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6622U -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6622U
CN218996622U CN202223598978.1U CN202223598978U CN218996622U CN 218996622 U CN218996622 U CN 218996622U CN 202223598978 U CN202223598978 U CN 202223598978U CN 218996622 U CN218996622 U CN 218996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module
relay
housing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89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思敏
刘晓阳
张果
杨延东
吕来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89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966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6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6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预充继电器包括继电模块,继电模块包括壳体;触点和电阻模块,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间隔设置于壳体上,以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断开间隙;电阻模块设置于壳体。预充继电器中,电阻模块在接入预充继电器中的情况下,可以保证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的稳定性;而且电阻模块与继电模块结合后集成为一体,可以减小预充继电器占据的空间,实现预充继电器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预充继电器由继电器和预充电阻串联形成,以便于在带有容性负载的电路中,预充继电器在电路闭合前可以进行预充电。
但现有预充继电器中的继电器与预充电阻需单独固定,并用导线实现电连接,使得继电器与预充电阻所占空间较大,限制了预充继电器的小型化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的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预充继电器体积较大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充继电器,包括:
继电模块,所述继电模块包括壳体;
触点和电阻模块,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阻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
所述预充继电器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连通,以使所述电阻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导通;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
可选地,所述电阻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中;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靠近所述触点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以使所述电阻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导通;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远离所述触点并使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
可选地,所述继电模块还包括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动子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动子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电阻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所述动子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子组件连通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以使所述电阻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导通;
在所述动子组件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断开。
可选地,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所述电阻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二电阻模块;
所述第一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一触点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中,所述第二电阻模块与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槽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阻模块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一电阻膜,所述第一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中,所述第一电阻膜贴合于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内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装配槽为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通槽,所述第一电阻模块还包括第一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一电阻膜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继电模块还包括下盖,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支架和线圈,所述线圈支架固定于所述下盖上,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继电模块还包括上盖,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上盖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板和动铁芯,所述活动板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上盖,所述动铁芯与所述线圈磁感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预充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充继电器,所述预充继电器包括继电模块,所述继电模块包括壳体;触点和电阻模块,所述触点包括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在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之间形成断开间隙;所述电阻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预充继电器中,所述电阻模块在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中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所述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的稳定性;而且所述电阻模块与所述继电模块结合后集成为一体,可以减小所述预充继电器占据的空间,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小型化。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充继电器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充继电器的壳体和电阻模块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充继电器的电阻模块的示意图。
其中:
1、继电模块;11、壳体;111、第一装配槽;112、第二装配槽;12、定子组件;121、线圈支架;122、线圈;13、动子组件;131、活动板;132、动铁芯;14、下盖;15、上盖;
2、触点;21、第一触点;22、第二触点;
3、电阻模块;31、第一电阻模块;311、第一散热片;312、第一电阻膜;313、第一绝缘膜;32、第二电阻模块;
4、接线端子;41、第一接线端子;42、第二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充继电器,所述预充继电器包括:
继电模块1,所述继电模块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可以对所述继电模块1内部的组件进行防护,而所述继电模块1可以利用其内部的组件来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的通断。
触点2和电阻模块3,所述触点2包括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以在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形成断开间隙;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所述电阻模块3在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中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所述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的稳定性。
所述预充继电器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连通,具体可以通过将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上述断开间隙来实现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的连通,或者是通过所述继电模块1的内部组件设置于上述断开间隙来实现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的连通,以将所述电阻模块3在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中,使得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以便于通过所述预充继电器实现电路的导通。
参见图3,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也就是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的断开间隙没有被连通,以便于通过所述预充继电器实现电路的断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预充继电器包括继电模块1,所述继电模块1包括壳体11;触点2和电阻模块3,所述触点2包括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以在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形成断开间隙;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所述电阻模块3在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中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所述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的稳定性;而且所述电阻模块3与所述继电模块1结合后集成为一体,可以减小所述预充继电器占据的空间,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小型化。
另外,所述电阻模块3与所述继电模块1结合为一体后,可以无需导线连接所述电阻模块3与所述继电模块1,仅需要将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继电模块1上即可实现两者的机械与电气的连接,减少了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元器件数量和体积,同时也减少了所述预充继电器生产组装的电缆数量和紧固件数量,提高了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可靠性。
可选地,所述电阻模块3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中;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3靠近所述触点2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3远离所述触点2并使得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
具体地,所述壳体11中可以设置电机或者气缸等驱动组件,以用于驱动所述电阻模块3移动;或者是所述壳体11中具有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电阻模块3集成到所述定子组件上,同样可以实现所述电阻模块3的移动。所述电阻模块3在移动时可以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进而实现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的导通或者断开,以便于通过所述预充继电器实现电路的导通或者断开。
可选地,参见图1至图3,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定子组件12和动子组件13,所述定子组件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动子组件13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定子组件12能够驱动所述动子组件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并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子组件13连通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
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
具体地,所述定子组件12和动子组件13之间可以通过线圈与铁芯的磁感应配合来实现动子组件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或者是所述定子组件12和动子组件13之间通过电机与活动件的传动配合来实现动子组件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子组件12驱动所述动子组件13靠近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所述动子组件13连通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子组件12驱动所述动子组件13远离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以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对电路通断的灵活控制。
参见图5和图6,所述壳体11上具有第一装配槽111和第二装配槽112,所述电阻模块3包括第一电阻模块31和第二电阻模块32;
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与所述第一触点21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与所述第二触点22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槽112中。
具体地,所述壳体11可以为方形壳体或者球形壳体,在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与所述第一触点21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以及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与所述第二触点22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槽112中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装配槽111和第二装配槽112可以相对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以在保证对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和第二电阻模块32设置稳定性的基础上,在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相对后形成断开间隙,以便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的连通。
另外,所述壳体11可以为高分子材料的绝缘壳体,在所述壳体11注塑成型的过程中,可以将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和所述第一触点21,以及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和所述第二触点22一同注塑成型在一起,保证所述继电模块1和所述电阻模块3装配的紧凑性和牢固性。
可选地,参见图1和图2,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包括第一散热片311和第一电阻膜312,所述第一散热片3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所述第一电阻膜312贴合于所述第一散热片311的内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膜312可以与所述第一触点21连接,以便于所述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电阻膜312来避免充电电流对所述预充继电器造成较大冲击;而所述第一电阻膜312在通入电流的情况下会产生热量,为了便于所述第一电阻膜312的散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散热片311来给所述第一电阻膜312散热。
所述第一散热片311可以采用导热性能较好的绝缘材料,例如第一散热片311可以为导热硅胶片或者导热陶瓷片;所述第一散热片3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时可以直接外露,以便于在所述第一电阻膜312贴合于所述第一散热片311的内侧时,通过所述第一散热片311将所述第一电阻膜312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到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外部。
另外,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的结构相同,也就是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也可以具有第二散热片和第二电阻膜,所述第二散热片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槽中,所述第二电阻膜贴合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内侧,以便于通过所述第二散热片来给所述第二电阻膜散热。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通槽,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还包括第一绝缘膜313,所述第一绝缘膜31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阻膜312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311的一侧。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的成型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散热片311朝向所述壳体11内部的大平面上印刷所述第一电阻膜312,然后在所述第一电阻膜312的表面印刷所述第一绝缘膜31,以通过所述第一散热片311和所述第一绝缘膜313将所述第一电阻膜312夹在中间,所述第一绝缘膜313可以将所述壳体11内部的组件与所述第一电阻膜312隔开,保证所述第一电阻膜312在导通时的稳定性。
另外,所述第二装配槽112可以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通槽,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还包括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二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二电阻膜远离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一侧,以通过所述第二绝缘膜将所述壳体11内部的组件与所述第二电阻膜隔开。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槽111可以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沉槽,而且该沉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11的外部,以便于在该沉槽中设置外露的第一散热片311和位于第一散热片311内侧的第一电阻膜312;所述第二装配槽112也可以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沉槽,而且该沉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壳体11的外部。
可选地,参见图3至图5,所述预充继电器还包括接线端子4,所述接线端子4包括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连接后可以向所述壳体11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连接后也可以向所述壳体11的外部延伸,以便于在通过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来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通路的接线功能基础上,可以将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作为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固定点,保证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设置稳定性。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通过动子组件13连通后可以形成第一接线端子41、第一电阻模块31、第一触点21、动子组件13、第二触点22、第二电阻模块32至第二接线端子42的导通路径,以通过所述预充继电器实现电路的导通。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下盖14,所述壳体11的底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14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所述定子组件12包括线圈支架121和线圈122,所述线圈支架121固定于所述下盖14上,所述线圈122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121上,在对所述定子组件12进行安装时,可以先将所述线圈支架121和线圈122装配于所述下盖14上,然后将所述下盖14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所述动子组件13可以包括与所述线圈122配合的铁芯,以便于在所述线圈122通电的情况下实现所述动子组件13的灵活移动。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上盖15,所述壳体11的顶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上盖15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所述动子组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板131和动铁芯132,所述活动板131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上盖15,所述动铁芯132与所述线圈122磁感应配合。
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3,所述动铁芯132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所述线圈122的中空区域中,所述动铁芯132与所述线圈122的磁感应配合可以使得所述动铁芯132相对于所述线圈122做上下往复运动。
参见图1,当所述线圈122通电时,所述线圈122周围将产生电磁场,所述动铁芯132在该电磁场作用下受到向上的力而向上运动,所述动铁芯132带动活动板131向上运动并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接触,以将所述电阻模块3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导通电路。
参见图3,当所述线圈122失电时,所述动铁芯132不再受到所述电磁场的作用,使得所述动铁芯132在弹簧等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恢复原位,以断开所述电阻模块3的接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的预充继电器。
具体地,所述电池包中的预充继电器包括继电模块1、触点2和电阻模块3,所述继电模块1包括壳体11,所述触点2包括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以在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形成断开间隙;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所述电阻模块3在接入所述预充继电器中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所述预充继电器在预充电时的稳定性;而且所述电阻模块3与所述继电模块1结合后集成为一体,可以减小所述预充继电器占据的空间,实现所述预充继电器的小型化,以便于在所述电池包中设置更多的电芯,提高所述电池包的容量。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继电模块(1),所述继电模块(1)包括壳体(11);
触点(2)和电阻模块(3),所述触点(2)包括第一触点(21)和第二触点(22),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
所述预充继电器具有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连通,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模块(3)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中;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3)靠近所述触点(2)并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之间,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
在所述预充继电器处于断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阻模块(3)远离所述触点(2)并使得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定子组件(12)和动子组件(13),所述定子组件(12)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动子组件(13)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定子组件(12)能够驱动所述动子组件(13)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电阻模块(3)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并与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动子组件(13)连通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以使所述电阻模块(3)、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导通;
在所述动子组件(13)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点(21)和所述第二触点(22)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上具有第一装配槽(111)和第二装配槽(112),所述电阻模块(3)包括第一电阻模块(31)和第二电阻模块(32);
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与所述第一触点(21)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与所述第二触点(22)连接并共同设置于所述第二装配槽(11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包括第一散热片(311)和第一电阻膜(312),所述第一散热片(311)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中,所述第一电阻膜(312)贴合于所述第一散热片(31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槽(111)为设置于所述壳体(11)上的通槽,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还包括第一绝缘膜(313),所述第一绝缘膜(31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阻膜(312)远离所述第一散热片(311)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4),所述接线端子(4)包括第一接线端子(41)和第二接线端子(4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1)与所述第一电阻模块(31)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2)与所述第二电阻模块(3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下盖(14),所述壳体(11)的底部具有第一开口,所述下盖(14)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上;
所述定子组件(12)包括线圈支架(121)和线圈(122),所述线圈支架(121)固定于所述下盖(14)上,所述线圈(122)设置于所述线圈支架(1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充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模块(1)还包括上盖(15),所述壳体(11)的顶部具有第二开口,所述上盖(15)安装于所述第二开口上;
所述动子组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活动板(131)和动铁芯(132),所述活动板(131)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于所述上盖(15),所述动铁芯(132)与所述线圈(122)磁感应配合。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预充继电器。
CN202223598978.1U 2022-12-29 2022-12-29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Active CN2189966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978.1U CN21899662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8978.1U CN21899662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6622U true CN218996622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89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8978.1U Active CN218996622U (zh) 2022-12-29 2022-12-29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966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795B (zh) 热管理的电磁开关设备
US11830694B2 (en) Direct current relay
CN110783147B (zh) 一种直流接触器及汽车
EP2765587B1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CN108365725B (zh) 一种自发电开关装置
CN218996622U (zh) 预充继电器和电池包
CN201072732Y (zh) 小型单组常闭式继电器
CN201117581Y (zh) 电磁继电器
CN209169066U (zh) 一种强化散热的继电器
CN216389202U (zh) 电磁继电器、配电盒及电池包
CN214012848U (zh) 一种易装配型能抗短路电流直流接触器的触头组件
WO2022021286A1 (zh) 触头装置、电磁开关、车载充电机及新能源汽车
CN218939543U (zh) 高耐压的电磁继电器
CN108400061B (zh) 高压直流通断器
CN220306173U (zh) 一种接触器
CN220796596U (zh) 接触器以及车辆
CN2544410Y (zh) 超小型高灵敏继电器
CN111933488A (zh) 动触点结构及接触器
CN215527613U (zh) 一种接触器
CN220106373U (zh) 一种转换型直流接触器
CN219163272U (zh) 一种用于监测继电器触点状态的辅助触点结构
CN221125814U (zh) 一种基于无弧开关的电气保护设备
CN209981105U (zh) 三相保护器和电气设备
CN220627692U (zh) 一种用于高压开关设备的密闭式磁控开关
CN220041712U (zh) 一种模块化结构的交流接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