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7613U - 一种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27613U CN215527613U CN202121479367.8U CN202121479367U CN215527613U CN 215527613 U CN215527613 U CN 215527613U CN 202121479367 U CN202121479367 U CN 202121479367U CN 215527613 U CN215527613 U CN 2155276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ron core
- connecting rod
- contact
- rod shaft
- sta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分居所述电磁系统两侧,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连杆轴,一对静触头和隔离板,所述连杆轴下端连接有动铁芯,所述连杆轴上端与所述一对静触头相对应,所述一对静触头和隔离板位于所述动铁芯上方,所述一对静触头被所述隔离板隔开,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上方,当电磁系统导通时,所述动铁芯受到吸力向上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一起向上运动,实现与一对静触头的接触。接触器,过对接触器触头结构的改进,实现了触头的灵活布局,配合磁系统,接线,机壳实现接触器的合理布局,有效减少接触器体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触器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直流接触器普遍使用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电流范围在50~300A或更高,电流则在500~900V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直流接触器的额定电压需求越来越高。由于直流接触器的体积由额定电流决定,且触头处于封闭空间,故影响直流接触器寿命的最主要因素是接通电压,电压越高,电弧的能量越高,对触头的烧蚀越严重,直接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市面上,为利用直流接触器进产品的行多状态控制,通常是将两个或多个接触器叠加配合使用,但是该种将两个或多个接触器叠加配合使用的方式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很难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且采用组合接触器实现产品的多状态控制,由于组合接触器依然采用的传统结构,无法有效缩减体积,同时组合接触器多为陶瓷直流接触器,陶瓷直流接触器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两个或多个接触器叠加组合使用存在体积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一种接触器,通过对接触器触头结构的改进,一方面可以通过一个铁芯组和线圈控制多条外电路,节省了铁芯组和线圈的空,间实现了触头的灵活布局,配合磁系统,接线,机壳实现接触器的合理布局,有效减少接触器体积;另一方面针对动静铁芯放置位置的不同,通过该触头结构中动触头的下拉和上推,实现与静触头接触分离。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分居所述电磁系统两侧,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连杆轴,动触头和一对静触头一,所述连杆轴下端连接有动铁芯,所述连杆轴上端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一相对应,所述一对静触头一位于所述动触头上方,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上方,当电磁系统导通时,所述动铁芯受到吸力向上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和动触头一起向上运动,实现所述动触头与一对静触头一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上磁轭形成腔室,所述电磁系统布设在所述腔室中,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组件,主静铁芯装在所述线圈组件的空腔中,下磁轭装在所述腔室底部,连杆轴穿过所述腔室上的滑槽孔一端与腔室中的动铁芯连接,另一端固定装有动触头,所述动铁芯装在导磁环上,所述导磁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下磁轭上,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上磁轭上。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静触头一被隔离板隔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分居所述所述电磁系统两侧,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连杆轴、动触头和一对静触头二,所述连杆轴下端连接有动铁芯,所述连杆轴上端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相对应,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的触头部的上方,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下方,当电磁系统导通时,所述动铁芯受到吸力向下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和动触头一起向下运动,实现动触头与一对静触头二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上磁轭形成腔室,所述电磁系统布设在所述腔室中,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组件,主静铁芯装在所述线圈组件的空腔中,下磁轭装在所述腔室底部,连杆轴穿过所述腔室上的滑槽孔一端与腔室中的静铁芯对应,另一端位于腔室外装有动触头,所述一对静触头二固定装在所述上磁轭上,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下磁轭上位于所述连杆轴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静触头二为L形台阶状,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的台阶处的上方的空间区域。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通过对接触器触头结构的改进,可以通过一个铁芯组和线圈控制多条外电路,节省了铁芯组和线圈的空,间实现了触头的灵活布局,配合磁系统,接线,机壳实现接触器的合理布局,有效减少接触器体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1,电磁系统2和触头系统3,所述触头系统3分居所述电磁系统2两侧,所述触头系统3包括连杆轴3c,动触头3a和一对静触头一3b,3b’,所述连杆轴3c下端连接有动铁芯5,所述连杆轴3c上端固定装有动触头3a,所述动触头3a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一3b,3b’相对应,所述一对静触头一3b,3b’和隔离板4位于所述动铁芯5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静触头一3b,3b’被所述隔离板4隔开,所述静铁芯6位于所述动铁芯5上方,所述一对静触头一3b,3b’位于动触头3a上方,更进一步详细地讲就是所述壳体1和上磁轭7形成腔室A,所述电磁系统2布设在所述腔室A中,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线圈组件2a,主静铁芯2b装在所述线圈组件2a的空腔中,下磁轭8装在所述腔室A底部,所述连杆轴3c穿过所述腔室A上的滑槽孔A1一端与腔室A中的动铁芯5连接,另一端装有动触头3a,所述动铁芯5装在导磁环9上,所述导磁环9位于所述腔室A中装在所述下磁轭8上,所述静铁芯6位于所述腔室A中装在所述上磁轭7上。从而动铁芯5朝向静铁芯6方向运动时,动铁芯5不脱离导磁环9,于是,动铁芯5、导磁环9、下磁轭8依次连接,实现磁导通。
本实施例中,当电磁系统2导通时,所述动铁芯5受到吸力向上朝向静铁芯6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3和动触头3a一起向上运动,动触头3a与一对静触头一3b,3b’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1,电磁系统2和触头系统3,所述触头系统3分居所述所述电磁系统2两侧,所述触头系统3包括连杆轴3c、一对静触头二3d,3d’,所述连杆轴3c下端连接有动铁芯5,所述连杆轴3c上端装有动触头3a,所述动触头3a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3d,3d’相对应,所述动触头3a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3d,3d’的触头部的上方,静铁芯6位于所述动铁芯5下方,更进一步地讲就是所述壳体1和上磁轭7形成腔室A,所述电磁系统2布设在所述腔室A中,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线圈组件2a,主静铁芯2b装在所述线圈组件2a的空腔B中,下磁轭8装在所述腔室A底部,连杆轴3c穿过所述腔室A上的滑槽孔A1一端与腔室A中的静铁芯6对应,另一端位于腔室A外与一对静触头二3d,3d’对应,所述静铁芯6位于所述腔室A中装在所述下磁轭8上位于所述连杆轴3c下方。本实施例中,所述一对静触头二3d,3d’为L形台阶状,所述动触头3a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3d,3d’的台阶处的上方的空间区域。
本实施例中,当电磁系统2导通时,所述动铁芯5受到吸力向下朝向静铁芯6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3c和动触头3a一起向下运动,实现与一对静触头二3d,3d’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接触器,过对接触器触头结构的改进,实现了触头的灵活布局,配合磁系统,接线,机壳实现接触器的合理布局,有效减少接触器体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分居所述电磁系统两侧,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连杆轴,动触头和一对静触头一,所述连杆轴下端连接有动铁芯,所述连杆轴上端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一相对应,所述一对静触头一位于所述动触头上方,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上方,当电磁系统导通时,所述动铁芯受到吸力向上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和动触头一起向上运动,实现所述动触头与一对静触头一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上磁轭形成腔室,所述电磁系统布设在所述腔室中,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组件,主静铁芯装在所述线圈组件的空腔中,下磁轭装在所述腔室底部,连杆轴穿过所述腔室上的滑槽孔一端与腔室中的动铁芯连接,另一端固定装有动触头,所述动铁芯装在导磁环上,所述导磁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下磁轭上,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上磁轭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一被隔离板隔开。
4.一种接触器,它包括壳体,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分居所述电磁系统两侧,所述触头系统包括连杆轴、动触头和一对静触头二,所述连杆轴下端连接有动铁芯,所述连杆轴上端装有动触头,所述动触头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相对应,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的触头部的上方,静铁芯位于所述动铁芯下方,当电磁系统导通时,所述动铁芯受到吸力向下朝向静铁芯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连杆轴和动触头一起向下运动,实现动触头与一对静触头二的接触从而接通电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上磁轭形成腔室,所述电磁系统布设在所述腔室中,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组件,主静铁芯装在所述线圈组件的空腔中,下磁轭装在所述腔室底部,连杆轴穿过所述腔室上的滑槽孔一端与腔室中的静铁芯对应,另一端位于腔室外装有动触头,所述一对静触头二固定装在所述上磁轭上,所述静铁芯位于所述腔室中装在所述下磁轭上位于所述连杆轴下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为L形台阶状,所述动触头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头二的台阶处的上方的空间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9367.8U CN215527613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接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79367.8U CN215527613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接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27613U true CN215527613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811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79367.8U Active CN215527613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接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27613U (zh)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21479367.8U patent/CN2155276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80304B (zh) | 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 |
CN204289249U (zh) | 新型双动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 |
CN103500689B (zh) |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的电磁结构 | |
CN204289246U (zh) | 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 |
CN215527613U (zh) | 一种接触器 | |
CN220873491U (zh) | 一种具有监测主回路工作状态功能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03491196U (zh) | 一种大功率直流接触器 | |
CN215527608U (zh) | 一种接触器的串联磁路结构 | |
CN201522973U (zh) | 一种双层结构三相磁保持继电器 | |
CN214672418U (zh) | 一种具有辅助开关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105719893A (zh) | 一种附带操作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 |
CN202094043U (zh) | 动触头组件及其应用动触头组件的电磁隔离驱动智能开关 | |
CN201796810U (zh) | 不对称式真空灭弧室纵向磁场触头结构 | |
CN105719895A (zh) | 新型双动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 |
CN213815895U (zh) | 一种灭弧装置和断路器 | |
CN203787357U (zh) | 直流接触器 | |
CN213691890U (zh) | 一种带有辅助触点的高容量继电器 | |
CN210006677U (zh) | 一种直流接触器 | |
CN204230162U (zh) | 一种高可靠性双刀双掷同轴机电开关 | |
CN209929220U (zh) | 单相永磁机构及真空断路器 | |
CN216450566U (zh) | 一种接触器的布局结构 | |
CN105609377A (zh) | 改进型接触器 | |
CN201927550U (zh) | 换向接触器 | |
CN118231189B (zh) | 具有监测主回路工作状态及抗短路功能的高压直流接触器 | |
CN216145561U (zh) | 一种接触器的磁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