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5183U -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05183U CN219005183U CN202223434722.7U CN202223434722U CN219005183U CN 219005183 U CN219005183 U CN 219005183U CN 202223434722 U CN202223434722 U CN 202223434722U CN 219005183 U CN219005183 U CN 2190051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oling plate
- bearing outer
- outer ring
- plate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增压缸、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压杆、复位弹簧、承力座和压头;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包括工装板,该工装板上安装有平垫、定位销及压紧缸;所述工装板通过竖向导轨与机架可滑动配合;所述压头位于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上方;所述承力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工装板下方;所述压杆可活动地穿装所述工装板上,该压杆上端设有锥轴承外圈定位头;所述压杆下端与承力座固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承力座和所述工装板之间并支撑所述工装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装,操作简单,可提高组装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背景技术
可参见图1-2,在组装生产时需要将锥轴承外圈(N-2)压装到变速器壳体(N-1)的配合孔(N-11)内并过盈配合。而由于该锥轴承外圈(N-2)内孔为锥孔,而现有标准的压机只能将变速器壳体(N-1)固定在工作台上固定不动,而通过压头下压锥轴承外圈(N-2)下行运动方式进行压装。其在用于本组件组装时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该锥轴承外圈(N-2)的锥孔(N-21)下小上大,存在该锥轴承外圈(N-2)无法套在压头上、会脱落而无法定位的问题(参见图2);
(2)由于该变速器壳体(N-1)的结合面(N-10)朝上,而该变速器壳体(N-1)主部朝下,由于其主部外形不规则并为粗糙毛面而存在难定位和压紧装夹的问题(参见图2)。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以解决在现有压装时锥轴承外圈无法定位,以及变速器壳体难定位和压紧装夹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增压缸、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压杆、复位弹簧、承力座和压头;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包括工装板,该工装板上安装有平垫、定位销及压紧缸;所述工装板通过竖向导轨与机架可滑动配合,所述承力座固定在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工装板下方;所述压杆可活动地穿装所述工装板上,该压杆上端安装有锥轴承外圈定位头;所述压杆下端与承力座固接;所述压头位于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上方,该增压缸输出端与压头连接;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承力座和所述工装板之间并支撑所述工装板。
采用上述方案,其压装步骤如下:
步骤(1)、先将锥轴承外圈套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上而被高度和同心定位,然后保持不动;
步骤(2)、再将该变速器壳体装夹在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上,而在装夹时该变速器壳体的结合面朝下并被平垫水平支承;而该定位销与变速器壳体结合面上的定位孔配合定位,通过启动压紧缸而压紧变速器壳体,此时该变速器壳体被定位压紧;
步骤(3)、然后启动所述增压缸并驱动压头下行运动,该压头下行后会先与该变速器壳体接触,然后再继续下行而会带动将所述变速器壳体和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一起被竖向导轨导向下行,该变速器壳体下行到底时该变速器壳体的配合孔与锥轴承外圈配合到位而完成组装,此时该复位弹簧被压缩;
步骤(4)、启动所述增压缸上行复位,而该复位弹簧自动将所述工装板上压而使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上行回位,该锥轴承外圈随同上行与锥轴承外圈定位头(固定不动)脱离;然后当压紧缸松开变速器壳体后可将该变速器壳体(已装锥轴承外圈)直接取出。
本技术方案由于该锥轴承外圈套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上定位后保持不动且在压装到位前是不会脱落和上下位移;同时该变速器壳体的结合面朝下水平定位,并采用通过定位销定位和压紧缸压紧,因此装夹时操作简单,并能保证该变速器壳体的配合孔与锥轴承外圈在压装时位置同心,可一次压装到位。
优选地,所述工装板上安装有四个平垫。
优选地,所述工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定位销。
优选地,所述工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压紧缸。
优选地,所述压紧缸采用转角缸。
优选地,所述压头采用铜、聚氨酯或尼龙材质。
优选地,所述压头通过连接轴与增压缸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止转板,该止转板上固定有止转杆;所述止转杆竖向设置并与机架可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复位弹簧套装在压杆上,该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力座和所述工装板抵接。
优选地,所述机架具有上支架、中间台板及底架;所述中间台板上开设有工装板活动孔,该工装板位于所述工装板活动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由于该锥轴承外圈套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上定位后保持不动;而在压装到位前是不会脱落和上下位移;同时该变速器壳体的结合面朝下定位,采用通过定位销定位和压紧缸压紧,因此装夹时操作简单;
第二、本实用新型在压装时该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和锥轴承外圈同时被定位,能保证该变速器壳体的配合孔与锥轴承外圈在压装时位置同心,可一次压装到位;
第三、本实用新型在压装时该变速器壳体下行,而该锥轴承外圈不动,而在压装完成后该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可被复位弹簧自动复位,同时该锥轴承外圈与锥轴承外圈定位头自动脱离,其具有卸装方便,省时省力、可实现快速组装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变速器壳体与锥轴承外圈的未组装时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变速器壳体与锥轴承外圈采用现有压装方式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3-5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在步骤(1)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7-8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在步骤(3)中压头下行与变速器壳体背壁正好接触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在步骤(3)中变速器壳体下行到底时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10是图4中A处放大图。
图11是图6中B处放大图。
图12是图7中C处放大图。
图13是图8中D处放大图。
图14是图9中E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9,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包括机架1、增压缸2、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压杆4、复位弹簧5、承力座6和压头2-1。
参见图5,具体地,所述机架1具有上支架1-1、中间台板1-2及底架1-3;所述中间台板1-2上开设有工装板活动孔1-21。
参见图5,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包括工装板3-1,该工装板3-1上安装有平垫3-2、定位销3-3及压紧缸3-4。
参见图10,该工装板3-1位于所述工装板活动孔1-21内并间隙配合,该工装板3-1在所述工装板活动孔1-21内可上下位移。
参见图10,所述工装板3-1通过竖向导轨7与机架1可滑动配合。具体地,该竖向导轨7固定在中间台板1-2或者底架1-3上,该工装板3-1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滑座3-11,该滑座3-11的滑槽3-12与竖向导轨7滑动配合。
参见图10,所述承力座6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工装板3-1下方。具体地,所述承力座6固定在底架1-3上。
参见图10,所述压杆4可活动地穿装所述工装板3-1上,所述工装板3-1上设有导向孔3-13,该压杆4与导向孔3-13间隙配合。
参见图10-11,该压杆4上端固定安装有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该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部具有锥部(上小下大)并与锥轴承外圈N-2的锥孔N-21相匹配。该锥轴承外圈N-2套装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的锥部8-1上同心定位。
参见图10,所述压杆4下端与承力座6固接;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和压杆4与机架1相对固定。
参见图5,所述压头2-1于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方,该增压缸2输出端与压头2-1连接。所述增压缸2固定在上支架1-1上,该增压缸2输出端朝下并固定设置有压头2-1,该压头2-1位于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方(参见图10)。
具体地,该增压缸2可购自东莞市迅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类型为:STA标准型增压缸。
参见图10,所述复位弹簧5设置在所述承力座6和所述工装板3-1之间并支撑所述工装板3-1。具体地,所述复位弹簧5套装在压杆4上,该复位弹簧5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力座6和所述工装板3-1抵接。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四个平垫3-2。该四个平垫3-2固定在工装板3-1上表面且用于等高水平支承所述变速器壳体N-1的结合面N-1O的四个不同位置。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两个定位销3-3。该两个定位销3-3固定在其中两个平垫3-2上。在装夹时,该两个定位销3-3分别与变速器壳体N-1的两个定位孔N-12配合定位。
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两个压紧缸3-4。该两个压紧缸3-4用于分别压紧所述变速器壳体N-1的结合面N-10处边缘部背面N-13上的左右侧。
参见图5或图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缸3-4采用转角缸。可购自亚德客公司的型号ACKL25X180的转角缸。
常态时,该转角缸的压紧部是位于远离变速器壳体N-1定位放置的空间区域,然后可转角缸的压紧部转动到变速器壳体N-1定位放置的空间区域并将其结合面N-10处边缘部背面N-13压紧;而压装完成后该转角缸的压紧部转动松开(复位到常态)而远离变速器壳体N-1,然后可便于所述变速器壳体N-1取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头2-1采用铜、聚氨酯或尼龙材质。该压头2-1下行触碰该变速器壳体N-1主部外壁面时由于硬度较低而不会碰伤。
本压机在用于变速器壳体和锥轴承外圈组装时,其步骤可如下:
步骤1、先将锥轴承外圈N-2套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而被高度和同心定位,然后保持不动(参见图6和图11);
步骤2、再将该变速器壳体N-1装夹在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上,而在装夹时该变速器壳体N-1的结合面N-10朝下并被各平垫3-2水平支承;而该两个定位销3-3分别与变速器壳体N-1结合面上的两个定位孔N-12配合定位,通过启动两个压紧缸3-4而压紧变速器壳体N-1(左右压紧),此时该变速器壳体N-1被定位压紧;
步骤3、然后启动所述增压缸2并驱动压头2-1下行运动,该压头2-1下行后会先与该变速器壳体N-1上配合孔N-11所对应处背壁N-14接触(参见图7-8和图12-13),然后再继续下行而会带动将所述变速器壳体N-1和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一起被竖向导轨7导向下行,该变速器壳体N-1下行到底时该变速器壳体N-1的配合孔N-11与锥轴承外圈N-2配合到位而完成组装,此时该复位弹簧5被压缩(参见图9和图14);
步骤4、启动所述增压缸2上行复位,而该复位弹簧5自动将所述工装板3-1上压而使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上行回位,该锥轴承外圈N-2随同上行与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固定不动)脱离;然后当压紧缸3-4松开变速器壳体N-1后可将该变速器壳体N-1(已装锥轴承外圈N-2)直接取出。
本压机由于该锥轴承外圈N-2套在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定位后保持不动,而在压装到位前是不会脱落和上下位移;同时该变速器壳体N-1的结合面N-10朝下定位,采用通过定位销3-3定位和压紧缸3-4压紧,因此装夹时操作简单,并能保证该变速器壳体N-1的配合孔N-11与锥轴承外圈N-2在压装时位置同心,可一次压装到位。
而本实用新型在压装时该变速器壳体下行,而该锥轴承外圈不动,与现有技术所采用压装原理完全不同,而在压装完成后该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可被复位弹簧自动复位,同时该锥轴承外圈与锥轴承外圈定位头自动脱离,具有卸装方便,省时省力、可实现快速组装等优点。
参见图3,另外,所述压头2-1通过连接轴2-2与增压缸2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轴2-2上固定安装有止转板2-3,该止转板2-3上固定有止转杆2-4;所述止转杆2-4竖向设置并与机架1的上支架1-1可滑动配合。该压头2-1被该增压缸2驱动上下位移时该压头2-1不会转动。
可参见图10和图14,另外,还包括加强弹簧9和导向杆10,该导向杆10下端与所述承力座6固接,该导向杆1O与滑座3-11滑动配合,该加强弹簧9套装在导向杆10上,该加强弹簧9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工装板3-1和承力座6相抵。该导向杆1O可使工装板3-1升降时双导向,提高工装板3-1与该压杆4位置精度,同时该加强弹簧9与复位弹簧5组合工作,可在所述工装板3-1在向上复位时产生更大的作用力。。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增压缸(2)、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压杆(4)、复位弹簧(5)、承力座(6)和压头(2-1);
所述变速器壳体定位压紧工装(3)包括工装板(3-1),该工装板(3-1)上安装有平垫(3-2)、定位销(3-3)及压紧缸(3-4);
所述工装板(3-1)通过竖向导轨(7)与机架(1)可滑动配合,
所述承力座(6)固定在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工装板(3-1)下方;
所述压杆(4)可活动地穿装所述工装板(3-1)上,该压杆(4)上端安装有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所述压杆(4)下端与承力座(6)固接;
所述压头(2-1)位于所述锥轴承外圈定位头(8)上方,该增压缸(2)输出端与压头(2-1)连接;
所述复位弹簧(5)设置在所述承力座(6)和所述工装板(3-1)之间并支撑所述工装板(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四个平垫(3-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两个定位销(3-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板(3-1)上安装有两个压紧缸(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缸(3-4)采用转角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2-1)采用铜、聚氨酯或尼龙材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2-1)通过连接轴(2-2)与增压缸(2)输出端连接;所述连接轴(2-2)上固定安装有止转板(2-3),该止转板(2-3)上固定有止转杆(2-4);所述止转杆(2-4)竖向设置并与机架(1)可滑动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套装在压杆(4)上,该复位弹簧(5)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力座(6)和所述工装板(3-1)抵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具有上支架(1-1)、中间台板(1-2)及底架(1-3);
所述中间台板(1-2)上开设有工装板活动孔(1-21),该工装板(3-1)位于所述工装板活动孔(1-21)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34722.7U CN219005183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434722.7U CN219005183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05183U true CN219005183U (zh) | 2023-05-12 |
Family
ID=86242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434722.7U Active CN219005183U (zh) | 2022-12-21 | 2022-12-21 |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05183U (zh) |
-
2022
- 2022-12-21 CN CN202223434722.7U patent/CN2190051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66996U (zh) | 浮动压装装置 | |
CN219005183U (zh) | 一种变速器壳体锥轴承外圈压机 | |
CN210147407U (zh) | 行星架上零部件压装装置 | |
CN112658499A (zh) | 一种电机铁芯焊接设备 | |
CN216794809U (zh) | 中型电机合装机 | |
CN213602528U (zh) | 一种铁芯压装工装 | |
CN215316380U (zh) | 电机铁芯焊接装置 | |
CN212938157U (zh) | 一种冲孔铆合一体钉扣机 | |
CN115091281A (zh) |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小内圈的加工系统及其加工方法 | |
CN111843890A (zh) | 一种具有高精准定位自动顶出结构的装配夹具 | |
CN218746011U (zh) | 一种用于齿轮箱底壳的轴体压装设备 | |
CN220761613U (zh) | 一种铜钉铆接装置 | |
CN213105439U (zh) | 一种驱动轴压开口销模具 | |
CN219900964U (zh) | 石材切割机压装治具 | |
CN117282899B (zh) | 一种法兰加工用锻压装置 | |
CN222059601U (zh) | 一种液压夹具结构 | |
CN212794818U (zh) | 一种轴承内圈轴承戒圈专用装配工装 | |
CN218612710U (zh) | 一种防错的垫片衬套压装机构 | |
CN219851749U (zh) | 杠杆式预压料机构及冷冲压模具 | |
CN213352298U (zh) | 射频接头铆压设备 | |
CN222288684U (zh) | 一种锻压机滑块调整机构 | |
CN219379649U (zh) | 一种用于ebc连接器的铆压设备 | |
CN221110581U (zh) | 一种具有快速定位的装配机 | |
CN218134454U (zh) | 一种输出轴压滚柱工装 | |
CN222370848U (zh) | 一种泵油系泛塞封和柱塞一体式压装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