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7850U -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7850U
CN218987850U CN202223197134.6U CN202223197134U CN218987850U CN 218987850 U CN218987850 U CN 218987850U CN 202223197134 U CN202223197134 U CN 202223197134U CN 218987850 U CN218987850 U CN 218987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mechanism based
material loading
bas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9713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忠森
屈笑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ulian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ulian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ulian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ulian We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9713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7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7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7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包括底座,底座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上料支座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外侧安装有螺旋上料叶片,传动轴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连接轴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上料支座下端一侧安装有进料口,上料支座上端一侧安装有下料口,上料支座一侧安装有吸尘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支座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和螺旋上料叶片,上料支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使得能够对球状柔性物料进行连续上料处理,上料效率较高,螺旋上料叶片不会对球状柔性物料形成挤压,有利于提高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视觉检测系统就是用工业相机代替人眼睛去完成识别、测量、定位等功能。一般视觉检测系统由相机、镜头、光源组合合成,可以代替人工完成条码字符、裂痕、包装、表面图层是否完整、凹陷等检测,使用视觉检测系统能有效的提高生产流水线的检测速度和精度,大大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人工成本,同时防止因为人眼疲劳而产生的误判。视觉检测系统需要用到上料机构。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220163392.3的一种视觉检测上料设备,包含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升降台、空盘升降台、产品载台、机械手移动机构和搬运机械手;所述上料升降台用于放置载有待测产品的托盘;本方案可以自动将上料升降台上的托盘中的待测产品搬运到产品载台上,并将的空的托盘搬运到空盘升降台上;并且配合升降机构,可以对堆叠的料盘自动进给,并自动下降堆叠收盘;提高了视觉检测产品的上料效率,并保证了待测产品上料后的位置精度,但是,不便于对柔性物料上料处理,易对柔性物料形成挤压,从而影响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进而影响视觉检测的下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柔性物料上料处理,易对柔性物料形成挤压,从而影响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进而影响视觉检测的下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所述上料支座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外侧安装有螺旋上料叶片,所述传动轴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连接轴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上料支座下端一侧安装有进料口,所述上料支座上端一侧安装有下料口,所述上料支座一侧安装有吸尘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侧两端安装有行走轮,且行走轮上侧的底座内螺纹安装有第一锁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和下料口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进料口一端上侧安装有进料斗。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外侧滑动套设有延伸料口,且延伸料口一端下侧螺纹安装有第二锁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支座一侧的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一端连接有输风管,所述输风管一端通过吸尘箱连接有负压管,且负压管一侧连接有吸尘管,吸尘箱一侧安装有排尘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组和第二齿轮组均采用减速齿轮组,所述底座一端上侧安装有控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支座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和螺旋上料叶片,传动轴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上料支座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下料口,使得能够对球状柔性物料进行连续上料处理,上料效率较高,螺旋上料叶片不会对球状柔性物料形成挤压,有利于提高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由于底座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连接轴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使得通过第二电机和齿轮组驱动上料支座水平旋转调节,从而能够调整下料口的下料角度,满足不同水平角度的下料使用处理;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上料支座一侧安装有吸尘机构,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支座一侧的鼓风机,鼓风机一端连接有输风管,输风管一端通过吸尘箱连接有负压管,且负压管一侧连接有吸尘管,使得能够对上料支座内部输送的柔性物料外部进行吸尘处理,防止灰尘影响物料的视觉检测。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板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尘机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支座;2、底座;3、连接轴;4、第二齿轮组;5、第二电机;6、传动轴;7、螺旋上料叶片;8、第一齿轮组;9、第一电机;10、下料口;11、延伸料口;12、第二锁定螺栓;13、吸尘箱;14、输风管;15、鼓风机;16、第一锁定螺栓;17、行走轮;18、进料口;19、进料斗;20、控制开关;21、负压管;22、吸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包括底座2,底座2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3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1,上料支座1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6,传动轴6外侧安装有螺旋上料叶片7,传动轴6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8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9,使得通过第一电机9驱动螺旋上料叶片7旋转调节,从而能够对球状柔性物料进行连续上料处理,上料效率较高,螺旋上料叶片7不会对球状柔性物料形成挤压,有利于提高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连接轴3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4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5,上料支座1下端一侧安装有进料口18,上料支座1上端一侧安装有下料口10,上料支座1一侧安装有吸尘机构,使得能够对上料支座1内部输送的柔性物料外部进行吸尘处理,防止灰尘影响物料的视觉检测。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座2下侧两端安装有行走轮17,使得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搬运使用处理,且行走轮17上侧的底座2内螺纹安装有第一锁定螺栓16,便于对行走轮17进行锁定处理。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进料口18和下料口10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进料口18一端上侧安装有进料斗19,便于将柔性物料投入进料口18内部进行连续上料处理。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下料口10外侧滑动套设有延伸料口11,且延伸料口11一端下侧螺纹安装有第二锁定螺栓12,使得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延伸料口11的使用长度,从而能够满足不同高度下料使用处理。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支座1一侧的鼓风机15,鼓风机15一端连接有输风管14,输风管14一端通过吸尘箱13连接有负压管21,且负压管21一侧连接有吸尘管22,吸尘箱13一侧安装有排尘盖,使得能够对上料支座1内部输送的柔性物料外部进行吸尘处理,防止灰尘影响物料的视觉检测。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齿轮组8和第二齿轮组4均采用减速齿轮组,底座2一端上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0,便于进行整体操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通过上料支座1内中部旋转设有的传动轴6和螺旋上料叶片7,传动轴6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8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9,上料支座1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18和下料口10,使得能够对球状柔性物料进行连续上料处理,上料效率较高,螺旋上料叶片7不会对球状柔性物料形成挤压,有利于提高柔性物料上料使用的安全性;
而且底座2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3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1,连接轴3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4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5,使得通过第二电机5和齿轮组驱动上料支座1水平旋转调节,从而能够调整下料口10的下料角度,满足不同水平角度的下料使用处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上侧中部通过连接轴(3)旋转安装有上料支座(1),所述上料支座(1)内中部旋转设有传动轴(6),所述传动轴(6)外侧安装有螺旋上料叶片(7),所述传动轴(6)一端通过第一齿轮组(8)传动连接有第一电机(9),所述连接轴(3)下端通过第二齿轮组(4)传动连接有第二电机(5),所述上料支座(1)下端一侧安装有进料口(18),所述上料支座(1)上端一侧安装有下料口(10),所述上料支座(1)一侧安装有吸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下侧两端安装有行走轮(17),且行走轮(17)上侧的底座(2)内螺纹安装有第一锁定螺栓(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8)和下料口(10)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进料口(18)一端上侧安装有进料斗(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0)外侧滑动套设有延伸料口(11),且延伸料口(11)一端下侧螺纹安装有第二锁定螺栓(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机构包括设置在上料支座(1)一侧的鼓风机(15),所述鼓风机(15)一端连接有输风管(14),所述输风管(14)一端通过吸尘箱(13)连接有负压管(21),且负压管(21)一侧连接有吸尘管(22),吸尘箱(13)一侧安装有排尘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组(8)和第二齿轮组(4)均采用减速齿轮组,所述底座(2)一端上侧安装有控制开关(20)。
CN202223197134.6U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Active CN218987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134.6U CN21898785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97134.6U CN21898785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7850U true CN21898785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97134.6U Active CN218987850U (zh) 2022-11-30 2022-11-30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7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5045B (zh) 一种木板加工送料系统
CN111531763A (zh) 一种大吨位的橡胶成型机的便捷模具
CN218987850U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柔性上料机构
CN114453882B (zh) 一种纽扣式微孔陶瓷灌水器的自动化生产装置
CN117602318A (zh) 一种用于吸尘器智能生产的运输带
CN216460230U (zh) 金属检测设备
CN112027989B (zh) 一种用于旋盖作业的自动送盖装置
CN212449595U (zh) 一种圆棒自动上料设备
CN220991862U (zh) 一种胶塞尺寸检测装置
CN211108115U (zh) 一种塑料切粒机自动包装器
CN217786941U (zh) 一种大瓶子灯检机
CN209968952U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一次性纸浆餐盘检测设备
CN113573568A (zh) 摄像头芯片维修用贴片装置
CN210455264U (zh) 自动取样装置及原料药灌装轧盖系统
CN209534101U (zh) 一种pvc粉料辅助喂料装置
CN216911086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流水线散热器漏装视觉检测装置
CN116116731B (zh) 一种传感器分料设备
CN219756992U (zh) 一种高温炉的输送装置
CN111776604A (zh) 一种能够降低塑料瓶瓶片磨损度的塑料瓶输送装置
CN214568378U (zh) 一种简易牛饲料自动提升上料装置
CN220760102U (zh) 一种具有可调性能的分拣装置
CN206358943U (zh) 污泥卸料系统
CN218319188U (zh) 适用于全自动收料片输送带的自动机构
CN219383600U (zh) 一种再生塑料颗粒储存装置
CN218743284U (zh) 一种吸附传送机构及泡罩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