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7934U -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7934U
CN219007934U CN202223521051.8U CN202223521051U CN219007934U CN 219007934 U CN219007934 U CN 219007934U CN 202223521051 U CN202223521051 U CN 202223521051U CN 219007934 U CN219007934 U CN 2190079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ame assembly
cross beam
control
bea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105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家豪
郗广浩
王延斐
张涛
王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105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79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79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79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左右纵梁,左右纵梁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横梁,左右纵梁内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梁,左右加强梁为槽钢结构,左右加强梁与左右纵梁内侧面相贴合,左右纵梁外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板,左右加强板为半包结构,左右加强板的截面形状为L形,左右加强板与左右纵梁上端面以及外侧面相贴合。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总成可针对性用于专用运输专业工况。相对于传统的双层重载车架下增加车架左右加强板,三层结构可有效改善车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车架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同时,由于第三层车架的半包结构,可有效降低车架自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属于车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行业汽车针对汽车节能减排的研究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降低车身重量作为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节能技术,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有研究表明,汽车车身自重约占汽车总燃油量的30%-50%,特别是对盈利为目的的货运汽车,在满足车辆安全性能及不损害用户盈利目的的前提下,降低车身自重,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燃油消耗量,而且还可以多载重货物,为用户增加收入。
因此,对运输载货车的轻量化研究是汽车发展的新方向。而车架作为运输载货车的主体结构之一及关键安全性部件总成,对其进行降低自重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超、过载普遍存在运输情况下,往往为满足车辆使用,车架自身重量设计普遍较重,无法满足现在对车辆轻量化要求。
虽然目前的车架也有采用减少车架层数以及纵梁厚度来减少车架总重的方案,但这种方式局限性强,车架虽然自重减小,承载能力也随之大大减弱,最主要的是造成车架强度不够,在高承载下车架存在扭曲、变形、撕裂的风险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车架自重,且能够提高抗扭性能的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即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包括左右纵梁,左右纵梁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横梁,左右纵梁内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梁,左右加强梁为槽钢结构,左右加强梁与左右纵梁内侧面相贴合,左右纵梁外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板,左右加强板为半包结构,左右加强板的截面形状为L形,左右加强板与左右纵梁上端面以及外侧面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总成可针对性用于专用运输专业工况。相对于传统的双层重载车架下增加车架左右加强板,三层结构可有效改善车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车架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同时,由于第三层车架的半包结构,可有效降低车架自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左右纵梁之间安装的若干个横梁由前到后依次为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背靠背横梁、铸造横梁、车架尾加强横梁、车架尾横梁。提高了车架总成抗扭特性,又可降低装配难度,提升车架总成的装配工艺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车架总成整体采用前宽后窄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左右加强梁由左右纵梁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最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左右加强板由左右纵梁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最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左右加强板后部外侧安装有左右前支撑板和左右后支撑板。便于安装车架上层的组件,提升了车架总成的装配工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总成可针对性用于专用运输专业工况。相对于传统的双层重载车架下增加车架左右加强板,三层结构可有效改善车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车架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同时,由于第三层车架的半包结构,可有效降低车架自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左右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左右加强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右纵梁;2、左右加强梁;3、左右加强板;4、左右前支撑板;5、左右后支撑板;6、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第三横梁;9、第四横梁;10、背靠背横梁;11、铸造横梁;12、车架尾加强横梁;13、车架尾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包括左右纵梁1,左右纵梁1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横梁,左右纵梁1内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梁2,左右加强梁2为槽钢结构,左右加强梁2与左右纵梁1内侧面相贴合,左右纵梁1外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板3,左右加强板3为半包结构,左右加强板3的截面形状为L形,左右加强板3与左右纵梁1上端面以及外侧面相贴合。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左右纵梁1之间安装的若干个横梁由前到后依次为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三横梁8、第四横梁9、背靠背横梁10、铸造横梁11、车架尾加强横梁12、车架尾横梁13,车架总成整体采用前宽后窄的结构。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在于:左右加强梁2由左右纵梁1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1最后端,左右加强板3由左右纵梁1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1最后端,左右加强板3后部外侧安装有左右前支撑板4和左右后支撑板5。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的车架总成可针对性用于专用运输专业工况。相对于传统的双层重载车架下增加车架左右加强板,三层结构可有效改善车架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车架强度以及承载能力,同时,由于第三层车架的半包结构,可有效降低车架自重,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包括左右纵梁(1),左右纵梁(1)之间安装有若干个横梁,其特征在于,左右纵梁(1)内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梁(2),左右加强梁(2)为槽钢结构,左右加强梁(2)与左右纵梁(1)内侧面相贴合,左右纵梁(1)外侧安装有左右加强板(3),左右加强板(3)为半包结构,左右加强板(3)的截面形状为L形,左右加强板(3)与左右纵梁(1)上端面以及外侧面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左右纵梁(1)之间安装的若干个横梁由前到后依次为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三横梁(8)、第四横梁(9)、背靠背横梁(10)、铸造横梁(11)、车架尾加强横梁(12)、车架尾横梁(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车架总成整体采用前宽后窄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左右加强梁(2)由左右纵梁(1)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1)最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左右加强板(3)由左右纵梁(1)前部延伸至左右纵梁(1)最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左右加强板(3)后部外侧安装有左右前支撑板(4)和左右后支撑板(5)。
CN202223521051.8U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Active CN2190079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1051.8U CN219007934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1051.8U CN219007934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7934U true CN219007934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32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1051.8U Active CN219007934U (zh) 2022-12-18 2022-12-18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79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17240B2 (en)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CN109625103A (zh) 一种车厢前墙总成
CN108545118A (zh) 一种铝合金全封闭式车辆运输半挂车
CN219007934U (zh) 一种商用载重汽车车架总成
CN206510990U (zh) 一种全铝厢式车的加肋地板
CN201457187U (zh) 铝合金轻量化自卸汽车
CN104554445B (zh) 半挂车小鹅颈式组合焊接铝合金纵梁
CN205872190U (zh) 一种半挂车底架及具有该底架的厢式半挂运输车
CN210617956U (zh) 具有加强底板、加强副车架与防撞结构的轻量化自卸车厢
CN208439324U (zh) 一种铝合金全封闭式车辆运输半挂车
CN106926906A (zh) 一种全铝厢式车的加肋地板及其制造和安装方法
CN214729110U (zh) 一种轻量化的混合动力底盘车架结构
CN206278159U (zh) 一种纯电动物流车车架结构
CN210912161U (zh) 底部加强型轻量化自卸车厢结构
CN210617961U (zh) 具有加强型底板与副车架的自卸车厢结构
CN201357864Y (zh) 变截面边梁式梯形承载车架
CN211442078U (zh) 高强度轻量化自卸车厢总成厢
CN211442077U (zh) 具有底板加强、底部防护以及加强副车架的自卸车厢
CN110104066B (zh) 一种电动大客车车身骨架底架
CN114056218A (zh) 集装箱和汽车运输两用车体
CN113306628A (zh) 铝合金车架组合式纵梁
CN206797476U (zh) 一种电动牵引车车架
CN220884548U (zh) 车辆的车架和车辆
CN110435776A (zh) 一种新型物流用铝车厢
CN217994553U (zh) 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