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7679U - 运输载具 - Google Patents

运输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7679U
CN218987679U CN202223452656.6U CN202223452656U CN218987679U CN 218987679 U CN218987679 U CN 218987679U CN 202223452656 U CN202223452656 U CN 202223452656U CN 218987679 U CN218987679 U CN 2189876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go
frame
compartment
transport vehicle
vehic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5265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梦迪
张凌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5265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76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76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76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运输载具,包括框架和用于存放货物的载货单元;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框边;所述载货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堆叠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边被配置为将所述载货单元限制在所述框架内。本公开的运输载具中,载货单元限制在框架内,能够使运输载具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且框架结构简单,载货单元容易拆装,能够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Description

运输载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运输载具。
背景技术
在货到人物流方案中,通过货架承载货箱,货架是仓库中数量最多的元素。在发货运输到实施现场组装过程中,货架都占据着非常大的体积和安装成本。
对于整体性较高的货架,安装工序少,能够较快拆装,但货架的整体体积较大,打包尺寸大,运输成本高。对于可拆解为更小零部件的货架,可紧凑打包,运输成本低,但是零部件较多,现场部署安装耗费人时长,效率低,成本高,并且难以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货架的结构稳定。因此,亟需一种方案解决现有货架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运输载具。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运输载具,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多个框边;
用于存放货物的载货单元,所述载货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堆叠在所述框架内;所述框边被配置为将所述载货单元限制在所述框架内。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货单元包括货格和配合在所述货格内的货箱,所述货格设置有供所述货箱进出的至少一个开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载货单元的货格相互独立,并且通过限位结构相互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所述载货单元的货格相互可拆卸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货单元的货格和货箱之间通过防滑结构配合。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格的顶部、底部以及各个侧面均设置为供所述货箱进出的开口,所述货格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货箱的活动支撑件,所述活动支撑件被配置为能够打开所述货格底部的开口。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格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活动支撑件,相邻所述活动支撑件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货箱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的作用推开所述活动支撑件以进入或离开货格。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格设置为可活动的框型结构,并且具有立体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货格上设置有能够将所述货格锁定在立体状态的锁定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格包括两个格框,以及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格框之间的格条,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格框上的第一限位孔,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格条上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被配置为在所述货格立体状态时对齐。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格的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所述框架外。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货单元为用于承载货物的货箱。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边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载货单元的棱边卡合的卡槽。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还包括与所述框边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和压框,所述底座支撑在所述载货单元底部,所述压框盖设在所述载货单元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内至少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载货单元的第一区域,以及用于容纳其他货物的第二区域。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载货单元限制在框架内,能够使运输载具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且框架结构简单,载货单元容易拆装,能够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载货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载货单元尺寸不同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格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箱单独堆叠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格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箱与货格的装卸方式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箱从货格底部开口装卸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格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格进行折叠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货格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载货单元为货箱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载具中框架第一区域、第二区域的示意图。
图1至图14中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框架;11、框边;111、卡槽;12、底座;13、压框;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
2、载货单元;21、货格;211、格框;212、格条;213、第一限位孔;214、第二限位孔;22、货箱;23、限位结构;24、防滑结构;25、活动支撑件;26、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运输载具,如图1所示,包括框架1和用于存放货物的载货单元2,载货单元2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堆叠在框架1内。具体地,载货单元2紧凑的堆放在框架1内,并且叠放成至少两层,相邻的载货单元2可以是相互独立并且紧密排列的,也可以是相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框架1包括多个框边11,框边11被配置为将载货单元2限制在框架1内,以使运输载具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并且,框架1结构简单,载货单元2容易拆装,能够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在本公开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框边11可以通过与载货单元2卡接配合的方式进行限位。具体的,如图2所示,框边11的内侧可以设置有与载货单元2的棱边卡合的卡槽111,卡槽111沿着框边11长度方向延伸。当然,框边11与载货单元2也可以通过其它常规的卡接结构配合进行限位。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载货单元2包括货格21和货箱22,货箱22配合在货格21内,并且用于承载货物。货格21设置有至少一个供货箱22进出的开口,货箱22能够通过开口装入货格21中,或者通过开口从货格21中取出。货格21的边缘能够与框边11的卡槽111卡合,从而将货格21限制在框架1内。
详细地,货格21可以设置为至少有一个开口朝向框架1的外侧,在不拆卸框架1的情况下,货箱22依然能够从货格21中取出,或者装入货格21中。取放货箱22的操作可以通过人工作业或机器人作业完成,取出货箱22对货箱22中的货物进行拣选或其它作业,完成作业后将货箱22放回。
至少两个载货单元2在高度方向上堆叠为多层,每层至少包括一个载货单元2,如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层可以设置六个载货单元2,并且排成前后两行,每行三个载货单元2。靠近边缘的载货单元2与框边11限位配合。位于前侧的货格21开口朝向框架1的前侧,位于后侧的货格21开口朝向后侧,以便于从框架1的前后两侧取放货箱22。
如图1、图4所示,框架1中的多个载货单元2可以尺寸相同,在框架1中均匀叠放;或者,框架1中的载货单元2也可以尺寸不相同,通过不同尺寸的货箱22存放不同大小的货物。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载货单元2的货格21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不必进行安装拆卸,组装时将货格21直接堆叠在一起。如图3所示,相邻载货单元2之间可以通过限位结构23相互配合,具体的,相邻的货格21之间通过限位结构23相互配合。限位结构23能够将相邻的货格21配合在一起,防止出现相对移动,从而保证货格21稳定性。限位结构23可以采用凹凸限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并且凹槽和凸起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货格21外侧。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采用其它常规的限位结构作为限位结构23,本公开不再举例说明。
限位结构23可以设置为阻止货格21向框架1外侧移动,如图1、图3所示,限位结构23用于阻止不与框边11配合的货格21发生位移。详细地,限位结构23的凹槽和凸起设置为在货格21的侧面上下延伸,在货格21的顶部、底部向左右延伸,以阻止货格21从前后方向脱离框架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载货单元2的货格21和货箱22之间可以通过防滑结构24配合,在运输过程中,防滑结构24能够阻止货箱22从货格21中脱离,提高运输载具的稳定性。防滑结构可以设置在货格21的内侧、货箱22的外侧,具体可以设置在货格21、货箱22的顶部、底部或侧面等位置。防滑结构24可以是粗糙面、防滑纹、防滑垫等能够增加摩擦力的结构。如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防滑结构24设置在货格21开口的底部边缘,阻止货箱22从开口脱离。
需要取出货箱22时,机器人可以通过吸盘、夹爪等抓取货箱22,并且克服防滑结构24的摩擦力将货箱22从货格21中拉出。
如图6所示,将货箱22取出后可以堆叠在缓存区或者一旁,作为缓存货架,节省占用的空间。当需要货箱22中的货物时,再从该缓存货架中取出货箱22,并送至工作台或者直接进行人工拣选等作业,完成作业后,可以再将货格21放回到框架1内。
货格21可以设置成一体式结构,或者可以设置成可拆卸、可折叠等结构,能够在打包运输时进一步减小占用的空间,降低运输成本。货格21可以设置成结构较为稳定的箱型结构,也可以设置为质量较轻的框型结构,框型结构具有更多开口,能够更加灵活的装卸货箱22。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所示,货格21的顶部、底部以及各个侧面均设置为供货箱22进出的开口,货箱22能够从各开口装入货格21或离开货格21。货格21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货箱22的活动支撑件25,活动支撑件25被配置为能够打开货格21底部的开口,以使货箱22能够从底部开口进行装卸。
详细地,如图7所示,货格21整体呈框型结构,并且由多个格条围成,限位结构23可以设置在格条上。活动支撑件25可以是条状、板状等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结构,并且可以转动连接在货格21的底部的格条上,货格21底部的格条上均设置有活动支撑件25。相邻的活动支撑件25之间通过弹性件26连接,弹性件26能够拉住相邻的两个活动支撑件25,使活动支撑件25位于初始位置。在初始位置,活动支撑件25位于货格21底部的开口内,并保持在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状态,而且能够承载货箱22的重量。并且在初始位置时,活动支撑件25围在货格21底部开口的边缘,中间可以留有供机器人或人工操作的空间,以从底部开口取放货箱22。
如图7所示的示例中,货格21为长方体框架结构,底部开口为矩形,活动支撑件25设置有四个,并且分别铰接在开口的四个边缘,活动支撑件25为梯形板件,环绕在底部开口内。
活动支撑件25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克服弹性件26的弹力作用,将货格21底部的开口打开,以使货箱22能够通过开口进行装卸。活动支撑件25所受的外力撤销后,弹性件26能够驱动活动支撑件25回到初始位置。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装卸货箱22时,货箱22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克服弹性件26的作用推开活动支撑件25以进入或离开货格21。
在装箱时,如图9所示,将货箱22从货格21底部向上顶起,推动活动支撑件25向上旋转,打开底部开口,从而将货箱22从底部开口装入货格21中。货箱22继续上升至离开活动支撑件25,活动支撑件25在弹性件26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然后将货箱22放置在下方的活动支撑件25上。
卸箱时,机器人从货格21底部抓取货箱22,将货箱22向下拉出,货箱22能够推动活动支撑件25向下旋转,打开底部开口,从而货箱22能够脱离货格2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货格21可以设置为可活动的框型结构,并且具有立体状态和折叠状态。如图10所示,立体状态时用于盛放货箱22;如图11所示,折叠状态时能够减小体积,便于打包运输。并且,货格21上设置有能够将货格21锁定在立体状态的锁定结构。锁定结构可以通过螺钉、螺栓、销钉、卡扣等对货格进行固定。
详细地,如图10、图11所示,货格21包括两个格框211,以及活动连接在两个格框211之间的格条212,格框211和格条212连接成框型结构。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格框211上的第一限位孔213,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格条212上的第二限位孔214,第一限位孔213、第二限位孔214靠近格框211和格条212的活动连接处,并且第一限位孔213、第二限位孔214被配置为在货格21立体状态时对齐,可以穿设销钉或螺栓,从而将格框211和格条212锁定在立体状态。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相邻载货单元2的货格21可以设置为相互可拆卸连接的结构,相邻的货格可以共用部分零部件,可以节省货格21所需的零部件,降低成本。例如,如图12所示,货格21可以通过层板和立柱拼接而成,上下相邻的两个货格21可以共用同一层板,左右相邻的两个货格21可以共用立柱。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载货单元2为用于承载货物的货箱22,不包括货格21,货箱22直接堆叠在框架1内,也就是说货箱22本身可以作为独立的载货单元2。相邻的货箱22之间可以直接通过限位结构23相互配合,限位结构23阻止相邻的货箱22发生相对移动,保证结构的稳定性。货箱22至少一个开口可以朝向框架1外,取放货物时,不必将货箱22取出,可以直接从货箱22开口进行货物的取放。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框架1还包括与框边11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2和压框13,框边11竖向延伸,底座12支撑在载货单元2底部,压框13盖设在载货单元2的上方。底座12的下方可以留有空间供机器人或人工操作。
底座12可以是板件、格栅等结构,能够支撑底层所有的载货单元2即可;压框13可以是板件、格栅、边框等结构,对顶层的载货单元2起到限制作用即可。框架1可以设置为棱柱结构,至少包括三个框边11。底座12、压框13可以通过螺钉连接、插接等方式可拆卸连接在框边11上本公开对底座12、压框13的具体形状、结构和安装方式不做限制。如图2所示的一个示例中,框架1设置成长方体结构,包括四个框边11,底座12设置为矩形板状结构,压框13设置为矩形框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框架1内至少包括用于容纳载货单元2的第一区域1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容纳其他货物的第二区域102。具体的,第一区域101是底座12、压框13之间的区域,并且第一区域101、第二区域102上下设置。框架1内可以设置更多第一区域101、第二区域102。第二区域102底部可以设置用于支撑货物的层板,第二区域102内可以承载尺寸更大的货物。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1),所述框架(1)包括多个框边(11);
用于存放货物的载货单元(2),所述载货单元(2)至少设置有两个,并且堆叠在所述框架(1)内;所述框边(11)被配置为将所述载货单元(2)限制在所述框架(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单元(2)包括货格(21)和配合在所述货格(21)内的货箱(22),所述货格(21)设置有供所述货箱(22)进出的至少一个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载货单元(2)的货格(21)相互独立,并且通过限位结构(23)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载货单元(2)的货格(21)相互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单元(2)的货格(21)和货箱(22)之间通过防滑结构(24)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格(21)的顶部、底部以及各个侧面均设置为供所述货箱(22)进出的开口,所述货格(21)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货箱(22)的活动支撑件(25),所述活动支撑件(25)被配置为能够打开所述货格(21)底部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格(21)的底部边缘设置有多个活动支撑件(25),相邻所述活动支撑件(25)通过弹性件(26)连接,所述货箱(22)被配置为在外力作用下克服所述弹性件(26)的作用推开所述活动支撑件(25)以进入或离开货格(2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格(21)设置为可活动的框型结构,并且具有立体状态和折叠状态,所述货格(21)上设置有能够将所述货格(21)锁定在立体状态的锁定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格(21)包括两个格框(211),以及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格框(211)之间的格条(212),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格框(211)上的第一限位孔(213),以及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格条(212)上的第二限位孔(214),所述第一限位孔(213)、第二限位孔(214)被配置为在所述货格(21)立体状态时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格(21)的至少一个开口朝向所述框架(1)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货单元(2)为用于承载货物的货箱(2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边(11)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载货单元(2)的棱边卡合的卡槽(111)。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还包括与所述框边(11)可拆卸连接的底座(12)和压框(13),所述底座(12)支撑在所述载货单元(2)底部,所述压框(13)盖设在所述载货单元(2)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运输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至少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载货单元(2)的第一区域(101),以及用于容纳其他货物的第二区域(102)。
CN202223452656.6U 2022-12-22 2022-12-22 运输载具 Active CN2189876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2656.6U CN218987679U (zh) 2022-12-22 2022-12-22 运输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52656.6U CN218987679U (zh) 2022-12-22 2022-12-22 运输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7679U true CN218987679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4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52656.6U Active CN218987679U (zh) 2022-12-22 2022-12-22 运输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76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920125T3 (es) Procedimiento y sistema para la preparación de pedidos de mercancías, situadas en recipientes de mercancía de detalle apilables sobre palés de artículos en un almacén de palés, sobre un palé de destino
KR102462888B1 (ko) 로봇형 물품 취급 시스템, 장치 및 방법
US4880116A (en) Robotic accessible wafer shipper assembly
US4817795A (en) Robotic accessible wafer shipper assembly
JPS6322364A (ja) 移動式特別展示モジユ−ル
EP1049632B1 (en) Transport assembly
JPH01294460A (ja) 移動式特別表示モジユール
KR20110031354A (ko) 물품 운송
US3754803A (en) Equipment transporter and storage module
EP2783995A1 (en) Logistics crate module and method of transporting goods
CN218987679U (zh) 运输载具
US9192253B2 (en) Box, rack,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presentation of products
GB2207665A (en) Method & apparatus for storing & re-stocking consumer goods
JP2005219795A (ja) 梱包方法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梱包装置
CN110817119A (zh) 一种包装箱转运存储架
JP2010280406A (ja) 箱詰め装置
JP2001048178A (ja) 多段積みトレイ
JPH08318946A (ja) 浴室ユニット用部材の輸送用収納ボックス
JP2001048177A (ja) 多段積みトレイ
JP2001048175A (ja) 運搬用容器
CN213706254U (zh) 一种方便码垛的小型包装木箱
JPH08318947A (ja) かご型運搬容器
JPH0318357Y2 (zh)
US20080289995A1 (en) Method of storing for shipment prismatic objects such as laptop computer casings
JPS6231399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