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8739U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8739U
CN218998739U CN202223216969.1U CN202223216969U CN218998739U CN 218998739 U CN218998739 U CN 218998739U CN 202223216969 U CN202223216969 U CN 202223216969U CN 218998739 U CN218998739 U CN 2189987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back plate
backboard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169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友春
王玉林
荣坤
莫炜杰
罗利辉
丁彦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169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87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87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87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发光层,设置在背板的一侧;有机层,设置在发光层远离背板的一侧,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有机层具有预设厚度;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有机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彩膜单元,设置在第一无机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彩膜单元包括滤光部,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本申请实施例能够解决异物侵入显示面板,导致底部内切,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OLED)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发光层,设置在背板的一侧;有机层,设置在发光层远离背板的一侧,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有机层具有预设厚度;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有机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彩膜单元,设置在第一无机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彩膜单元包括滤光部,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预设厚度小于或等于3微米。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第一平坦层设置在彩膜单元远离背板的一侧;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有机层、彩膜单元和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之和大于11微米。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设置在背板的一侧,像素定义层包括堤坝和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相邻两个堤坝之间,发光层和有机层依次设置在第一开口内,第一无机层位于像素定义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并覆盖堤坝和有机层;沿平行于背板的方向,相邻两个堤坝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21微米。
可选地,彩膜单元还包括第一遮光部,第一遮光部位于相邻两个滤光部之间;第一遮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堤坝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沿平行于背板的方向,第一遮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堤坝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
可选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3微米。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单元,触控单元设置在彩膜单元远离背板的一侧;触控单元包括触控走线和触控膜层,触控走线位于彩膜单元远离背板的一侧,触控膜层设置在触控走线远离背板的一侧并覆盖触控走线;触控走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遮光部,第二遮光部设置在触控膜层远离背板的一侧,第二遮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触控走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相邻两个第二遮光部之间具有第二开口,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沿平行于背板的方向,第二遮光部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堤坝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第三预设距离大于5微米。
可选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开口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和/或,沿平行于背板的方向,相邻两个第二开口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距离,第四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9微米。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第二平坦层设置在第二遮光部远离背板的一侧,第二平坦层朝向背板的一侧填充第二开口;第二平坦层的折射率小于触控膜层的折射率。
可选地,触控走线的材料为黑色金属;和/或,多条触控走线交叉设置并围成多个网格孔,网格孔在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网格孔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可选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无机层,第二无机层设置在像素定义层远离背板的一侧,并覆盖堤坝和发光层;有机层设置在第二无机层和第一无机层之间,并位于第一开口内;第一无机层覆盖有机层和第二无机层。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有机层具有预设厚度,当有异物落在发光层的表面上时,有机层能够包覆住发光层和落在发光层上的异物,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避免由于段差较大导致底部内切,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一个具体实例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另一个具体实例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又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再一个具体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10-背板;20-发光层;30-有机层;40-第一无机层;50-彩膜单元;51-滤光部;52-第一遮光部;60-第一平坦层;70-像素定义层;71-堤坝;72-第一开口;80-触控单元;81-触控走线;82-触控膜层;83-网格孔;90-第二遮光部;91-第二开口;110-第二平坦层;120-第二无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下面结合附图所阐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描述,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实现为本技术领域所支持其他特征、信息、数据、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等。应该理解,当我们称一个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该一个元件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也可以指该一个元件和另一元件通过中间元件建立连接关系。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指该术语所限定的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例如“A和/或B”可以实现为“A”,或者实现为“B”,或者实现为“A和B”。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POL-Less即无偏光技术,以COE(Color filter On Encapsulation,即封装层上的彩色滤光片)技术为最优。当下,COE技术已作为各个显示公司的重点攻关对象。COE技术自身的低功耗,高色域,可控性强,使其相比于圆偏光片有极大的优势。COE所用材料类型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器)一致,主要还是利用BM(Black Matrix,黑矩阵)来避免光窜扰,RGB(即红绿蓝)胶来对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的光谱进行过滤和优化,且考虑到OLED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使用寿命,RGB胶需在<100℃下进行工艺,OC(Over Coating,即涂覆保护层)进行Panel(即面板)表面的平整度处理。
COE层本身BM具有像素定义的功能,必不可少,由于BM不透过性,当OLED发光层与BM距离越大,对OLED出光方向的限制变多,这会影响OLED的广视角应用。因此,BM越接近OLED越好,COE Between(即在薄膜封装之间的COE,简称CBE,其中,TFE全称为Thin FilmEncapsulation,即薄膜封装)就变成一种新的思路。
现有COE Between TFE封装设计中,在第一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即化学气相淀积)层(即第一无机薄膜封装层)制作完成之后直接完成COE层的BM和RGB滤光制作工艺,之后逆物流(指制作流程来回反复)进行IJP(Ink-Jet Printing,即喷墨打印)层(即有机薄膜封装层)和第二CVD层(即第二无机薄膜封装层)制作工艺,最后完成FMLOC(Flexible Metal-Layer On Cell Touch,即柔性触控金属面板)制作工艺,这可拓宽COE在大尺寸触控显示屏的应用。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目前遇到的问题包括这种结构会出现IJP逆物流,且在第一CVD层制作工艺完成以后会在AA区(显示区)出现可成长的小黑点(Growing Dark Spot,简称GDS)。
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异物侵入显示面板的风险,异物比如可以是粉尘颗粒,或是刮落的材料等,其中,刮落的材料包括PS(Photo Spacer,即间隔物)异物,PS异物是在掩膜mask移动过程中,掩膜mask的边界将已经制作好的膜层上的材料刮落,被刮落的材料掉落在PS所在的区域形成的。
在生产过程中,异物落在显示面板的上一膜层的表面上,异物与该上一膜层的表面之间形成段差或者异物在该上一膜层上的正投影沿平行于该上一膜层的方向的宽度较大(比如大于1.5微米),当生产下一膜层时,下一膜层会在该异物处被断开,导致底部内切(Under Cut),阻断之后膜层的成膜,致使第一CVD层等膜层不够连续,造成封装能力不足、黑斑(即上述小黑点)或其他显示不良,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之间可以相互参考、借鉴或结合,对于不同实施方式中相同的术语、相似的特征以及相似的实施步骤等,不再重复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包括:背板10、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发光层20设置在背板10的一侧;有机层30设置在发光层20远离背板10的一侧,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有交叠,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具有预设厚度H;第一无机层40设置在有机层3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彩膜单元50设置在第一无机层4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彩膜单元50包括滤光部51,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5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依次设置在背板10的一侧,背板10用于支撑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且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具有预设厚度H,当有异物(比如粉尘颗粒或刮落的材料等)落在发光层20的表面上时,有机层30能够包覆住发光层20和落在发光层20上的异物,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40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避免由于段差较大导致底部内切,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5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滤光部51与发光层20对应设置,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通过对应的滤光部51之后可得到彩色光,实现彩色显示。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依次设置在背板10的一侧,不存在同一制作流程的来回反复,因此可以避免逆物流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厚度H小于或等于3微米。
如果预设厚度大于3微米,则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的厚度较大,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的出光效果和显示效果影响较大,还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增大生产成本。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厚度H小于或等于3微米,有机层30能够对发光层20和落在发光层20上的异物进行有效包覆,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40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完成封装,避免由于异物存在导致段差较大形成底部内切,阻断第一无机层40封装,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有利于改善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厚度H大于或等于1微米。
如果预设厚度H小于1微米,则有机层30的厚度较薄,难以保证包覆效果,仍然有可能出现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较大,导致第一无机层40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不能顺利成膜,形成底部内切,阻断第一无机层40封装,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厚度H大于或等于1微米,有机层30的厚度较大,能够对发光层20和落在发光层20上的异物进行有效包覆,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40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完成封装,避免由于异物存在导致段差较大形成底部内切,阻断第一无机层40封装,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有利于改善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预设厚度H为2微米。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背板10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于衬底基板上的驱动电路,发光层20与驱动电路电连接,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层20发光,驱动电路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源极、漏极和栅极等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背板10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通过IJP工艺或曝光显影工艺等制作而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的材料为有机物。可选地,有机层30的材料可以为适合喷墨打印的有机材料,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40通过CVD(即化学气相淀积)工艺制作而成。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层40的材料为无机物。可选地,第一无机层4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第一无机层40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平坦层60,第一平坦层60设置在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的一侧;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大于11微米。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平坦层60用于对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处理,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平整,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方便后续膜层的制作。
如果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11微米,则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三层膜层的厚度较薄,在实际生产制作过程中,难以保证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是平整的,也就难以保证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使生产制作难度较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大于11微米,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三层膜层的厚度较厚,便于生产制作上述膜层,减小了生产制作难度,能够保证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18微米。如果该厚度之和大于18微米,则会增加工艺难度。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18微米,保证了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三层膜层具有足够的厚度,便于生产制作上述膜层,降低了生产工艺难度,能够保证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的平整度,从而保证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
在本申请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为17微米。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具体指的是有机层30、滤光部51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平坦层60的材料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Adhesive,简称OCA)。利用光学胶的流平功能和曝光功能能够更好的控制显示区域的溢流问题。
可选地,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70,像素定义层70设置在背板1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70包括堤坝71和第一开口72,第一开口72位于相邻两个堤坝71之间,发光层20和有机层30依次设置在第一开口72内,第一无机层40位于像素定义层7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并覆盖堤坝71和有机层30;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相邻两个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L1,第一预设距离L1大于或等于21微米。
本申请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70设置在背板10的一侧,背板10用于支撑像素定义层70。像素定义层70包括堤坝71和第一开口72,第一开口72位于相邻两个堤坝71之间,发光层20和有机层30依次设置在第一开口72内,第一开口72用于容纳发光层20和有机层30,可以在不同第一开口72内布置发出不同颜色的发光层20,以用于区分不同颜色和不同位置的像素。有机层30覆盖至少部分发光层20,第一无机层40位于像素定义层7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并覆盖堤坝71和有机层30,通过有机层30和第一无机层40能够实现封装。
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相邻两个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L1,第一预设距离L1大于或等于21微米。如果第一预设距离L1小于21微米,则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开口72的宽度较小,使显示面板容易出现黑斑、暗点等不良,且开口率较低。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距离L1大于或等于21微米,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相邻两个堤坝71之间的距离较大,第一开口72的宽度较大,用来布置发光层20的空间更大,有助于改善显示面板黑斑、暗点等不良,且能够提高开口率,提高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层20包括实际发光部和设置在实际发光部至少一侧的辅助部,实际发光部位于第一开口72内,至少部分辅助部覆盖堤坝71并外延至第一开口72外,有机层30覆盖实际发光部。
可选地,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彩膜单元50还包括第一遮光部52,第一遮光部52位于相邻两个滤光部51之间;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L2。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遮光部52位于相邻两个滤光部51之间,通过第一遮光部52限定出不同子像素开口,各滤光部51均设置在一个子像素开口内,以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进行滤光。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防止第一遮光部52对位于第一开口72内的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L2,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保证第一遮光部52与堤坝71的对位精度。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L2大于或等于2微米且小于或等于8微米。
如果第二预设距离L2小于2微米,一方面会增大加工难度,不容易对第一遮光部52与堤坝71进行对位,另一方面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遮光部52的宽度较大,第一遮光部52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小,会降低开孔率,第一遮光部52还容易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如果第二预设距离L2大于8微米,会增大对设备的要求及设备对位精度要求,增加工艺复杂程度和工艺难度,难以满足行业生产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L2大于或等于2微米且小于或等于8微米,便于对第一遮光部52进行制作、对第一遮光部52与堤坝71进行对位,并且,第一遮光部52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大,不仅会提高开孔率,提高显示效果,还能防止第一遮光部52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对设备的要求和设备对位精度要求较低,工艺相对简单、难度低,能够满足行业生产要求。
可选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L2大于或等于3微米。
如果第二预设距离L2小于3微米,一方面会增大加工难度,不容易对第一遮光部52与堤坝71进行对位,另一方面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遮光部52的宽度较大,第一遮光部52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小,会降低开孔率,第一遮光部52还容易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距离L2大于或等于3微米,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遮光部52的宽度与堤坝71的宽度的差值较大,便于对第一遮光部52进行制作、对第一遮光部52与堤坝71进行对位,并且,由于第一遮光部52的宽度较小,第一遮光部52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大,不仅会提高开孔率,提高显示效果,还能防止第一遮光部52对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
在本申请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预设距离L2为3微米。
可选地,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单元80,触控单元80设置在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的一侧;触控单元80包括触控走线81和触控膜层82,触控走线81位于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的一侧,触控膜层82设置在触控走线81远离背板10的一侧并覆盖触控走线81;触控走线8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80设置在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的一侧,通过设置触控单元80,实现显示面板的触控功能。触控走线81位于彩膜单元50远离背板10的一侧,触控膜层82设置在触控走线81远离背板10的一侧,触控膜层82覆盖触控走线81,以防止第一遮光部52的导电性影响触控单元80的触控性能。触控走线8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一遮光部5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避免触控走线81对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
可选地,如图1、图2、图4、图5、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单元80设置在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的一侧,第一平坦层60位于彩膜单元50和触控单元80之间。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越厚,第一平坦层60远离背板10一侧的平整度越高,触控单元80的平整性和触控效果越高。
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彩膜单元50和第一平坦层60的厚度之和大于11微米,通过对上述各膜层厚度进行控制,可以保证触控单元80的平整性和触控性能。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走线81的材料为金属。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走线81的材料为导电金属。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膜层82的材料为氮化硅(SiN)。
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遮光部90,第二遮光部90设置在触控膜层82远离背板10的一侧,第二遮光部9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触控走线8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相邻两个第二遮光部90之间具有第二开口91,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遮光部90设置在触控膜层82远离背板10的一侧,第二遮光部9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触控走线8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通过设置第二遮光部90能够降低光发生衍射的程度,降低颜色分离的程度,减轻显示不均或有条纹等外观不良,提高显示品质。相邻两个第二遮光部90之间具有第二开口91,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第二开口91为子像素开口,发光层20与第二遮光部90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对应设置,以确保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二遮光部9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堤坝7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L3,第三预设距离L3大于5微米。
如果第三预设距离小于或等于5微米,则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二遮光部90的宽度较大,这样会增大对第二遮光部90与堤坝71进行对位的难度,还会使第二遮光部90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小,会降低开孔率,第二遮光部90容易对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增大光学衰减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预设距离L3大于5微米,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二遮光部90的宽度与堤坝71的宽度的差值较大,便于对第二遮光部90进行制作、对第二遮光部90与堤坝71进行对位,并且,由于第二遮光部90的宽度较小,第二遮光部90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较大,不仅会提高开孔率,提高显示效果,还能防止第二遮光部90对光线造成遮挡和妨碍;同时还能保证第二遮光部90对触控走线81的包覆能力,减轻第二遮光部90对光学衰减(L-Decay)的影响。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开口91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能够控制色分离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保证显示面板原有的发光效果和显示效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多个第二开口91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开口91与红色子像素R对应,至少一个第二开口91与绿色子像素G对应,至少一个第二开口91与蓝色子像素B对应。与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分别对应的不同第二开口91中至少有一个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本申请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多个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包括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其他接近或类似于圆形的形状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口72与第二开口91对应设置。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口72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与对应的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相同。
可选地,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相邻两个第二开口9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距离L4,第四预设距离L4大于或等于9微米。
如果第四预设距离L4小于9微米,则相邻两个第二开口91相距较近,容易发生光窜扰,还会降低第二遮光部90对触控走线81的包覆能力,增大光学衰减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四预设距离L4大于或等于9微米,相邻两个第二开口91之间的距离较大,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不仅能避免光窜扰问题,还能够保证第二遮光部90对触控走线81的包覆能力,减轻第二遮光部90对光学衰减(L-Decay)的影响。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第四预设距离L4的具体数值可以不同。
具体地,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上,第二遮光部90的截面的形状为梯形,第二遮光部90的厚度为1.6微米时,沿平行于背板10的方向,第二遮光部9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触控走线8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的宽度大于2.5微米,第二遮光部90的侧边与底边(即梯形结构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为45°。
可选地,如图4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平坦层110,第二平坦层110设置在第二遮光部90远离背板10的一侧,第二平坦层110朝向背板10的一侧填充第二开口91;第二平坦层110的折射率小于触控膜层82的折射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平坦层110设置在第二遮光部90远离背板10的一侧,第二平坦层110朝向背板10的一侧填充第二开口91,第二平坦层110用于对第二遮光部90远离背板10一侧的表面的平整度进行处理,第二平坦层110远离第二遮光部90的一侧的表面平整,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第二平坦层110的折射率小于触控膜层82的折射率,第二平坦层110可作为光学取出层,减少光的折射现象,提高正视角的出光效率,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和显示效果;还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表面反射率,表面反射率越低,整体产品反射率越低。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膜层82的折射率为1.8。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平坦层110的折射率小于1.8。
通过这种设置方式,能够减少光的折射现象,提高正视角的出光效率,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果和显示效果;还能够降低显示面板的表面反射率,从而降低整体产品反射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平坦层110的材料为光学胶。
在本申请另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8所示,触控走线81的材料为黑色金属。
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走线81的材料为黑色金属,触控走线81不仅能够传输触控信号,还能够作为第二遮光部使用,起到与第二遮光部相同的作用(包括降低光发生衍射的程度,降低颜色分离的程度,减轻显示不均或有条纹等外观不良,提高显示品质等),通过触控走线81限定出子像素开口,发光层20与触控走线81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对应设置,以确保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走线81可作为第二遮光部使用,触控膜层82覆盖触控走线81,无需另外设置第二遮光部和第二平坦层,可减少第二遮光部和第二平坦层两道制作工序,能够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本申请实施例中,触控走线81满足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二遮光部90的特征,能够实现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二遮光部90同样的作用,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条触控走线81交叉设置并围成多个网格孔83,网格孔83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网格孔83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多条触控走线81能够降低触控单元80的电阻,满足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稳定性要求。多条触控走线81交叉设置并围成多个网格孔83,网格孔83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能够控制色分离现象,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学特性,保证显示面板原有的发光效果和显示效果。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网格孔83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网格孔83为触控走线81限定出的子像素开口,发光层20与网格孔83对应设置,能够确保显示效果。
可选地,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将多条触控走线81交叉设置围成网格孔83,使网格孔83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的形状无限接近于圆形。
当然,在本申请又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无机层120,第二无机层120设置在像素定义层7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并覆盖堤坝71和发光层20,具体地,第二无机层120设置在发光层20和有机层30之间,即在设置有机层30之前,先设置一层第二无机层120;有机层30设置在第二无机层120和第一无机层40之间,并位于第一开口72内;第一无机层40覆盖有机层30和第二无机层120。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无机层120,第二无机层120覆盖堤坝71和发光层20,有机层30设置在第二无机层120和第一无机层40之间,并位于第一开口72内,第一无机层40覆盖有机层30和第二无机层120,第二无机层120、有机层30和第一无机层40依次设置形成封装单元,实现封装功能。
可选地,如图7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发光层20制作完成后,可通过IJP或者涂布一层有机物,进行包覆背板异物,该有机物层形成有机层30,然后通过CVD工艺制作第一无机层40,接着完成彩膜单元制作工艺。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可以简化工艺步骤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无机层120的材料为无机物。可选地,第二无机层120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氮化物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第二无机层120的材料可以为氧化硅、氮化硅、氮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提供一背板10;
S102、在背板10的一侧制作发光层20;
S103、在发光层2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制作有机层30,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具有预设厚度H;
S104、在有机层3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制作第一无机层40;
S105、在第一无机层40远离背板10的一侧制作彩膜单元50,彩膜单元50包括滤光部51,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5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制备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背板10的一侧依次制作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背板10用于支撑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层2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且沿垂直于背板10的方向,有机层30具有预设厚度H,当有异物(比如粉尘颗粒或刮落的材料等)落在发光层20的表面上时,有机层30能够包覆住发光层20和落在发光层20上的异物,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40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避免由于段差较大导致底部内切,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30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位于滤光部51在背板10上的正投影内,滤光部51与发光层20对应设置,发光层20发出的光线通过对应的滤光部51之后可得到彩色光,实现彩色显示。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在背板10的一侧依次制作发光层20、有机层30、第一无机层40和彩膜单元50,不存在同一制作流程的来回反复,因此可以避免逆物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可用于制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通过构图工艺对显示面板的各膜层结构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制作各相应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的涂覆、曝光、显影、刻蚀以及去除光刻胶的部分或全部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可应用至OLED平面显示器件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制程,尤其可应用至大、小尺寸OLED COE技术的结构设计和工艺制程。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100。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也具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上述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地,显示装置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装置、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Micro LED(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Mini LED(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无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中的任一种,该显示装置还可以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任何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机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发光层在背板上的正投影,且沿垂直于背板的方向,有机层具有预设厚度,当有异物落在发光层的表面上时,有机层能够包覆住发光层和落在发光层上的异物,减小异物对应位置处的段差,保证第一无机层及之后的各膜层结构能够顺利成膜,避免由于段差较大导致底部内切,造成黑斑或其他显示不良、封装能力不足等问题,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层、有机层、第一无机层和彩膜单元依次设置在背板的一侧,不存在同一制作流程的来回反复,因此可以避免逆物流的问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词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示例性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的实施顺序并不受限于箭头所指示的顺序。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场景中,各流程中的步骤可以按照需求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各流程图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基于实际的实施场景,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在同一时刻被执行,也可以在不同的时刻被执行在执行时刻不同的场景下,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方案技术构思的前提下,采用基于本申请技术思想的其他类似实施手段,同样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畴。

Claims (14)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板;
发光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一侧;
有机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有交叠,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所述有机层具有预设厚度;
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彩膜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无机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彩膜单元包括滤光部,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滤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厚度小于或等于3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设置在所述彩膜单元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沿垂直于所述背板的方向,所述有机层、所述彩膜单元和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之和大于11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堤坝和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堤坝之间,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有机层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无机层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堤坝和所述有机层;
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的方向,相邻两个所述堤坝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21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单元还包括第一遮光部,所述第一遮光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滤光部之间;
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堤坝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的方向,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堤坝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3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控单元,所述触控单元设置在所述彩膜单元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
所述触控单元包括触控走线和触控膜层,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彩膜单元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触控膜层设置在所述触控走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触控走线;
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遮光部,所述第二遮光部设置在所述触控膜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触控走线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
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遮光部之间具有第二开口,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的方向,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与所述堤坝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三预设距离,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大于5微米。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和/或,
沿平行于所述背板的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外轮廓之间具有第四预设距离,所述第四预设距离大于或等于9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遮光部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平坦层朝向所述背板的一侧填充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触控膜层的折射率。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走线的材料为黑色金属;和/或,
多条所述触控走线交叉设置并围成多个网格孔,所述网格孔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发光层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网格孔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无机层,所述第二无机层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并覆盖所述堤坝和所述发光层;
所述有机层设置在所述第二无机层和所述第一无机层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内;
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有机层和所述第二无机层。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23216969.1U 2022-11-30 2022-11-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89987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69.1U CN2189987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16969.1U CN2189987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8739U true CN21899873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8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16969.1U Active CN218998739U (zh) 2022-11-30 2022-11-30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87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69944A1 (zh) 阵列基板、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1288835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6885134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13629208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5118928A (zh) 彩膜基板、其制作方法、o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3794735A (zh) 有机el装置、有机el装置的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KR20050014591A (ko) 컬러필터기판 및 이를 갖는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242591A (ja)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759668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562777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65098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pparatus
WO2023246492A1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车载显示系统
WO2024017343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2484136B1 (ko) 표시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WO2022151638A1 (zh)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18998739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8290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15963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2020061377A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
CN115942788A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KR20080093621A (ko) 액정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15915819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24065421A1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20090036258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20230275103A1 (en)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ile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