冷柜同时满足消费者冷藏、冷冻或常温存储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鲜自提冷柜,所述生鲜自提冷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设有内腔和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与所述内腔间隔设置;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于所述内腔,所述安装壳的外壁与所述内腔腔壁围合形成有多个格口,多个所述格口沿竖直方向排布;所述安装壳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装配腔连通,每一所述出风口与一所述格口连通;及
多个制冷组件,多个所述制冷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每一所述制冷组件与一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以使每一所述制冷组件单独对一所述格口制冷。
每一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单体,所述蒸发器单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并与一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装配腔,所述压缩机与多个所述蒸发器单体连通;及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装配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单体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腔壁,并位于一所述格口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一所述格口内的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一遮蔽装置,每一所述第一遮蔽装置安装一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一遮蔽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闭。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还设有多个回风口,多个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每一所述回风口与一所述格口连通,并与一所述出风口相邻设置;
所述回风口用于在所述第一风机带动所述格口的空气回流至所述安装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二遮蔽装置,每一所述第二遮蔽装置安装一所述回风口处,用于控制所述回风口的开闭。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连接,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蒸发器单体加热化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排风口;
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装配腔内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侧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并与所述排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冷凝器散发的热量带动至所述排风口处释放。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的外壁设有保温隔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壳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并排设置;
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所述蒸发器单体和多个第三风机,每一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多个所述蒸发器单体,多个所述第一风机设于其中一所述安装腔,每一所述第一风机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多个所述第三风机设于另一所述安装腔内,每一所述第三风机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每一所述第一风机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三风机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鲜自提冷柜包括柜体、安装壳及多个制冷组件;柜体设有内腔和装配腔,装配腔与内腔间隔设置;安装壳设于内腔,安装壳的外壁与内腔腔壁围合形成有多个格口,多个格口沿竖直方向排布;安装壳设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每一出风口与一格口连通;多个制冷组件安装于安装腔,每一制冷组件与一出风口对应设置,以使每一制冷组件单独对一格口制冷;如此,利用多个制冷组件可一一对应多个格口进行单独的温度调节,使得同一生鲜自提冷柜能满足消费者多种存储温度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生鲜自提冷柜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生鲜自提冷柜的并联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938783610000031
Figure BDA000393878361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生鲜自提冷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该生鲜自提冷柜包括柜体10、安装壳20及多个制冷组件;柜体10设有内腔10a和装配腔10b,装配腔10b与内腔10a间隔设置;安装壳20设于内腔10a,安装壳20的外壁与内腔10a腔壁围合形成有多个格口20a,多个格口20a沿竖直方向排布;安装壳20设有安装腔和与安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20b,且安装腔与装配腔10b连通,每一出风口20b与一格口20a连通;多个制冷组件安装于安装腔,每一制冷组件与一出风口20b对应设置,以使每一制冷组件单独对一格口20a制冷。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将格口20a的温度设置为冷藏温度时,只需通过制冷组件将制冷剂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状态,制冷剂转化成气体的过程中,会吸收与装配腔10b连通的安装腔内的热量,使得安装腔内的空气变成冷空气,随后在通过出风口20b将冷空气带入格口20a内,进而实现对格口20a内的制冷,直至将格口20a的空气温度降低至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如此,每个制冷组件能单独为格口20a调节温度,使得同一生鲜自提冷柜能满足消费者多种存储温度的使用需求。
每一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器单体30、第一风机40、压缩机50及冷凝器60,蒸发器单体30设于安装腔内,并与一格口20a对应设置;第一风机40设于安装腔内,第一风机40与蒸发器单体30相邻设置,并与一出风口20b相对设置;压缩机50安装在装配腔10b,压缩机50与蒸发器单体30连通;冷凝器60安装在装配腔10b,冷凝器60与压缩机50和蒸发器单体30连通。
首先控制压缩机50开启,将冷媒从低温低压的气体压缩呈高温高压气体,随后控制冷凝器60开启,冷凝器60将压缩机50传输的高温高压气体冷却成高温高压液体;此时在控制所有蒸发器单体30同时开启,以将制冷剂从液体转化成气体的状态,制冷剂转化成气体的过程中,会吸收与装配腔10b连通的安装腔内的热量,使得安装腔内的空气变成冷空气,随后再通过出风口20b带动冷空气进入格口20a内,进而实现对格口20a内的制冷,直至将格口20a的温度制冷至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为了加快制冷速度,在安装腔内设置多个第一风机40,每一第一风机40与一出风口20b对应设置,当蒸发器单体30吸收格口20a内的热量时,可通过第一风机40更快地将安装腔内的冷空气带入格口20a空间内。
多个制冷组件共用一个压缩机50和一个冷凝器60,如此,在实现制冷功能,还能进一步缩小制冷组件的安装空间。
多个蒸发器单体30组合形成并联蒸发器,每一蒸发器单体30与一出风口20b和格口20a对应设置,如此,利用压缩机50、冷凝器60、一个第一风机40及一个蒸发器单体30形成的制冷组件可对单独的格口20a进行单独的温度调节,使得同一生鲜自提冷柜能满足消费者多种存储温度的使用需求。
参照图1和图2,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70,每一温度传感器70安装在安装腔腔壁,并位于一格口20a内;温度传感器70用于检测每一格口20a内的温度。
生鲜自提冷柜通过在每个格口20a内设置一温度传感器70,利用温度传感器70检测每个格口20a的温度,进而更容易控制蒸发器单体30、压缩机50及冷凝器60的运行时间,从而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调节温度精准度。
参照图1和图2,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一遮蔽装置,每一第一遮蔽装置安装一出风口20b处,第一遮蔽装置用于控制出风口20b的开闭。
当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格口20a内达到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后,可通过控制第一遮蔽装置将出风口20b关闭,使得安装腔内的冷空气不会继续进入格口20a空间内,进而保证格口20a内的温度更精准,以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调节温度精准度。
第一遮蔽装置的结构组成有多种形式,在此不具体限定,只要能开启或关闭出风口20b即可。
参照图1和图2,安装壳20还设有多个回风口20c,多个回风口20c与安装腔连通,每一回风口20c与一格口20a连通,并与一出风口20b相邻设置;回风口20c用于在第一风机40带动格口20a的空气回流至安装腔内。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格口20a的出风口20b与回风口20c呈上下间隔设置;在蒸发器单体30吸收安装腔内的热量后,第一风机40将冷空气从出风口20b吹入格口20a内,使得格口20a的温度降低,实现对格口20a内的食材保鲜;此时第一风机40将格口20a内的空气从回风口20c吹回安装腔内,即空气在安装腔、出风口20b、格口20a及回风口20c之间循环流动,使得格口20a内的温度能持续保持低温,进而保证了格口20a内的制冷效果。
参照图1和图2,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二遮蔽装置,每一第二遮蔽装置安装一回风口20c处,用于控制回风口20c的开闭。
当温度传感器70检测到格口20a内达到冷藏温度或冷冻温度后,可通过控制第二遮蔽装置将回风口20c关闭,使得安装腔内的冷空气不会继续从格口20a空间和回风口20c回到安装腔内,进而保证格口20a内的温度更精准,以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调节温度精准度。
第二遮蔽装置的结构组成有多种形式,在此不具体限定,只要能开启或关闭回风口20c即可。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多个加热管80,每一加热管80与一蒸发器单体30连接,加热管80用于对蒸发器单体30加热化霜。
并联蒸发器在使用过程中,多个蒸发器单体30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结霜现象,如不及时进行化霜处理,蒸发器单体30的霜层会逐渐增加,使得蒸发器单体30内部的气流的流通速度会越来越小,气流循环不通畅,导致制冷量降低。因此在每个蒸发器单体30下面都设置有加热管80,加热管80对蒸发器单体30进行加热以此融化冰霜,进而保证并联蒸发器正常使用,从而保证生鲜自提冷柜的正常使用。
参照图1和图2,柜体10还设有与装配腔10b连通的排风口;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安装在装配腔10b内的第二风机,第二风机的吸风侧与冷凝器60相对,并与排风口相对设置,以使第二风机将冷凝器60散发的热量带动至排风口处释放。
具体地,通过在装配腔10b设置第二风机,如此,第二风机可对冷凝器60和压缩机50散热,使得压缩机50和冷凝器60不会过热,保护压缩机50的过热过流保护器跳开,从而保证压缩机50和冷凝器60正常运行,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正常运作。
参照图1和图2,安装壳20的外壁设有保温隔板。安装壳20可利用保温隔板保温,降低格口20a空间内的温度变化速度,使得格口20a空间内的温度更容易保持恒定,进而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制冷效果。
可选地,每个格口20a的层板12也设有保温隔板,使得每个格口20a尽可能的密封保温,防止冷气外漏,也防止冷冻格口20a和冷藏格口20a相互影响,从而提升生鲜自提冷柜的制冷效果。
参照图1和图2,柜体10包括主体柜11和多个层板12,主体柜11设有内腔10a和装配腔10b;安装壳20安装于内腔10a,并与内腔10a的腔壁围合形成并排排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多个层板12分别安装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并沿竖直方向间隔排布,且每一层板12与内腔10a腔壁和安装壳20的外壁围合形成一格口20a。
具体地,安装壳20将内腔10a分隔形成左右并排排布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设置多个层板12形成多个格口20a,在第一腔体形成的多个格口20a沿竖直方向排布设置;第二腔体也设置多个层板12形成多个格口20a,在第二腔体形成的多个格口20a沿竖直方向排布设置;如此,第一腔体的多个格口20a和第二腔体的多个格口20a可存储更多的食材,进而增加生鲜自提冷柜的存储量。
可选地,每个格口20a的开口处转动连接有一门板,柜体10还包括多个锁定组件,每一锁定组件包括锁定座和电磁锁,锁定座设于主体柜11,并邻近每一格口20a设置;电磁锁设于门板,门板上还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与电磁锁电连接;当门板与格口20a的开口处抵接时,电磁锁与锁定座吸合连接,使得每个格口20a独立锁定;当用户需要从生鲜自提冷柜处提取生鲜食材时,只需在对应的格口20a的门板上的显示屏输入提取码,即可控制电磁锁与锁定座断开吸合,实现打开格口20a。
参照图1和图2,安装壳20设有至少两个安装腔,两个安装腔并排设置;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蒸发器单体30和多个第三风机,每一安装腔内安装有多个蒸发器单体30,多个第一风机40设于其中一安装腔,每一第一风机40与一蒸发器单体30相邻设置;多个第三风机设于另一安装腔内,每一第三风机与一蒸发器单体30相邻设置;每一第一风机40与一格口20a对应设置,每一第三风机与一格口20a对应设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多个蒸发器单体30形成两个并联蒸发器,每一并联蒸发器设于一安装腔,且两个并联蒸发器并联设置,使得生鲜自提冷柜制冷更高效更节能。根据设置多个并联蒸发器的原理,可以实现三列柜、四列柜或更多列柜的每个格口20a单独实现冷藏功能和冷冻功能以及常温功能,使得单个冷柜具有更加丰富的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自提冷柜包括:
柜体,所述柜体设有内腔和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与所述内腔间隔设置;
安装壳,所述安装壳设于所述内腔,所述安装壳的外壁与所述内腔腔壁围合形成有多个格口,多个所述格口沿竖直方向排布;所述安装壳设有安装腔和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多个出风口,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装配腔连通,每一所述出风口与一所述格口连通;及
多个制冷组件,多个所述制冷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每一所述制冷组件与一所述出风口对应设置,以使每一所述制冷组件单独对一所述格口制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制冷组件包括:
蒸发器单体,所述蒸发器单体设于所述安装腔内,并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第一风机与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并与一所述出风口相对设置;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安装在所述装配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蒸发器单体连通;及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安装在所述装配腔,所述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蒸发器单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每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安装腔腔壁,并位于一所述格口;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每一所述格口内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一遮蔽装置,每一所述第一遮蔽装置安装一所述出风口处,所述第一遮蔽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出风口的开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还设有多个回风口,多个所述回风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每一所述回风口与一所述格口连通,并与一所述出风口相邻设置;所述回风口用于在所述第一风机带动所述格口的空气回流至所述安装腔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第二遮蔽装置,每一所述第二遮蔽装置安装一所述回风口处,用于控制所述回风口的开闭。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连接,所述加热管用于对所述蒸发器单体加热化霜。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设有与所述装配腔连通的排风口;
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装配腔内的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侧与所述冷凝器相对,并与所述排风口相对设置,以使所述第二风机将所述冷凝器散发的热量带动至所述排风口处释放。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的外壁设有保温隔板。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鲜自提冷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并排设置;
所述生鲜自提冷柜还包括多个所述蒸发器单体和多个第三风机,每一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多个所述蒸发器单体,多个所述第一风机设于其中一所述安装腔,每一所述第一风机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多个所述第三风机设于另一所述安装腔内,每一所述第三风机与一所述蒸发器单体相邻设置;每一所述第一风机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三风机与一所述格口对应设置。
CN202223020182.8U 2022-11-11 2022-11-11 生鲜自提冷柜 Active CN219017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182.8U CN219017041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生鲜自提冷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0182.8U CN219017041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生鲜自提冷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7041U true CN219017041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3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0182.8U Active CN219017041U (zh) 2022-11-11 2022-11-11 生鲜自提冷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7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353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s
US8806886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led devices
CN209569941U (zh) 带制冰机的冰箱
KR20160091106A (ko) 냉장고
JP2012017920A (ja) 冷蔵庫
JP4253957B2 (ja) 冷蔵庫
US7673463B2 (en) Cooling system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19017041U (zh) 生鲜自提冷柜
CN109780776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EP1541944B1 (en)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CN102538099A (zh) 柜式空调机
WO2020160697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with direct-cooled in-door chamber
CN110671859A (zh) 冰箱
CN114659322A (zh) 风冷冰箱
CN210980490U (zh) 一种储能式风冷无霜冰箱
JP2014048029A (ja) 冷蔵庫
WO2020121404A1 (ja) 冷蔵庫
CN220728618U (zh) 制冷装置
CN219531317U (zh) 冰箱
CN220771503U (zh) 冰箱
CN216308332U (zh) 制冷装置
CN220771504U (zh) 冰箱
CN113959162B (zh) 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220771505U (zh) 冰箱
CN216448443U (zh) 冰箱空调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