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6332U -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6332U
CN218986332U CN202220416128.6U CN202220416128U CN218986332U CN 218986332 U CN218986332 U CN 218986332U CN 202220416128 U CN202220416128 U CN 202220416128U CN 218986332 U CN218986332 U CN 2189863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oil
pipe orifice
pipelin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161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伟
朱贺
张永战
薛雷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Sunbu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Shengb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1612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63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6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63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组、水冷板、连接腔、液压机构、传动装置总成以及控制器,电机组包括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水冷板沿电机组长度方向设置;连接腔设置于电机组输出端;包括液压泵、液压阀组、油箱、液压马达‑泵、蓄能器;传动装置总成包括双输入变速箱、第一齿式离合器、第二齿式离合器、第三齿式离合器,双输入变速箱、第一齿式离合器、第二齿式离合器、第三齿式离合器均设置于连接腔内。本实用新型将电机组、水冷板、连接腔、液压机构、传动装置总成集成在一起,不仅减少了占用空间,且可以实现联合动力驱动;并根据实际工况,实施相应的工作模式。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叉车的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对于叉车的环保、高效、可靠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叉车动力系统方案技术路线单一,大多采用单电机动力系统或双电机独立动力系统,不能同时满足电机长期高效运行和短时大功率运行,不能充分利用电机的空闲时间。且现有技术未能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针对叉车这一车辆领域进行动力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针对叉车这一车辆领域进行动力优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包括动作油路、电机组、水冷板、连接腔、传动装置总成、液压机构以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机组包括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油泵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紧邻设置;
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电机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油泵电机接触;
所述连接腔设置于所述电机组输出端;
所述传动装置总成包括双输入变速箱、第一齿式离合器、第二齿式离合器、第三齿式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
所述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腔内;
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所述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差速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远离所述连接腔的一侧;
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阀组、油箱、液压马达-泵以及蓄能器;
所述液压泵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泵电机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端与所述液压阀组连接;
所述液压阀组包括油路板、单向阀、压力传感器以及沿所述油泵电机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的二位二通换向阀、比例溢流阀、三位三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
所述油路板设置于所述水冷板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油路板靠近所述油泵电机的一侧;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单向阀上;
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比例溢流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水冷板的一侧;
所述油箱与所述液压泵进口端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泵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马达-泵通过所述连接腔内沿所述液压马达-泵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相连;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的P口、所述比例溢流阀的P口、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口均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相连;所述比例溢流阀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与B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泵两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油路板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第四管口、第五管口、第六管口、第七管口以及第八管口,其中:
所述第一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安装有所述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油路板上与所述电机组同侧的侧壁上,沿所述油泵电机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三管口、所述第四管口、所述第五管口;
所述第六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第五管口的侧壁上,且所述第六管口与所述第五管口相对;
所述第七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第八管口设置于所述第七管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以及若干通油孔,其中:
所述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和与所述比例溢流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七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和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四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三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比例溢流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五管路一端与所述第四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六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五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七管路一端与所述第六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管口通往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二管口通往所述蓄能器,所述第三管口和第八管口均通往所述油箱,所述第四管口通往动作油路,所述第五管口和所述第六管口分别通往所述液压马达-泵的两端,所述第七管口设置有密封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双输入变速箱包括联合动力轴和驱动输出轴,其中:
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与所述液压马达-泵连接;
所述驱动输出轴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与所述联合动力轴连接,所述驱动输出轴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设在所述控制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磁拔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油泵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比例溢流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分别电性连接。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电机组、水冷板、连接腔、液压机构、传动装置总成集成在一起,不仅减少了占用空间,且可以实现联合动力驱动;并根据实际工况,实施相应的工作模式。
2、本实用新型液压机构作为电机组的缓冲,避免了同轴双动力输入的条件下,动力源转速的互相干扰问题;其中,液压马达-泵只提供辅助动力,其转速受车辆速度控制,车辆速度受控于所述驱动电机。
3、本实用新型通过比例溢流阀的压力和油泵电机的转速的配合,将比例溢流阀作为压力调控阀使用,实现对油液压力的主动调节;当车辆负载较大或爬坡动力不足,总驱动力矩超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健康负载力矩时,比例溢流阀实现扭矩负载的主动分配,提高驱动电机工作寿命;当驱动电机损坏时,驱动电机无法工作,此时液压马达-泵作为马达使用,并通过比例溢流阀对油液压力的主动调节,为整车提供更加平稳可调的驱动力,优化行车体验。
4、本实用新型防尘罩对控制器进行进一步保护,改善了控制器工作环境,提高了控制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装配图a;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装配图b;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液压阀组的装配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油路板的管道图a;
图5是本实用新型油路板的管道图b。
图中:1、油泵电机;2、驱动电机;3、水冷板;4、连接腔;5、液压泵;6、防尘盖;7、液压马达-泵;8、油路板;9、单向阀;10、压力传感器;11、二位二通换向阀;12、比例溢流阀;13、三位三通换向阀;14、二位四通换向阀;15、第一管口;16、第七管口;17、第二管口;18、第三管口;19、第四管口;20、第五管口;21、第六管口;22、第八管口;23、减速器;24、差速器;25、第一管路;26、第二管路;27、第三管路;28、第四管路;29、第五管路;30、第六管路;31、第七管路;32、通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侧”、“右侧”、“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第一”、“第二”等并不表示零部件的重要程度,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具体尺寸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技术方案,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电机组、水冷板3、连接腔4、传动装置总成、液压机构、控制器以及动作油路,其中:
上述电机组包括油泵电机1和驱动电机2,所述油泵电机1与所述驱动电机2紧邻设置。上述水冷板3沿所述电机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电机2和所述油泵电机1接触;上述水冷板3用于对控制器进行冷却。
上述连接腔4设置于所述电机组输出端。所述传动装置总成包括双输入变速箱、第一齿式离合器、第二齿式离合器、第三齿式离合器、减速器23、差速器24。所述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均设置于所述连接腔4内。所述减速器23设置于所述连接腔4远离所述单向阀9的侧壁上;所述差速器24设置于所述减速器23远离所述连接腔4的一侧;优选地,所述差速器24的两输出端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腔4固定,所述减速器23与所述差速器24采用齿轮啮合。
上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泵5、液压阀组、油箱、液压马达-泵7以及蓄能器。所述液压泵5设置于所述连接腔4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泵5与所述油泵电机1连接,优选地,通过花键连接;具体地,所述油泵电机1驱动所述液压泵5。所述液压泵5出口端与所述液压阀组连接。优选地,所述液压泵5、液压马达-泵7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腔4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液压阀组包括油路板8、单向阀9、压力传感器10以及沿所述驱动电机2向所述油泵电机1方向依次设置的二位二通换向阀11、比例溢流阀12、三位三通换向阀13、二位四通换向阀14。所述油路板8设置于所述水冷板3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所述油路板8便于若干管口的设置,使得本动力装置实现集成目的。优选地,所述油路板8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水冷板3上。所述单向阀9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靠近所述油泵电机1的一侧;所述压力传感器10安装在所述单向阀9的出口,所述压力传感器10检测的是单向阀9出口处压力,检测单向阀9出口处的压力是为了得到液压泵5出口处的压力,因单向阀9正向流动的时候油液压力下降微乎其微,单向阀9出口处的压力与液压泵5出口处的压力差别可以忽略不计,而本动力装置需要的参数是液压泵5出口处的压力,因此在满足本动力装置需要液压泵5的压力的要求下,便于本动力装置结构的设计,通过在所述单向阀9的出口安装压力传感器10来检测的单向阀9出口处压力,从而得到所需的液压泵5出口处的压力。
所述油泵电机1为所述液压泵5提供转动力矩,所述液压泵5为所述工业车辆的液压执行元件(所述液压执行元件指举升液压缸)提供动力,所述驱动电机2为工业车辆提供驱动力。
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所述比例溢流阀13、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远离所述水冷板3的一侧。优选地,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所述比例溢流阀13、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油路板8上。所述油箱与所述液压泵5进口端连接,用于为所述液压泵5和作为液压泵使用时的液压马达-泵7供油。所述液压马达-泵7设置于所述连接腔4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马达-泵7通过连接腔4内沿沿所述液压马达-泵7向所述驱动电机2方向,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液压马达-泵7可作为液压泵或液压马达使用,所述液压马达-泵7作为液压泵使用时,为驱动电机2或车辆自身惯性为其提供转动力矩,所述液压马达-泵7作为液压马达使用时,为车辆提供驱动力矩。所述蓄能器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的A口相连;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用于控制所述蓄能器的启闭。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用于控制所述液压马达-泵7的正反转。
具体地,所述油路板8包括第一管口15、第七管口16、第二管口17、第三管口18、第四管口19、第五管口20、第六管口21以及第八管口22。所述第一管口15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安装有所述单向阀9的侧壁上,所述第一管口15与所述单向阀9出口端连接;所述油路板8上与所述电机组同侧的侧壁上,沿所述油泵电机1向所述驱动电机2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口17、所述第三管口18、所述第四管口19、所述第五管口20;所述第六管口21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远离所述第五管口15的侧壁上,且所述第六管口21与所述第五管口20相对;所述第七管口16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远离所述单向阀9的侧壁上;所述第八管口22设置于所述第七管口16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油路板8还包括第一管路25、第二管路26、第三管路27、第四管路28、第五管路29、第六管路30、第七管路31以及若干通油孔32,所述第一管路25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口15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一管路25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和与所述比例溢流阀12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二管路26一端与所述第七管口16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二管路2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和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三管路27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口17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四管路28一端与所述第三管口17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比例溢流阀12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五管路29一端与所述第四管口19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六管路30一端与所述第五管口2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第七管路31一端与所述第六管口2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连通的所述通油孔32。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用于切换第一管路25和第二关路26之间的流通关系,以适应所述动力装置的不同工作模式。
具体地,所述第一管口15通往所述单向阀9,所述第二管口17通往所述蓄能器,所述第三管口18和所述第八管口22均通往所述油箱,所述第四管口19通往动作油路,所述第五管口20和所述第六管口21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泵7的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的P口、所述比例溢流阀12的P口、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的P口均与所述单向阀9的出口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的A口通往动作油路,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的B口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的P口相连;所述比例溢流阀12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的A口与B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泵7两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双输入变速箱包括联合动力轴和驱动输出轴,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2连接,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与所述液压马达-泵7连接;所述驱动输出轴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与所述联合动力轴连接,所述驱动输出轴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23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通过所述双输入变速箱与所述液压马达-泵7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油路板8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优选地,工业车辆上设置有模式切换按钮、速度档位按钮、蓄电池;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磁拔叉。所述控制器与模式切换按钮、速度档位按钮、蓄电池、所述油泵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11、所述比例溢流阀12、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13、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14、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分别电性连接。
本实施方案还包括防尘盖6,所述防尘盖6罩设在所述控制器上,优选地,所述防尘罩6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水冷板3上。所述防尘罩6对所述控制器进行进一步保护,用于对所述控制器进行防尘密封,改善了所述控制器工作环境,提高了所述控制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液压机构作为电机组的缓冲,避免了同轴双动力输入的条件下,动力源转速的互相干扰问题;其中,液压马达-泵7只提供辅助动力,其转速受车辆速度控制,车辆速度受控于所述驱动电机2。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比例溢流阀12的压力和所述油泵电机1的转速的配合,将所述比例溢流阀12作为压力调控阀使用,实现对油液压力的主动调节;当车辆负载较大或爬坡动力不足,总驱动力矩超过所述驱动电机的健康负载力矩时,所述比例溢流阀12实现扭矩负载的主动分配,提高所述驱动电机2工作寿命;当所述驱动电机2损坏时,所述驱动电机2无法工作,此时所述液压马达-泵7作为马达使用,为整车提供更加平稳可调的驱动力,优化行车体验。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压马达-泵7能够作为液压泵使用,具有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为,所述液压马达-泵7和所述液压泵5形成双泵供油,满足行车动力需求,不会发生动力不足的现象;第二种工作模式为,所述液压马达-泵7将一部分动能回收到所述蓄能器中,用于车辆起步助力,一部分泄入所述油箱,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油液的热量,减少了驱动桥上制动器的磨损。
所述油泵电机1、所述驱动电机2、所述水冷板3、所述液压泵5、所述液压马达-泵7、所述蓄能器、所述油路板8、所述单向阀9、所述压力传感器10、所述双输入变速箱、所述减速器23、所述差速器24均运用任意型号都能实现本申请所需功能。为了便于各结构之间连接关系的清楚表示,所述油箱和所述蓄能器均未在图中示出。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包括动作油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组、水冷板、连接腔、传动装置总成、液压机构以及控制器,其中:
所述电机组包括油泵电机和驱动电机,所述油泵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紧邻设置;
所述水冷板沿所述电机组长度方向设置,且与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油泵电机接触;
所述连接腔设置于所述电机组输出端;
所述传动装置总成包括双输入变速箱、第一齿式离合器、第二齿式离合器、第三齿式离合器、减速器、差速器;
所述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腔内;
所述减速器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差速器设置于所述减速器远离所述连接腔的一侧;
所述液压机构包括液压泵、液压阀组、油箱、液压马达-泵以及蓄能器;
所述液压泵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泵与所述油泵电机连接,所述液压泵出口端与所述液压阀组连接;
所述液压阀组包括油路板、单向阀、压力传感器以及沿所述油泵电机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的二位二通换向阀、比例溢流阀、三位三通换向阀、二位四通换向阀;
所述油路板设置于所述水冷板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
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油路板靠近所述油泵电机的一侧;
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所述单向阀上;
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比例溢流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水冷板的一侧;
所述油箱与所述液压泵进口端连接;
所述液压马达-泵设置于所述连接腔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且所述液压马达-泵通过所述连接腔内沿所述液压马达-泵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的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双输入变速箱、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相连;
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电机组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的P口、所述比例溢流阀的P口、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的P口均与所述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P口相连;所述比例溢流阀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T口通往所述油箱,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的A口与B口分别与所述液压马达-泵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板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第四管口、第五管口、第六管口、第七管口以及第八管口,其中:
所述第一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安装有所述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油路板上与所述电机组同侧的侧壁上,沿所述油泵电机向所述驱动电机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管口、所述第三管口、所述第四管口、所述第五管口;
所述第六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第五管口的侧壁上,且所述第六管口与所述第五管口相对;
所述第七管口设置于所述油路板远离所述单向阀的侧壁上;
所述第八管口设置于所述第七管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第六管路、第七管路以及若干通油孔,其中:
所述第一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和与所述比例溢流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七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二管路上还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和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三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二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四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三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比例溢流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五管路一端与所述第四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六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五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所述第七管路一端与所述第六管口连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连通的所述通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口通往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二管口通往所述蓄能器,所述第三管口和第八管口均通往所述油箱,所述第四管口通往动作油路,所述第五管口和所述第六管口分别通往所述液压马达-泵的两端,所述第七管口设置有密封堵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入变速箱包括联合动力轴和驱动输出轴,其中:
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联合动力轴通过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与所述液压马达-泵连接;
所述驱动输出轴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与所述联合动力轴连接,所述驱动输出轴另一端与所述减速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尘盖,所述防尘盖罩设在所述控制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上均安装有一个电磁拔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油泵电机、所述驱动电机、所述二位二通换向阀、所述比例溢流阀、所述三位三通换向阀、所述二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一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所述第二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齿式离合器的电磁拨叉分别电性连接。
CN202220416128.6U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Active CN218986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128.6U CN21898633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16128.6U CN21898633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6332U true CN218986332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3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16128.6U Active CN218986332U (zh) 2022-02-28 2022-02-28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63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97766B1 (en)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168754B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KR101283950B1 (ko) 트랜스미션 내에 가압된 유압 유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EP2619025B1 (en) Driving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EP2610517B1 (en) Hydraulic system,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13294516B (zh) 变速器的液压供油系统
CN102330759A (zh) 液压系统和包括其的混合动力车辆
CN201973226U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0516519C (zh) 常规游梁式抽油机的二次调节液压节能系统
CN1405079A (zh) 全液压电动叉车
CN101004190A (zh) 开式整体液压马达系统
CN218986332U (zh)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WO2024051798A1 (zh) 用于混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及汽车
CN212317029U (zh) 基于飞轮的挖掘机用混联式机械混合动力系统
CN100582516C (zh)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
CN201116558Y (zh) 原动机输出扭矩均衡控制装置
CN114084825B (zh) 一种机械式和液压式复合回收和再生一体化卷扬驱动系统
CN101204781A (zh) 一种油马达驱动的机床主轴恒功率装置
CN113775723B (zh) 一种液力传动装置
CN212131113U (zh)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CN115450967A (zh) 用于混动变速箱的液压系统及汽车
CN213088369U (zh) 一种翻板卸车机伺服泵液压系统
CN112145667B (zh) 用于双离合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2597325U (zh) 一种直驱式电液伺服执行器
CN219866213U (zh) 一种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