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31113U -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131113U
CN212131113U CN202020212666.4U CN202020212666U CN212131113U CN 212131113 U CN212131113 U CN 212131113U CN 202020212666 U CN202020212666 U CN 202020212666U CN 212131113 U CN212131113 U CN 212131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mission
clutch
valve
elec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266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松林
朱泉明
唐让祥
莫艳芳
蒋仁科
鄢万斌
朱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Guangxi Liug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gong Liuzhou Driving Mem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266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131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131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131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该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补油泵和压力控制阀组。补油泵从变速器的内部油腔吸取油液,压力控制阀组包括与补油泵连接的电液比例阀,以及与电液比例阀连接的第一油路,第一油路与变速器的内的离合器的控制油腔连接。从而补油泵从变速器的内部油腔中取油以作为离合器的控制油,能够保证变速器内的齿轮传动油和离合器的控制油的油品一致,从而可降低对于密封性能的要求,即便两者混合也不会影响变速器和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工程机械传动系统主要依靠液力变矩器中的流体的动能传递能量,平均效率不足50%。而静液压变速系统主要依靠压力传递能量,传动效率平均能达到80%以上,因此静液压传动系统有着非常明显的节能优势,它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工程机械领域中。但这种系统的重要液压元件,如变量泵与变量马达的成本非常高,控制系统比较复杂,系统对油品的清洁度与日常保养要求非常高。由于液压元件的功率范围有限,系统往往需要配置设计一个机械变速器配合变速,这样才能满足正常的工程要求,变速器挡位之间的切换需要离合器控制。
但从目前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来看,当前技术方案中的静液压变速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具体如下:
1)、当前的技术方案中,离合器的液压油多源于外部独立的液压系统,即离合器工作装置的先导液压油路中引油。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由于控制油源是液压油,变速器内部的油品是齿轮传动油,如若密封故障,两者将会混合,进而导致整个变速器系统失效。
2)、当离合器分离时,摩擦片组的摩擦片与对偶钢片之间产生相对滑转并发热,此时需要提供足够的润滑油量以对离合器进行强制循环散热。而当前的技术方案中,只能依靠变速器齿轮搅油带来的油液对离合器进行润滑,这种方式无法保证稳定可靠的润滑油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变速器内部的油品是齿轮传动油,离合器的液压油多源于外部独立的液压系统,如若密封故障,两者将会混合,进而导致整个变速器系统失效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用于给设置于变速器中的离合器供给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补油泵和压力控制阀组,所述补油泵从所述变速器的内部油腔中取油;
所述压力控制阀组包括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的电液比例阀,与所述电液比例阀连接的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离合器的控制油腔连接。
补油泵从变速器的内部油腔中取油以作为离合器的控制油,能够保证变速器内的齿轮传动油和离合器的控制油的油品一致,从而可降低对于密封性能的要求,即便两者混合也不会影响变速器和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作为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的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口与第二油路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离合器的润滑油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润滑油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部油腔连接。
通过第二油路用于给离合器的润滑油路供给油液,以强制润滑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有利于摩擦片组件快速散热,能够保证散热效果,可防止离合器热失效。
作为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合器上设有连通所述润滑油路和所述内部油腔的回油孔。
润滑油路中的油液在对离合器的摩擦片组件提供润滑后,直接通过回油孔回流至内部油腔,结构精简。
作为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单向阀,所述补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液比例阀连接,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仅允许油液由所述补油泵流向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液比例阀。
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补油泵停止转动时,油液由电液比例阀和单向阀经补油泵流向内部油腔,并保证电液比例阀和单向阀入口端具有一定的压力。
作为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电液比例阀的连接管路上。
通过设置过滤器,可对进入至控制油腔的油液进行过滤
作为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液比例阀为两位三通阀,所述两位三通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连接所述补油泵,所述第二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电液比例阀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择一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
通过电液比例阀在两位之间切换可控制离合器的闭合与分离,通过控制电液比例阀的控制端的电流量,可控制电液比例阀的开度,进而控制进入至离合器中油液的压力,实现对离合器闭合程度的控制。
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补油泵转动,可有效利用发动机输出的扭矩。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包括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以及由所述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控制的离合器。
该变速器与其内部的离合器采用相同的油品,可避免因两者油液混合导致变速器失效。
作为变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输出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输出轴依次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
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离合器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连接或断开。
第一输入轴通过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输入轴和第一传动轴之间具有第一传动比,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具有第二传动比,即第一输出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的实际传动比为第一传动比与第二传动比的乘积,通过合理设置第一传动比以及第二传动比的数值,可以使第一输入轴和第二传动轴之间具有较大的扭矩和转速范围,有利于降低离合器的空转转速。作为变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转速依次降低。
通过使第一输入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转速依次降低,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经过了两级减速,可有效防止离合器过热失效。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任一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由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由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
第一动力源的动力经第一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以及输出轴之间的传动齿轮副之后传递到输出轴上,第二动力源的动力经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传动齿轮副之后传递到输出轴上,两路动力并联设置,实现了双动力的耦合,结构简单紧凑,布置灵活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该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补油泵和压力控制阀组。补油泵从变速器的内部油腔吸取油液,压力控制阀组包括与补油泵连接的电液比例阀,以及与电液比例阀连接的第一油路,第一油路与变速器的内的离合器的控制油腔连接。从而补油泵从变速器的内部油腔中取油以作为离合器的控制油,能够保证变速器内的齿轮传动油和离合器的控制油的油品一致,从而可降低对于密封性能的要求,即便两者混合也不会影响变速器和离合器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该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用于给设置于变速器1中的离合器16供给油液。变速器1具有壳体,壳体具有内部油腔8,内部油腔8中储存有用于给变速器1的壳体内部齿轮进行润滑的齿轮传动油。具体地,该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补油泵6和压力控制阀组7。补油泵6从内部油腔8吸取油液。压力控制阀组7包括与补油泵6连接的电液比例阀71,与电液比例阀71连接的第一油路73,第一油路73与离合器16的控制油腔连接。电液比例阀71用于控制补油泵6与第一油路73连通或断开,当连通时,油液由内部油腔8依次经补油泵6、电液比例阀71、第一油路73进入离合器16的控制油腔,以驱动离合器16闭合;当断开时,离合器16分离。
可以理解的时,离合器16为湿式离合器。湿式离合器是用油液冷却的离合器16,动力传递平滑柔和,其优点是使用寿命长,一般不会发生故障。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补油泵6从变速器1的内部油腔8 中取油以作为离合器16的控制油,能够保证变速器1内的齿轮传动油和离合器 16的控制油的油品一致,从而可降低对于密封性能的要求,即便两者混合也不会影响变速器1和离合器16的正常工作。
可选地,压力控制阀组7还包括与补油泵6连接的溢流阀72,溢流阀72的溢流口与第二油路74连接,第二油路74与离合器16的润滑油路的输入端连接,润滑油路的输出端与内部油腔8连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离合器16上设有连通润滑油路和内部油腔8的回油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通过管路连通润滑油路和内部油腔8。通过第二油路74用于给离合器16的润滑油路供给油液,以强制润滑离合器16的摩擦片组件,一方面有利于摩擦片组件快速散热,能够保证散热效果,可防止离合器16热失效,另一方面还可精简液压结构。并且,由于第二油路74进入至离合器16的液压油对离合器16的摩擦片组件提供润滑后,回流至变速器1的内部油腔8,从而,补油泵6-压力控制阀组7-内部油腔8形成开式液压回路。需要注意的是,摩擦片组件由离合器16的主动盘和从动盘上的多个摩擦片构成。
本实施例中,电液比例阀71为两位三通阀,两位三通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一油口连接补油泵6,第二油口连接第二油路74,第三油口连接第一油路73,电液比例阀71被配置为能够使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择一与第三油口连通。具体地,该两位三通阀具有左位和右位,当两位三通阀处于左位时,第一油口断开,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补油泵6提供的油液经溢流阀72溢流后进入第二油路74,并进入至离合器16的润滑油路以给离合器16 的摩擦片组件提供润滑。可以理解的是,经溢流阀72溢流后,第二油路74中的油压不足以驱动离合器16闭合。当两位三通阀处于右位时,第一油口连通第三油口,第二油口断开,油液经电液比例阀71和第一油路73流入至离合器16 的控制油腔,并控制主动盘与从动盘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电液比例阀71 也可以采用三通阀。
可选地,压力控制阀组7还包括单向阀75,补油泵6的输出端与单向阀75 的输入端连接,单向阀75的输出端分别与溢流阀72和电液比例阀71连接,单向阀75被配置为仅允许油液由补油泵6流向溢流阀72和电液比例阀71。通过设置单向阀75可防止补油泵6停止转动时,油液由电液比例阀71和单向阀75 经补油泵6流向内部油腔8,并保证电液比例阀71和单向阀75入口端具有一定的压力。优选地,压力控制阀组7还包括过滤器76,过滤器76设置于单向阀 75与电液比例阀71的连接管路上。以对进入至控制油腔的油液进行过滤。
可选地,在单向阀75和补油泵6的连接管路上设计有一个主压力测试口 MP,用以测试补油泵6输出的油液压力;在单向阀75之后,设计有一个压力连接口S,用以测试经过单向阀75后且没有分流前的液压油的压力,压力连接口S测试的压力值可为离合器16的换挡控制器提供压力信号;在两位三通阀之后的第一油路73上设计有两个连接口MA和SA,MA和SA分别用以测量第一油路73中油液的压力与温度。
可选地,补油泵6为定量泵,且补油泵6与发动机5曲轴连接,补油泵6 由发动机5驱动转动。当然,补油泵6也可采用电驱动的定量泵。并且也可替换为变量泵。
该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如下:
1、两位三通阀的电磁铁没有通电时,两位三通阀处于左位,第一油口断开,第二油口与第三油口连通,补油泵6提供的油液经溢流阀72溢流后进入第二油路74,并进入至离合器16的润滑油路,同时,离合器16控制油腔中的油液经第一油路73和两位三通阀流入第二油路74,以给离合器16的摩擦片组件提供润滑,并最终流回变速器1的内部油腔8,离合器16断开。
2、当两位三通阀的电磁铁通电时,两位三通阀处于右位时,第一油口连通第三油口,第二油口断开,补油泵6提供的油液的一部分经电液比例阀71和第一油路73流入至离合器16的控制油腔,并控制主动盘与从动盘连接。补油泵6 提供的油液的另一部分经溢流阀72溢流后进入第二油路74,并进入至离合器 16的润滑油路以给离合器16的摩擦片组件提供润滑,并最终流回变速器1的内部油腔8。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速器,该变速器1包括第一输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输出轴14和第二输入轴15,第一输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和输出轴14依次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第二输入轴15与输出轴14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变速器1还包括设置于第二传动轴 13上的离合器16,离合器16用于使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之间的动力传动连接或断开。第一输入轴11通过第一传动轴12以及第二传动轴13与输出轴14传动连接,第一输入轴11和第一传动轴12之间具有第一传动比,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之间具有第二传动比,即第一输入轴11和第二传动轴13之间的实际传动比为第一传动比与第二传动比的乘积,通过合理设置第一传动比以及第二传动比的数值,可以使第一输入轴11和第二传动轴13之间具有较大的扭矩和转速范围。
可选地,第一输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的转速依次降低。通过使第一输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和第二传动轴13的转速依次降低,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3经过了两级减速,可有效防止离合器16过热失效。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输入轴11与输出轴14通过三对齿轮副连接,第二输入轴15与输出轴14通过一对齿轮副连接。第一输入轴11上设置有第一齿轮Z1,第一传动轴12上设置有第二齿轮Z2和第三齿轮Z3,第二传动轴13 上设置有第四齿轮Z4和第五齿轮Z5,第二输入轴15上设置有第六齿轮Z6,输出轴14上设置有第七齿轮Z7,第一齿轮Z1与第二齿轮Z2啮合,第三齿轮Z3 与第四齿轮Z4啮合,第五齿轮Z5与第七齿轮Z7啮合,第六齿轮Z6与第七齿轮Z7啮合。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第一输入轴11和第一传动轴12之间设置中间轴,中间轴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一个,以中间轴的数量为一个为例,第一输入轴11和中间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中间轴和第一传动轴12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当然,在第二输入轴15和输出轴14之间也可以设置至少一个中间轴。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16的从动盘与第四齿轮Z4连接,主动盘设置于第二传动轴13,当离合器16闭合时,动力可由第三齿轮Z3经第四齿轮Z4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3,当离合器16分离时,第一传动轴12与第二传动轴13的动力传递断开。
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Z1的齿数少于第二齿轮Z2的齿数,第三齿轮Z3 的齿数少于第四齿轮Z4的齿数,从而,动力由第一输入轴11传递至第二传动轴13时,经过了两级减速,能够有效降低离合器16的空转转速,有利于降低离合器16空转时的发热量,进而避免离合器16过热失效。其中,第一齿轮Z1、第二齿轮Z2、第三齿轮Z3以及第四齿轮Z4的齿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输入轴11与输出轴14之间的传动齿轮副的传动比为i1,i1=(Z1/Z2)*(Z3/Z4)*(Z5/Z7),第二输入轴15与输出轴14之间的传动齿轮副的传动比为i2,i2=(Z6/Z7),i1≠i2。如此设置可增加该传动系统的适用范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i1=4.20,i2=1.45。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装载机,该装载机包括传动系统,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上述方案中的变速器1,第一输入轴11由第一动力源驱动,第二输入轴15由第二动力源驱动。第一动力源的动力经第一输入轴11、第一传动轴12、第二传动轴13以及输出轴14之间的传动齿轮副之后传递到输出轴14上,第二动力源的动力经第二输入轴15与输出轴14之间的传动齿轮副之后传递到输出轴14上,两路动力并联设置,实现了双动力的耦合。结构简单紧凑,布置灵活性高。
可选地,传动系统为静液压传动系统,其能够实现动力的无级调节,并能实现动力的正向和反向输出。具体地,第一动力源为第一变量马达2,第二动力源为第二变量马达3,传动系统还包括变量泵4和发动机5,发动机5与变量泵 4传动连接,变量泵4分别与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构成液压回路。通过对变量泵4和两个变量马达可进行变排量控制,实现动力的无级调节。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动力源可为内燃机、变量马达和电机中的任一种,第二动力源同样可以为内燃机、变量马达和电机中的任一种,可实现多种相同或不同动力之间的耦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的输出扭矩受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的驱动油压,和其自身的转换效率影响。具体地,变量泵4通过第一斜盘的摆角控制其泵油量,第一斜盘的摆角可通过第一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行控制,第一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量则通过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由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决定,从而,通过控制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即可控制变量泵4的泵油量,即控制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的驱动油压。第一变量马达2通过第二斜盘的摆角控制其输出扭矩的效率,第二斜盘的摆角可通过第二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行控制,第二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量则通过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由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决定,从而,通过控制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即可控制第一变量马达2的扭矩输出效率;第二变量马达3通过第三斜盘的摆角控制其输出的扭矩,第三斜盘的摆角可通过第三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行控制,第三变量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量则通过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进行控制,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开度由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决定,从而,通过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即可控制第二变量马达3的扭矩输出效率。由于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和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均可无级调节,从而可实现对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的输出扭矩的无级调节。
需要注意的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还可替换为定量马达,此时,通过控制变量泵4的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同样可实现对两个定量马达输出扭矩的无级调节,可调节的范围较小。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变量泵4也可替换为定量泵,此时通过控制第一变量马达2 的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第二变量马达3的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同样可实现动力的无级调节,可调节的范围较小。
本实施例中,变量泵4通过液压软管同时与第一变量马达2及第二变量马达3并联,形成两个变量泵4-变量马达的闭式液压回路,具体地,可以使第一变量马达2及第二变量马达3并联后与变量泵4串联。第一变量马达2通过花键与变速器1的第一输入轴11连接,可由第一变量马达2输入动力到变速器1,第二变量马达3通过花键与变速器1的第二输入轴15连接,可由第二变量马达 3输入动力到变速器1。
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和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均具有左位、右位和中位,以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为例,通过控制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的控制电流大小能够使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在左位、右位和中位之间切换,当第一电液比例控制阀位于中位时,变量泵4的泵油量为零,此时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无扭矩输出,当变量泵4不处于中位时,若第二电液比例控制阀位于中位,则第一变量马达2无扭矩输出,若第三电液比例控制阀位于中位,则第二变量马达3无扭矩输出。从而,可通过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单独给输出轴14提供动力。当然,在第一输入轴11、第二输入轴 15以及输出轴14三者的转速能够同时满足第一输入轴11与输出轴14的传动比以及第二输入轴15与输出轴14之间的传动比时,可以由第一变量马达2和第二变量马达3同时提供动力。
可选地,当装载机处于低速重载工况时,离合器16闭合,两个变量马达分别通过两个输入轴同时对输出轴14进行驱动。当装载机处于高速轻载工况时,离合器16分离,仅连接第二变量马达3将动力传递至变速器1,离合器16空转,并且不会发生热失效。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上述传动系统还可应用于其他的工程车辆,如挖掘机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用于给设置于变速器中的离合器供给油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包括补油泵和压力控制阀组,所述补油泵从所述变速器的内部油腔中取油;
所述压力控制阀组包括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的电液比例阀,与所述电液比例阀连接的第一油路,所述第一油路与所述离合器的控制油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与所述补油泵连接的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溢流口与第二油路连接,所述第二油路与所述离合器的润滑油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润滑油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内部油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上设有连通所述润滑油路和所述内部油腔的回油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单向阀,所述补油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单向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向阀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液比例阀连接,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仅允许油液由所述补油泵流向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液比例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阀组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单向阀与所述电液比例阀的连接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液比例阀为两位三通阀,所述两位三通阀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第一油口连接所述补油泵,所述第二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油路,所述第三油口连接所述第一油路,所述电液比例阀被配置为能够使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二油口择一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
7.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以及由所述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控制的离合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还包括第一输入轴、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输出轴和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输出轴依次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副传动连接;
所述离合器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轴上,所述离合器用于使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之间的动力传动连接或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转速依次降低。
10.一种装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第一动力源、第二动力源和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的第一输入轴由所述第一动力源驱动,所述变速器的第二输入轴由所述第二动力源驱动。
CN202020212666.4U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Active CN212131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666.4U CN21213111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2666.4U CN21213111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131113U true CN212131113U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78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2666.4U Active CN212131113U (zh) 2020-02-26 2020-02-26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1311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436A (zh) * 2020-02-26 2020-06-12 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传动系统及装载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71436A (zh) * 2020-02-26 2020-06-12 柳工柳州传动件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器、传动系统及装载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83561B2 (en) Drive train cool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KR101283950B1 (ko) 트랜스미션 내에 가압된 유압 유체를 제공하는 장치
EP2797766B1 (en)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2168754B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926337B (zh) 可变排量油泵
EP2610517B1 (en) Hydraulic system, driving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201973226U (zh) 用于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2594372B (zh) 一种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液压系统
CN217502555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
CN111271436A (zh) 一种变速器、传动系统及装载机
CN213920655U (zh) 混合动力车辆及其液压系统、变速箱、动力系统
CN212131113U (zh) 一种离合器油路控制系统、变速器及装载机
CN100523566C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液压传动装置
CN213734582U (zh) 动力总成以及车辆
JP2020535366A (ja) 無段調整可能な巻掛け変速機におけるディスクセット押当て用の蓄圧器を備えた流体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無段調整可能な巻掛け変速機
CN113565948A (zh) 一种混动变速箱冷却润滑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727182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电液控制系统
CN217002439U (zh) 混合动力变速箱的液压系统
CN108591411A (zh) 一种可实现三种变速传动过程的传动系统
CN112984090A (zh) 变速器用双联泵控制方法
CN213897299U (zh) 变速液压系统及电动装载机
CN219282379U (zh) 混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14093003U (zh) 用于离合分动箱的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设备
CN219911715U (zh) 一种多档位混动变速箱液压控制系统
CN218986332U (zh) 一种电动叉车集成动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