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9520U -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9520U
CN218949520U CN202223077635.0U CN202223077635U CN218949520U CN 218949520 U CN218949520 U CN 218949520U CN 202223077635 U CN202223077635 U CN 202223077635U CN 218949520 U CN218949520 U CN 2189495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flange
main body
flange
groove
conn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763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玺
何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utel Intelligent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763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95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95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95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该机身连接机构包括:主机身法兰;后机身法兰,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抵接于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且后机身法兰和主机身法兰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以将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的机身连接机构能够较便捷地实现无人机中不同部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在保证不影响无人机飞行气动性能的前提下,能够较方便地对不同部件进行解锁和锁闭。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背景技术
现今,无人机一般主要由机体、机翼、起落架、尾翼、螺旋桨等部件组成,而向着模块化的发展。
然而,现有的无人机通常是采用,如高强度胶水、铆钉、螺钉、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各模块之间良好的稳定连接,以致一般较难,甚至无法进行拆卸、分离,或需要借助工具进行各模块之间的解锁和锁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中的各模块较难,甚至无法进行拆卸、分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其中,该机身连接机构包括:主机身法兰;后机身法兰,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抵接于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且后机身法兰和主机身法兰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以将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
其中,主机身法兰的第三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对应第一凹槽还设有第一卡接件,第一卡接件的至少部分嵌设在第一凹槽中,以将后机身法兰与主机身法兰相卡接;其中,主机身法兰的第三侧面与其第二侧面为相背离两侧面,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为相邻两侧面。
其中,第一卡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其另一端凸出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设置,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朝与连接部呈设定夹角的方向延伸,并与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相间隔,延伸部嵌设在第一凹槽中。
其中,机身连接机构还包括螺接组件,螺接组件包括螺杆和螺母,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边缘还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上对应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凸起部抵接于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以使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延伸连通,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以连接螺母;其中,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为相邻两侧面。
其中,第一凸起部面向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凹槽,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对应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嵌设于第二凹槽,且第二安装孔贯穿第二凸起部。
其中,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三凹槽,在第三凹槽的底部还设有挂钩件;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对应第三凹槽凸出设有按钮锁扣组件,按钮锁扣组件与挂钩件相卡接,以将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
其中,挂钩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垂直连接于第三凹槽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靠近主机身法兰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按钮锁扣组件包括底座和卡接件,卡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底座连接在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第二主体部的一端连接底座,其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朝远离后机身法兰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第二连接部面向底座的一侧与第一连接部面向第三凹槽的底部的一侧相抵接,以将卡接件与挂钩件相卡接。
其中,按钮锁扣组件还包括按钮和弹性件,按钮包括控制部和第三连接部,底座内部还形成有导向槽,第三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控制部,其另一端嵌入于导向槽中,以垂直连接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并与弹性件的一端相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远离第三连接部沿导向槽延伸布置,并连接于导向槽的槽壁上;其中,控制部在带动第三连接部沿导向槽压缩弹性件运动时,第三连接部带动卡接件远离挂钩件运动,以将卡接件与挂钩件相分离,并在弹性件回弹复位时,弹性件将带动按钮和卡接件靠近挂钩件运动,以将卡接件与挂钩件相卡接。
其中,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还凸出设有插销,主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对应插销设有安装孔,插销插接于安装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其中,该无人机包括:主机身机构、后机身机构以及机身连接机构,机身连接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机身法兰和后机身法兰,主机身法兰连接主机身机构,后机身法兰连接后机身机构,以将主机身机构与后机身机构相连接;其中,该机身连接机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机身连接机构中的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抵接于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且后机身法兰和主机身法兰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以能够较便捷地将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且相应连接结构均能够嵌入于机身内部,以在保证不影响无人机飞行气动性能的前提下,较方便地对不同部件进行解锁和锁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主机身法兰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后机身法兰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挂钩件和按钮锁扣组件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无人机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是本申请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机身连接机构1包括:主机身法兰10和后机身法兰20。
其中,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机身连接机构1具体可用于无人机中的不同部件,比如,主机身和后机身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该机身连接机构1具体还可以用在机械玩具,或智能机器人等其他任一合理的机械装置中不同部件之间的连接中,本实施例对此并不加以限制。
具体地,该后机身法兰20的第一侧面在抵接于主机身法兰10的第二侧面时,该后机身法兰20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对应与主机身法兰10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以实现相互卡接,从而将后机身法兰2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10上,以在该主机身法兰10对应于无人机中的主机身机构实现连接,而后机身法兰20与该无人机中的后机身机构实现连接时,该主机身机构和后机身机构便能够通过该主机身法兰10与后机身法兰20之间的连接,对应实现可拆卸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后机身法兰20和主机身法兰10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的方式,以便捷地将后机身法兰2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10,从而能够使无人机中的后机身机构与其主机身机构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且相应连接结构均能够嵌入于机身内部,以在保证不影响无人机飞行气动性能的前提下,较方便地对不同部件进行解锁和锁闭,且外观美观、简洁。
请继续结合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主机身法兰一详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后机身法兰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机身连接机构1中的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三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101,且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还对应该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一凹槽101设有第一卡接件21,而该第一卡接件21的至少部分能够对应嵌设于该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一凹槽101中,以将后机身法兰20与主机身法兰10相卡接。
其中,该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三侧面具体是与其第二侧面为相背离两侧面,也即该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三侧面为背离后机身法兰20的一侧面,而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则对应为相邻两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后机身法兰20中的第一卡接件21还进一步包括连接部211和延伸部212,该连接部211的一端具体连接于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而其另一端凸出后机身法兰20的第一侧面设置。
且延伸部212的一端连接于连接部211的另一端,而延伸部212的另一端朝与连接部211呈设定夹角的方向延伸,并与后机身法兰20的第一侧面相间隔,该延伸部212对应嵌设在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一凹槽101中,以将后机身法兰20与主机身法兰10相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该机身连接机构1还包括螺接组件30,该螺接组件30又进一步包括螺杆31和螺母32,且主机身法兰10的第二侧面边缘还设有第一凸起部11,而该第一凸起部11上还设有第一安装孔1101。
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上还对应该第一安装孔1101设有第二安装孔201,且第一凸起部11具体是抵接在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上,以使第一安装孔1101与第二安装孔201能够相互延伸连通,而螺接组件30中的螺杆31的一端能够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201和第一安装孔1101,进而连接螺母32,以将后机身法兰20与主机身法兰10实现连接。
其中,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为相邻两侧面。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在主机身法兰10的第一凸起部11面向第二安装孔201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凹槽1102,而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还对应该第二凹槽1102设有第二凸起部,且该第二凸起部能够对应嵌设于第一凸起部11的第二凹槽1102中,以使后机身法兰20与主机身法兰10能够更紧密的实现连接。
其中,后机身法兰20的第四侧面上的第二安装孔201还对应贯穿了第二凸起部,以方便于通过螺接组件30的螺杆31依次穿过第二安装孔201和第一安装孔1101,与螺母32相连接,以更稳定地连接后机身法兰20和主机身法兰10。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机身连接机构与本申请提供的机身连接机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该机身连接机构2中的主机身法兰40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三凹槽401。
具体地,在主机身法兰40的第三凹槽401的底部还凸出设有一挂钩件41,且机身连接机构2中的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对应主机身法兰40的第三凹槽401凸出设有按钮锁扣组件51。
其中,该按钮锁扣组件51能够对应与挂钩件41相卡接,以将后机身法兰5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40上,以在该主机身法兰40对应于相应无人机中的主机身机构实现连接,而后机身法兰50与该无人机中的后机身机构实现连接时,该主机身机构和后机身机构便能够通过该主机身法兰40与后机身法兰50之间的连接,对应实现可拆卸连接。
上述方案,通过将后机身法兰50上的按钮锁扣组件51对应与主机身法兰40上的挂钩件41相卡接,以能够较便捷地将后机身法兰5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40,进而能够使无人机中的后机身机构与其主机身机构实现可拆卸的连接。且相应连接结构均能够嵌入于机身内部,以在保证不影响无人机飞行气动性能的前提下,较方便地对不同部件进行解锁和锁闭,且外观美观、简洁。
请继续参阅图6,图6是图5中机身连接机构中的挂钩件和按钮锁扣组件一详细结构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机身法兰40中的挂钩件41还进一步包括第一主体部411和第一连接部412,该第一主体部411的一端具体是垂直连接于第三凹槽401的底部,而其另一端对应连接第一连接部412的一端,且该第一连接部412的另一端朝靠近主机身法兰4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
其中,该第一连接部412的另一端具体可以是倾斜朝靠近主机身法兰4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或沿一弧形轨迹方向朝靠近主机身法兰4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以能够对应与第一主体部411相互配合,而构成一近似L字形的带有转角的构件,以方便与其他部件进行卡合、挂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挂钩件41还包括安装座413,而挂钩件41中的第一主体部411具体还可以是连接于该安装座413上,以通过该安装座413垂直连接于第三凹槽401的底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该按钮锁扣组件51还包括底座511和卡接件512,且该卡接件512又进一步包括第二主体部5121和第二连接部5122,其中,该底座511连接在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而第二主体部5121的一端具体连接在底座511上,其另一端则对应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122的一端,而第二连接部5122的另一端朝远离后机身法兰5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
同样地,该第二连接部5122的另一端具体可以是倾斜朝远离后机身法兰5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或沿一弧形轨迹方向朝远离主机身法兰40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以能够对应与第二主体部5121相互配合,而构成一近似L字形的带有转角的构件,以方便与其他部件,比如主机身法兰40中的挂钩件41进行卡合、挂接。
其中,该第二连接部5122面向底座511的一侧具体是与挂钩件41的第一连接部412面向第三凹槽401底部的一侧相抵接,也即将卡接件512和挂钩件41对应转角的部位进行对接,以对应将卡接件512与挂钩件41实现卡接,进而将后机身法兰5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40。
在一实施例中,该按钮锁扣组件51还包括按钮513和弹性件(图未示出),且该按钮513进一步包括控制部5131和第三连接部5132,其中,在该底座511的内部还形成有导向槽(图未示出),而该第三连接部5132的一端则对应连接于按钮513的控制部5131,其另一端则嵌入于导向槽中,以垂直连接于卡接件512中第二主体部5121的一端,并与弹性件的一端相连接。
该弹性件的另一端远离第三连接部5132沿导向槽延伸布置,并连接于导向槽的槽壁上,以在用户通过按钮513的控制部5131推动第三连接部5132沿导向槽靠近弹性件运动时,能够对弹性件进行压缩。
具体地,按钮513中的控制部5131在带动第三连接部5132沿导向槽压缩弹性件运动时,该第三连接部5132还将同步带动卡接件512朝远离挂钩件41的方向运动,以将卡接件512与挂钩件41相分离,进而能够解除后机身法兰50与主机身法兰40之间的连接,且仅通过对按钮513中的控制部5131进行按压,便能够实现二者之间的拆卸、分离,相对使用工具进行解锁,显然更为方便、快捷。
进一步地,在用户解除对按钮513中的控制部5131施加推力时,该弹性件便能够回弹复位,以通过该弹性件带动按钮513和卡接件512朝靠近挂钩件41的方向运动,以使卡接件512与挂钩件41相卡接,进而将后机身法兰5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40,也即对二者进行锁闭,且也不需要借助于另外的工具,比如螺丝刀、镊子等,因而更为便捷。
在一实施例中,挂钩件41中的第一主体部411与其第一连接部412的连接位置在面向主机身法兰40几何中心的一侧还设有第一凹陷部(图未示出),且在卡接件512与挂钩件41相卡接时,卡接件512的第二连接部5122远离其第二主体部5121的一侧具体是嵌设于该第一凹陷部中,以能够更紧密地与挂钩件41实现相互卡接。
可选地,该第一凹陷部具体可以为呈弧形状的凹槽,也可以为与卡接件512的第二连接部5122的一侧相互配合的侧壁由至少两个斜面构成的凹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卡接件512中的第二主体部5121与其第二连接部5122的连接位置在背离后机身法兰50几何中心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凹陷部5123,且在卡接件512与挂钩件41相卡接时,挂钩件41中的第一连接部412远离其第一主体部411的一侧具体是嵌设于该第二凹陷部5123中,以能够更紧密地与卡接件512实现相互卡接。
可选地,该第二凹陷部5123具体可以为呈弧形状的凹槽,也可以为与挂钩件41的第一连接部412的一侧相互配合的侧壁由至少两个斜面构成的凹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挂钩件41的第一连接部412背离其第一主体部411的第一侧面相对其背离第三凹槽401底部的第二侧面具体可以呈斜面设置,以便于与卡接件512实现相互卡接。
而卡接件512的第二连接部5122背离第二主体部5121的第三侧面相对其背离底座511的第四侧面也能够呈斜面设置,以便于与挂钩件41实现相互卡接。
在一实施例中,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上对应设置的第三凹槽401的数量具体可以为两个,而两个第三凹槽401具体是间隔设置于主机身法兰40的相对两侧边缘,以能够对应设置两个挂钩件41。
且按钮锁扣组件51的数量也对应为两个,而两个按钮锁扣组件51具体是分别对应两个该第三凹槽401设于后机身法兰50的相对两侧边缘,以在将每一按钮锁扣组件51与相应的挂钩件41相卡接,而使后机身法兰50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40时,能够从后机身法兰50的相对两侧对后机身法兰50和主机身法兰40之间的连接进行解锁,或锁闭。
在一实施例中,该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还凸出设有插销52,且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还对应该插销52设置有安装孔402,以在将按钮锁扣组件51与挂钩件41相卡接的同时,该插销52还能够对应插接于该安装孔402,以使主机身法兰40与后机身法兰5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靠。
可选地,该插销52及其对应的安装孔402的数量具体可以为1个、2个或3个等任一合理的数量,且分别均匀地分布于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和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该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还设有第四凹糟(图未示出),且该第四凹糟具体呈弧形状,而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对应该第四凹糟还设有凸起部(图未示出),该凸起部能够对应嵌设于该第四凹糟,以使主机身法兰40与后机身法兰5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靠。
可理解的是,该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的第四凹糟具体可以是该第三凹槽401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环形,在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为方形、椭圆形或梯形等任一合理的形状时,该第四凹糟与第三凹槽401对应构成的环形具体还可以为方形、椭圆形或梯形等任一合理的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同理,后机身法兰50一侧边缘的凸起部也能够对应于按钮锁扣组件51相互连接,以构成一环形,在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为方形、椭圆形或梯形等任一合理的形状时,该凸起部与按钮锁扣组件51对应构成的环形具体还可以为方形、椭圆形或梯形等任一合理的形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具体还可以是该主机身法兰40的一侧边缘设有凸起部,而后机身法兰50的一侧边缘还对应该凸起部设置有呈弧形状的第四凹糟,以将该凸起部对应嵌设于该第四凹糟中,而使主机身法兰40与后机身法兰50之间的连接更稳定、可靠,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无人机一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无人机60包括:主机身机构61、后机身机构62以及机身连接机构63。
具体地,该机身连接机构63还进一步包括相连接的主机身法兰631和后机身法兰632,而主机身法兰631对应连接主机身机构61,且后机身法兰632对应连接后机身机构62,以将主机身机构61与后机身机构62相连接。
可理解的是,该无人机60具体还可以包括机翼、起落架、尾翼、螺旋桨等功能部件,本申请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赘述。
其中,该机身连接机构63具体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1或机身连接机构2,具体请参阅图1-图6及相关文字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机身连接机构中的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抵接于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且后机身法兰和主机身法兰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以能够较便捷地将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主机身法兰,且相应连接结构均能够嵌入于机身内部,以在保证不影响无人机飞行气动性能的前提下,较方便地对不同部件进行解锁和锁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连接机构包括:
主机身法兰;
后机身法兰,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抵接于所述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且所述后机身法兰和所述主机身法兰的至少部分结构相配合卡接,以将所述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身法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身法兰的第三侧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对应所述第一凹槽还设有第一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的至少部分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以将所述后机身法兰与所述主机身法兰相卡接;其中,所述主机身法兰的第三侧面与其第二侧面为相背离两侧面,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为相邻两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其另一端凸出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设置,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其另一端朝与所述连接部呈设定夹角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一侧面相间隔,所述延伸部嵌设在所述第一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连接机构还包括螺接组件,所述螺接组件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边缘还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上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凸起部抵接于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以使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延伸连通,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以连接所述螺母;其中,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与其第一侧面为相邻两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起部面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后机身法兰的第四侧面对应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二安装孔贯穿所述第二凸起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机身法兰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三凹槽,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还设有挂钩件;
所述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对应所述第三凹槽凸出设有按钮锁扣组件,所述按钮锁扣组件与所述挂钩件相卡接,以将所述后机身法兰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主机身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挂钩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朝靠近所述主机身法兰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
所述按钮锁扣组件包括底座和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其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朝远离所述后机身法兰几何中心的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第二连接部面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面向所述第三凹槽的底部的一侧相抵接,以将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挂钩件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锁扣组件还包括按钮和弹性件,所述按钮包括控制部和第三连接部,所述底座内部还形成有导向槽,所述第三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部,其另一端嵌入于所述导向槽中,以垂直连接所述第二主体部的一端,并与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远离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导向槽延伸布置,并连接于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上;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带动所述第三连接部沿所述导向槽压缩所述弹性件运动时,所述第三连接部带动所述卡接件远离所述挂钩件运动,以将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挂钩件相分离,并在所述弹性件回弹复位时,所述弹性件将带动所述按钮和所述卡接件靠近所述挂钩件运动,以将所述卡接件与所述挂钩件相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还凸出设有插销,所述主机身法兰的一侧边缘对应所述插销设有安装孔,所述插销插接于所述安装孔。
10.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主机身机构、后机身机构以及机身连接机构,所述机身连接机构包括相连接的主机身法兰和所述后机身法兰,所述主机身法兰连接所述主机身机构,所述后机身法兰连接所述后机身机构,以将所述主机身机构与所述后机身机构相连接;
其中,所述机身连接机构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身连接机构。
CN202223077635.0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Active CN2189495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7635.0U CN21894952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7635.0U CN21894952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9520U true CN218949520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7635.0U Active CN218949520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95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557074A1 (en) Two stage rivet
CA2703661C (en) Plug-type mount
US20210276691A1 (en) Locking mechanism, propeller, motor, propulsion system assembly, and aircraft
WO2019061782A1 (zh) 电池模块以及无人机
CN205533646U (zh) 一种无人机机载设备快卸装置
CN218949520U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CN112520011A (zh) 一种快拆快锁结构、方法及无人机
CN108513485B (zh) 助拉结构
EP4253227A1 (en) Quick-release wing structure and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sing the same
CN211294522U (zh) 一种led显示屏拼缝处的连接结构及led显示屏
CN110697018B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与机身连接装置
CN108031129B (zh) 便于拆装的机身与机翼的对接插接结构
CN212099318U (zh) 一种固锁组件和无人机
CN112960076B (zh) 一种水下滑翔器的滑翔翼快速拆装装置
CN212448050U (zh) 快拆结构、起落架和无人机
CN219428402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快锁结构以及无人机
CN213323644U (zh) 一种无人机固定装置及使用该固定装置的无人机
CN115675955A (zh) 一种无人机的机身连接机构和无人机
CN115626310A (zh) 一种货运无人机翼身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CN214378795U (zh) 一种可伸缩天线组件
US20240166329A1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KR101028027B1 (ko) 자동차용 플라스틱 패스너
CN219406931U (zh) 用于无人机的模块化快拆结构及其无人机
CN114408156B (zh) 一种拆装结构、拆装方法和无人机
CN111140083B (zh) 一种飞机手柄锁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