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3737U -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3737U
CN218983737U CN202223200809.8U CN202223200809U CN218983737U CN 218983737 U CN218983737 U CN 218983737U CN 202223200809 U CN202223200809 U CN 202223200809U CN 218983737 U CN218983737 U CN 2189837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piece
clamping
clamping assembly
assembly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008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国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008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37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37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37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部;设置在安装部上的第一夹持组件;可升降的设置在安装部上的第二夹持组件,且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分别位于工件的上下两端,使得第一夹持组件下降时,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被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夹紧;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转盘、固定台和支撑柱,转盘可转动的设置在安装部上,固定台设置在转盘上,且固定台上设有凹陷的容纳槽,支撑柱位于固定台内并伸出至固定台上方,使得夹持工件时,工件套设在支撑柱的外侧,且其下端位于容纳槽内。增设的支撑柱使工件的夹持固定更为稳定,使用其的焊接装置可适用于钛合金工件的焊接。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时,为了避免人工拿取的危险性,一般采用夹持装置将工件夹紧;而现有的夹持装置往往包括上夹具和下夹具,工件被上夹具和下夹具夹持在中部,焊接头再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安全性较高,但由于下夹具往往需要转动,以对工件的不同方位进行焊接,此时工件容易因转动而掉落;因此,又需要设置额外的辅助固定结构,使整个夹持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夹持结构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部;
第一夹持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
第二夹持组件,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分别位于工件的上下两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下降时,所述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被所述第一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所夹紧;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包括转盘、固定台和支撑柱,所述转盘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固定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且所述固定台上设有凹陷的容纳槽,所述支撑柱位于所述固定台内并伸出至所述固定台上方,使得夹持所述工件时,所述工件套设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且其下端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固定台内部设有支撑柱,工件在夹持固定时同步套设在支撑柱外侧,除夹持作用外,支撑柱对工件还起到了支撑固定作用,避免工件在夹持过程中掉落。且夹持固定结构的整体较为简单,支撑柱的设置也不需要额外增加安装面积。
优选地,所述固定台的中部设有一贯通的活动通道,所述支撑柱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内,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第一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柱连接,使得:
夹持所述工件时,所述第一伸缩件带动所述支撑柱伸出并抵紧所述工件的内壁;松开所述工件时,所述第一伸缩件带动所述支撑柱下缩不再抵紧所述工件的内壁。
为了便于工件的拿取,将支撑柱设置成可升降的形式。需要夹持固定工件时,支撑柱伸出以支撑固定工件;需要拿取加工后的工件时,支撑柱下缩,不妨碍工件的拿取。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向外侧凸出形成胀紧部,使得夹持所述工件时,所述胀紧部抵紧所述工件的内壁。胀紧部的外径较大,支撑柱伸出时其上端塞入工件内,胀紧部与工件内壁抵接的更紧,工件的固定效果更好。
优选地,所述胀紧部上设有用于在加工工件时进行避让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将所述胀紧部分隔为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下部底端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由于夹持固定结构需要对两个工件进行焊接加工,而避让槽正好位于两个工件的拼合处,避开了焊缝,避免胀紧部由于高温熔融粘连在工件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还设有分隔槽,所述分隔槽将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分隔成至少两部分。分隔槽使支撑柱能更好的伸入空隙较小的工件内侧,对工件有较好的固定支撑效果。
优选地,还包括第三夹持组件,所述第三夹持组件位于所述转盘的一侧;所述第三夹持组件包括第二伸缩件、支撑平台和承托部,所述第二伸缩件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第二伸缩件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平台连接,所述承托部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上,所述承托部上设有可用于放置所述工件的承托槽,所述第一夹持组件的下端设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向一侧伸出至所述承托部的上方,所述卡紧件的下端设有可用于容纳所述工件的卡紧槽,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下降时,所述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被卡紧在所述卡紧槽和所述承托槽内。
部分需要焊接的工件为弯折的形状,此时,工件的一端可放置于固定台上,弯折的另一端可固定在承托部上,可适用于异形结构的夹持,提升该夹具固定结构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还包括顶板、第三伸缩件、支撑杆和压紧件,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顶板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第三伸缩件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与所述压紧件或所述卡紧件固定,使得第三伸缩件伸出时,带动所述压紧件或所述卡紧件下降,直至与所述工件抵接。
如此,由第三伸缩件带动压紧件下压,使工件夹紧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或第一夹持组件、第二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之间,焊接加工时工件较为稳定。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手轮、调节杆和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上,所述手轮与所述调节杆连接,所述顶板设有套筒,所述调节杆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套筒,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支架固定,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套筒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顶板并与其滑动连接。由于工件的规格尺寸不一,针对不同高度的工件进行夹持时,需要适应性的调整顶板的高度,以改变第一夹持组件与工件之间的初始距离,便于工件的放置,调节组件的设置增大了夹持固定结构的适用范围。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壳体,其罩设在所述机架上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所述壳体开设有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处设有隔绝手套,所述隔绝手套用于移动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的所述工件,所述壳体还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焊接结构,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所述焊接结构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焊接加工,所述壳体设有与惰性气体储存罐连通的过渡仓,使得所述工作空间内充入惰性气体后再对所述工件进行焊接加工;
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所述夹持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内。
焊接装置具有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工作空间内首先通入惰性气体再对工件进行焊接,可适用于容易氧化的工件加工,如钛合金等材质的工件。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通过操作孔处的隔绝手套移动工件,通过透明的观察窗实时观察工作空间内部的情况,加工完成一批次的工件后,打开过渡仓,之后关闭仓门取出工件。
优选地,所述焊接结构包括固定架、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和激光焊接头,所述固定架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驱动件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可带动所述第一滑块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驱动件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水平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可带动所述第二滑块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激光焊接头靠近夹紧的所述工件。焊接结构通过第一移动组件和第二移动组件进行上下移动和水平移动,以焊接工件上的不同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的设置,使工件被夹紧在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之间,且工件放置于固定台上的容纳槽后,固定台内伸出的支撑柱可伸入工件内,对工件起到固定作用,对工件的夹持固定更为稳定,且支撑柱位于固定盘内,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更为节省面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2.焊接装置的壳体内为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通过过渡仓与外界连接,加工工件前,先打开过渡仓与壳体连接的仓门,使惰性气体通入工作空间内,填充完毕后关闭过渡仓仓门,再对工件进行焊接,防止工件在焊接时被氧化,保证其后续正常使用,对工件进行焊接加工时,如需移动工件时,使用者的手部套在隔绝手套内对其进行移动,由于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可以对焊接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特别适用于钛合金工件的焊接加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去除隔离手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去除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焊接装置中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中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三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中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中支撑柱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固定结构中卡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安装部、2-第一夹持组件、21-卡紧件、211-卡紧槽、22-顶板、221-套筒、23-第三伸缩件、24-支撑杆、25-压紧件、3-第二夹持组件、31-转盘、32-固定台、321-容纳槽、322-活动通道、33-支撑柱、331-胀紧部、3311-上部、3312-下部、332-避让槽、333-分隔槽、34-第一伸缩件、4-工件、5-第三夹持组件、51-第二伸缩件、52-支撑平台、53-承托部、531-承托槽、6-调节组件、61-手轮、62-调节杆、63-固定支架、7-机架、8-壳体、81-工作空间、82-操作孔、83-隔绝手套、84-观察窗、85-过渡仓、9-焊接结构、91-固定架、92-第一移动组件、921-第一连接板、922-第一驱动件、923-第一滑块、93-第二移动组件、931-第二连接板、932-第二驱动件、933-第二滑块、94-激光焊接头。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图8及图10-图13所示,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部1;
第一夹持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
第二夹持组件3,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分别位于工件4的上下两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下降时,所述工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被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所夹紧;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转盘31、固定台32和支撑柱33,所述转盘3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固定台32设置在所述转盘31上,且所述固定台32上设有凹陷的容纳槽321,所述支撑柱33位于所述固定台32内并伸出至所述固定台32上方,使得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工件4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3的外侧,且其下端位于所述容纳槽321内。
具体的,夹持固定结构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工件4的夹持固定,如圆柱形工件4、方形工件4,甚至可夹持弯曲的工件4等;本方案中的工件4需为空心结构。
夹持固定结构包括安装部1,所有部件均设置在安装部1上,更为集中。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分别位于工件4的上下两端,当第一夹持组件2下压时,工件4被夹紧在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再对工件4进行加工,如焊接加工或切割加工等。第二夹持组件3的转盘31可转动,工件4固定在其上方的固定台32后,可随着转盘31转动,减少激光焊接头94的移动,操作更为简便。工件4放置于固定台32上的容纳槽321后,空心的工件4内部贯通,固定台32内部伸出的支撑柱33可伸入工件4内,对工件4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夹持固定时,或者转动转盘31时工件4掉落,固定方式更为稳定。而且支撑柱33位于固定盘内,不需要占用额外的安装空间,更为节省面积,且整体结构较为简单。
第一夹持组件2为由气缸、电机或丝杠结构等可带动下压件压紧或松开工件4的结构。容纳槽321的形状与工件4的外部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32的中部设有一贯通的活动通道322,所述支撑柱3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322内,所述安装部1上设有第一伸缩件34,所述第一伸缩件34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柱33连接,使得:
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第一伸缩件34带动所述支撑柱33伸出并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松开所述工件4时,所述第一伸缩件34带动所述支撑柱33下缩不再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
第一伸缩件34带动支撑柱33沿活动通道322上下移动,需要加工工件4时,第一伸缩件34带动支撑柱33伸出至工件4内,支撑柱33顶端的外壁可以抵紧工件4的内壁,对其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加工好工件4后,第一伸缩件34带动支撑柱33下移,一般支撑柱33下移至其顶端靠近工件4的底端,由于工件4底端的内径较大,此时支撑柱33并不会抵紧工件4,取出工件4时并不会起妨碍作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33也可下移至活动通道322内。本方案中的第一伸缩件34可为液压伸缩杆或气缸等。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3的顶端向外侧凸出形成胀紧部331,使得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胀紧部331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凸出的胀紧部331对工件4内壁的抵紧效果更好,为了支撑柱33灵活的进行上下移动,往往除胀紧部331外的其他部位的外径均略小于工件4的内径,仅顶端的胀紧部331外径较大,能更好的塞入工件4内部,固定作用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胀紧部331上设有用于在加工工件4时进行避让的避让槽332,所述避让槽332将所述胀紧部331分隔为上部3311和下部3312;所述上部3311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下部3312底端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具体地,由于夹持固定好工件4后需要对其进行焊接加工,需要焊接两个工件4时,往往在两个工件4的拼接处进行焊接,拼接缝所在区域的温度较高,而支撑柱33整体为弹性材质,如橡胶材质,温度较高时支撑柱33会熔化粘附在工件4内壁,损坏夹持固定结构,同时也影响工件4的继续使用,因此,本方案在两个拼接缝处设置避让槽332,避开了最高温区域。避让槽332将工件4分隔为上部3311和下部3312,支撑组的顶端为一平面,上部3311整体的外径逐步减小,且上部3311到支撑柱33顶端呈弧形过渡,便于支撑柱33更好的伸入工件4内;同样的,下部3312底端的外径逐步由下至上逐步增大,便于支撑柱33更好的在活动通道322内下移。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33的上端还设有分隔槽333,所述分隔槽333将所述支撑柱33的上端分隔成至少两部分。如在水平投影面上,所述分隔槽333呈“十”字形,分隔槽333将支撑柱33的顶端分隔为四部分,分隔槽333使支撑柱33的顶端为分体设计,因此,支撑柱33可以更好的伸入内径较小的工件4内部,并能将工件4内部尽量塞满,对工件4的辅助固定效果较好。在其他实施例中,分隔槽333也可为“一”字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夹持组件5,所述第三夹持组件5位于所述转盘31的一侧;所述第三夹持组件5包括第二伸缩件51、支撑平台52和承托部53,所述第二伸缩件51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第二伸缩件51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平台52连接,所述承托部53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52上,所述承托部53上设有可用于放置所述工件4的承托槽53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的下端设有卡紧件,所述卡紧件向一侧伸出至所述承托部53的上方,所述卡紧件的下端设有可用于容纳所述工件4的卡紧槽211,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下降时,所述工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被卡紧在所述卡紧槽211和所述承托槽531内。
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分别位于工件4的上下两端,更适用于圆柱形或方形的工件4,但异形的工件4如弯折的“”状,由于直接下压该弯折状的工件4会导致工件4翘起,因此,本方案设置了与其对应的卡紧件,卡紧件上设有与异形工件4形状对应的卡紧槽211,卡紧槽211将异型工件4的上端面较高的包覆在内,而第三夹持组件5与卡紧件配合,由于其设置有承托部53,承托部53上设有承托槽531,异形工件4一端的下端面放置于承托槽531内,因此,第一夹持组件2下压时卡紧件下降,工件4被固定在卡紧槽211及承托槽531内,加工时被较好的固定。承托部53设置在支撑平台52上,其能在第二伸缩件51的带动下自由升降,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工件4,使工件4端部的下方均能较好的承托在承托槽531内。
本方案中的承托槽531可设置为V形或弧形。第二伸缩件51可为气缸或液压缸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还包括顶板22、第三伸缩件23、支撑杆24和压紧件25,若干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部1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顶板22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23安装在所述顶板22上,且所述第三伸缩件2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22并与所述压紧件25或所述卡紧件固定,使得第三伸缩件23伸出时,带动所述压紧件25或所述卡紧件下降,直至与所述工件4抵接。
可以理解,顶板22通过三根支撑杆24稳定的安装在安装部1上,第三伸缩件23固定在顶板22上,其输出端向下并与压紧件25固定,第三伸缩件23可带动压紧件25上下移动,下压时夹持固定工件4,上升时松开工件4。本方案中压紧件25的底部呈锥形,能更好的伸入空心的工件4内部,对其起到较好的固定作用。
压紧件25和卡紧件并非同时使用,对于常规的圆柱形或方形工件4使用压紧件25夹持固定工件4;对于异形如弯折的工件4,则采用卡紧件配合使用;卡紧件和压紧件25均与第三伸缩件23可拆卸固定,便于拆卸替换,适用范围更广。第三伸缩件23可为气缸或液压缸等。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手轮61、调节杆62和固定支架63,所述固定支架63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手轮61与所述调节杆62连接,所述顶板22设有套筒221,所述调节杆62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支架63和所述套筒221,且所述调节杆62与所述固定支架63固定,所述调节杆62与所述套筒221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上端穿过所述顶板22并与其滑动连接。
可以理解,由于工件4的尺寸不一,需要适应性的调整第一夹持组件2的上下位置,便于将各类工件4放置在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转动调节组件6的手轮61,可以带动调节杆62转动,因此顶板22会随着调节杆62的转动上升或下降,更好的调节第一夹持组件2和第二夹持组件3之间的间距,由于支撑杆24均与顶板22滑动连接,其并不会干涉顶板22的移动。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焊接装置,如图1-图3及图9所示,包括机架7;
壳体8,其罩设在所述机架7上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81,所述壳体8开设有操作孔82,所述操作孔82处设有隔绝手套83,所述隔绝手套83用于移动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的所述工件4,所述壳体8还设有透明的观察窗84;
焊接结构,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所述焊接结构用于对所述工件4进行焊接加工,所述壳体8设有与惰性气体储存罐连通的过渡仓85,使得所述工作空间81内充入惰性气体后再对所述工件4进行焊接加工;
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所述夹持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该焊接装置使用上述夹持固定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焊接装置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焊接装置还包括壳体8和焊接结构,壳体8内为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81,仅通过过渡仓85与外界连接,过渡仓85一边连接壳体8,一边连接惰性气体储存罐,加工工件4前,先打开过渡仓85与壳体8连接的仓门,使惰性气体(如氩气)通入工作空间81内,填充完毕后关闭过渡仓85的仓门,再对工件4进行焊接,防止工件4在焊接时被氧化,保证其后续正常使用,对工件4进行焊接加工时,如需移动工件4时,使用者的手部套在隔绝手套83内对其进行移动,由于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84,可以对焊接装置内部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当一批次的工件4焊接完毕后,再打开过渡仓85的仓门,将工件4放置在过渡仓85内,再打开过渡仓85与外界连接的仓门将工件4取出。
本方案中的焊接装置特别适用于钛合金工件4的焊接加工。在其他实施例中,整个壳体8均可设置为透明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结构包括固定架91、第一移动组件92、第二移动组件93和激光焊接头94,所述固定架91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上;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92包括第一连接板921、第一驱动件922和第一滑块923,所述第一连接板921安装在所述固定架9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922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923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922可带动所述第一滑块923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93包括第二连接板931、第二驱动件932和第二滑块933,所述第二连接板931与所述第一滑块923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932水平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块933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94与所述第二滑块933固定,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932可带动所述第二滑块933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激光焊接头94靠近夹紧的所述工件4。
激光焊接头94通过第一移动组件92和第二移动组件93可对工件4的不同部位进行焊接加工。第一移动组件92由第一驱动件922带动第一滑块923上下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板931、第二滑块933和激光焊接头94上下移动,以对工件4的不同高度进行焊接;第二驱动件932可带动第二滑块933水平移动,以靠近或远离工件4,同时工件4还可随第二夹持组件3移动,因此,激光焊接头94可对工件4的任意部位进行焊接加工,较为智能便利。第一驱动件922和第二驱动件932均可为气缸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1);
第一夹持组件(2),其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
第二夹持组件(3),其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且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分别位于工件(4)的上下两端,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下降时,所述工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被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和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所夹紧;
所述第二夹持组件(3)包括转盘(31)、固定台(32)和支撑柱(33),所述转盘(3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固定台(32)设置在所述转盘(31)上,且所述固定台(32)上设有凹陷的容纳槽(321),所述支撑柱(33)位于所述固定台(32)内并伸出至所述固定台(32)上方,使得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工件(4)套设在所述支撑柱(33)的外侧,且其下端位于所述容纳槽(3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32)的中部设有一贯通的活动通道(322),所述支撑柱(33)可活动的设置在所述活动通道(322)内,所述安装部(1)上设有第一伸缩件(34),所述第一伸缩件(34)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柱(33)连接,使得:
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第一伸缩件(34)带动所述支撑柱(33)伸出并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
松开所述工件(4)时,所述第一伸缩件(34)带动所述支撑柱(33)下缩不再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3)的顶端向外侧凸出形成胀紧部(331),使得夹持所述工件(4)时,所述胀紧部(331)抵紧所述工件(4)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胀紧部(331)上设有用于在加工工件(4)时进行避让的避让槽(332),所述避让槽(332)将所述胀紧部(331)分隔为上部(3311)和下部(3312);
所述上部(3311)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下部(3312)底端的外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3)的上端还设有分隔槽(333),所述分隔槽(333)将所述支撑柱(33)的上端分隔成至少两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夹持组件(5),所述第三夹持组件(5)位于所述转盘(31)的一侧;
所述第三夹持组件(5)包括第二伸缩件(51)、支撑平台(52)和承托部(53),所述第二伸缩件(51)通过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第二伸缩件(51)的输出端与所述支撑平台(52)连接,所述承托部(53)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52)上,所述承托部(53)上设有可用于放置所述工件(4)的承托槽(531),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的下端设有卡紧件(21),所述卡紧件(21)向一侧伸出至所述承托部(53)的上方,所述卡紧件(21)的下端设有可用于容纳所述工件(4)的卡紧槽(211),使得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下降时,所述工件(4)的上下两端分别被卡紧在所述卡紧槽(211)和所述承托槽(53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组件(2)还包括顶板(22)、第三伸缩件(23)、支撑杆(24)和压紧件(25),若干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下端与所述安装部(1)连接,其上端与所述顶板(22)连接,所述第三伸缩件(23)安装在所述顶板(22)上,且所述第三伸缩件(23)的输出端穿过所述顶板(22)并与所述压紧件(25)或所述卡紧件(21)固定,使得第三伸缩件(23)伸出时,带动所述压紧件(25)或所述卡紧件(21)下降,直至与所述工件(4)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手轮(61)、调节杆(62)和固定支架(63),所述固定支架(63)设置在所述安装部(1)上,所述手轮(61)与所述调节杆(62)连接,所述顶板(22)设有套筒(221),所述调节杆(62)依次穿过所述固定支架(63)和所述套筒(221),且所述调节杆(62)与所述固定支架(63)固定,所述调节杆(62)与所述套筒(221)螺纹连接,若干个所述支撑杆(24)的上端穿过所述顶板(22)并与其滑动连接。
9.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7);
壳体(8),其罩设在所述机架(7)上形成一相对密闭的工作空间(81),所述壳体(8)开设有操作孔(82),所述操作孔(82)处设有隔绝手套(83),所述隔绝手套(83)用于移动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的所述工件(4),所述壳体(8)还设有透明的观察窗(84);
焊接结构(9),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所述焊接结构(9)用于对所述工件(4)进行焊接加工,所述壳体(8)设有与惰性气体储存罐连通的过渡仓(85),使得所述工作空间(81)内充入惰性气体后再对所述工件(4)进行焊接加工;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夹持固定结构,所述夹持固定结构设置在所述机架(7)上且位于所述工作空间(8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结构(9)包括固定架(91)、第一移动组件(92)、第二移动组件(93)和激光焊接头(94),所述固定架(91)安装在所述安装部(1)上;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92)包括第一连接板(921)、第一驱动件(922)和第一滑块(923),所述第一连接板(921)安装在所述固定架(91)上,所述第一驱动件(922)竖直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滑块(923)连接,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922)可带动所述第一滑块(923)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93)包括第二连接板(931)、第二驱动件(932)和第二滑块(933),所述第二连接板(931)与所述第一滑块(923)固定,所述第二驱动件(932)水平设置,且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滑块(933)连接,所述激光焊接头(94)与所述第二滑块(933)固定,使得所述第二驱动件(932)可带动所述第二滑块(933)水平移动,从而带动所述激光焊接头(94)靠近夹紧的所述工件(4)。
CN202223200809.8U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Active CN2189837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0809.8U CN21898373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00809.8U CN21898373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3737U true CN218983737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5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00809.8U Active CN218983737U (zh) 2022-11-29 2022-11-29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37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5822A (zh) * 2023-05-17 2023-06-23 北京驰创达空气悬架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支架总成焊接夹具
CN116551108A (zh) * 2023-07-12 2023-08-08 中电国基北方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焊接工装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5822A (zh) * 2023-05-17 2023-06-23 北京驰创达空气悬架有限公司 空气悬架支架总成焊接夹具
CN116551108A (zh) * 2023-07-12 2023-08-08 中电国基北方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焊接工装
CN116551108B (zh) * 2023-07-12 2023-10-31 中电国基北方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用焊接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83737U (zh) 一种夹持固定结构及使用其的焊接装置
CN209936548U (zh) 一种用于去毛刺机的轮毂治具的机构
CN115876596A (zh) 一种全新的拉伸挤压旋钮构造模拟装置
CN210231636U (zh) 一种用于板材钻孔的数控设备
CN217991315U (zh) 一种双头激光自动割膜机
CN214134301U (zh) 一种钽电容切刀机构
CN213615399U (zh) 一种机床用定位夹具
CN213409949U (zh) 一种高效率钢管折弯装置
CN216759011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自动化摆件的夹持装置
CN210587295U (zh) 一种用于铝铸件的钻孔设备
CN217749451U (zh) 一种角钢加工用智能化钻孔装置
CN217372001U (zh) 一种机电工程用台虎钳
CN220260214U (zh) 一种铸件加工安全夹持工装
CN220989502U (zh) 一种快速伸缩的消防延长柱
CN216030272U (zh) 一种转向夹具
CN215697344U (zh) 一种用于高强度冲压扭力梁的模具
CN215729167U (zh) 一种无边框液晶显示模组装配治具
CN212822933U (zh) 一种五金标识牌的打孔设备
CN216461909U (zh) 一种高效精密立式加工中心
CN220407902U (zh) 一种门窗铝材切割夹持底座
CN214488923U (zh) 一种防加工偏移的鼓式刹车片加工用自动化钻孔机构
CN218461368U (zh) 一种用于精密机架的低应力双面焊接工装
CN221337576U (zh) 一种灯壳产品加工用夹具
CN216000141U (zh) 一种高精度汽车仪表板定位工装夹具
CN216370467U (zh) 一种避免锯带卡住的锯带组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8216 plant A2,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216 plant A2,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oshan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2

Address after: 528216 workshop A1,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ongxin Laser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8216 plant A2, No. 58 Guidan West Road, Danzao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Tianquan Robo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