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5691U -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5691U
CN218945691U CN202223079795.9U CN202223079795U CN218945691U CN 218945691 U CN218945691 U CN 218945691U CN 202223079795 U CN202223079795 U CN 202223079795U CN 218945691 U CN218945691 U CN 2189456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plc
bracket
sorting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797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慈全
张超
范晓军
苏燕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Nebul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Nebul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Nebul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Nebul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797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56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56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56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OCV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包括:一个支架;一个测试拖链;一个分选拖链;一个测试子机构,通过所述测试拖链设于支架上;一个分选子机构,通过所述分选拖链设于支架上;一个PLC,分别与所述测试子机构以及分选子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芯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OCV测试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背景技术
电芯在化成之后,需要利用OCV测试设备对电芯进行OCV测试,即测试开路电压、交流内阻以及壳体电压等项目,测试完成后,再根据测试结果对电芯进行分选放置。然而,传统的OCV测试设备仅具备OCV测试的功能,测试完成还需要人工进行分选,进而影响电芯的生产效率。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提升电芯生产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提升电芯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包括:
一个支架;
一个测试拖链;
一个分选拖链;
一个测试子机构,通过所述测试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分选子机构,通过所述分选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PLC,分别与所述测试子机构以及分选子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倒U型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子机构包括:
一个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通过所述测试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第一分线器,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上;
一块探针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的底端;
若干个OCV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温度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电压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过压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
若干个过压传感器,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顶端,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过压探针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包括:
一块第一安装板,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一个第一X轴滑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一个第一X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连接;
一个第一Z轴滑动模组,垂直设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
一块第一Z轴移动板,与所述第一Z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线器以及探针连接板均设于第一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一Z轴拖链,设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一Z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Z轴拖链与PL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选子机构包括:
一个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通过所述分选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第二分线器,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上;
一个气缸,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一个诱导止回阀,与所述气缸连通;
一个夹爪,设于所述气缸的底端,通过所述气缸进行开合;
两块聚氨酯垫片,对称设于所述夹爪的内侧;
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聚氨酯垫片内,感应方向朝向另一块所述聚氨酯垫片,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至少一个物料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气缸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包括:
一块第二安装板,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一个第二X轴滑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一个第二X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连接;
一个第二Z轴滑动模组,垂直设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
一块第二Z轴移动板,与所述第二Z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分线器以及气缸均设于第二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二Z轴拖链,设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二Z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Z轴拖链与PLC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测试子机构和分选子机构,测试子机构包括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OCV探针、温度探针、电压探针、过压探针以及过压传感器,可进行X轴和Z轴的移动压合电芯,并对电芯进行OCV测试,检测电芯的温度、壳体电压以及受力情况;分选子机构包括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气缸、夹爪、接近传感器以及物料检测传感器,可基于PLC的指令控制夹爪夹持电芯,并通过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移栽到指定位置,即基于测试结果自动对电芯进行分选,最终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芯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选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的电路原理框图。
标记说明:
100-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1-支架,2-测试拖链,3-分选拖链,4-测试子机构,5-分选子机构,6-PLC,41-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2-第一分线器,43-探针连接板,44-OCV探针,45-温度探针,46-电压探针,47-过压探针,48-过压传感器,411-第一安装板,412-第一X轴滑动模组,413-第一X轴伺服马达,414-第一Z轴滑动模组,415-第一Z轴移动板,416-第一Z轴拖链,417-第一Z轴伺服马达,51-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2-第二分线器,53-气缸,54-诱导止回阀,55-夹爪,56-聚氨酯垫片,57-接近传感器,58-物料检测传感器,511-第二安装板,512-第二X轴滑动模组,513-第二X轴伺服马达,514-第二Z轴滑动模组,515-第二Z轴移动板,516-第二Z轴拖链,517-第二Z轴伺服马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OCV测试设备仅具备OCV测试的功能,测试完成还需要人工进行分选,进而影响电芯的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实现了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芯生产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在支架1上设置用于OCV测试的测试子机构4和用于电芯分选的分选子机构5,并设置PLC6分别与测试子机构4以及分选子机构5连接,以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提升电芯生产效率。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
一个支架1,用于承载所述OCV测试分选机构100;
一个测试拖链2,用于所述测试子机构4的走线;
一个分选拖链3,用于所述分选子机构5的走线;
一个测试子机构4,通过所述测试拖链2设于支架1上,用于对电芯(未图示)进行OCV测试;
一个分选子机构5,通过所述分选拖链3设于支架1上,用于对测试完成的电芯进行分选,即将不同质量等级的电芯移栽到不同位置;
一个PLC6,分别与所述测试子机构4以及分选子机构5连接,用于控制所述OCV测试分选机构100的工作,在具体实施时,只要从现有技术中选择能实现此功能的PLC即可,并不限于何种型号,且控制程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的。
所述支架1为倒U型支架。
所述测试子机构4包括:
一个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通过所述测试拖链2设于支架上,用于控制所述探针连接板43进行X轴和Z轴的位移,进而让所述OCV探针44、温度探针45、电压探针46以及过压探针47压合在电芯上;
一个第一分线器42,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上,用于对所述测试子机构4的走线进行规整;
一块探针连接板43,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的底端;
若干个OCV探针44,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43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42与PLC6连接,用于电芯的OCV测试;
若干个温度探针45,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43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42与PLC6连接,用于检测电芯的温度;
若干个电压探针46,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43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42与PLC6连接,用于检测电芯的壳体电压;
若干个过压探针47,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43的底端,用于感应所述测试子机构4的下压力,避免压坏电芯或者所述测试子机构4;
若干个过压传感器48,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43的顶端,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过压探针47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42与PLC6连接,用于采集所述过压探针47的感应信号。
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包括:
一块第一安装板411,水平设于所述支架1上;
一个第一X轴滑动模组412,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411上;
一个第一X轴伺服马达413,设于所述支架1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412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Z轴滑动模组414在X轴方向移动;
一个第一Z轴滑动模组414,垂直设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412的滑动端;
一块第一Z轴移动板415,与所述第一Z轴滑动模组414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线器42以及探针连接板43均设于第一Z轴移动板415上;
一个第一Z轴拖链416,设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415上,用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的走线;
一个第一Z轴伺服马达417,设于所述支架1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415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Z轴拖链416与PLC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415在Z轴方向移动。
所述分选子机构5包括:
一个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通过所述分选拖链3设于支架1上,用于控制所述夹爪55进行X轴和Z轴的位移,进而对电芯进行分选;
一个第二分线器52,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上,用于对所述分选子机构5的走线进行规整;
一个气缸53,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52与PL6C连接;
一个诱导止回阀54,与所述气缸53连通,用于保持所述气缸53工作位置的夹持力以及运动平稳性;
一个夹爪55,设于所述气缸53的底端,通过所述气缸53进行开合,用于夹持电芯;
两块聚氨酯垫片56,对称设于所述夹爪55的内侧,用于保护电芯,避免电芯被夹伤,硬度优选为HS70;
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57,设于所述聚氨酯垫片56内,感应方向朝向另一块所述聚氨酯垫片56,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52与PLC6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夹爪55是否夹持有电芯;
至少一个物料检测传感器58,设于所述气缸53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52与PLC6连接,用于检测传输线(未图示)上是否有电芯,可选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包括:
一块第二安装板511,水平设于所述支架1上;
一个第二X轴滑动模组512,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511上;
一个第二X轴伺服马达513,设于所述支架1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512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Z轴滑动模组514在X轴方向移动;
一个第二Z轴滑动模组514,垂直设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513的滑动端;
一块第二Z轴移动板515,与所述第二Z轴滑动模组514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分线器52以及气缸53均设于第二Z轴移动板515上;
一个第二Z轴拖链516,设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515上,用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的走线;
一个第二Z轴伺服马达517,设于所述支架1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515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Z轴拖链516与PLC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515在Z轴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所述PLC6通过物料检测传感器58检测到电芯之后,控制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41将OCV探针44、温度探针45、电压探针46以及过压探针47压合在电芯上,以对电芯进行OCV测试;所述PLC6基于OCV测试的测试结果控制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51将电芯移栽到指定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测试子机构和分选子机构,测试子机构包括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OCV探针、温度探针、电压探针、过压探针以及过压传感器,可进行X轴和Z轴的移动压合电芯,并对电芯进行OCV测试,检测电芯的温度、壳体电压以及受力情况;分选子机构包括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气缸、夹爪、接近传感器以及物料检测传感器,可基于PLC的指令控制夹爪夹持电芯,并通过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移栽到指定位置,即基于测试结果自动对电芯进行分选,最终实现集成电芯OCV测试和分选功能,进而极大的提升了电芯生产效率。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支架;
一个测试拖链;
一个分选拖链;
一个测试子机构,通过所述测试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分选子机构,通过所述分选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PLC,分别与所述测试子机构以及分选子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倒U型支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子机构包括:
一个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通过所述测试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第一分线器,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上;
一块探针连接板,设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的底端;
若干个OCV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温度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电压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并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若干个过压探针,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底端;
若干个过压传感器,设于所述探针连接板的顶端,一端分别与一所述过压探针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分线器与PLC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X轴Z轴移动单元包括:
一块第一安装板,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一个第一X轴滑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一个第一X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连接;
一个第一Z轴滑动模组,垂直设于所述第一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
一块第一Z轴移动板,与所述第一Z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分线器以及探针连接板均设于第一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一Z轴拖链,设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一Z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Z轴移动板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一Z轴拖链与PLC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子机构包括:
一个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通过所述分选拖链设于支架上;
一个第二分线器,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上;
一个气缸,设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的底端,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一个诱导止回阀,与所述气缸连通;
一个夹爪,设于所述气缸的底端,通过所述气缸进行开合;
两块聚氨酯垫片,对称设于所述夹爪的内侧;
至少一个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聚氨酯垫片内,感应方向朝向另一块所述聚氨酯垫片,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至少一个物料检测传感器,设于所述气缸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分线器与PLC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X轴Z轴移动单元包括:
一块第二安装板,水平设于所述支架上;
一个第二X轴滑动模组,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一个第二X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控制端与所述PLC连接;
一个第二Z轴滑动模组,垂直设于所述第二X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
一块第二Z轴移动板,与所述第二Z轴滑动模组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二分线器以及气缸均设于第二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二Z轴拖链,设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上;
一个第二Z轴伺服马达,设于所述支架上,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Z轴移动板连接,控制端通过所述第二Z轴拖链与PLC连接。
CN202223079795.9U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Active CN2189456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9795.9U CN21894569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79795.9U CN21894569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5691U true CN218945691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79795.9U Active CN218945691U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56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77493U (zh) 一种全自动插拔力测试型装置
CN208643342U (zh) 一种扣式锂电芯智能测试分选测厚设备
CN211292333U (zh) 一种线束强度检测用电动拉力测试机
CN108169667A (zh) 塑壳断路器终压力、回路电阻、脱扣力自动检测设备
CN105509961A (zh) 一种大阵列电阻式应变片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4267335A (zh) 开关多功能测试机
CN105355359B (zh) 在线自动充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8945691U (zh) 一种ocv测试分选机构
CN108816793A (zh) 一种开槽插孔分离力的检测装置
CN113109155A (zh) 一种多工位联动电缆机械性能试验机
CN205691681U (zh) 一种电子元件多功能柔性测试机
CN211206740U (zh) 一种电池电芯内阻测试工装
CN202084608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压芯短路检测包胶设备
CN207668755U (zh) 电芯点焊系统
CN204116552U (zh) 开关多功能测试机
CN212301798U (zh) 用于镍氢电池模块的检测设备
CN106093667B (zh) 汇流箱自动配对测试系统及其测试工装
CN213517194U (zh) 一种基于对比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装置
CN212321285U (zh) 一种自动拉力检测装置
CN209849348U (zh) 一种手机天线电阻检测设备
CN211178584U (zh) 一种滑台式短路及厚度检测机构
CN2811993Y (zh) 高温超导带材拉力测试架
CN218099375U (zh) 一种电梯主板的电阻检测装置
CN216012330U (zh) 一种塑壳断路器自动脱扣力与脱扣行程测试设备
CN217797444U (zh) Ccd自动筛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