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210U -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 Google Patents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210U
CN218936210U CN202223405164.1U CN202223405164U CN218936210U CN 218936210 U CN218936210 U CN 218936210U CN 202223405164 U CN202223405164 U CN 202223405164U CN 218936210 U CN218936210 U CN 218936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hassis
lamp
strip structure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516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海
谢建民
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Suzhou Op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516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属于照明技术领域,包括底盘和扩散面罩,扩散面罩与底盘围合形成发光空间;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使扩散面罩固定安装于底盘;安装于底盘且位于发光空间中的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和多个第二LED灯珠,多个第一LED灯珠与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包围在连接部的周侧,多个第二LED灯珠位于多个第一LED灯珠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第二LED灯珠沿扩散面罩的延伸方向分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具本体以及该灯带结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位于BOSS柱附近的LED灯珠的光被遮挡,使得灯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Description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BOSS柱,一般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螺纹孔,主要用于两个非金属构件之间的固定连接。在一些灯具结构中,普遍用到BOSS柱来固定连接灯具的底盘和扩散面罩。
然而,在现有的灯具中,由于BOSS柱穿设在LED灯珠附近,此时BOSS柱会遮挡LED灯珠发出的光,使得部分光线被BOSS柱所遮挡,导致灯具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整灯点亮后效果看起来很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位于BOSS柱附近的LED灯珠的光被遮挡,使得灯在点亮后扩散面罩上出现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灯带结构,包括:底盘和扩散面罩,所述扩散面罩与所述底盘围合形成发光空间,所述发光空间包括第一发光区、第二发光区和遮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遮光区的两侧,且所述遮光区对应的所述扩散面罩处设有过孔;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所述连接部穿设所述过孔并与所述底盘连接,使所述扩散面罩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且使所述遮光件固定安装并遮挡于所述遮光区对应部分的所述扩散面罩表面;安装于所述底盘且位于所述发光空间中的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和多个第二LED灯珠,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与所述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围布在所述连接部的周侧,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位于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沿所述灯带结构的延伸方向分布。
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为BOSS柱,所述BOSS柱与所述过孔通过连接件固定。
可选的,相邻的第一LED灯珠之间的间距为所述BOSS柱外径的1.2倍至1.5倍,并且,任意第一LED灯珠到所述BOSS柱的轴线的距离为所述BOSS柱外径的1.5倍。
可选的,所述BOSS柱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边沿,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呈半圆周状围布在所述BOSS柱的周侧。
可选的,所述BOSS柱沿所述灯带结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中部区域,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呈圆周状围布在所述BOSS柱的周侧。
可选的,所述扩散面罩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扩散面罩还具有位于一对所述侧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阶梯型底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阶梯型底面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面连接所述阶梯型底面以及一对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面连接所述阶梯型底面以及一对所述侧面中的另一个侧面,所述遮光件与所述阶梯型底面贴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阶梯型底面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阶梯型底面之间分别形成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遮光件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遮光件的表面与所述扩散面罩的底面平齐。
可选的,所述扩散面罩呈封闭的环形,所述遮光件呈与所述扩散面罩相匹配的环形。
可选的,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PCB板,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和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贴片固定于所述PCB板,并且,所述PCB板胶粘于所述底盘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具本体、以及上述的灯带结构;所述灯带结构围绕所述灯具本体设置,且所述底盘与所述灯具本体的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结构,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和多个第二LED灯珠,多个第二LED灯珠为灯带结构的主发光光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多个第一LED灯珠均匀安装在BOSS柱的周侧、即在BOSS柱附近合理位置处增加辅助光源,使多个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叠加并均匀照射在BOSS柱上,有效消除了第一发光区或第二发光区的光线被BOSS柱所遮挡、在发光空间产生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具,具有上述灯带结构的所有优点,照明效果更佳、用户体验度更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带结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灯珠在BOSS柱周侧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LED灯珠在BOSS柱周侧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带结构某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灯带结构某一视角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灯带结构;10、底盘;20、扩散面罩;210、第一侧面;220、第二侧面;230、第一连接面;2310、第一内凹槽;240、阶梯型底面;250、第二连接面;2510、卡槽;2520、第二内凹槽;30、遮光件;310、第一端部;320、中间部;330、第二端部;3310、限位卡扣;40、第一LED灯珠;50、第二LED灯珠;BOSS柱;60、第一发光区;70、第二发光区;80、遮光区;90、BOSS柱;100、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结合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带结构1。
本实施例中,灯带结构1为侧发光灯带结构,该侧发光灯带结构可以环设在吸顶灯、筒射灯等照明灯具的周侧,以形成侧发光的效果。
其他实施例中,灯带结构1为直发光灯带结构。相较而言,灯带结构1更适用于侧发光灯带结构。
参见图1,灯带结构1包括:底盘10、扩散面罩20、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30以及光源模块,其中,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第二LED灯珠50。
具体而言,扩散面罩20与底盘10围合并形成发光空间,发光空间包括第一发光区60、第二发光区70和遮光区80;其中,第一发光区60和第二发光区70分别位于遮光区80的两侧,并且遮光区80对应的扩散面罩20处设有过孔。
遮光件30通过连接部穿设过孔并与底盘10连接,使扩散面罩20固定安装于底盘10,且使遮光件30固定安装并遮挡于遮光区80对应部分的扩散面罩20表面。
多个第一LED灯珠40与遮光件30的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围布在连接部的周侧,多个第二LED灯珠50位于多个第一LED灯珠40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第二LED灯珠50沿灯带结构1的延伸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遮光件30的连接部为BOSS柱90,BOSS柱90与扩散面罩20的过孔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件可以是自攻螺丝、六角头螺钉等螺纹紧固件,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遮光件30为遮光装饰条。
在本实施例中,灯带结构1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第二LED灯珠50。多个第二LED灯珠50为灯带结构1中的主发光光源,不仅如此,多个第二LED灯珠50还可对光线进行补强;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多个第一LED灯珠40均匀安装在BOSS柱90的周侧、即在BOSS柱90附近合理位置处增加辅助光源,使多个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叠加并均匀照射在BOSS柱90上,有效消除了第一发光区60或第二发光区70的光线被BOSS柱90所遮挡、在发光空间产生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不仅如此,多个第二LED灯珠50还可对光线进行补强,以优化灯具的照明效果。
本实施例主要是对BOSS柱90遮挡光线产生的阴影做分析,通过在BOSS柱90周围合理排布光源来消除BOSS柱90遮挡光线产生的黑影,包括BOSS柱90周围第一LED灯珠40的数量、第一LED灯珠40与BOSS柱90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参见图2和图3,相邻第一LED灯珠40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为BOSS柱90外径的1.2倍至1.5倍,任意第一LED灯珠40到BOSS柱90轴线的距离均为BOSS柱90外径的1.5倍。
如此设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将多个第一LED灯珠40分布在距离BOSS柱90的不同位置,以及采用不同直径的BOSS柱90,通过计算、比较和分析BOSS柱90对光线亮度的影响情况,从而将相邻第一LED灯珠40之间的距离、以及任一第一LED灯珠40到BOSS柱90的距离设置在上述范围值内,以便根据发光空间的实际大小确定BOSS柱90的直径和第一LED灯珠40的数量。
参见图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BOSS柱90固定连接在底盘10边沿的情况下,多个第一LED灯珠40呈半圆周状围布安装在BOSS柱90的周侧。换言之,当BOSS柱90所在位置靠近照明灯具的本体时,只需要数量较少的第一LED灯珠40均匀安装在BOSS柱90位于第二发光区70的半圆周侧(第二发光区70相对于第一发光区60更远离灯具的本体),便能够实现较好的照明效果。
参见图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当BOSS柱90沿灯带结构1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固定连接于底盘10的中部区域时,多个第一LED灯珠40呈圆周状围布安装在BOSS柱90的周侧。换言之,由于BOSS柱90相对于照明灯具的本体距离较远,需要使用数量较多的第一LED灯珠40均布在BOSS柱90的圆周上,才能实现较好的照明效果。
参见图4,扩散面罩20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侧面、包括第一侧面210和第二侧面220,以及位于一对侧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230、阶梯型底面240和第二连接面250;其中,阶梯型底面240位于第一连接面230和第二连接面250之间,扩散面罩20的过孔开设于第一连接面230。
具体而言,第一侧面210相对于第二侧面220更靠近照明灯具的本体,并且第一连接面230相对于第二连接面250更靠近底盘10;第一连接面230连接阶梯型底面240以及一对侧面中的一个侧面、也即与第一侧面210连接,第二连接面250连接阶梯型底面240以及一对侧面中的另一个侧面、也即与第二侧面220连接,遮光件30与阶梯型底面240贴合。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遮光件30呈Z型,具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端部310、中间部320以及第二端部330;中间部320与阶梯型底面240贴合,第一端部310搭接在第一连接面230,第二端部330卡接在第二连接面250,其中,BOSS柱90位于第一端部310且穿设位于第一连接面230的过孔。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遮光件30位于第二端部330设置有限位卡扣3310,扩散面罩20位于第二连接面250开设有卡槽2510,第二端部330通过限位卡扣3310插设卡槽2510与第二连接面250卡接配合。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遮光件30在扩散面罩20上的安装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扩散面罩20设置阶梯型底面240、将遮光件30设置为Z型、并将遮光件30的中间部320贴合在阶梯型底面240,不仅对照明灯具的本体起到了装饰作用,而且遮挡住了照明灯具的本体发出的光线,从而在扩散面罩20中更好地形成发光区。
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面230与阶梯型底面240之间、第二连接面250与阶梯型底面240之间分别形成有内凹的安装槽,遮光件30的两端安装于安装槽,并且,遮光件30的表面与扩散面罩20的底面平齐。
具体而言,扩散面罩20在第一连接面230与阶梯型底面240之间成型有第一内凹槽2310、在第二连接面250与阶梯型底面240之间成型有第二内凹槽2520,遮光件30的第一端部310安装在第一内凹槽2310中且第一端部310的底面与第一连接面230平齐,遮光件30的第二端部330安装在第二内凹槽2520中且第二端部330的底面与第二连接面250平齐。如此设置,本实施例的灯带结构1不仅在外形上更加整齐美观,而且进一步提高了遮光件30在扩散面罩20上的安装稳定性。
参见图4和图5,扩散面罩20呈封闭的环形,并且遮光件30呈现与扩散面罩20相匹配的环形;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可以是圆环形、方环形或者正多边环形。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形成封闭的发光空间、优化灯带结构1的照明效果,也有利于阻隔灰尘和水汽,从而起到了对光源模块的保护作用。
参见图4和图5,多个第一LED灯珠40贴片固定于PCB板100,PCB板100胶粘于底盘10的底面。如此设置,可以先将多个第一LED灯珠40逐一贴片固定安装到PCB板100,再将PCB板100粘接到底盘10,从而提高了在底盘10上安装第一LED灯珠40的效率、以及第一LED灯珠40在底盘10上的安装稳定性。
综上所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多个第一LED灯珠40贴片固定于PCB板100,PCB板100胶粘于底盘10的底面;再将遮光件30通过BOSS柱90穿设扩散面罩20的过孔并遮挡于扩散面罩20的一部分底面,从而将扩散面罩20内部的发光空间分为第一发光区60和第二发光区70;其次将BOSS柱90与底盘10的连接孔通过连接件连接,从而将遮光件30和扩散面罩20安装于底盘10,便形成了本实施例的灯带结构1。其中,多个第一LED灯珠40均匀分布在BOSS柱90的周侧;并且,相邻第一LED灯珠40之间的距离均相同且为BOSS柱90直径的1.2-1.5倍,任一第一LED灯珠40到BOSS柱90轴线的距离为BOSS柱90直径的1.5倍。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的灯带结构1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第二LED灯珠50,多个第二LED灯珠50为灯带结构1中的主发光光源,在此基础上,通过将多个第一LED灯珠40均匀安装在BOSS柱90的周侧、即在BOSS柱90附近合理位置处增加辅助光源,使多个LED灯珠发出的光线叠加并均匀照射在BOSS柱90上,有效消除了第一发光区60或第二发光区70的光线被BOSS柱90所遮挡、在发光空间产生阴影、发光不均匀的缺陷,提高了光线的均匀度,优化了灯具的照明效果。
不仅如此,多个第二LED灯珠50还可对光线进行补强,以优化灯具的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灯具本体和上述灯带结构1。
其中,灯带结构1围绕灯具本体设置,并且,底盘10与灯具本体的顶部连接。
本实施例的照明灯具可以是吸顶灯或者筒射灯中的一种,并且具有前述灯带结构1的全部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10)和扩散面罩(20),所述扩散面罩(20)与所述底盘(10)围合形成发光空间,所述发光空间包括第一发光区(60)、第二发光区(70)和遮光区(80),所述第一发光区(60)和所述第二发光区(70)分别位于所述遮光区(80)的两侧,且所述遮光区(80)对应的所述扩散面罩(20)处设有过孔;
设有连接部的遮光件(30),所述连接部穿设所述过孔并与所述底盘(10)连接,使所述扩散面罩(20)固定安装于所述底盘(10),且使所述遮光件(30)固定安装并遮挡于所述遮光区(80)对应部分的所述扩散面罩(20)表面;
安装于所述底盘(10)且位于所述发光空间中的光源模块,所述光源模块包括多个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第二LED灯珠(50),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与所述连接部相邻,且均匀围布在所述连接部的周侧,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50)位于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侧,并且,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50)沿所述灯带结构(1)的延伸方向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BOSS柱(90),所述BOSS柱(90)与所述过孔通过连接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相邻的第一LED灯珠(40)之间的间距为所述BOSS柱(90)外径的1.2倍至1.5倍,并且,任意第一LED灯珠(40)到所述BOSS柱(90)的轴线的距离为所述BOSS柱(90)外径的1.5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BOSS柱(9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10)边沿,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呈半圆周状围布在所述BOSS柱(90)的周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BOSS柱(90)沿所述灯带结构(1)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固定连接于所述底盘(10)中部区域,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呈圆周状围布在所述BOSS柱(90)的周侧。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面罩(20)具有相对设置的侧面,所述扩散面罩(20)还具有位于一对所述侧面之间的第一连接面(230)、阶梯型底面(240)和第二连接面(250),所述阶梯型底面(240)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30)和所述第二连接面(250)之间,所述第一连接面(230)连接所述阶梯型底面(240)以及一对所述侧面中的一个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面(250)连接所述阶梯型底面(240)以及一对所述侧面中的另一个侧面,所述遮光件(30)与所述阶梯型底面(240)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230)与所述阶梯型底面(240)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面(250)与所述阶梯型底面(240)之间分别形成有内凹的安装槽,所述遮光件(30)的两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并且,所述遮光件(30)的表面与所述扩散面罩(20)的底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面罩(20)呈封闭的环形,所述遮光件(30)呈与所述扩散面罩(20)相匹配的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灯带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模块还包括PCB板(100),多个所述第一LED灯珠(40)和多个所述第二LED灯珠(50)贴片固定于所述PCB板(100),并且,所述PCB板(100)胶粘于所述底盘(10)的底面。
10.一种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带结构(1),所述灯带结构(1)围绕所述灯具本体设置,且所述底盘(10)与所述灯具本体的顶部连接。
CN202223405164.1U 2022-12-19 2022-12-19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Active CN218936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5164.1U CN218936210U (zh) 2022-12-19 2022-12-19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5164.1U CN218936210U (zh) 2022-12-19 2022-12-19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210U true CN218936210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5164.1U Active CN218936210U (zh) 2022-12-19 2022-12-19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167303B2 (ja) フレーム連結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て組み立てられたled照明器具
CN210398777U (zh) 一种柱形灯具
TWI521172B (zh) 燈具
JP5918835B2 (ja) 照明装置
CN218936210U (zh)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JP2012230762A (ja) 照明器具
CN201858591U (zh) 一种led透镜组件
CN205424487U (zh) 全方位立体照明led灯丝灯
CN210462848U (zh) 一种均匀发光且能够避免光斑的光导
US11162659B2 (en) Lens, lens group and lamp
CN108679510B (zh) 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及冰箱
KR20140069823A (ko) 조명장치
CN108444198B (zh) 一种装饰灯安装结构及冰箱
KR101455658B1 (ko) 입식 led 조명기구
KR101001953B1 (ko) 확산각도를 조절하는 광 가이드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led 램프
KR101713973B1 (ko) Led 조명등용 확산 렌즈
CN213453470U (zh) 一种光导装配结构
CN219063261U (zh) 吸顶灯
CN213777569U (zh) 信号灯
CN211875722U (zh) 一种具有导光板的led光源
CN213065811U (zh) 智能吸顶灯
CN214064818U (zh)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CN217635444U (zh) 一种新型遮光卡子
CN216113644U (zh) 一种具有一体式安装结构的吸顶灯
CN220623774U (zh) 双功能发光系统及使用其的车用信号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