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64818U -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064818U CN214064818U CN202022867512.1U CN202022867512U CN214064818U CN 214064818 U CN214064818 U CN 214064818U CN 202022867512 U CN202022867512 U CN 202022867512U CN 214064818 U CN214064818 U CN 2140648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lamp
- light source
- inclined plane
- refl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包括壳体、若干光源、灯罩以及若干反光部件,所述壳体配置有安装位,若干所述光源依次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灯罩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能够罩盖住所述光源,若干所述反光部件沿所述光源的排布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反光部件均对应配置于相邻光源之间,所述反光部件配置有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周边光线反射至所述灯罩的第一反光斜面以及第二反光斜面,所述第一反光斜面和所述第二反光斜面相连接且两者的汇集点靠近所述灯罩。其能够实现增强灯光光照以及使灯光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用品带来的便捷性,灯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其质量如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目前,市面上的灯具其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灯罩表面上时,容易出现中间亮,四周暗的现象,导致出光不均匀,为此,亟需对现有的灯具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其能够实现增强灯光光照以及使灯光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灯具结构,包括壳体、若干光源、灯罩以及若干反光部件,所述壳体配置有安装位,若干所述光源依次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灯罩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能够罩盖住所述光源,若干所述反光部件沿所述光源的排布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反光部件均对应配置于相邻光源之间,所述反光部件配置有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周边光线反射至所述灯罩的第一反光斜面以及第二反光斜面,所述第一反光斜面和所述第二反光斜面相连接且两者的汇集点靠近所述灯罩。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斜面与所述第二反光斜面相对称。
进一步地,相邻光源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前方位置。
进一步地,相邻光源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正前方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RGB输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RGB输出模块、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光源包括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RGB灯。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还包括白光灯。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呈条状的灯板,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若干所述光源依次并间隔安装于所述灯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位呈非封闭环形或封闭环形,所述灯罩的形状与所述安装位的形状适配,所述灯板为柔性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板与所述灯罩之间的反光支架,所述反光支架开设有若干光源安装孔以及所述反光部件,相邻光源安装孔之间通过一所述反光部件相隔开,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光源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支架还包括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分别配置于所述反光部件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前遮光壳体以及后遮光壳体。
一种音箱,包括音箱本体以及上述的灯具结构,所述灯具结构安装于所述音箱本体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在相邻光源之间配置反光部件,并在反光部件上配置有相连接并且两者的汇集点靠近灯罩的第一反光斜面以及第二反光斜面,使得每一光源均能够被相邻的第一反光斜面和第二反光斜面所包围,光源被点亮后,光源的中心光线直射至灯罩表面,而光源的四周光线将在包围住光源的相邻第一反光斜面以及第二反光斜面的反射作用下反射至灯罩表面,起到增强光照以及均光的效果,同时,由于相邻光源的光线之间也有一定的直射补偿以及反射补偿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光照以及均光的效果,有效避免灯光浪费,提高灯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灯具结构沿K-K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灯具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图1所示的灯具结构的分解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灯具结构的灯光布局示意图;
图6为现有灯具结构的光源的光辐射分布图;
图7为图5所示的灯具结构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此时为只考虑光源的直射光的光强度布局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的灯具结构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此时为增加反射面后的光源的直射光的光强度布局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的灯具结构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此时为增加相邻反射面后的光源的直射光的光强度布局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前遮光壳体;12、后遮光壳体;121、安装位;122、卡槽;2、灯带;21、光源;211、RGB灯;212、白光灯;22、灯板;3、灯罩;4、反光支架;41、底板;411、光源安装孔;42、反光部件;421、第一反光斜面;422、第二反光斜面;43、第一边框;44、第二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见图1-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灯具结构,包括壳体1、若干光源21、灯罩3以及若干反光部件42,壳体1配置有安装位121,若干光源21依次并间隔安装于安装位121上,灯罩3的形状与安装位121的形状适配,灯罩3安装于壳体1上并能够罩盖住光源21,利用灯罩3将照射于其表面上的光进行散射以及漫反射,具备一定的增强和均匀灯光的作用,具体如图2所示,若干反光部件42沿光源21的排布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且每一反光部件42均对应配置于相邻光源21之间,反光部件42呈三角结构,反光部件42配置有用于将光源21的周边光线反射至灯罩3的第一反光斜面421以及第二反光斜面422,同一反光部件42上的第一反光斜面421和第二反光斜面422相连接且两者的汇集点凸出于光源并靠近灯罩3。
通过在相邻光源21之间配置反光部件42,并在反光部件42上配置有相连接并且两者的汇集点靠近灯罩3的第一反光斜面421以及第二反光斜面422,使得每一光源21均能够被相邻的第一反光斜面421和第二反光斜面422所包围,光源21被点亮后,光源21的中心光线直射至灯罩3表面,而光源21的四周光线将在包围住光源21的相邻第一反光斜面421以及第二反光斜面422的反射作用下反射至灯罩3表面,起到增强光照以及均光的效果,同时,由于相邻光源21之间也有一定的直射补偿以及反射补偿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光照以及均光的效果,有效避免灯光浪费,提高灯光利用率。
如图6所示,为现有灯具结构的一光源21的光辐射分布图,光源21的等光强辐射线为近似球体结构,其光辐射分布呈现为如图7所示的中间亮,四周暗的现象,结合图5以及图8可以看出,在反光部件42的作用下,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结构的光源21的等光强辐射线曲率减小,并趋向与灯罩3表面贴合,也即包围住光源21的第一反光斜面421以及第二反光斜面422将被点亮后的光源21四周的光线反射至接近甚至贴合灯罩3表面,起到增强光源21四周的光照强度的效果,使光源21的四周光照强度趋向与光源21的中心光照强度一致,也即实现均光效果,参见图9,利用相邻光源21的光线之间的直射补偿以及反射补偿作用(反射补偿作用主要体现在将超过一定角度(如附图6,60°-90°度区域))的光,将其反射在光源21的前方区域(如附图6,约30°-60°度区域),使得光源21的四周光照强度得以进一步增强,并且其光辐射等效面近似与灯罩3表面重合,均光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1包括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的前遮光壳体11以及后遮光壳体12,安装位121配置于后遮光壳体12上,该后遮光壳体12还开设有卡槽122,前遮光壳体11配置有与卡槽122相插接的卡扣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安装位121优选呈非封闭环形(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非封闭并带曲面的U形结构)或封闭环形结构,如此,在使均光灯具结构整体体积较小的结构下,呈非封闭环形或封闭环形的光源安装位121可沿其长度延伸方向安装足够多的光源21或反光部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当中,光源安装位121具体还可以配置成直条状结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灯具结构还包括呈条状的灯带2,该灯带2包括灯板22以及光源21,灯板22安装于安装位121上,由安装位121进行支撑,若干光源21依次并间隔安装于灯板22上,利用灯板22作为光源21的载体,使若干光源21形成模块化结构,更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灯板22为柔性结构,具体为柔性FPC灯板22,以使其能够与安装位的形状适配,具体到本实施方式当中,也与反光支架4的形状适配,更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光源21包括RGB灯211以及白光灯212,可实现灯具的正常点亮功能以及跑马功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灯具结构还包括安装于灯板22与灯罩3之间的反光支架4,该反光支架4包括底板41以及反光部件42,底板41开设有若干光源安装孔411,相邻光源安装孔411之间通过一反光部件42相隔开,光源21配置于光源安装孔411中,如此,利用底板41作为反光部件42的载体,使若干反光部件42形成模块化结构,更方便安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反光支架4还包括第一边框43以及第二边框44,第一边框43以及第二边框44分别配置于反光部件42的两端,以提高均光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反光斜面421与第二反光斜面422相对称,以提高光源21的均光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光源21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前方位置,以提高增强光照以及均光的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相邻光源21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正前方位置,也即每一光源21的照射长度等于两倍的光源21间距,设定光源21的照射长度为l,光源21的间距为d,则l=2d,具体而言,参见图5,设定相邻光源21中的第一光源21配置于图5中的O点,相邻光源21中的第二光源21配置于图5中的O·点,第一光源21的光照正前方为OB,第一光源21辐射至灯罩3表面的范围为AC(相对应地,该第一光源21的照射长度l=AC),第二光源21的光照正前方为O·C,第二光源21辐射至灯罩3表面的范围为BD,图中的BC区域为相邻光源21的折射补偿以及反射补偿区域,由此可知,BC区域的光照得以增强。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该灯具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包括单片机、RGB输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RGB输出模块、供电模块均与单片机电连接,光源21包括与单片机电连接的RGB灯211,如此,通过单片机控制RGB灯211依次点亮或关闭,即可使得该灯具结构实现跑马功能,比如,首先控制O点位置的第一光源21点亮,再控制与O点位置的第一光源21相邻的O·点位置的第二光源21点亮,同时关闭O点位置的第一光源21,再点亮与O·点位置的第二光源21相邻的另一第一光源21,同时关闭O·点位置的第二光源21,从而实现灯光的跑动效果,也即跑马功能。在相邻光源21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正前方位置的结构下,由于每一光源21照射的长度仅局限于两倍光源21间距,在保证灯光均匀的同时,还可使亮灯区域的灯光更明亮均匀,并且有效削弱其他关灯区域的亮度,使得跑马功能不串光,保证能够更清晰地呈现跑马功能,实现跑马增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应用有上述的灯具结构的一种音箱,包括音箱本体以及上述的灯具结构,灯具结构安装于音箱本体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若干光源、灯罩以及若干反光部件,所述壳体配置有安装位,若干所述光源依次并间隔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所述灯罩安装于所述壳体上并能够罩盖住所述光源,若干所述反光部件沿所述光源的排布方向依次并间隔设置,且每一所述反光部件均对应配置于相邻光源之间,所述反光部件配置有用于将所述光源的周边光线反射至所述灯罩的第一反光斜面以及第二反光斜面,所述第一反光斜面和所述第二反光斜面相连接且两者的汇集点靠近所述灯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斜面与所述第二反光斜面相对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光源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前方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光源的光线均能够相互照射至对方的正前方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单片机、RGB输出模块以及供电模块,所述RGB输出模块、供电模块均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光源包括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的RGB灯。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还包括白光灯。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呈条状的灯板,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位上,若干所述光源依次并间隔安装于所述灯板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位呈非封闭环形或封闭环形,所述灯罩的形状与所述安装位的形状适配,所述灯板为柔性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灯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结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灯板与所述灯罩之间的反光支架,所述反光支架包括底板以及所述反光部件,所述底板开设有若干光源安装孔,相邻光源安装孔之间通过一所述反光部件相隔开,所述光源配置于所述光源安装孔中。
10.一种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音箱本体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灯具结构,所述灯具结构安装于所述音箱本体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7512.1U CN214064818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67512.1U CN214064818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064818U true CN214064818U (zh) | 2021-08-27 |
Family
ID=7740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67512.1U Active CN214064818U (zh) | 2020-12-03 | 2020-12-03 |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064818U (zh) |
-
2020
- 2020-12-03 CN CN202022867512.1U patent/CN2140648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2038504A (ja) | 屋外用照明器具 | |
CN112361297B (zh) | 具有多种灯光效果的汽车尾灯及形成各种灯光效果的方法 | |
CN214064818U (zh) | 一种灯具结构及音箱 | |
JP2002050210A (ja) | 車両用灯具 | |
WO2022266801A1 (zh) | 一种吸顶灯 | |
CN108534048A (zh) | 一种具有大光斑效果的工矿灯 | |
CN220749920U (zh) | 光导实现大面积点亮的车灯光学系统及车灯 | |
JP3180295U (ja) | 照明装置 | |
CN215831843U (zh) | 一种适用于日行/位置灯的新型光学系统 | |
CN107965704B (zh) | 照明装置及照明系统 | |
CN219198966U (zh) | 一种实现均匀发光的车灯光学系统 | |
CN221684348U (zh) | 一种照明灯具 | |
CN216844501U (zh) | 点灯均匀的反射式灯具及汽车 | |
CN218863947U (zh) | 一种具有光造型的吸顶灯 | |
CN221375477U (zh) | 一种灯体及台灯 | |
JPH05314803A (ja) | 間接照明器具 | |
KR20160088602A (ko) | 차량용 램프 | |
CN218565265U (zh) | 大面积均匀发光的车灯 | |
CN218936210U (zh) | 灯带结构及照明灯具 | |
JPS5911366Y2 (ja) | 壁面用照明器具 | |
CN215636782U (zh) | 一种阅读灯具及其车辆 | |
CN212901130U (zh) | 照明灯 | |
CN212156863U (zh) | 一种遮灯珠导光板及采用该导光板的无边框灯具 | |
CN216924250U (zh) | 节省空间实现均匀点亮的光导光学系统及其汽车信号灯 | |
CN220061518U (zh) | 用于车灯的光学系统及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