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791U -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96791U CN218996791U CN202222894002.2U CN202222894002U CN218996791U CN 218996791 U CN218996791 U CN 218996791U CN 202222894002 U CN202222894002 U CN 202222894002U CN 218996791 U CN218996791 U CN 2189967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aping
- driving
- piece
- right shaping
- shap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包括底座、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前后驱动件、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顶端的竖板,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两端,所述前后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竖板相对所述底座前后移动,所述横板、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能够随着所述竖板同步移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正机构,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动力/储能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背景技术
动力/储能电池零件主要由顶盖组件、铝壳、卷芯组成,顶盖组件和壳体通过激光焊接组成一个密封的整体。其中顶盖组件包含零件有顶盖片、防爆阀、极柱和引脚等。其中顶盖组件的引脚分为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由于引脚一般设计较长且材料相对较薄,导致引脚在组装、运输过程中容易变形,变形后的引脚与顶盖片之间的角度会变大或变小,造成顶盖片放不进壳体、组装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正极引脚、负极引脚焊接完成后,通常需要对正极引脚、负极引脚的角度进行校正。
现有对正极引脚、负极引脚的角度校正,通常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包括底座、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前后驱动件、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顶端的竖板,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两端,所述前后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竖板相对所述底座前后移动,所述横板、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能够随着所述竖板同步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左整形组件包括第一左整形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一左整形件、第二左整形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左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二左整形件,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和第二左整形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二左整形件部分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一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一侧,且与第一左整形件之间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第二左整形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第二左整形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左整形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孔位内左右移动;所述右整形组件包括第一右整形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一右整形件、第二右整形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右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二右整形件,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和第二右整形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另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二右整形件部分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二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一侧,且与第一右整形件之间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第二右整形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第二右整形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右整形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孔位内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和第一右整形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左整形件和第二右整形件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二左整形件的形状均为L形,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左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一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之间,且与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左保护块,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左保护块,所述第一左保护块和第二左保护块呈左右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右整形件和第二右整形件的形状均为L形,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右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二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和第一左整形件之间,且与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右保护块,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右保护块,所述第一右保护块和第二右保护块呈左右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固定顶盖片的压块组件,所述压块组件位于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之间,所述压块组件包括下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压驱动件底端的压块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块连接板底端的压块,所述前后驱动件与所述下压驱动件连接,所述下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一侧,所述前后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压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下压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竖板、压块连接板、压块同步移动,所述下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块连接板和压块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轨安装座,所述两个导轨安装座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导轨,所述横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两个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横板位于所述前后驱动件的上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架、支撑件、前后直线模组、固定板、上下驱动件、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竖板的上方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所述前后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上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前后直线模组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下驱动件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前后直线模组用于驱动所述上下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上下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所述固定板、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同步移动,所述上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同步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占用空间小,调试维护方便,通过设置的左整形组件、右整形组件,可实现对负极引脚、正极引脚的角度进行自动校正,不需要人工进行,且校正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去掉角度检测组件后的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去掉角度检测组件后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的角度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基于图1所示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对动力/储能电池的顶盖组件的引脚进行角度校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包括呈近似“工”形的底座10、L形安装件12、设置在底座10顶端的前后驱动件14、用于对动力/储能电池顶盖组件(见图4、图6)的负极引脚102(见图6)进行角度校正的左整形组件16、用于对动力/储能电池顶盖组件的正极引脚104(见图6)进行角度校正的右整形组件18、用于固定顶盖片100的压块组件20以及用于对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检测的角度检测组件30。底座10用于安装到例如机台上。
结合图3和图4所示,L形安装件12包括滑动设置在底座10顶端的横板122以及设置在横板122顶端的竖板124。具体的,底端10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轨安装座1222,导轨安装座1222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0的宽度方向相同。两个导轨安装座1222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导轨1224,导轨1224的长度方向与导轨安装座1222的长度方向相同。横板122的底端设有与两个导轨1224滑动配合的滑块1226,两个滑块1226可分别沿两个导轨1224前后滑动,从而可带动横板122相对底座10前后移动。
本实施例中,横板122和竖板124为分体成型,可以理解地,横板122和竖板124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前后驱动件14为一前后移动气缸。前后驱动件14用于与控制装置连接。前后驱动件14通过L形安装块142设置在底座10的顶端。横板122位于前后驱动件14、L形安装块142的上方,前后驱动件14、L形安装块142位于两个导轨安装座1222之间。
左整形组件16设置在竖板124的左端。左整形件包括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设置在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右端的第一左整形件164、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以及设置在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右端的第二左整形件168。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分别用于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和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均为左右移动气缸。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和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分别设置在竖板124左端的前侧、后侧。竖板124的底端在对应第二左整形件168的位置设有第一孔位1242,第一孔位1242的长度方向与竖板124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左整形件168部分穿过竖板124的第一孔位1242并位于第一左整形件164的右侧,且与第一左整形件164之间具有供第一空间。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左整形件164、第二左整形件168左右移动,第二左整形件168能够在第一孔位1242内左右移动。
右整形组件18设置在竖板124的右端。右整形组件18包括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设置在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左端的第一右整形件184、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以及设置在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左端的第二右整形件188。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分别用于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和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均为左右移动气缸。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和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分别设置在竖板124右端的前侧、后侧。竖板124的底端在对应第二右整形件188的位置设有第二孔位1244,第二孔位1244的长度方向与竖板124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右整形件188部分穿过竖板124的第二孔位1244并位于第一右整形件184的左侧,且与第一右整形件184之间具有第二空间。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分别用于驱动第一右整形件184、第二右整形件188左右移动,第二右整形件188能够在第二孔位1244内左右移动。第一左整形件164和第一右整形件184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和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之间,第二左整形件168和第二右整形件188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第一左整形件164和第一右整形件184之间。
本实施例中,第一左整形件164和第二左整形件168的形状均为L形,第一左整形件164的竖部1642设置在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的右端,第一左整形件164的横部1644朝前延伸。如图1和图3所示的方向,本实施例中的朝前延伸指的是朝竖板124的前方延伸。第二左整形件168的竖部1682设置在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的右端,第二左整形件168的横部1684朝前延伸,第二左整形件168的横部1684穿过竖板124的第一孔位1242并位于第一左整形件164和第一右整形件184之间,且与第一左整形件164的横部1644之间具有上述的第一空间。第一左整形件164的横部1644与第二左整形件168的横部1684呈左右并排设置。
第一左整形件164的横部1644的靠近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左保护块16442,第一左保护块16442靠近第一左整形件164的横部1644的远离其竖部1642的一端。第二左整形件168的横部1684的靠近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左保护块16842,第二左保护块16842靠近第二左整形件168的横部1684的远离其竖部1682的一端。第一左保护块16442和第二左保护块16842呈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左保护块16442和第二左保护块16842的宽度尺寸优选与负极引脚102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第一右整形件184和第二右整形件188的形状均为L形,第一右整形件184的竖部1842设置在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的左端,第一右整形件184的横部1844朝前延伸。第二右整形件188的竖部1882设置在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的左端,第二右整形件188的横部1884朝前延伸,第二右整形件188的横部1884穿过竖板124的第二孔位1244并位于第一右整形件184和第一左整形件164之间,且与第一右整形件184的横部1844之间具有上述的第二空间。第一右整形件184的横部1844与第二右整形件188的横部1884呈左右并排设置。
第一右整形件184的横部1844的靠近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右保护块18442,第一右保护块18442靠近第一右整形件184的横部1844的远离其竖部1842的一端。第二右整形件188的横部1884的靠近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右保护块18842,第二右保护块18842靠近第二右整形件188的横部1884的远离其竖部1882的一端。第一右保护块18442和第二右保护块18842呈左右相对设置。第一右保护块18442和第二右保护块18842的宽度尺寸优选与正极引脚104的宽度尺寸相适配。
第一左保护块16442、第二左保护块16842、第一右保护块18442和第二右保护块18842优选为塑胶块。
压块组件20位于左整形组件16的第二左整形件168和右整形组件18的第二右整形件188之间,并与竖板124的中间位置对应。压块组件20包括下压驱动件22、设置在下压驱动件22底端的压块连接板24以及设置在压块连接板24底端的压块26。下压驱动件22用于与控制装置连接。压块连接板24的长度方向与底座10的长度方向相同。压块连接板24与竖板124呈前后平行设置。下压驱动件22为一下压气缸,优选为滑台气缸。下压驱动件22位于前后驱动件14的前方,前后驱动件14与下压驱动件22连接,优选地,前后驱动件14的气缸轴通过连接块与下压驱动件22的靠近竖板124的一侧连接。下压驱动件22的靠近竖板124的一侧设有U状连接件222,U状连接件222设置在竖板124的前侧。前后驱动件14用于驱动下压驱动件22前后移动,下压驱动件22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U状连接件222同步移动,从而可带动竖板124同步移动,压块连接板24和压块26能够随着下压驱动件22同步移动。下压驱动件22用于驱动压块连接板24和压块26上下移动。
本实施例中,压块26为两个,两个压块26分别靠近压块连接板24的两端。可以理解地,压块26也可以是例如一个,压块26的长度与压块连接板24的长度相适配,压块26也可以是例如三个、三个以上等,压块2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U状安装件222可以为一个一体件,也可以是分体件,U状安装件222为分体件时,U状安装件222包括设置在下压驱动件22的靠近竖板124的一侧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靠近竖板124的一侧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板,两个第二安装板的远离第一安装板的一端设置在竖板124的前侧。
结合图5所示,角度检测组件30包括固定架32、支撑件33、前后直线模组34、上下驱动件35、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和第二距离传感器38。前后直线模组34、上下驱动件35、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用于与控制装置连接。
固定架32位于底座10的后方,固定架32用于安装到例如机台上。支撑件33位于竖板124的上方并设置在固定架32的顶端。前后直线模组34为滚珠丝杆直线模组,前后直线模组34设置在支撑件33的左侧。上下驱动件35优选为滑台气缸,上下驱动件35设置在前后直线模组34的远离支撑件33的一侧,前后直线模组34用于驱动上下驱动件35前后移动。固定板36设置在上下驱动件35的底端并位于左整形组件16的第二左整形件168和右整形组件18的第二右整形件188之间,固定板36位于压块组件20的上方。上下驱动件35用于驱动固定板36上下移动,第一距离传感器37和第二距离传感器38分别设置在固定板36两端的前侧。上下驱动件35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同步移动,固定板36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同步移动。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用于检测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相对距离,在实际应用时,当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检测出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相对距离后,控制装置根据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检测出的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及负极引脚102的底端与引脚检测位置之间的高度、正极引脚104的底端与引脚检测位置之间的高度可计算出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与顶盖片100之间的夹角的角度,如此即实现对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检测。
通过上述的结构,在实际对动力/储能电池的顶盖组件的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进行角度校正时,先将顶盖组件移动到校正工位,此时左整形组件16的第一空间、右整形件组件18的第二空间分别与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对应,然后通过前后驱动件14驱动下压驱动件22向前移动,下压驱动件22的移动可带动竖板124、压块连接板24、压块26向前移动,从而可带动横板122向前移动,进而可带动左整形组件16和右整形组件18向前移动,直至到达校正位置,此时第一左整形件164的第一左保护块16442和第二左整形件168的第二左保护块16842分别位于负极引脚102顶端的左侧、右侧,第一右整形件184的第一右保护块18442和第二右整形件188的第二右保护块18842分别位于正极引脚104顶端的右侧、左侧。然后通过下压驱动件22驱动压块连接板24、压块26向下移动,直至压块26压紧到顶盖片100,如此即实现将顶盖片100固定住,以防顶盖片100在校正过程中移位,确保了校正工作的顺利进行。完毕后通过前后直线模组34驱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向前移动到引脚角度检测位的上方,然后通过上下驱动件35驱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向下移动到引脚角度检测位,此时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分别与负极引脚102的顶端、正极引脚104的顶端对应,然后通过前后直线模组34驱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向后移动,使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分别与负极引脚102顶端的后侧、正极引脚104顶端的后侧对应,此时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可检测出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第一相对距离,然后通过前后直线模组34驱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向前移动,使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分别与负极引脚102顶端的中间位置、正极引脚104顶端的中间位置对应,此时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可检测出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第二相对距离,然后通过前后直线模组34驱动固定板36、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向前移动,使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分别与负极引脚102顶端的前侧、正极引脚104顶端的前侧对应,此时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37、第二距离传感器38可检测出负极引脚102和正极引脚104之间的第三相对距离,检测出的第一相对距离、第二相对距离、第三相对距离输出到控制装置后通过控制装置即可计算出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与顶盖片100之间的夹角A的角度。然后通过左整形组件16和右整形组件18根据计算出的角度分别对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校正,校正时,先通过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驱动第一左整形件164向右移动以通过第一左整形件164的第一左保护块16442向右推动负极引脚102,从而实现对负极引脚102进行整形,如图6所示的a方向,同时通过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驱动第一右整形件184向左移动以通过第一右整形件184的第一右保护块18442向左推动正极引脚104,从而实现对正极引脚104进行整形,如图6所示的d方向,完毕后通过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驱动第一左整形件164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驱动第一右整形件184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通过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驱动第二左整形件168向左移动以通过第二左整形件168的第二左保护块16842向左推动负极引脚102,从而实现对负极引脚102进行整形,如图6所示的b方向,同时通过第二右整形件186驱动第二右整形件188向右移动以通过第二右整形件188的第二右保护块18842向右推动正极引脚104,从而实现对正极引脚104进行整形,如图6所示的c方向,完毕后通过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驱动第二左整形件168向右移动到初始位置,同时通过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驱动第二右整形件188向左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再通过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驱动第一左整形件164向右移动以通过第一左整形件164的第一左保护块16442向右推动负极引脚102、通过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驱动第一右整形件184向左移动以通过第一右整形件184的第一右保护块18442向左推动正极引脚104,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与顶盖片100之间的夹角A的角度在预设的角度要求范围内,如此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校正即完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占用空间小,调试维护方便,通过设置的左整形组件16、右整形组件18,通过采用左右推动的方式来对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进行整形,从而达到对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自动校正,不需要人工进行,且校正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通过设置的压块组件20,可实现固定住顶盖片100,以防顶盖片100在整形校正过程中移位,确保了校正工作的顺利进行,通过设置的第一左保护块16442、第二左保护块18842、第一右保护块18442、第二右保护块18842,可避免损坏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通过设置的角度检测组件30,可实现对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检测。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和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位于第一左整形件164和第一右整形件184之间,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和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位于第二左整形件168和第二右整形件188之间,第二左整形件168位于第一左整形件164的左侧,第二右整形件188位于第一右整形件184的右侧。在对负极引脚1024、正极引脚104进行角度校正时,在第一左整形驱动件162的驱动下,通过第一左整形件164的第一左保护块16442可向左推动负极引脚102,在第一右整形驱动件182的驱动下,通过第一右整形件184的第一右保护块18442可向右推动正极引脚104,在第二左整形驱动件166的驱动下,通过第二左整形件168的第二左保护块16842可向右推动负极引脚102,在第二右整形驱动件186的驱动下,通过第二右整形件188的第二右保护块18842可向左推动正极引脚104,通过该种方式同样可实现对负极引脚102、正极引脚104的角度进行校正。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安装件、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前后驱动件、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所述安装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顶端的横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横板顶端的竖板,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两端,所述前后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竖板相对所述底座前后移动,所述横板、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能够随着所述竖板同步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整形组件包括第一左整形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一左整形件、第二左整形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左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二左整形件,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和第二左整形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二左整形件部分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一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一侧,且与第一左整形件之间具有第一空间,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第二左整形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第二左整形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左整形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孔位内左右移动;
所述右整形组件包括第一右整形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一右整形件、第二右整形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右整形驱动件一端的第二右整形件,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和第二右整形驱动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竖板的另一端的两侧,所述第二右整形件部分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二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一侧,且与第一右整形件之间具有第二空间,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第二右整形驱动件分别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第二右整形件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右整形件能够在所述第二孔位内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和第一右整形驱动件之间,所述第二左整形件和第二右整形件呈左右相对设置且两者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二左整形件的形状均为L形,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左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一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和第一右整形件之间,且与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一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左保护块,所述第二左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一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左保护块,所述第一左保护块和第二左保护块呈左右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和第二右整形件的形状均为L形,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右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竖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右整形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朝前延伸,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穿过所述竖板的第二孔位并位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和第一左整形件之间,且与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之间具有所述第二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右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一右保护块,所述第二右整形件的横部的靠近所述第二空间的一侧设有第二右保护块,所述第一右保护块和第二右保护块呈左右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顶盖片的压块组件,所述压块组件位于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之间,所述压块组件包括下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下压驱动件底端的压块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压块连接板底端的压块,所述前后驱动件与所述下压驱动件连接,所述下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竖板的一侧,所述前后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下压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下压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竖板、压块连接板、压块同步移动,所述下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压块连接板和压块上下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端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轨安装座,所述两个导轨安装座的顶端分别设有两个导轨,所述横板的底端设有与所述两个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横板位于所述前后驱动件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检测组件,所述角度检测组件包括固定架、支撑件、前后直线模组、固定板、上下驱动件、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竖板的上方并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顶端,所述前后直线模组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上下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前后直线模组的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上下驱动件的底端并位于所述左整形组件和右整形组件之间,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两端,所述前后直线模组用于驱动所述上下驱动件前后移动,所述上下驱动件的前后移动能够带动所述固定板、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同步移动,所述上下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固定板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的上下移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和第二距离传感器同步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4002.2U CN2189967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894002.2U CN2189967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96791U true CN218996791U (zh) | 2023-05-09 |
Family
ID=86220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894002.2U Active CN218996791U (zh) | 2022-10-31 | 2022-10-31 |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96791U (zh) |
-
2022
- 2022-10-31 CN CN202222894002.2U patent/CN2189967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492877B (zh) | 筒体自动成型焊接机 | |
CN203103743U (zh) | 连接器端子自动化组装设备 | |
CN204639602U (zh) | 触头焊接成型自动加工设备 | |
CN203003371U (zh) | 一种用于焊接的拼板工装 | |
CN209736513U (zh) | 一种圆柱形电容器双引脚同步折弯及整形设备 | |
CN109434350B (zh) | 适用于多种船用柴油机机架横梁部件的自动化装配装置 | |
CN218996791U (zh) |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的引脚校正机构 | |
CN220837296U (zh) | 一种后副车架矫形装置 | |
CN211727024U (zh) | 阴极板校正机 | |
CN217513248U (zh) | 一种激光焊接定位工装及激光焊接装置 | |
CN217114421U (zh) | 一种焊带处理装置 | |
CN115156691B (zh) |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超声波焊接系统 | |
CN209491195U (zh) | 一种电瓶电源接口焊接设备的铅柱整形机构 | |
CN213289145U (zh) | 一种汽车用u形零部件焊接工装 | |
CN204771121U (zh) | 镍片自动焊接机 | |
CN212019812U (zh) | 一种电池表面焊接装置及电池生产装置 | |
CN203636215U (zh) | 热铆焊接机 | |
CN203818038U (zh) | 车架前端附件总成定位分装台 | |
CN214600078U (zh) | 一种自动灌胶一体机 | |
CN217859571U (zh) | 一种半自动双头风道焊接设备 | |
CN219170031U (zh) | 一种锂电池模组焊接定位机构 | |
CN218341340U (zh) | 一种反变形辅助焊接装置 | |
CN221582566U (zh) | 一种焊接反变形补偿工装 | |
CN219684384U (zh) | 一种预点焊装置 | |
CN218051035U (zh) | 一种汽油机启动器支架焊接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