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91913U -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91913U
CN218991913U CN202222135006.2U CN202222135006U CN218991913U CN 218991913 U CN218991913 U CN 218991913U CN 202222135006 U CN202222135006 U CN 202222135006U CN 218991913 U CN218991913 U CN 218991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hell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50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汉海
林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91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91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具有一容置腔且呈弧状设置的壳体和吹风机构,壳体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吹风机构用于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吸入容置腔并引流至出风口排出;吹风机构包括设置在容置腔内的电源、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吹风组件,以及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安装盖和与安装盖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安装盖与壳体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吹风组件安装于安装区域,安装盖上开设有连通安装区域和进风口的吸风口,引流结构与壳体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的聚风通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有效提升出风口输出的风力,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2年02月14日在中国专利局提交的、申请号为202220284700.8、发明名称为“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背景技术
风扇是一种利用电动机驱动扇叶旋转,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实现降温的家用电器,主要用于清凉解暑和流通空气,广泛用于家庭、教室,办公室、商店、医院和宾馆等场所。当人们处于高温环境内或在炎热气候环境下需要外出时,迫切需要风扇使周围空气流通起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出现了方便用户随身携带使用的手握式风扇;然而在使用手握式风扇的时候需要占用用户的一只手,当用户需要双手做事时,就不能使用手握式风扇。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生产出挂脖式风扇,挂脖式风扇可以悬挂在用户的脖子上使用,从而解放用户的双手。挂脖式风扇通常会在绕脖处设置出风口,以将出风导向脖颈处,达到降温解暑效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挂脖式风扇的绕脖处的出风口与风扇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导致出风口输出的风力不足,无法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挂脖式风扇的绕脖处出风口与风扇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导致出风口输出的风力不足,无法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
具有一容置腔且呈弧状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吹风机构,用于将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容置腔并引流至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源、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吹风组件,以及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安装盖和与所述安装盖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所述安装盖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吹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进风口的吸风口,所述引流结构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连通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出风口的聚风通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转动风机,所述转动风机包括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上的转动架,以及沿所述转动架的周向外表面等间隔布设的斜流叶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风机的外周的转动叶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风通道包括加压段和送风段,所述加压段与所述安装区域相连,所述送风段与加压段相连,所述加压段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送风段之间,所述加压段的截面积由所述安装区域至所述送风段呈逐渐缩小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转动风机,所述转动风机为同轴双面的混流风机,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的缓冲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EMS电流脉冲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的温控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温控件和用于排除所述温控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散热风扇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和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的功能键,所述功能键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呈弧状设置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吹风机构,可以利用弧状壳体,可将便携式吹风装置整体悬挂在用户的脖颈上,无需手持,可以解放用户双手,在壳体上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吹风机构工作时,从进风口吸入空气,并压力后,从出风口排出,以对用户进行消暑降温;设置引流组件,引流组件包括安装盖和引流结构,安装盖和壳体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安装盖上开设有吸风口,引流结构与壳体围合形成聚风通道,吹风组件工作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压力后排至安装区域汇聚增加,再由聚风通道导流至出风口,减小出风阻力,以有效提升出风口输出的风力,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引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引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吹风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壳体;11、容置腔;12、进风口;13、出风口;14、散热孔;15、支撑部;2、吹风机构;21、电源;22、吹风组件;221、转动风机;2211、转动架;2212、斜流叶片;222、转动叶轮;23、引流组件;231、安装盖;2311、吸风口;232、引流结构;24、聚风通道;241、送风段;242、加压段;3、EMS电流脉冲组件;4、温控组件;41、温控件;42、散热风扇;5、控制面板;6、功能键;7、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包括具有一容置腔11且呈弧状设置的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吹风机构2,利用弧状壳体1可将便携式吹风装置整体悬挂在用户的脖颈上。壳体1上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1与外界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通过壳体1内的吹风机构2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2吸入容置腔11并引流至出风口13排出,实现挂脖颈使用时,解放用户双手,并进行消暑降温。吹风机构2包括电源21、吹风组件22和引流组件23,电源21设置在容置腔11内,吹风组件22与电源21电性连接,以通过电源21对吹风组件22供电。引流组件23包括安装盖231和引流结构232,引流结构232与安装盖231固定连接。吹风组件22安装在壳体1中,并且安装盖231罩于吹风组件22上,也就是说,安装盖231和壳体1围合形成安装区域,吹风组件22安装在安装区域。安装盖231上开设有吸风口2311,吸风口2311连通安装区域与进风口12,以便吹风组件22工作时,空气经进风口12进入吸风口2311,再进入吹风组件22。引流结构232与壳体1围合形成聚风通道24,聚风通道24与安装区域连通,进而聚风通道24与吹风组件22出口连通,聚风通道24与出风口13连通,以使吹风组件22输出的气体经聚风通道24加速后,经出风口13排出,以提升出风风速。壳体1内设置电源21,以通过壳体1内的电源21为吹风组件22提供作业所需的电能。吹风组件22启动并利用安装盖231上的吸风口2311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2导入安装区域内,经吹风组件22加压,再排至安装区域,而吹风组件22产生的风在安装区域内汇聚,再次加压,然后经聚风通道24加速,后经出风口13排出,从而有效提升出风口13输出的风力,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弧状壳体1包括柔性外壳和定型管,定型管设置在容置腔11内,且定型管与柔性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用户可根据使用需求或使用场景自调节壳体1的形态,如可通过改变壳体1的弯曲弧度,将便携式吹风装置绕设在手臂上使用,或者通过扭转壳体1以改变进风口12或出风口13的朝向。另外同时采用柔性外壳可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利用柔性外壳与用户的肩部和脖颈接触,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作用。此处对壳体1的柔性外壳的材质和定型管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可选地,柔性外壳的材质可采用硅胶或TPU材料(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利用其强度高、韧性好等特性。可选地,定型管可采用在鹅颈管或蛇形管的内部增加铝条,可将壳体1保持在用户所需的形态,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此处对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壳体1上的进风口12和出风口13的设置位置和个数不作限定。当便携式吹风装置悬挂在用户的脖颈处时,壳体1上的进风口12可设置于壳体1的朝向脖颈处的内表面;或,壳体1上的进风口12可设置于壳体1的背离脖颈处的外表面;或,壳体1上的进风口12可设置于壳体1的朝向上方的上表面;或,壳体1上的进风口12可设置于壳体1的朝向下方的下表面。优选地,壳体1上的进风口12设置在壳体1的朝向脖颈处的内表面;或,壳体1上的进风口12设置于壳体1的背离脖颈处的外表面。进风口12的数量为多个,以减少风阻,有利于吹风机构2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2导入容置腔11,保障输入容置腔11内的风量,进而有利于保障出风口13输出的风力。优选地,壳体1上的进风口12设置于壳体1的背离脖颈处的外表面,多个进风口12均匀布设在壳体1的外表面,在保障输入壳体1的容置腔11内的风量的同时,能够减小用户接收到的吹风机构2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可选地,壳体1上的出风口13可设置于壳体1的朝向上方的上表面,使容置腔11内的吹风机构2产生的风能够朝向用户的脖颈和头部吹扫,实现对用户进行消暑降温。可选地,壳体1上的出风口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出风口13等间隔布设在壳体1的朝向上方的上表面,能够多角度对用户进行吹扫降温,满足用户快速降温的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在容置腔11内的吹风组件22的数量可为一个或两个,当吹风组件22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吹风组件22分别设置在壳体1的两端。当吹风组件22的数量为一个时,可将吹风组件22设置在壳体1长度上的中部区域,并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232,利用壳体1两侧的两个引流结构232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两个聚风通道24,以使吹风组件22排出的风,经安装区域加压后,沿两侧的聚风通道24输送至出风口13,实现对用户进行消暑降温。
可选地,吹风组件22包括设置在安装区域内的转动风机221。转动风机221包括与电源21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在电机上的转动架2211,以及沿转动架2211的周向外表面等间隔布设的斜流叶片2212。电源21为转动风机221的电机提供作业所需的电能,电机驱动转动架2211转动并带动设置在转动架2211上的斜流叶片2212转动,将外界空气从进风口12导入安装区域内,同时利用安装区域限制风的流向提高风力,并由聚风通道24将安装区域内的风输送至出风口13,对用户进行吹扫降温。
可选地,转动风机221为混流风机,利用混流风机效率高、噪音小、结构紧凑、易安装等特点,通过转动风机221将外部空气导入安装区域内,转动风机221的斜流叶片2212使安装区域内的空气既做离心运动又做轴向运动,同时受限于安装盖231和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的安装区域,限制风的流向形成高压风,提高风力,从而提升出风口13输出的风力。换而言之,吹风组件22包括斜流式离心风机。
可选地,转动风机221可为同轴双面的混流风机,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1的进风口12,通过转动风机221将外部空气从壳体1两侧的进风口12导入安装区域内,提高外部空气的输入量,提高风力,从而提升出风口13输出的风力。
可选地,安装盖23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壳体1的内壁抵接的缓冲件,用于缓冲吹风机构2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同时能够减小安装盖231和壳体1的内壁抵接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可选地,缓冲件为固定连接在安装盖231的外表面的缓冲棉或硅胶。
请进一步参阅图3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组件23为一体成型件,便于加工生产,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当引流组件23安装至容置腔11内时,引流结构232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引流结构232的另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电源21的容置区域,电源21安装在容置区域内,以限制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的位移,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晃动产生震动,避免电源21与壳体1的内壁碰撞产生噪音,或对电源21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聚风通道24包括与安装区域相连的加压段242和与加压段242相连的送风段241,加压段242设置在安装区域和送风段241之间。加压段242的截面积由安装区域至送风段241逐渐减小设置,以将出风平顺引导至送风段241,而由于加压段242的截面积逐渐减小设置,气流流经压力段时,压力增大,风速增强,从而使空气经吹风组件22压力后,进入安装区域聚集加压,再经聚风通道24的加压段242加压提速,并且可以在提高风力的同时,能够避免流入送风段241的风反向逆流至安装区域内,进一步保障吹风装置能够持续输出高压风,为用户进行解暑降温,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的中部区域的内表面凸设有支撑部15,在使用时,壳体1挂于用户脖颈,支撑部15可以使壳体1的内表面与用户脖颈间隔开,减少壳体1与脖颈的贴合面积。另外,壳体1的中部区域的内表面设有出风口13,而支撑部15使壳体1的内表面与用户脖颈间隔开,避免用户脖颈堵塞壳体1内表面的出风口13,以更好的对用户脖颈处进行散热降温。
请进一步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电源21电性连接的EMS(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肌肉电刺激技术)电流脉冲组件3。EMS电流脉冲组件3用于产生微电流,以作用于用户的脖颈处,通过发送温和、轻柔的电波透过表皮层直达颈部真皮层,对颈部肌肉进行刺激和按摩,利用低强度特定波形电流刺激大脑、下丘脑、边缘网状结构,调节大脑兴奋性,治疗失眠、焦虑或缓解症状,有利于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EMS电流脉冲组件3可以设置在上述支撑部15中,以方便EMS电流脉冲组件3的安装,提成集成度。
请进一步参阅图1、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电源21电性连接的温控组件4。壳体1内的电源21为温控组件4提供运作时所需的电能,用户可根据自身使用需求控制温控组件4,当吹风机构2产生的风流经温控组件4时,温控组件4对风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有效增大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出风温度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温控组件4包括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温控件41和用于排除温控件41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风扇42,壳体1对应于散热风扇42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14,通过设置在壳体1内的温控件41实现制冷或制热,并由散热风扇42及时将温控件41产生的热量通过壳体1上的散热孔14排出壳体1外,避免壳体1内局部温度过高导致加速内部构件老化,有利于延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温控件41为半导体制冷件,当电源21提供的直流电通过两种不同半导体材料串联成的电偶时,在电偶的两端即可分别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可选地,温控组件4集成设置在EMS电流脉冲组件3,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生产成本,而且能够在满足用户需要对吹风机构2产生的风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需求的同时,享受EMS电流脉冲组件3产生的微电流对身体的弱电刺激和理疗,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与电源21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5和与控制面板5电性连接的功能键6,功能键6安装于壳体1上,控制面板5安装于壳体1中,用户可通过操作设置在壳体1上的功能键6,对便携式吹风装置进行启停控制或者模式选择,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操作便捷。
可选地,设置在壳体1内的电源21为蓄电池,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的外表面且与电源21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7,用户可通过充电接口7对壳体1内的蓄电池进行充电,保障电源21储存有足够的电能供便携式吹风装置作业,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8至图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吹风机构2的引流组件23包括安装盖231和与安装盖231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232,引流结构232与壳体1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由聚风通道24将安装区域内的风输送至出风口13。引流组件23为一体成型件,便于加工生产,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当引流组件23安装至容置腔11内时,引流结构232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引流结构232的侧壁表面向内凹陷形成有供电源21置入的限位槽,以将电源21限定在容置腔11内的预设位置,一方面能够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晃动产生震动,避免电源21与壳体1的内壁碰撞产生噪音,或对电源21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便于作业人员在组装过程中能够精准地将电源21安装至容置腔11内的预设位置,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提升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参阅图10,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吹风机构2的引流组件23包括安装盖231和与安装盖231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232,引流结构232与壳体1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由聚风通道24将安装区域内的风输送至出风口13。引流结构232由设于壳体1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上的导流板与壳体1的上侧壁合围形成。当壳体1组装完成并围合形成容置腔11时,设置在壳体1的相对两侧内壁上的导流板与壳体1的上侧壁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当引流组件23的安装盖231安装至容置腔11内时,安装盖231与导流板相抵接,导流板的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连通安装区域和出风口13的聚风通道24,导流板的另一侧与壳体1的内壁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电源21的容置区域,用于限制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的位移,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晃动产生震动,避免电源21与壳体1的内壁碰撞产生噪音,或对电源21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夹板,夹板与导流板之间形成限位槽,将电源21安装在限位槽内,以固定电源21,一方面能够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源21在容置腔11内晃动产生震动,避免电源21与壳体1的内壁碰撞产生噪音,或对电源21造成损坏,有利于延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便于作业人员在组装过程中能够精准地将电源21安装至容置腔11内的预设位置,有利于提高组装效率,使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提升便携式吹风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2,作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便携式吹风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吹风组件22还包括套设在转动风机221的外周的转动叶轮222,通过电源21为转动风机221的电机提供作业所需的电能,电机驱动转动架2211转动并带动转动叶轮222运作,转动风机221和转动叶轮222的共同作用下,有效增大外部空气从进风口12导入安装区域内的输入量,同时利用安装区域限制风的流向提高风力,形成高压风,并由聚风通道24将转动风机221和转动叶轮222导入的气流输送至出风口13,对用户进行吹扫降温。可选地,转动叶轮222可为直流式离心风机或斜流式离心风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施例,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一容置腔且呈弧状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吹风机构,用于将外界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吸入所述容置腔并引流至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吹风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电源、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吹风组件,以及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安装盖和与所述安装盖固定连接的引流结构,所述安装盖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安装区域,所述吹风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区域,所述安装盖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进风口的吸风口,所述引流结构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连通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出风口的聚风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转动风机,所述转动风机包括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电机、设置在所述电机上的转动架,以及沿所述转动架的周向外表面等间隔布设的斜流叶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转动风机的外周的转动叶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风通道包括加压段和送风段,所述加压段与所述安装区域相连,所述送风段与所述加压段相连,所述加压段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和所述送风段之间,所述加压段的截面积由所述安装区域至所述送风段呈逐渐缩小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域内的转动风机,所述转动风机为同轴双面的混流风机,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所述进风口。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盖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抵接的缓冲件。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EMS电流脉冲组件。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温控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组件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温控件和用于排除所述温控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风扇,所述壳体对应于所述散热风扇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控制面板和与所述控制面板电性连接的功能键,所述功能键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面板安装于所述壳体中。
11.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吹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吹风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且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口。
CN202222135006.2U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Active CN21899191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84700 2022-02-14
CN2022202847008 2022-02-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91913U true CN21899191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424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0)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0043.7A Pending CN115434932A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5006.2U Active CN218991913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3982.4U Active CN218376961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4952.5U Active CN218991912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4002.2U Active CN218376962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41617.5U Active CN218542648U (zh) 2022-02-14 2022-08-24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51118.4U Active CN218934771U (zh) 2022-02-14 2022-08-24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58693.7U Active CN219062020U (zh) 2022-02-14 2022-08-24 用于便携式吹风装置的风扇组件
CN202222572111.2U Active CN218760512U (zh) 2022-02-14 2022-09-27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11450863.XA Pending CN117249098A (zh) 2022-02-14 2022-11-18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0043.7A Pending CN115434932A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8)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3982.4U Active CN218376961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4952.5U Active CN218991912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134002.2U Active CN218376962U (zh) 2022-02-14 2022-08-12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41617.5U Active CN218542648U (zh) 2022-02-14 2022-08-24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51118.4U Active CN218934771U (zh) 2022-02-14 2022-08-24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22258693.7U Active CN219062020U (zh) 2022-02-14 2022-08-24 用于便携式吹风装置的风扇组件
CN202222572111.2U Active CN218760512U (zh) 2022-02-14 2022-09-27 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2211450863.XA Pending CN117249098A (zh) 2022-02-14 2022-11-18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0) CN11543493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1692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谢京司 便携式吹风装置及其风扇组件、挂脖风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51692A1 (zh) * 2022-02-14 2023-08-17 谢京司 便携式吹风装置及其风扇组件、挂脖风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4932A (zh) 2022-12-06
CN218376961U (zh) 2023-01-24
CN218376962U (zh) 2023-01-24
CN117249098A (zh) 2023-12-19
CN218991912U (zh) 2023-05-09
CN218542648U (zh) 2023-02-28
CN218760512U (zh) 2023-03-28
CN219062020U (zh) 2023-05-23
CN218934771U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91913U (zh) 一种便携式吹风装置
CN205842987U (zh) 落地式空调器
CN213346942U (zh) 热风循环消毒柜
CN109761200A (zh) 一种新型的移动式臭氧设备
CN219479900U (zh) 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食品加工机
CN209442644U (zh) 一种降噪风道壳体及使用其的氮氧分离装置
CN211449137U (zh) 一种多功能电风扇
CN213334736U (zh) 一种家用浴室散热装置
CN214501514U (zh) 一种具有制冷功能的空调扇
CN212202446U (zh) 一种污水处理循环泵固定装置
CN21014163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160163B (zh) 悬角空调室内机
CN213807947U (zh) 风力发电机组及其混合塔筒
CN2204130Y (zh) 空调床垫
CN216642527U (zh) 挂脖风扇
CN214542959U (zh) 一种节能型光伏接入并网柜
CN217744758U (zh) 一种急诊护理用外置降温装置
CN217926484U (zh) 一种多功能无叶挂脖风扇
CN215951562U (zh) 一种取暖电器用保护外壳
CN110752711A (zh) 一种电机用散热装置
CN218829636U (zh) 一种风能发电用逆变电源
CN203083423U (zh) 一种高可靠热交换器
CN211716871U (zh) 一种嵌入式暖风机
CN212644953U (zh) 一种热风加热装置及空气炸锅
CN220025360U (zh) 一种水循环控温的热敷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