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12932U - 出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12932U
CN219012932U CN202223598204.9U CN202223598204U CN219012932U CN 219012932 U CN219012932 U CN 219012932U CN 202223598204 U CN202223598204 U CN 202223598204U CN 219012932 U CN219012932 U CN 219012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air outlet
warm air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820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瑞鹏
陈宇强
娄杰民
王勇
韦彦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2359820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12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12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12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包括安装本体、发热件、风机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冷风口与暖风口。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暖风口处。所述风机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风机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活动,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冷风口对应连通或者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暖风口对应连通。本申请中的风机能够相对于安装本体活动,使得风机上的出风口能够与冷风口或暖风口对应连通,进而使得出风装置能够实现输送冷风及暖风的效果,提高了出风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叶风扇以其外观无叶不伤手、安全性高,不落灰尘及出风量大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市场认可。但是,传统的无叶风扇普遍只具有单冷功能,功能单一,适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无叶风扇功能单一,适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出风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包括:
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冷风口与暖风口;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暖风口处;
风机,所述风机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风机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活动,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冷风口对应连通或者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暖风口对应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使用时,当出风装置需要吹送冷风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风机相对于安装本体活动,使得风机的出气口与冷风口对应连通后,关闭驱动机构,并启动风机,进而使得风机内形成气流,且气流由进气口通过风机并输送至冷风口,从而使得冷风口内的气流能够输送至与冷风口连通的外部,并带动外部的空气流动,以形成冷风。当出风装置需要吹送暖风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风机相对于安装本体活动,使得风机的出气口与暖风口对应连通后,关闭驱动机构,并启动风机及发热件,进而使得风机内形成气流,且气流由进气口通过风机并输送至暖风口,从而使得暖风口处的气流通过发热件进行加热后,再输送至与暖风口连通的外部,并带动外部的空气流动,以形成暖风。相对于传统的出风装置,本申请中的风机能够相对于安装本体活动,使得风机上的出风口能够与冷风口或暖风口对应连通,进而使得出风装置能够实现输送冷风及暖风的效果,提高了出风装置的适用性。另外,本申请中的冷风口与暖风口间隔设置,使得出风装置能够分向出风,提高了出风装置的适用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机在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均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及设置于所述外圈内的内圈,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可转动,所述风机的外壁及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外圈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内圈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传动件,所述风机的外壁上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件及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设有第一转轴的第一电机,所述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传动部为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弧线方向为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还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口、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传动件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机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第二电机及风叶,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均开设于所述蜗壳上并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蜗壳在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风叶传动连接,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机及所述风叶均与所述蜗壳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能够同步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有通孔的密封件,所述风机设有所述出气口的一侧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冷风口或所述暖风口对应密封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发热件沿垂直于所述暖风口的出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暖风口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暖风口的外侧还设置有暖风通道,所述暖风通道与所述暖风口连通,所述暖风通道的直径沿所述暖风口的出风方向趋于增大,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暖风通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有通风孔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安装于所述暖风通道远离所述暖风口的一端,所述暖风口与所述通风孔对应连通;和/或,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置有气流通道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的所述冷风口处,所述冷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对应连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出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出风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出风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4为图1的安装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安装本体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的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的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出风装置;100、安装本体;110、冷风口;120、暖风口;130、安装腔;140、进风口;150、安装口;160、安装部;170、暖风通道;200、发热件;300、风机;310、传动部;320、蜗壳;321、进气口;322、出气口;323、容纳腔;324、第一壳体;325、第二壳体;330、第二电机;340、风叶;400、驱动机构;410、驱动件;420、传动件;500、轴承;510、外圈;520、内圈;600、密封件;610、通孔;700、阻挡件;710、通风孔;800、导向件;810、气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10,包括安装本体100、发热件200、风机300及驱动机构400。其中,安装本体100的外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冷风口110与暖风口120。发热件200设置于暖风口120处。风机300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本体100上,风机300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321及出气口322。驱动机构400与风机300传动连接,驱动机构400用于驱动风机30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活动,以使出气口322与冷风口110对应连通或者以使出气口322与暖风口120对应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的出风装置10,使用时,当出风装置10需要吹送冷风时,启动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驱动风机30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活动,使得风机300的出气口322与冷风口110对应连通后,关闭驱动机构400,并启动风机300,进而使得风机300内形成气流,且气流由进气口321通过风机300并输送至冷风口110,从而使得冷风口110内的气流能够输送至与冷风口110连通的外部,并带动外部的空气流动,以形成冷风。当出风装置10需要吹送暖风时,启动驱动机构400,驱动机构400驱动风机30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活动,使得风机300的出气口322与暖风口120对应连通后,关闭驱动机构400,并启动风机300及发热件200,进而使得风机300内形成气流,且气流由进气口321通过风机并输送至暖风口120,从而使得暖风口120处的气流通过发热件200进行加热后,再输送至与暖风口120连通的外部,并带动外部的空气流动,以形成暖风。相对于传统的出风装置10,本申请中的风机300能够相对于安装本体100活动,使得风机300上的出风口能够与冷风口110或暖风口120对应连通,进而使得出风装置10能够实现输送冷风及暖风的效果,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适用性。另外,本申请中的冷风口110与暖风口120间隔设置,使得出风装置10能够分向出风,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适用性。
其中、出风装置10可以应用在无叶风扇、烘干机或其他需要出冷风和暖风的装置上。本申请以出风装置10应用在无叶风扇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风机300可活动地设置于安装本体100上,可以为风机300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本体100上、风机300可滑动地设置于安装本体100上、或其他风机300可活动设置于安装本体100上的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安装本体100内形成有安装腔130,风机300设置于安装腔130内,风机300在安装腔130内可转动,安装本体100的外壁还设有进风口140,进风口140、冷风口110及暖风口120均与安装腔130相连通,冷风口110及暖风口120沿风机300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进风口140与进气口321相对连通。如此,利用风机300在安装腔130内可转动,使得风机300的出气口322能够转动至与冷风口110或者暖风口120对应连通,提高了出风装置10在出冷风模式与出暖风模式之间切换的便利性与可靠性。
如图1所示,可选地,驱动机构400、冷风口110及暖风口120沿风机300的转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如此,在驱动机构400驱动风机300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机构400不会影响出气口322与冷风口110对接连通、及出气口322与暖风口120对接连通,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可靠性。
其中,风机300在安装腔130内可转动,可以通过风机300的外壁与安装腔130的内壁直接转动连接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中间元件(例如轴承或转轴等)进行连接的方式,只需使得风机300的出气口322能够与冷风口110对应连通、或者使得风机300的出气口322能够与暖风口120对应连通即可。
如图3及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装置10还包括轴承500,轴承500包括外圈510及设置于外圈510内的内圈520,内圈520相对于外圈510可转动,风机300的外壁及安装腔130的内壁两者中的一者与外圈510连接,另一者与内圈520连接。如此,风机300通过轴承500与安装腔130的内壁转动配合,使得风机300能够稳定、可靠的绕轴承500的轴线方向转动,以使出气口322能够与冷风口110对应连通或者以使出气口322能够与暖风口120对应连通,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其中,风机300的外壁及安装腔130的内壁两者中的一者与外圈510连接,另一者与内圈520连接,均可以通过卡接、插接、螺接或其他连接的方式。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400包括驱动件410及传动件420,风机300的外壁上设有传动部310,传动件420与传动部310传动连接,驱动件410与传动件420传动连接,驱动件410用于通过传动件420及传动部310驱动风机300转动。如此,提高了风机300在安装腔130内转动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其中,驱动件410可以为电机、旋转气压缸、旋转液压缸或其他驱动机构400。传动件420可以为齿轮、皮带与主动轮的组合或其他传动机构。传动部310可以传动齿轮、弧形齿条、从动轮或其他传动结构。
如图1、图2及图7所示,进一步地,驱动件410为设有第一转轴的第一电机,传动件420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的齿轮,传动部310为弧形齿条,弧形齿条的弧线方向为风机300的转动方向,弧形齿条与齿轮相啮合。如此,通过第一转轴通过齿轮及弧形齿条驱动风机300转动,使得风机300能够准确的转动至出气口322与冷风口110对应连通或者出气口322与暖风口120对应连通,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可靠性。
其中,驱动件410可以设置在安装腔130内、安装本体100的外壁上或其他位置。
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可选地,安装本体100的外壁还设有安装口150,安装口150与安装腔130连通,安装口150、冷风口110及暖风口120沿风机300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安装本体100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部160,驱动件410安装于安装部160上,传动件420部分穿过安装口150并与传动部310传动连接。如此,安装本体100能够分隔驱动件410与风机300,使得风机300在安装腔130内转动顺畅,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风机300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323的蜗壳320、第二电机330及风叶340,进气口321及出气口322均开设于蜗壳320上并与安装腔130连通,蜗壳320在安装腔130内可转动,第二电机330与风叶340传动连接,风叶340设置于容纳腔323内,第二电机330及风叶340均与蜗壳32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能够同步转动。如此,第二电机330能够驱动风叶340在容纳腔323内转动,使得第二电机330能够通过风叶340将进气口321处的空气稳定、可靠的输送至出气口322以形成气流,提高了风机300可靠性及稳定性。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第二电机330设置有第二转轴,蜗壳320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架,第二电机330安装与安装架上,第二转轴至少部分穿过进气口321并与容纳腔323内的风叶340传动连接。如此,第二电机330设置于容纳腔323外,使得第二电机330不会影响容纳腔323内的气流的流动,提高了风机300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电机330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电机330安装于安装腔130的内壁,第二转轴至少部分穿过进气口321并与容纳腔323内的风叶340传动连接。如此,安装腔130内仅蜗壳320可转动(即安装腔130内的第二电机330与风叶340不会跟随蜗壳320同步转动),使得驱动机构400驱动蜗壳320相对于安装本体100的转动的可靠性,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可靠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可选地,蜗壳320包括第一壳体324及第二壳体325,第一壳体324与第二壳体325可拆卸连接,第一壳体324与第二壳体325能够配合形容纳腔323及出气口322,第一壳体324及第二壳体325均开设有进气口321,第一壳体324的外壁及第二壳体325的外壁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第二电机330。如此,提高了风机300装配的便利性。
其中,第一壳体324与第二壳体325可拆卸连接,可以通过卡接、插接、螺接或其他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可选地,第一壳体324靠近第二壳体325的一侧设有插块,第二壳体325靠近第一壳体324的一侧设有插槽,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插块与插槽插接配合。如此,提高了蜗壳320装配的便利性。
可选地,出风装置10还包括锁止件,锁止件用于将第一壳体324与第二壳体325锁紧配合。如此,提高了风机300的可靠性。
其中,锁止件可以为卡箍、螺钉或其他锁止结构。
如图1及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出风装置10还包括设有通孔610的密封件600,风机300设有出气口322的一侧的外壁设置有密封件600,且出气口322与通孔610连通,出气口322通过密封件600与冷风口110或暖风口120对应密封连通。如此,出气口322的气流能够全部输送至冷风口110或暖风口120处,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出风效率。
其中,发热件200可以为发热板、发热片、发热网或其他能够发热的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热件20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发热件200沿垂直于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间隔设置于暖风口120处。如此,暖风口120处的气流与发热件200的接触面积增大,使得暖风口120处的气流的加热效率增加,提高了出风装置10出暖风的可靠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暖风口120的外侧还设置有暖风通道170,暖风通道170与暖风口120连通,暖风通道170的直径沿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如图4中A方向所示)趋于增大,发热件200设置于暖风通道170内。如此,暖风通道170的直径沿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趋于增大,且发热件200设置于暖风通道170内,使得发热件200能够对暖风通道170内的气流均进行加热,提高了出风装置10出暖风的可靠性与均匀性。
其中,暖风口120的外侧是指暖风口120与外部连通的一侧。
其中,暖风通道170的直径沿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趋于增大,可以为暖风通道170的直径沿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呈线性增大,例如暖风通道170的内壁为圆锥面,也可以为暖风通道170的直径沿暖风口120的出风方向呈非线性增大,例如暖风通道170的内壁为弧面。
如图3及图10所示,可选地,出风装置10还包括设有通风孔710的阻挡件700,阻挡件700安装于暖风通道170远离暖风口120的一端,暖风口120与通风孔710对应连通。如此,暖风通道170通过阻挡件700上的通风孔710与外部连通,使得暖风通道170远离暖风口120的一端用于输送气流的截面积减小,进而使得气流通过通风孔710时的速度增加,从而提高了出风装置10出暖风效果。另外,阻挡件700能够阻挡外部的异物进入暖风通道170内,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安全性。
其中,阻挡件700可以为阻挡板、阻挡片或其他阻挡结构。
如图1至图3所示,可选地,出风装置10还包括设置有气流通道810的导向件800,导向件800安装于安装本体100的冷风口110处,冷风口110与气流通道810对应连通。如此,冷风口110输出的气流能够通过导向件800进行导向,使得冷风口110输送的气流能够输送至预设位置,提高了出风装置10的适用性。
其中,导向件800可以为风道、输气管路或其他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的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的连接关系或位置关系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本体,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设有间隔设置的冷风口与暖风口;
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暖风口处;
风机,所述风机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本体上,所述风机具有间隔设置的进气口及出气口;及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风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风机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活动,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冷风口对应连通或者以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暖风口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内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风机在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均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包括外圈及设置于所述外圈内的内圈,所述内圈相对于所述外圈可转动,所述风机的外壁及所述安装腔的内壁两者中的一者与所述外圈连接,另一者与所述内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及传动件,所述风机的外壁上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件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与所述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通过所述传动件及所述传动部驱动所述风机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设有第一转轴的第一电机,所述传动件为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的齿轮,所述传动部为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弧线方向为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所述弧形齿条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还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安装口、所述冷风口及所述暖风口沿所述风机的转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安装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安装部,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传动件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内部形成有容纳腔的蜗壳、第二电机及风叶,所述进气口及所述出气口均开设于所述蜗壳上并与所述安装腔连通,所述蜗壳在所述安装腔内可转动,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风叶传动连接,所述风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电机及所述风叶均与所述蜗壳相对于所述安装本体能够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有通孔的密封件,所述风机设有所述出气口的一侧的外壁设置有所述密封件,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出气口通过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冷风口或所述暖风口对应密封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个所述发热件沿垂直于所述暖风口的出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暖风口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暖风口的外侧还设置有暖风通道,所述暖风通道与所述暖风口连通,所述暖风通道的直径沿所述暖风口的出风方向趋于增大,所述发热件设置于所述暖风通道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有通风孔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安装于所述暖风通道远离所述暖风口的一端,所述暖风口与所述通风孔对应连通;和/或,
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设置有气流通道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本体的所述冷风口处,所述冷风口与所述气流通道对应连通。
CN202223598204.9U 2022-12-29 2022-12-29 出风装置 Active CN219012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204.9U CN21901293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出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204.9U CN21901293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出风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12932U true CN21901293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6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8204.9U Active CN219012932U (zh) 2022-12-29 2022-12-29 出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12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76668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5987022B (zh) 离心风扇及具有该离心风扇的空调机
CN108317613A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KR20030087829A (ko) 송풍기 모우터의 냉각장치
WO2022218009A1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219012932U (zh) 出风装置
CN106152458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6292350A (zh) 出风装置
CN210638116U (zh) 新风空调室内机
EP3399194B1 (en) Local ventilation equipment and blower therein
CN208059071U (zh) 空调柜机及空调器
CN214984714U (zh) 空调装置及汽车
CN204786808U (zh) 空调器
CN210769402U (zh) 风轮装置以及吹风设备
CN210688645U (zh) 风道部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2412880A (zh) 风机及空调器
CN211009179U (zh) 风轮装置及吹风设备
KR20210108675A (ko) 공기 순환장치
WO2019142400A1 (ja) クロスフローファンおよび流体送り装置
CN212407130U (zh) 排气优良型汽车空调鼓风机
CN212803745U (zh) 一种消音型离心式通风机
CN214804412U (zh) 一种带导风轮结构的吸尘器端盖
CN211009278U (zh) 蜗壳组件和空气加热器
EP1680629B1 (en) Ventilator
CN219012989U (zh) 冷暖无叶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