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6903U - 一种测绘无人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绘无人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6903U
CN218986903U CN202223410608.0U CN202223410608U CN218986903U CN 218986903 U CN218986903 U CN 218986903U CN 202223410608 U CN202223410608 U CN 202223410608U CN 218986903 U CN218986903 U CN 2189869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body
fixedly connected
ship
fixedly arranged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106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先柯宇
赵大强
苏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34106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69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69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69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绘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推进器,所述船体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摄像头,所述船体的两侧面均活动穿插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船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筒,所述船体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船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摆动杆,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感应开关,通过一系列结构的设置使得本装置能够使得船体在两个推进器工作时进行直线形式,在船体向一侧倾斜后,进行自我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测绘无人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测绘无人船。
背景技术
无人船是一种可以无需遥控,借助精确卫星定位和自身传感即可按照预设任务在水面航行的全自动水面机器人,无人船代表了自动化与智能化测绘的重要的设备,从而达到所需完成测绘工作。
现有的测绘无人船多在浅水区域使用,由于浅水区域水下地形复杂,暗礁众多,且受到风浪的影响,无人船容易受到风浪影响偏离原本的航道,使得无人船可能会发生侧翻,而且使无人船撞击或是触碰到暗礁上,造成破损使得无人船进水让无人船损坏或沉没,导致测绘设备损坏,测绘工程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绘无人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无人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推进器,所述船体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摄像头,所述船体的两侧面均活动穿插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船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筒,所述船体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凸轮,所述船体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表面套设有摆动杆,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感应开关。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位于船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船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活动杆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船体的两侧面均固定穿插有密封套,所述活动杆通过密封套延伸至船体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摆动杆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两个所述弹性推杆呈对称设置,且所述摆动杆为铁质材料制成。
优选的,两个所述感应开关均通过导线与电机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机底座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
优选的,所述浮筒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浮筒,能够对船体进行两侧支撑,起到稳定的作用,且浮筒的前侧设有锥形头,能够减小与水面的摩擦力,从而方便船体更好的行驶;
2、本实用新型由于活动杆能够伸缩,从而能够调节浮筒与船体之间的距离,进而在船体向一侧倾斜后,进行自我调整,提高船体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感应开关及电机的信号传递效果,能够自动进行调整,无需人工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使得船体在两个推进器工作时进行直线形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推进器;3、防水摄像头;4、活动杆;5、浮筒;6、电机底座;7、电机;8、转轴;9、凸轮;10、推板;11、弹簧;12、固定板;13、摆动杆;14、弹性推杆;15、固定轴;16、感应开关;17、密封套;18、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测绘无人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推进器2,推进器2是动力来源,能够使得船体1向前移动,船体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摄像头3,防水摄像头3是方便使用者观看水下的情况,船体1的两侧面均活动穿插有活动杆4,活动杆4远离船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筒5,由于船体1本身具备一定的浮力,然后配合两个浮筒5,用以对船体1两侧进行支撑,船体1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6,电机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凸轮9,船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5,固定轴15的外表面套设有摆动杆13,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感应开关16,两个感应开关16分别控制对应位置的浮筒5的位置。
请参阅图1和图2,活动杆4位于船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0,推板10与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位于活动杆4的外表面,弹簧11是方便推板1进行自动复位的,使得在凸轮9处于垂直状态下,两个浮筒5能够处于对称状态,从而位置相同时能够使得船体1处于直线移动的状态。
请参阅图1、图1和图4,船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穿插有密封套17,活动杆4通过密封套17延伸至船体1的外侧,密封套17是能够在活动杆4进行伸缩时,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通过通孔进入船体1内部,起到安全防沉的效果。
请参阅图1和图2,摆动杆1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14,两个弹性推杆14呈对称设置,且摆动杆13为铁质材料制成,弹性推杆14呈弧形设置,可以在摆动杆13左右摆动时,使得弹性推杆14刚好与对应位置的感应开关16接触,且由于弹性推杆14具备一定的弹性,还能对感应开关16进行防护,因为在船体1倾斜角度较大时,会导致摆动杆13对感应开关16的撞击力较大,从而使得感应开关16处于长期碰撞过程中造成损坏。
请参阅图1-4,两个感应开关16均通过导线与电机7电性连接,左侧的感应开关16控制转轴8正转,右侧的感应开关16控制转轴8反转,且电机底座6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蓄电池组可以对电机7提供电力,能够使得船体1在水面上持续性移动,两个感应开关16能够调节转轴8的正反转,从而能够调节凸轮9凸起处是向左或者向右旋转的状态。
请参阅图1-4,浮筒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8,锥形头18能够减小与水面的摩擦力,从而方便船体更好的行驶。
其中,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浮筒5,能够对船体1进行两侧支撑,起到稳定的作用,且浮筒5的前侧设有锥形头18,能够减小与水面的摩擦力,从而方便船体1更好的行驶,由于活动杆4能够伸缩,从而能够调节浮筒5与船体1之间的距离,进而在船体1向一侧倾斜后,进行自我调整,提高船体1的稳定性,通过两个感应开关16及电机7的信号传递,能够自动进行调整,无需人工调节,自动化程度高,能够使得船体1在两个推进器2工作时进行直线形式。
工作原理:船体1在水面行驶时,当出现向一侧倾斜时,此时摆动杆13的由于其重力的作用,会带动同一侧的弹性推杆14偏移,此时会对同一侧的感应开关16进行接触,感应开关16工作发出指令,使电机7工作,电机7工作时,能够使得转轴8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凸轮9进行转动,凸轮9的凸起部对同一侧的推板10进行挤压,使得推板10带动活动杆4向外移动,活动杆4带动浮筒5向外移动,此时由于浮筒5与船体之间距离增大,从而能够使得占用面积增大,能够阻止船体1向一侧倾斜,同理,当船体1向另一侧倾斜时,此时摆动杆13与另一侧的感应开关16接触,此时电机7工作,转轴8反向转动,能够对其另一侧的推板10进行挤压,从而能够防止船体1向另一侧倾斜,提高了船体在形式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测绘无人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推进器(2),所述船体(1)的底部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防水摄像头(3),所述船体(1)的两侧面均活动穿插有活动杆(4),所述活动杆(4)远离船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浮筒(5),所述船体(1)的底壁固定安装有电机底座(6),所述电机底座(6)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凸轮(9),所述船体(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5),所述固定轴(15)的外表面套设有摆动杆(13),所述固定板(12)的前侧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的感应开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4)位于船体(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0),所述推板(10)与船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位于活动杆(4)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两侧面均固定穿插有密封套(17),所述活动杆(4)通过密封套(17)延伸至船体(1)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杆(13)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14),两个所述弹性推杆(14)呈对称设置,且所述摆动杆(13)为铁质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船,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感应开关(16)均通过导线与电机(7)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机底座(6)的内部设有蓄电池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无人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头(18)。
CN202223410608.0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测绘无人船 Active CN2189869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608.0U CN218986903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测绘无人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10608.0U CN218986903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测绘无人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6903U true CN218986903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2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10608.0U Active CN218986903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测绘无人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69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506321A (ja) 駆動部内蔵式のロールオーバ浮動式マルチハビタット潜水装置
CN209956198U (zh) 一种同步升潜串联舵机仿生机器鱼
CN104527352A (zh) 一种新型球形两栖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108146167B (zh) 一种用于两栖球形机器人的轮腿式复合驱动机构
CN208915401U (zh) 一种基于矢量推进的水下直升机
CN112093018A (zh) 仿生蝠鲼机器人
CN108482669B (zh) 海空两栖航行器
KR20190108353A (ko) 수중 이동장치
CN218986903U (zh) 一种测绘无人船
CN112296990A (zh) 一种基于绳牵引的仿生海蛇机器人
CN109050838A (zh) 基于矢量推进的水下直升机
US3935665A (en) Submersible toy
KR20120076001A (ko) 물고기 로봇의 옆 지느러미 장치
CN113716000A (zh) 一种多驱动可坐底式水母游动装置
CN219115676U (zh) 一种用于无人船的辅助平衡装置
CN211388799U (zh) 一种爬壁作业机器人
CN212637871U (zh) 一种基于仿生鳍和泵结合推进的仿生机器鱼
CN204432276U (zh) 一种可变结构的新型球形两栖机器人
CN110341916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的倾转推进装置及系统
CN110478918B (zh) 一种载人潜航机器人
CN109606597B (zh) 一种遥控式喷泵推进器
CN219969327U (zh) 一种水陆两栖机器人
CN214293117U (zh) 一种基于绳牵引的仿生海蛇机器人
CN217673153U (zh) 一种具备自平衡功能的小型渔船推进器
CN211642516U (zh) 一种电力通信浮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