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9325U -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9325U
CN218949325U CN202223472657.7U CN202223472657U CN218949325U CN 218949325 U CN218949325 U CN 218949325U CN 202223472657 U CN202223472657 U CN 202223472657U CN 218949325 U CN218949325 U CN 218949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assembly
fender
dismounting
dis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7265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华龙
梁嘉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7265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9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9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涉及无人设备的技术领域,该挡泥板拆装结构包括连接臂以及泥板本体,连接臂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可提供活动轮的安装位置,泥板本体上形成有安装部,安装部至少部位于支撑部,支撑部上可活动地设置有拆装组件,当拆装组件活动至锁止位置时,安装部至少部分置于安装间隙内并与拆装组件配合,拆装组件与支撑部共同限制泥板本体的活动;当拆装组件活动至解锁位置时,拆装组件释放泥板本体,以使泥板本体可脱离连接臂。通过拆装组件对泥板本体实现快速拆装,从而有利于挡泥板的清洗、更换,以及拆卸挡泥板对无人车部件进行检修维护的同时,无人车在不用作业场景需求下也可实现形态的快速切换。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车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农业领域中。无人车在室外使用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恶劣环境,无人车的越野性能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应对无人车所面临的复杂的作业环境,无人车上会相应设置有挡泥板,挡泥板一般对应安装在无人车的车轮外部,其能够提供车轮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车轮与外部障碍物剐蹭的同时,主要用于阻挡泥沙、灰尘等杂物在无人车在行驶过程中溅起,保护无人车内部及外部部件。
但是,传统的挡泥板都是依靠螺丝等固定部件直接固定在车轮的外部,其拆装难度较大,导致拆装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挡泥板拆卸冲洗、更换的同时,也不利于无人车在无需挡泥板配合的作业场景中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解决挡泥板拆装难度大、拆装过程费时费力,难以实现快速拆装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包括:
连接臂,其一端被配置为连接移动平台,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可提供活动轮的安装位置;
泥板本体,所述泥板本体上形成有安装部;
拆装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所述拆装组件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用于提供所述安装部的容置空间;
所述拆装组件可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当所述拆装组件活动至锁止位置时,所述安装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并与所述拆装组件配合,所述拆装组件与所述支撑部共同限制所述泥板本体的活动;当所述拆装组件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拆装组件释放所述泥板本体,以使所述泥板本体可脱离所述连接臂。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泥板本体与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之间设置有预定位结构,所述泥板本体可通过所述预定位结构挂置在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上;
所述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挂置部以及第二挂置部,所述第一挂置部设置于所述泥板本体,所述第二挂置部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上,所述第一挂置部与所述第二挂置部可挂置配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挂置部为开设于所述泥板本体的挂置孔,所述第二挂置部为设置在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上的挂置件;或
所述第一挂置部为设置在所述泥板本体上的挂置件,所述第二挂置部为开设于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上的挂置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挂置件包括相接的挂置柱以及限位台,所述限位台沿所述挂置柱的径向方向凸出设置;
所述挂置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孔部与小孔部,所述小孔部被配置为阻碍所述限位台穿过,并提供有允许所述挂置柱穿过的空间,所述大孔部被配置为可供所述限位台以及所述挂置柱穿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拆装组件包括:
活动件,其与所述支撑部之间形成所述安装间隙,所述活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一配合结构位于活动件靠近支撑部的一侧,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部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可随所述活动件活动;
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可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限位配合,且所述第二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活动路径上,以限定出所述拆装组件的锁定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拆装组件还包括:
定位柱,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活动件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定位柱上,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可绕所述定位柱活动;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分别被配置为相互匹配的插扣以及插孔,所述活动件可沿所述定位柱的轴向方向活动,以使所述插扣可在插入所述插孔内以及从所述插孔中脱出的位置之间活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活动件之间还设置有蓄能部件,所述蓄能部件作用于所述活动件,以使所述插扣具有往插入所述插孔方向运动的趋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部上还设置有收纳部,所述收纳部可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限位配合;
所述收纳部用于将所述拆装组件固定在解锁位置上,所述收纳部与所述所述第二配合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的活动路径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拆装组件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拆装组件间隔分置在所述支撑部的周侧;
当所述泥板本体安装在所述连接臂和/或所述支撑部时,所述安装部的位置与各所述拆装组件相对应。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人车,包括:
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中,泥板本体通过拆装组件实现与连接臂和/或支撑部的快速拆装,拆装组件通过活动设置在支撑部上,使其可相对支撑部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并在拆装组件活动至锁止位置时实现挡泥板在无人车上的安装配合,以及在拆装组件活动至解锁位置时能够释放泥板本体,以使泥板本体可脱离连接臂。
用户可通过操作拆装组件改变其位置状态,从而实现挡泥板在无人车上装配或拆卸,省去传统拆装挡泥板拆装过程中对固定件进行操作的繁琐步骤,拆装过程中也无需借助工具的辅助,有利于挡泥板的清洗、更换,以及拆卸挡泥板对无人车部件进行检修维护的同时,无人车在不用作业场景需求下也可实现形态的快速切换。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挡泥板拆装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挡泥板拆装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挡泥板拆装结构拆分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泥板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连接臂、支撑部以及活动轮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拆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无人车结构示意图(省略泥板本体)。
图中:10、连接臂;11、第一挂置板;20、支撑部;21、拆装组件;211、活动件;2111、第一配合结构;2112、抵台;212、定位柱;213、蓄能部件;22、第二挂置部;221、挂置柱;222、限位台;23、收纳部;30、泥板本体;31、安装部;311、第二配合结构;32、第一挂置部;321、大孔部;322、小孔部;33、第二挂置板;34、避位槽;40、移动平台;41、前梁;42、后梁;50、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从背景技术可知,目前传统的挡泥板都是依靠螺丝等固定部件直接固定在车轮的外部,其拆装难度较大,导致拆装过程费时费力,不利于挡泥板拆卸冲洗、更换的同时,也不利于无人车在无需挡泥板配合的作业场景中的应用。为此,本申请提供了如下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平台40的挡泥板拆装结构,该无人设备可以是适于在地面行进移动的无人车,示例性的,无人车可以用于搭载负载以完成预定的任务,例如搭载成像装置以进行拍摄,搭载农药、营养液及喷洒装置以进行植保任务,也可以用于地理测绘、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灾情巡查等其他领域。
一般而言,无人车包括作为车身的移动平台40以及动力组件,动力组件用于提供移动平台40运动所需的动力,可以理解的是,动力组件包括但不限于设置在移动平台40内的动力单元以及活动设置在移动平台40下部,与动力单元驱动连接的活动轮50。
如图1-图3所示,该挡泥板结构包括连接臂10,连接臂10作为移动平台40与活动轮50之间的支撑结构,其一端被配置为连接移动平台40,而连接臂10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部20,支撑部20可提供活动轮50的安装位置,在无人车的实际应用中,连接臂10一端与移动平台40连接,其另一端的支撑部20则设置有可转动的活动轮50。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20可以为仅作为用于提供安装位置的安装构件,即在支撑部20表面形成朝向移动平台40外侧或内侧的安装面,并在安装面上延伸出用于转动连接活动轮50的转轴,或开设提供活动轮50上的转轴转动连接的轴孔。而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部20内也可以形成中空的安装空间,通过在安装空间内设置与活动轮50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如电机),或在连接臂10上设置上述驱动机构后,通过连接臂10内的空间以及支撑部20内的安装空间,将相应的传动结构设置在内,从而实现驱动机构与活动轮50传动连接的传动关系。
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作为挡泥板结构的泥板本体30,泥板本体30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上。示例性的,本实施方式的连接臂10在无人车处于常规状态下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而移动平台40以及支撑部20则分置在连接臂10的上下两端,在一实施方式中,泥板本体30可仅与连接臂10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安装结构,或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泥板本体30也可仅与支撑部20形成可拆卸的安装关系,而为了提高泥板本体30在安装状态下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之间均呈可拆卸安装的装配关系。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的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以采用便于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进行定位安装的装配方式,如无需工具辅助配合部件拆装的安装方式,其包括但不限于挂装配合、卡扣配合、嵌装配合等配合方式。
其中,泥板本体30上形成有安装部31,装配过程中,安装部31至少部位于支撑部20上,示例性的,本实施方式的支撑部20具有相对内侧以及外侧,活动轮50可转动安装在支撑部20的外侧,而在泥板本体30的装配过程中,泥板本体30也同样靠近活动轮50设置,置于支撑部20的一侧部,从而让泥板本体30能够至少部分遮蔽在活动轮50的外部,为活动轮50提供保护。而安装部31则会从泥板本体30延伸而出并延伸至支撑部20的内侧上,用于提供泥板本体30与支撑部20实现连接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支撑部20上设置有可相对其活动的拆装组件21,至少部分的拆装组件21与支撑部20之间需预留出泥板本体30的安装空间,即,拆装组件21至少部分与支撑部20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
接上述实施例,为了实现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之间的快速拆装,拆装组件21在可相对支撑部20活动的基础上定义出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拆装组件21可在上述的两个位置之间往复活动,应当理解的是,锁止位置与解锁位置并不具体指某一特定静态位置,其可以理解为拆装组件21与泥板本体30、支撑部20以及连接臂10之间的相对状态,通过拆装组件21的相对活动,从而改变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根据所述的位置关系而定义出锁止位置以及解锁位置。
如图1-图2所示为拆装组件21处于锁止位置的状态,当拆装组件21活动至锁止位置时,拆装组件21至少部分活动至安装部31上,使安装部31至少部分置于安装间隙内并与拆装组件21配合,这样,拆装组件21与支撑部20能够共同限制泥板本体30的活动,完成泥板本体30的安装。
当拆装组件21活动至解锁位置时,拆装组件21活动至与安装部31错开的位置上,从而与安装部31脱离配合,解除对安装部31位置状态的限制,从而释放泥板本体30让其具有相对支撑部20以及连接臂10活动的自由度,使泥板本体30可脱离支撑部20以及连接臂10,完成泥板本体30的拆卸。
应当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拆装组件21也可以用于实现连接臂10与泥板本体30之间的配合限位,在此实施方式中,安装部31所处位置可对应在连接臂10的侧部,相应的,拆装组件21也应当设置在连接臂10上,从而让其在锁止位置的状态下能够实现与安装部31之间的配合,完成泥板本体30的安装。当然,本实施方式也不排除在泥板本体30安装过程中,泥板本体30在对应连接臂10与支撑部20的位置上均对应设置有安装部31,并且连接臂10与支撑部20上均设置有能够与位置相对应的安装部31配合的拆装组件21的方案。
通过实施上述的技术方案,用户可通过操作拆装组件21改变其位置状态,从而实现挡泥板在无人车上装配或拆卸,省去传统拆装挡泥板拆装过程中对固定件进行操作的繁琐步骤,拆装过程中也无需借助工具的辅助,降低了泥板本体30的拆装难度,有利于挡泥板的清洗、更换,以及拆卸挡泥板对无人车部件进行检修维护的同时,无人车在不用作业场景需求下也可实现形态的快速切换。
为了进一步降低泥板本体30的拆装难度,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之间设置有预定位结构,泥板本体30可通过预定位结构挂置在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上,使两者之间形成预定位配合,便于后续操作拆装组件21实现进一步安装。示例性的,当泥板本体30通过预定位结构与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之间形成定位配合时,安装部31则处于支撑部20的一侧(内侧),当然,在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部31也可处于连接臂10的侧部,或分别处于支撑部20与连接臂10的侧部,从而便于拆装组件21在活动至锁止位置时与其形成配合关系。当然,如上述内容所提及的,预定位结构可以采用便于拆装的装配结构,如无需工具配合实现的挂装、卡扣、嵌装等。
如图3-图7所示,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挂置部32以及第二挂置部22,第一挂置部32设置于泥板本体30,第二挂置部22设置在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上,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可挂置配合。示例性的,第二挂置部22设置在支撑部20时,第一挂置部32对应设置在安装部31,而第二挂置部22设置在连接臂10时,连接臂10的侧部设置有第一挂置板11,第一挂置板11提供第二挂置部22的设置位置,对应的,泥板本体30对应第一挂置板11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至靠近第一挂置板11的第二挂置板33,而第一挂置部32则设置在该第二挂置板33上,使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能够形成配合。
本实施方式采用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之间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的方案,而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若采用连接臂10通过拆装组件21与泥板本体30形成限位配合的实施方式,则可将安装部31形成在第二挂置板33上,并对应安装部31位置,将拆装组件21设置于第一挂置板11上,从而节省在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之间增设配合部件的成本。
作为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的配合关系,本实施方式采用挂装的配合方式,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图5所示的,第一挂置部32设置为开设于泥板本体30的挂置孔,第二挂置部22则对应为设置在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上的挂置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采用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均通过预定位结构定位配合的方式,故在泥板本体30所设置的第二挂置板33以及安装部31上,并且,安装部31结构可设置为与第二挂置板33结构类似的板状结构,从而便于在第二挂置板33以及板状结构的安装部31上开设出挂孔。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的配合方式与上述一致,其仅是将挂孔与挂扣的安装位置互换,即第一挂置部32为设置在泥板本体30上的挂置件,第二挂置部22为开设于连接臂10和/或支撑部20上的挂置孔。
挂置孔能够提供挂置件穿入的空间,在泥板本体30安装过程中,泥板本体30通过将第一挂置部32靠近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上的第二挂置部22,并让第一挂置部32与第二挂置部22形成挂装配合,让泥板本体30能够挂在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上形成初步定位,让安装部31能够保持在支撑部20的一侧,以便于用户在无需手动或工具配合稳定泥板本体30与支撑部20的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即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拆装组件21从而实现安装部31与拆装组件21的配合。
如图6-图7所示,挂置件包括相接的挂置柱221以及限位台222,限位台222沿挂置柱221的径向方向凸出设置呈挂钉结构。挂置孔设置为葫芦孔结构,挂置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孔部321与小孔部322,小孔部322被配置为阻碍限位台222穿过,并提供有允许挂置柱221穿过的空间,大孔部321被配置为可供限位台222以及挂置柱221穿过。
本实施例中,泥板本体30的装配过程如下:
泥板本体30沿挂置件与挂置孔的插接方向接近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限位台222的端部会活动至靠近大孔部321的位置,并进一步沿着插接方向将限位台222与挂置柱221均插装到大孔部321当中,其中,限位台222由大孔部321的一侧穿过并从其另一侧穿出,使挂置柱221的外周面能够与大孔部321的孔壁相对应。
这里,为了便于理解,将大孔部321至小孔部322的方向定义为扣接方向,泥板本体30相对连接臂10、支撑部20沿扣接方向活动,从而让挂置件沿扣接方向相对挂置孔沿扣接方向活动,随着挂置件的活动,挂置柱221由大孔部321活动至小孔部322当中,并最终抵于小孔部322的孔壁上,完成泥板本体30在连接臂10以及支撑部20上的挂装定位。在此状态下,泥板本体30往其外侧方向运动的自由度分别被第一挂置板11以及支撑部20所限制,泥板本体30往其内侧方向运动的自由度则被限位台222所限制,以及泥板本体30沿扣接方向运动的自由度被小孔部322所限制,让泥板本体30仅能够往扣接方向的反方向(挂置柱221往大孔部321一侧活动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方式中,挂置件设置为螺栓,螺栓的螺杆即为挂置件的挂置柱221,而限位台222即为螺栓的螺头,通过在第一挂置板11以及支撑部20上开设出与该螺栓可形成螺纹联接关系的螺纹孔,从而将螺栓拧入螺纹孔后,形成挂置件设置在第一挂置板11以及支撑部20上的方案。
本实施方式中,小孔部322与大孔部321沿连接臂10的竖直方向设置,并且小孔部322设置在大孔部321的上侧,这样,泥板本体30在重力作用下,则能够让挂置件保持在稳定挂装于挂置孔的状态,提高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的定位精度。
作为拆装组件21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拆装组件21的第一端能够相对支撑部20活动,并在其第一端上设置出第一配合结构2111,应当理解的是,安装间隙形成在活动件211与支撑部20之间,而第一配合结构2111则设置在活动件211靠近支撑部20的一侧,活动件211的第二端与支撑部20活动连接,以使第一配合结构2111可随活动件211活动,当活动件211活动至锁止位置时,第一装配结构处于安装间隙当中,用于与支撑部20形成定为配合。
与上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对应的,安装部31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311,第二配合结构311可与第一配合结构2111限位配合,在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形成定为配合的状态下,第二配合结构311设置在第一配合结构2111的活动路径上,以在第一配合结构2111的活动路径上限定出拆装组件21的锁定位置。也就是说,在第一配合结构2111随活动件211活动时,第一配合结构2111能够活动至与第二配合结构311形成配合的锁止位置上,而当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脱离配合时,即可理解为拆装组件21处于解锁位置上。
上述方案中,拆装组件21相对支撑部20的活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转动、翻转、沿直线运动、沿弧线运动等。
本实施方式中,拆装组件21采用相对支撑部20旋转的活动方式实现其在所指为何和解锁位置之间的状态切换,在上述拆装组件21包括活动件211的基础上,该拆装组件21还包括定位柱212,定位柱212作为活动件211的定位构件,其固定设置在支撑部20上,活动件211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套设在定位柱212上,以使第一配合结构2111可绕定位柱212活动,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的装配过程可以是插装配合、扣接、抵接等无需工具辅助即能够快速实现拆装的配合关系。
示例性的,以支撑部20用于支撑安装拆装组件21的装配面设置为平面为例,定位柱212沿垂直于该装配面的方向设置,这样,活动件211在套设于定位柱212的状态下,即能够减少活动件211转动过程偏位的问题,确保活动件211在位置状态切换进行活动时的顺畅度,有利于用户的快速操作。
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之间采用插接配合的限位方式,其拆装方向与上述挂置件与挂置孔的插接方向一致,如图3、图5以及图8所示,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分别被配置为相互匹配的插扣以及插孔,可以理解的是,插孔开设在安装部31上,并且在泥板本体30与支撑部20处于定位配合的状态下,插孔位于插扣旋转的活动路径上,本实施方式中,当泥板本体30定为配合在装配部的状态下,插孔与插扣的延伸方向均垂直于支撑部20所限定出的装配面设置,并且,定位柱212提供活动件211可沿其轴向方向活动的活动空间,以使插扣可随活动件211沿定位柱212的轴向活动过程中插入插孔内或从插孔中脱出。
当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的拆装方向也可以设置为与上述插接方向不同的其他方向,本实施方式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实际装配中,当泥板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形成定为配合后,用户可通过操作活动件211,使活动件211绕定位柱212旋转,并在此过程中活动件211处于相对远离支撑部20的一侧,避免活动件211旋转过程中与安装部31发生干涉。当活动件211旋转至插扣与插孔相对的位置上时,驱使活动件211沿定位柱212的轴向往支撑部20方向活动,进而让插扣插装在插孔当中,插扣与插孔之间的插装配合,以及挂置件与挂置孔之间的配合能够完全限制泥板本体30与连接臂10、支撑部20之间的相对活动,从而让泥板本体30能够稳定的装配在连接臂10与支撑部20上。
如图1所示,通过坐标轴配合以上方案的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挂置件与挂置孔的挂装配合,能够通过限位台222与第一挂置板11、支撑部20配合限制泥板本体30在XY平面上,而插扣与插孔的配合,则能够限制泥板本体30在ZX平面上。
为了确保插扣与插孔的稳定插装,定位柱212与活动件211之间还设置有蓄能部件213,蓄能部件213用于作用在活动件211上,对活动件211施加靠往支撑部20方向的作用力,以使插扣具有往插入插孔方向运动的趋势。
这样,当插扣插装在插孔当中时,蓄能部件213对活动件211所支架的作用力能够让插扣保持插装在插孔当中的状态。而需要将插扣从插扣中拔出时,用户则需要拉动活动件211,对活动件211施加一个能够克服该蓄能部件213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方可放活动件211沿定位柱212的轴向往远离支撑部20的方向活动,实现插扣的拔出。
本实施方式中,蓄能部件213设置为压簧,而定位柱212则设置为螺栓,活动件211的第二端以及蓄能部件213活动套设在定位柱212的螺杆上,其中,活动件211用于套设定位柱212的通孔中形成有能够被蓄能部件213一端所抵顶的抵台2112,蓄能部件213的另一端抵于定位柱212的螺头,从而让蓄能部件213能够通过作用在定位柱212上而对活动件211施加压力。
为了避免拆装组件21在解锁位置状态相对支撑部20晃动,使其在晃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磕碰,损坏拆装组件21或无人车的其他部件,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支撑部20上设置有收纳部23,其可与第一配合结构2111限位配合。收纳部23用于将拆装组件21固定在解锁位置上,收纳部23与第二配合结构311间隔设置在第一配合结构2111的活动路径上。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配合结构2111为插扣的方案中,收纳部23则为开设在支撑部20上的凹槽,当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第二配合结构311相脱离,使活动件211处于解锁位置时,用户可操作活动件211旋转,使插扣绕定位柱212转动至于收纳部23相对的位置上,并在蓄能部件213的作用下,能够让插扣直接插入到收纳部23当中,限制活动件211的旋转。
如图1-图3、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泥板本体30中部开设有避位槽34,避位槽34能够让泥板本体30能够提供连接臂10的容置空间,使泥板本体30的两侧能够分别罩设在活动轮50上的前后两侧,提高对活动轮50的保护,而上述的第二挂置板33以及安装部31则从避位槽34的槽沿延伸而出。
为了提高泥板本体30的装配稳定性,本实施方式的拆装组件21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拆装组件21间隔分置在支撑部20的周侧,具体的,支撑部20的相对两侧分别对应于避位槽34的两侧槽沿,而拆装组件21则设置在支撑部20的相对两侧上。接上述方案,安装部31的数量与拆装组件21相同,及分别设置在避位槽34的两侧槽沿处,从而与支撑部20的两侧通过拆装组件21形成稳定的配合。同样,连接臂10的两侧也均设置有第一挂置板11,用于与设置在避位槽34两侧的第二挂置板33形成配合。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无人车,其包括上述的移动平台40以及动力组件,具体的,移动平台40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横向设置的前梁41与后梁42,而前梁41与后梁42的两端则均连接有连接臂10以及活动轮50,通过应用上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从而在各活动轮50上均设置有相应的泥板本体30,对活动轮50以及无人车的其他部件实施保护。
而通过实施上述的方案,也能够让无人车的挡泥板实现快速拆装,便于无人车根据作业场景的状态切换以及挡泥板的清洗、更换。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平台(40)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臂(10),其一端被配置为连接移动平台(40),所述连接臂(10)的另一端设置有支撑部(20),所述支撑部(20)可提供活动轮(50)的安装位置;
泥板本体(30),所述泥板本体(30)上形成有安装部(31);
拆装组件(2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20),所述拆装组件(21)至少部分与所述支撑部(20)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安装间隙用于提供所述安装部(31)的容置空间;
所述拆装组件(21)可在锁止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当所述拆装组件(21)活动至锁止位置时,所述安装部(31)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安装间隙内并与所述拆装组件(21)配合,所述拆装组件(21)与所述支撑部(20)共同限制所述泥板本体(30)的活动;当所述拆装组件(21)活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拆装组件(21)释放所述泥板本体(30),以使所述泥板本体(30)可脱离所述连接臂(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板本体(30)与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之间设置有预定位结构,所述泥板本体(30)可通过所述预定位结构挂置在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上;
所述预定位结构包括第一挂置部(32)以及第二挂置部(22),所述第一挂置部(32)设置于所述泥板本体(30),所述第二挂置部(22)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上,所述第一挂置部(32)与所述第二挂置部(22)可挂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置部(32)为开设于所述泥板本体(30)的挂置孔,所述第二挂置部(22)为设置在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上的挂置件;或
所述第一挂置部(32)为设置在所述泥板本体(30)上的挂置件,所述第二挂置部(22)为开设于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上的挂置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置件包括相接的挂置柱(221)以及限位台(222),所述限位台(222)沿所述挂置柱(221)的径向方向凸出设置;
所述挂置孔包括相互连接的大孔部(321)与小孔部(322),所述小孔部(322)被配置为阻碍所述限位台(222)穿过,并提供有允许所述挂置柱(221)穿过的空间,所述大孔部(321)被配置为可供所述限位台(222)以及所述挂置柱(221)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拆装组件(21)包括:
活动件(211),其与所述支撑部(20)之间形成所述安装间隙,所述活动件(21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2111),第一配合结构(2111)位于活动件(211)靠近支撑部(20)的一侧,所述活动件(211)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部(20)活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可随所述活动件(211)活动;
所述安装部(31)上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311),所述第二配合结构(311)可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限位配合,且所述第二配合结构(311)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的活动路径上,以限定出所述拆装组件(21)的锁定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装组件(21)还包括:
定位柱(212),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部(20)上,所述活动件(211)的第二端可活动地套设在所述定位柱(212)上,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可绕所述定位柱(212)活动;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311)分别被配置为相互匹配的插扣以及插孔,所述活动件(211)可沿所述定位柱(212)的轴向方向活动,以使所述插扣可在插入所述插孔内以及从所述插孔中脱出的位置之间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212)与所述活动件(211)之间还设置有蓄能部件(213),所述蓄能部件(213)作用于所述活动件(211),以使所述插扣具有往插入所述插孔方向运动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0)上还设置有收纳部(23),所述收纳部(23)可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限位配合;
所述收纳部(23)用于将所述拆装组件(21)固定在解锁位置上,所述收纳部(23)与所述第二配合结构(311)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配合结构(2111)的活动路径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拆装组件(21)设置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拆装组件(21)间隔分置在所述支撑部(20)的周侧;
当所述泥板本体(30)安装在所述连接臂(10)和/或所述支撑部(20)时,所述安装部(31)的位置与各所述拆装组件(21)相对应。
10.一种无人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
CN202223472657.7U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Active CN218949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2657.7U CN218949325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72657.7U CN218949325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9325U true CN218949325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35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72657.7U Active CN218949325U (zh) 2022-12-23 2022-12-23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9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3275B (zh) Rtk天线安装支架及无人飞行器
CN218949325U (zh) 一种移动平台的挡泥板拆装结构及无人车
TW202147955A (zh) 伺服器機殼
CN209362801U (zh) 一种线缆喷涂机器人
CN109025508B (zh) 智能锁具的安装结构及防止智能锁驱动器被取下的方法
CN215679936U (zh) 箱体组件及led显示屏组件
CN213213617U (zh) 一种双目摄像头安装装置及含其的无人机
CN210123178U (zh) 空调器
CN211738441U (zh) 一种快拆式计算机及显示器
CN210191443U (zh) 一种车架电池装配结构
CN111874117A (zh) 履带梁摆动拆装结构及特种机器人
CN206984301U (zh) 云台的机臂及云台
CN216684879U (zh) 无人机快拆结构
CN213974497U (zh) 一种机臂组件和飞行设备
CN218632268U (zh) 一种电动喷雾器的电池盒
CN212802841U (zh) 一种模块式执手结构
CN220762475U (zh) 装配工装、组装结构及电气设备
CN219660391U (zh) 功能模块以及割草设备
CN217648325U (zh) 拆装工具
CN213277266U (zh) 防脱结构及具有其的显示屏组件
CN218505642U (zh) 电池仓门快拆结构、底盘和机器人
CN219720576U (zh) 清洁设备和滚刷组件
CN210555612U (zh) 飞机舱内内饰挂接结构
CN213200137U (zh) 无人机
CN220682496U (zh) 一种车载移动式植物工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