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3973U -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3973U
CN218933973U CN202222404582.2U CN202222404582U CN218933973U CN 218933973 U CN218933973 U CN 218933973U CN 202222404582 U CN202222404582 U CN 202222404582U CN 218933973 U CN218933973 U CN 218933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plate
smoke
space
ga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40458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x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x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3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3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4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92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 E04B1/94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 E04B1/947Protection against other undesired influences or dangers against fire by closing openings in walls or the like in the case of fir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7/00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 E04F17/02Vertical ducts; Channels, e.g. for drainage for carrying away waste gases, e.g. flue gases; Building element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e.g. shaped bricks or set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包括:上位板;下位板;至少一个中位板;围合墙,围合墙至少部分地包围中位板,并且设置于上位板和下位板之间;其中,中位板与围合墙之间形成有透空区间,和/或,中位板形成有透空区间;其中,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中形成有暗梁;以及横向分隔装置,横向分隔装置用于封闭透空空间中的至少一个透空空间的至少部分,当横向分隔装置封闭透空空间时,横向分隔装置的上方的空间以及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属于不同的防烟分区或者属于不同的防火单元。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建筑物。

Description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下车库空间设备管线系统凌乱,也基本没有考虑消防的特点与功能结合,导致空间浪费,层高很高,从而造成建筑埋深很深,造价高企。
复式车库、LOFT车库等作为地下车库建筑因其利用率高、节能环保以及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而广受市场欢迎。尤其是连接各层的透空区间是该技术的重点,跨越两层的空间感非常高大。
但是,因为该透空区间的存在,会使得中位停车层处于不连续的状态,从而导致透空区间所在的中位停车层的力学传递出现不连续,继而导致了整个地下车库建筑墙体、各楼层、各梁柱等建筑物重要构件的力学分布产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各建筑物重要构件的材料耗用以及配合管线布置的结构外形及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包括:
上位板,所述上位板形成为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顶部;
下位板,所述下位板形成为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底部,其中,所述下位板设置有下位停车位;
至少一个中位板,所述中位板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之间,其中,所述中位板设置有中位停车位;
围合墙,所述围合墙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中位板,并且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之间;其中,所述中位板与围合墙之间形成有透空区间,和/或,所述中位板形成有透空区间;
其中,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中形成有暗梁;以及
横向分隔装置,所述横向分隔装置用于封闭透空空间中的至少一个透空空间的至少部分,当所述横向分隔装置封闭所述透空空间时,所述横向分隔装置的上方的空间以及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属于不同的防烟分区或者属于不同的防火单元;
其中,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内部;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内部,并且所述暗梁的部分外表面形成为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的部分外表面;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贯穿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还包括至少一根风烟管道,所述风烟管道至少与一个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位于所述透空空间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透空空间的上方附近。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包括开口,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的开口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一个连通、与防烟分区中的一个连通或者与防火单元中的一个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设置有风烟支管,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位板或者设置于所述中位板的外挑板,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和/或,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透空空间内设置的横向分隔装置,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包括至少两个风烟管道,所述至少两个风烟管道中的一个风烟管道与防火分区中的一个防火分区连通、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一个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一个防火单元连通,所述风烟管道中的与该一个风烟管道不同的风烟管道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除该一个防火分区之外的防火分区连通、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除该一个防烟分区之外的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除该一个防火单元之外的防火单元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一个风烟管道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单元连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被固定于所述上位板、中位板、支撑梁、横向分隔装置和/或围合墙,或者位于所述上位板附近或者位于所述中位板附近。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当所述透空空间位于所述中位板的中部时,所述透空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并使得所述透空空间的两侧位于不同的防烟分区;当所述透空空间邻近所述围合墙时,所述透空空间远离所述围合墙的一侧设置有挡烟垂壁。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通过所述挡烟垂壁所形成的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风烟管道。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风烟管道被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两个并排设置或者叠摞设置。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横向分隔装置包括:防火帘、防火板、格栅、滚帘和/或活动盖板。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沿第一方向设置;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暗梁通过采用在预设宽度和/或深度和/或高度内增设钢筋、钢构件和/或钢结构的方式获得。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还包括: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所述竖向分隔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着所述透空区间或者扩大一定距离设置,当所述竖向分隔装置在火灾发生过程封闭所述透空区间时,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所围合内部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以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空间属于相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所述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透空区间所在的中间板,或者位于所述透空区间所在的中间板附近,或者位于外挑板;或者位于栏板上,或者位于梁上;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沿远离当前中间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被封闭;或者,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延伸至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顶梁或构件、底板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或者延伸至顶板附近、底板附近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上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不同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横向分隔装置的不同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至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另一个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具体为:
100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
110上位板
120下位板
130中位板
140支撑柱
150围合墙
161第一支撑梁
162第二支撑梁
170透空区间
180第一方向梁
190横向卧梁
200竖向壁柱
210暗梁
300风烟管道
320挡烟垂壁
330风烟支管
340外挑板
400竖向分隔装置
800横向分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可以在实践中实施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各种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各种实施方式/实施例的特征可以另外地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通常用于使相邻部件之间的边界变得清晰。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与否均不传达或表示对部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部件之间的共性和/或部件的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的目的,可以夸大部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以不同于所描述的顺序来执行具体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部件。
当一个部件被称作“在”另一部件“上”或“之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部件。然而,当部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部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部件时,不存在中间部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气连接等,并且具有或不具有中间部件。
为了描述性目的,本公开可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较高的”和“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从而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部件与另一(其它)部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还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部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部件将随后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部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含“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者)”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要注意的是,如这里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术语而不用作程度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可以包括上位板110、下位板120、至少一个中位板130、支撑柱140、围合墙150、暗梁210和支撑梁等部件。
上位板110与下位板120之间间隔预设距离设置,该预设距离可以根据中位板130的数量而定,例如,当中位板130为一层时,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之间的距离可以为5-6m;相应地,当中位板130为两层时,也就是说,此时两个中位板130之间具有大约2-3m的距离,相应地,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设置为7-9m。
上位板110形成为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的顶部,本公开中,上位板110可以采用无梁楼板或者有梁楼板来形成,其中,有梁楼板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所设置的梁以及沿第二方向所设置的梁,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形成为一定角度,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
当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形成为地下停车库时,上位板110的上方可以设置有覆土层;当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形成为地上停车库时,上位板110形成为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的最上部。更优选地,上位板110上可以开设有采光通风孔等结构,采光通风孔可以形成在透空区间170的上方,例如形成在透空区间170的正上方或者斜上方。
下位板120形成为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的底部。本公开中,下位板120包括:至少一个底行驶车道,底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底停车位,底停车位设置于底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以使得车辆可以停泊在底停车位。
本公开中,下位板120可以通过混凝土浇筑成型,并且底停车位以及底行驶车道等可以根据实际项目在下位板120施划而形成。
中位板130设置于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之间。本公开中,中位板130可以沿竖直方向被设置为至少一个,例如,当中位板130的数量为一个时,形成为具有两个停车层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当中位板130的数量为两个时,形成为具有三个停车层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当然,中位板130也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等数量。
也就是说,当本公开的中位板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这些中位板130设置为沿高度方向排布的状态。
每个中位板130包括:至少一个中间行驶车道,中间行驶车道用于车辆通行,以及中间停车位,中间停车位设置于中间行驶车道的至少一侧,此时,车辆也可以停泊在中间停车位。
本公开中,中位板130设置为至少两个时,这些中位板130之间可以平行设置;例如,这些中位板130均被设置在某一水平面内;更优选地,中位板130可以与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平行,即上位板110、下位板120和中位板130均被设置在某一水平面内。
当然,中位板130、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相互之间也可以不平行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而选择性地设置即可。
本公开中,当中位板130为一个时,中位板130与下位板120之间的距离与中位板130与上位板110之间距离相同或者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以使得这两个停车层具有大致相同的层高。
另一方面,当中位板13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时,中位板130与下位板120之间的距离、两个相邻的中位板130之间的距离、以及中位板130与上位板110之间距离相同或者大致相同(即差值在预设范围内),以使得这些个停车层具有大致相同的层高。
中位板130的数量为一个时,中位板130通过连接车道与下位板120连通,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下位板120移动至中位板130和/或从中位板130移动至下位板120。或者,中位板130通过车辆输送装置(图中未示出)与下位板120连通,车辆通过车辆输送装置从下位板120移动至中位板130和/或从中位板130移动至下位板120。
本公开中,中位板13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相邻的中位板130之间通过连接车道连接,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上中位板130移动至下中位板130和/或从下中位板130移动至上中位板130,并且最下中位板130通过连接车道与下位板120连通,以便车辆通过连接车道从最下中位板130移动至下位板120和/或从下位板120移动至最下中位板130。
本公开中,暗梁210形成于上位板110、下位板120和中位板130中的任意板。暗梁210的设置能够减少凸出物,并加强上位板110、下位板120和中位板130的力学性能,暗梁210也利于美观、利于施工和铺设管线。
暗梁210中的至少部分暗梁210沿第一方向设置;和/或,暗梁210中的至少部分暗梁210沿第二方向设置,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例如,可以设置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的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中的X方向为第一方向,而设置与X方向垂直的Y方向为第二方向,或者设置与X方向具有一定其他角度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更进一步的,与X方向不同的多个方向均可统称为第二方向,例如,当具有三个暗梁210,其中第一个暗梁210沿X方向设置,第二个暗梁210沿Y方向设置,第三个暗梁210沿与X方向成45度角设置,则第二个暗梁210、第三个暗梁210方向虽然与第一个暗梁210方向之间的夹角不同,但第二个暗梁210、第三个暗梁210的方向均可统称为第二方向。
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中暗梁210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可以在中位板130中设置一个暗梁210,而在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中不设置暗梁210;或者,可以在上位板110、中位板130中分别设置多个暗梁210,而在下位板120中不设置暗梁210;或者,在上位板110设置一个暗梁210,而在中位板130、下位板120中分别设置多个暗梁210。即暗梁210能够根据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整体力学设计需求,而在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中位板130各不同的板中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设置。
暗梁210能够通过采用在预设宽度和/或深度和/或高度内增设钢筋和/或钢构件、和/或钢结构的方式获得。从而使得暗梁210的强度能够大于暗梁210附近的上位板110、下位板120或中位板130的强度。
暗梁210中的至少部分暗梁210设置于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内部,作为一种优选,暗梁210整体上位于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内部。
暗梁210中的至少部分暗梁210也可以在设置于上位板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内部的同时,该暗梁210的部分外表面形成为上位板110、下位板120或中位板130的部分外表面。例如,虽然暗梁210形成于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内部,但是暗梁210的外表面能够与板的外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大致在同一水平面,并暗梁210的外表面并没有凸出于水平面,此时,该暗梁的外表面可以作为上位板110、下位板120或中位板130的部分外表面。
暗梁210中的至少部分暗梁210也可以贯穿上位板110、下位板120或中位板130。例如,一方面,暗梁210可以在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的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中的X方向或者Y方向或者与X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贯穿板;另一方面,暗梁210可以在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的竖直方向或大致竖直方向中的Z方向或者与Z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贯穿上位板110、下位板120或中位板130。
当上位板110和/或下位板120和/或中位板130中暗梁210数量为多个时,各个暗梁210之间的投影和/或投影延长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重合和/或平行和/或垂直和/或交叉。例如,当上位板110、中位板130中均在同一对应位置具有一个相同的暗梁210,该两个暗梁210在水平面的投影的位置关系为重合;当上位板110、中位板130中均在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的X方向具有一个相同的暗梁210,该两个暗梁210在水平面的投影或者投影延长线的位置关系为平行;当上位板110、中位板130中分别在水平方向或大致水平方向的X方向和Y方向具有一个暗梁210,该两个暗梁210在水平面的投影或者投影延长线的位置关系为垂直或交叉。同时,投影的平面并不仅限定于水平面、竖直平面等多种几何平面,投影的平面也可以采用向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中位板130、围合墙150等建筑物的构件平面进行投影的方式。
本公开中,支撑柱140设置于下位板120和上位板110之间,用于支撑上位板110和中位板130。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支撑柱140可以分段设置,例如,支撑柱140可以设置于下位板120和中位板130之间,以支撑中位板130;相应地,支撑柱140也可以设置在中位板130和上位板110之间,以支撑上位板110。
优选地,在不同高度处的支撑柱140可以设置在同一个竖直直线上,以使得支撑柱140之间能直接传递力。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支撑柱140可以为钢筋混凝土柱,并且,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中位板130以及支撑柱140可以通过分层浇注的方法一体成型。
围合墙150设置于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之间,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中位板130,也就是说,当围合墙150形成为环形结构时,围合墙150可以与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共同围合成一封闭空间,或者,当围合墙150具有开口时,围合墙150可以与上位板110和下位板120共同围合成具有开口的空间,其中,车辆可以通过该开口从外部进入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
本公开中,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还可以包括进出车道,进出车道直接或者间接连接于下位板120或者中位板130,以便车辆通过该进出车道进入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
中位板130与围合墙150之间形成有透空区间170,和/或,中位板130的中部形成有透空区间170。本公开中,透空区间170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
透空区间170的投影可以包括多边形,例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形状,当然,透空区间170的投影的至少部分边部可以为弧形,即透空区间170的投影可以形成为弧边形。具体地,透空区间170的投影可以包括矩形、圆形、椭圆形、弧边形、三角形、T型、L型、多个矩形和/或异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透空区间170的投影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项目的形状而进行设计。
例如,当透空区间根据使用设计的需求,而采用类似于英文大写字母“L”的异形形式时,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则为异形结构。同样,投影的平面并不仅限定于水平面、竖直平面等多种几何平面,投影的平面也可以采用向上位板、下位板、中位板、围合墙等建筑物的构件平面进行投影的方式。
本公开中,支撑梁的至少部分连接于支撑柱140,并且贯穿透空区间170中的至少一个,以便通过支撑梁的设置,使得透空区间170的两侧能够传递力。
本公开中,支撑梁的至少部分连接于暗梁210。其中,支撑梁可以直接连接于暗梁210,支撑梁也可以通过连接于下位板120、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而连接于暗梁210。也就是说,本公开中,支撑梁和暗梁210之间能够进行力传递即可以认为支撑梁连接于暗梁210。
当然,支撑梁也能够连接于支撑柱、围合梁或者支撑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梁结构而实现力的传递。
本公开中,支撑梁沿透空区间170的宽度方向和/或长度方向贯穿透空区间170;当然,支撑梁也可以沿透空区间170的长度方向贯穿透空区间170。本公开的支撑梁可以采用梁式结构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采用板式结构来实现。
支撑梁至少包括第一支撑梁161,第一支撑梁161贯穿中位板130与围合墙150之间的透空区间170,其中,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连接于围合墙150,第一支撑梁161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柱140和/或暗梁210,以使得围合墙150与中位板130之间能够进行力的传递。当然,第一支撑梁161的另一端也可以连接于中位板130或者上位板110等部件,此时,第一支撑梁160间接连接于暗梁210。
优选地,第一支撑梁161沿中位板130与围合墙150之间的透空区间170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个,以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梁161的设置,提高围合墙150的稳定性。
本公开中,支撑梁可以高于或者低于中位板130,例如,支撑梁的上表面能够高于或者低于中位板130的下表面,当然,支撑梁的上表面也能够与中位板130的下表面平齐。更优选地,支撑梁的上表面能够高于中位板130的上表面,当然,支撑梁的上表面也可能够与中位板130的上表面平齐。
另一方面,支撑梁至少包括第二支撑梁162,第二支撑梁162贯穿中位板130的中部所形成的透空区间170,其中,第二支撑梁162的一端连接于中位板130的中部的透空区间170一侧,例如,可以连接透空区间170一侧的支撑柱140和暗梁21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透空区间170一侧的中位板130,第二支撑梁162的另一端连接于中位板130的中部的透空区间170的另一侧,例如可以连接透空区域170的另一侧的支撑柱140和暗梁21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透空区间170的另一侧的中位板130。由此,能够使得透空区间170两侧的中位板130之间能够进行力的传递。
第二支撑梁162沿中位板130的中部的透空区间170的长度方向被设置为多个,以便通过多个第二支撑梁162的设置,使得中位板130更稳定。
根据本公开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梁161和第二支撑梁162相连接,例如,第一支撑梁161和第二支撑梁162可以形成贯穿梁,以使得第一支撑梁161和第二支撑梁162形成贯穿中位板130的结构;作为一种实现形式,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连接于围合墙150的侧壁,第一支撑梁16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梁162的一端,第二支撑梁162的另一端连接于与围合墙150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围合墙150,由此,当两个围合墙150均被围合墙150外部的土方施加压力时,能够通过该贯穿梁同时向这两个围合墙150提供抵消该压力的力,以此使得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能够更稳定。
根据本公开至少另一个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梁161和/或第二支撑梁162与暗梁210相连接,以使得第一支撑梁161和/或第二支撑梁162与暗梁210形成贯穿中位板130的结构;作为另一种形式,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连接于围合墙150的侧壁,第一支撑梁16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梁162一侧的暗梁210的一端,第二支撑梁162一侧的暗梁2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支撑梁162的一端,第二支撑梁16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梁162另一侧的暗梁210的一端,第二支撑梁162另一侧的暗梁210的另一端连接于与围合墙150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围合墙150,由此,同样,当两个围合墙150均被围合墙150外部的土方施加压力时,能够通过第一支撑梁161、第二支撑梁162以及两个暗梁210构成的贯穿梁同时向这两个围合墙150提供抵消该压力的力,以此使得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能够更稳定。
本公开中,围合墙150的侧壁和/或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之间的腰部设置有横向卧梁190,所述横向卧梁190可以设置于所述围合墙150的内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围合墙150的外部。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连接于横向卧梁190,以通过横向卧梁190提高围合墙150的支护能力;本公开中,横向卧梁190沿水平方向设置,即横向卧梁190的整体位于某一水平面内或某一近似水平面内,并且可以贯穿围合墙150,或者环绕围合墙150设置。本公开中,通过横向卧梁190和支撑梁的设置,能够对围合墙150高度进行分割和支撑,将围合墙150通高的计算跨度分割成两跨或多跨,大幅度减小围合墙150的弯矩峰值。
另外,为提高中位板130的稳定性,本公开中,中位板130通过第一方向梁180所支撑,优选地,中位板130的下部通过第一方向梁180所支撑,其中,第一方向梁180与支撑柱140相连接,第一支撑梁16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方向梁180。更优选地,第一方向梁180可以沿中位板130的长度方向设置,或者说,第一方向梁180沿透空区间的长度方向设置。另外,本公开中,第一方向梁180能够与支撑柱140、暗梁210连接,以实现对上位板110、下位板120、中位板130构成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立体空间的支撑。
更优选地,围合墙150的侧壁设置有竖向壁柱200,该竖向壁柱200可以位于所述围合墙150的内侧壁,也可以位于所述围合墙150的外侧壁,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连接于竖向壁柱200,例如,第一支撑梁160的一端可以直接连接于该竖向壁柱200,也可以通过连接于围合墙150的方式而间接连接于竖向壁柱。优选地,第一支撑梁161的一端可以连接于竖向壁柱200与横向卧梁190的相交处;本公开中,竖向壁柱200的上端连接于上位板110,竖向壁柱200的下端连接于下位板120。竖向壁柱200用于加强围合墙150,还能分隔围合墙150水平跨度进而减少围合墙150的弯矩峰值。
另一方面,透空区间170内也可以不存在支撑梁,即,当透空区间170为两个以上时,至少一个透空区间170未被支撑梁穿过。当然,另外一方面,所有的透空区间170均可以被支撑梁所穿过。
中位板130接近透空区间170的部分设置有边梁、边板或者上翻梁,以提高中位板130的强度,更优选地,边梁、边板或者上翻梁设置有栏杆,以此能够防止人员从透空区间掉落,提高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安全性。
图3至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不同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至图16是根据本公开的横向分隔装置的不同实现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7至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至图27所示,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用于封闭透空空间170中的至少一个透空空间170的至少部分,当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封闭所述透空空间170时,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的上方的空间以及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下方的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或者属于不同的防烟分区。
本公开中,以下将透空空间170所在的中位板130的上方的空间称之为上空间,将透空空间170所在的中位板130的下方的空间称之为下空间。
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能够将上空间和下空间分别形成为独立的防火区域,即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的设置,能够将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形成为类似于平层车库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划分方式,以此能够使得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内的管线更容易被布置。
例如,针对于风烟管道300,其可以被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风烟管道300位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上方附近,并且所述风烟管道300至少与一个防火分区或者防烟分区连通;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也可以不设置在透空空间的上方,例如可以设置在透空空间170的下方或者中位板130的下表面。
例如,所述风烟管道300能够被设置在中位板130所在平面和上位板110所在平面之间的透空空间内。当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下方不设置人行道和机动车道等结构时,所述风烟管道300能够设置在透空空间170所对应的整个通高间隔内。本公开中,优选地,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第一支撑梁161的上方,或者直接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梁161。
考虑到每一个防火分区或者防烟分区内的烟气均需要被排出,或者需要向每个防火分区或者防烟分区内输送洁净空间,因此,可以根据防火分区或者防烟分区的划分来布置风烟管道300。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沿水平方向或者大致水平方向设置,并且所述风烟管道300包括风烟口,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300的风烟口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一个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一个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一个连通,例如,可以沿所述风烟管道30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至少一个风烟口。
作为一个示例,所述风烟管道300的横截面大致为方形,优选地,可以为矩形。当然,所述风烟管道300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根据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具体项目而设计的形状。
当所述风烟管道300的横截面为方形时,所述风烟口形成于所述风烟管道300的上表面、下表面和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当所述风烟口形成于所述风烟管道300的上表面时,由于该风烟口距离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上位板110的下表面最为接近,因此能够将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内的烟气抽吸得更干净。
当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通过围合墙150所形成的透空空间170内或者附近时,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被固定于所述围合墙150,此时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围合墙的整个高度范围。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为一个管道,当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发生火灾时,或者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内产生烟气时,所述风烟管道300用于抽吸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内的气体,并由此将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内的烟气排出至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外部,在其他情况下,所述风烟管道300能够用于向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提供外部的空气,即向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内送风。
另一种情况,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包括两个独立的管道,这两个独立的管道中的一个用于向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内送风,另一个用于抽吸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内的气体,以将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内的烟气排出至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内部。相应地,由于这两个管道独立运行,因此,这两个管道可以同时运行。
考虑到每个防火分区能够被划分为至少一个防烟分区,例如一个防火分区通常可以被划分为两个防烟分区;尤其是在执行充电桩规范时,一个防火分区会被划分为四个防火单元,该防火单元与防烟分区的划分方式相同,即该防火单元兼做防烟分区。
当通过同一个风烟管道300排出多个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内的烟气时,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有风烟支管330,通过所述风烟支管330连接所述防火分区中的其他防火分区,或者连接所述防烟分区中的其他防烟分区,例如,如图1所示,当所述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的数量为2个时,相应地,所述风烟支管330即连接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另一个防火分区,或者连接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另一个防烟分区。
所述风烟支管3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位板130或者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的外挑板340,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也就是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所述上位板110的下方,并通过所述风烟管道300来排出上空间的烟气或者向上空间送风;以及通过所述风烟支管330来排出下空间的烟气或者向下空间送风。
所述风烟支管3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透空空间170内设置的横向分隔装置800,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考虑到横向分隔装置800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只能在部分结构中供风烟支管330穿过,此时,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可以选择为固定板,此时,所述风烟支管330穿过所述固定板,以使得所述风烟支管330穿过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
具体地,所述固定板可以设置于所述透空空间170,并且连接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侧壁,其中,所述固定板可以贯穿所述透空空间170,也可以不贯穿所述透空空间170。
另一方面,可以设置至少两个风烟管道300,所述至少两个风烟管道300中的一个与防火分区中的一个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防烟分区中的一个防烟分区连通,所述风烟管道300的其他风烟管道300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其他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防烟分区中的其他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其他防火单元连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个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烟管道300,也就是说,此时,每个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可以被独立地排烟和送风。
当然,即使如此设置风烟管道300,这些风烟管道300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用于排出至少两个防火分区内的烟气或者向至少两个防火分区送风,或者用于排出至少两个防烟分区内的烟气或者向至少两个防烟分区送风。
当防火分区中的一个防火分区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300,或者防烟分区中的一个防烟分区内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风烟管道时,所述风烟管道300中的至少一个风烟管道300与当前的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当前的防烟分区连通,所述风烟管道300中的至少一个风烟管道300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其他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的其他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的其他防烟分区连通。
例如,所述上空间内设置有两个风烟管道300,其中,固定于上位板110的风烟管道用于排出上空间内的烟气或者向上空间内送风;设置于所述外挑板上的风烟管道300用于排出下空间内的烟气或者向下空间内送风。
所述风烟管道300中的至少一个风烟管道300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单元连通。例如,与本公开的上述方案类似,所述风烟管道300开设有风烟口,并通过所述风烟口排出所述风烟管道300的所设置的空间内的烟气或者向该空间送风;另一方面,所述风烟管道300还可以通过风烟支管330与其他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本公开中,设置于通过上位板110所形成的空间内的风烟管道300设置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上方附近,例如,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固定于所述上位板110,或者固定于中位板130,并且靠近所述上位板110设置。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和/或横向分隔装置800,优选地,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下方的空间内。
位于下空间内的风烟管道300可以被固定于所述中位板130的下表面,并且该风烟管道300形成有风烟口,以通过所述风烟口排出所述下空间内的烟气或者向所述下空间内输送空气。
当然,所述风烟管道30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的上表面,并且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下空间连通。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靠近所述透空空间170设置,或者与所述透空空间170保持一定的间隔。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例如,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的下表面;并且该风烟管道300形成有风烟口,以通过所述风烟口排出所述下空间内的烟气或者向所述下空间内输送空气。
当然,所述风烟管道30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的上表面,并且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下空间连通。
另外,所述风烟管道300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并位于所述透空空间内,并且也位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的下方。
本公开中,所述风烟管道300沿远离所述风机的方向,尺寸逐渐减少。也就是说,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通过多段管道连接而成,其中与所述风机连接的管道尺寸最大,相应地,最远离风机的管道尺寸最小,并且最远离风机的管道的一端可以封闭状,即,所述风烟管道300的另一端为封闭状,以防止风机在抽取气体时,从风烟管道300的另一端进入大量的气体,影响其他的风烟口的进风。当然,当所述风烟管道300的另一端的尺寸较小时,例如其尺寸与风烟口的尺寸大致相同时,所述风烟管道300的另一端也可以为开口状。
当不同透空空间170相互连通时,透空空间170内所设置的风烟管道300也相互连通,由此能够减少风机和机房的数量,降低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成本。
相应地,当不同的透空空间170之间不连通时,透空空间170内所设置的风烟管道300也可以相互连通,也可以独立设置。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风烟管道300被固定于所述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或者位于所述上位板110附近或者位于所述中位板130附近。当然,所述风烟管道300也能够被固定于所述支撑梁或者围合墙等部件。
所述外挑板340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并且位于透空空间170内,也就是说,所述外挑板340可以从所述中位板130向透空空间170延伸而形成。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外挑板340可以与所述中位板130一体成型,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所述外挑板340也可以与所述中位板130分离地形成,并且被组装到一起。
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还可以包括挡烟垂壁320,所述挡烟垂壁320设置于所述上位板110、中位板130或者外挑板340,并通过所述挡烟垂壁320形成防烟分区。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挡烟垂壁320的上端被固定于所述外挑板340、上位板110和中位板130中的一个,所述挡烟垂壁320的下端能够伸长或者缩短,以当发生火灾时,所述挡烟垂壁320的下端伸长,更好地防止烟气在地下车库内扩散;在其他情况下,所述挡烟垂壁320的下端被收起,以使得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显得宽敞明亮。
作为一种优选,当所述透空空间170位于所述中位板130的中部时,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320,并使得所述透空空间170的两侧位于不同的防烟分区,相应地,这两个防烟分区会被单独地排烟和送风。另一方面,当所述透空空间170邻近所述围合墙时,所述透空空间170远离所述围合墙150的一侧设置有挡烟垂壁。
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通过所述挡烟垂壁320所形成的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风烟管道300,所述风烟管道300用于向当前的防烟分区内送风或者将当前的防烟分区内的烟气排出。
所述风烟管道300能够直接与所述防烟分区连通,或者通过风烟支管330间接与所述防烟分区连通,例如,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可以包括风烟支管330,所述风烟支管330的一端连接于风烟管道300,所述风烟支管330的另一端穿过挡烟垂壁320、中位板130或者外挑板340,与防烟分区连通。
本公开仅通过示意的方式说明了风烟管道300和风烟管道300的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其他管线,例如喷淋管线、电缆等均可以设置于所述风烟管道300和风烟管道300的附近。
本公开中,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包括:防火帘、防火板、格栅和/或活动盖板,也就是说,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可以单一地使用防火帘、防火板、格栅或活动盖板,也可以使用防火帘、防火板、格栅或活动盖板的组合,以通过组合的横向分隔装置800实现透空空间的封闭。
例如,如图10所示,当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为活动盖板时,所述活动盖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或者设置于外挑板340,以通过所述活动盖板的转动打开或者封闭所述透空空间170,此时,所述活动盖板的转动轴可以为水平方向,例如与透空空间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水平方向。
作为另一种实现形式,如图11所述,所述中位板130上设置有外挑板340,并通过将活动盖板移动至所述外挑板340或者从外挑板340移除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透空空间170;本公开中,如图11所示,所述活动盖板可以为平板,或者如图12所示,所述活动盖板也可以为横截面为V型的V形件。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如图13所述,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为格栅等防火材料,在未发生火灾时,所述格栅具有通孔,并通过通孔连接横向分隔装置上方和下方的空间,当发生火灾时,所述通孔被封闭,以将横向分隔装置的上方和下方形成为独立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
优选地,所述格栅可以形成为直线形、弯曲形或者折线形等形状。
如图14至16所示,本公开中,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可以为防火帘,其中,所述防火帘包括卷帘以及收纳所述卷帘的收纳部,其中,所述收纳部设置于所述中位板130,当所述卷帘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时,打开所述透空空间170;当所述卷帘从所述收纳部伸出,并连接于所述透空空间170的另一侧时,封闭所述透空空间170。
本公开中,作为一种实现形式,如图16所述,所述卷帘可以在水平方向延伸;或者如图15和图16所示,所述卷帘在一个倾斜的平面上延伸,也就是说,当所述防火帘封闭所述透空空间170时,所述收纳部高于所述卷帘与所述中位板130的连接位置。
相应地,所述中位板130或者防火帘设置有风烟管道300,所述风烟管道300位于防火帘的收纳部的附近,例如位于所述防火帘的收纳部的下方。
本公开中,所述透空空间170内设置有导向装置,当所述卷帘伸出时,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导向;本公开中,所述导向装置为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可以从所述透空空间的一侧延伸至所述透空空间的另一侧。
作为一种实现形式,所述收纳部内设置有一个或者两个卷轴,所述卷帘被收纳于所述收纳部时,所述卷帘被卷绕于所述卷轴,以使得所述防火帘形成为单轴卷帘或者双轴卷帘;当然,所述收纳部内也可以设置多于两个卷轴,例如3个等其他数量。
图17至图27是根据本公开的不同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中,如图17所示,所述中位板130或者上位板110的下表面设置有挡烟垂壁320,并通过该挡烟垂壁320形成至少一个防烟分区;其中,每个防烟分区内可以分别设置风烟管道300,或者每个防烟分区内设置有风管支管330的远离所述风烟管道300的另一端,以便所述风烟支管330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一个防烟分区连通。
另一方面,当所述中位板130或者上位板110形成为有梁楼板时,即所述中位板130或者上位板110的下表面设置有梁时,所述挡烟垂壁32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梁,以此可以减少挡烟垂壁320的设置高度。
本公开中,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的高度与中位板130平齐、或者高于所述中位板130、或者低于所述中位板130。
所述中位板130设置有连接部件(连接板或者桥),所述连接部件连接所述中位板130的透空空间170的两侧的部分;本公开中,所述连接部件可以为连接板或者桥,以使得车辆能够从所述连接部件从所述透空空间的一侧行驶至所述透空空间的另一侧。如图18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19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0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等位置,两个风烟管道300竖直方向上叠摞设置,位于下方的风烟管道300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中位板130下方的空间连通。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1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等位置,两个风烟管道300竖直方向上叠摞设置,位于下方的风烟管道300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中位板130下方的空间连通。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2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3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4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5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或者中位板130等位置,其中一个风烟管道300可以位于透空空间170的上方,并且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所述风烟管道300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中位板130下方的空间连通,其中,所述风烟支管330的下端穿过所述横向分隔装置800。
如图26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等位置,两个风烟管道300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两个风烟管道300中的每个均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中位板130下方的空间连通。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如图27所示,所述风烟管道300可以设置于上位板110等位置,两个风烟管道300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两个风烟管道300中的一个通过风烟支管330与中位板130下方的空间连通。透空空间170能够通过横向分隔装置800所封闭。
本公开的透空区间170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梁,而采用竖向壁柱200或加厚围合墙的方式来补强所述围合墙150。
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中的暗梁210也可以至少部分或者全部取消。而取消的暗梁210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梁替代。
本公开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能够显著改善地下建筑的受力工况,通过暗梁的设置,使得暗梁与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他建筑结构构件结合使得透空区间能够传递力,并且对透空区间的围合墙提供了可靠的中间支撑,大幅度改善受力状况,同时,暗梁的使用也使得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上位板、中位板、下位板在保证力学要求的基础上更加美观,并且也更有利于管线的布置,从而节省更多的建筑空间,进而使得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整体高度能够有效降低,从而能够极大地降低造价。
图2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另一个实现形式结构示意图。
本公开中,如图28所示,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还包括: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400,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至少部分地围着所述透空区间170或者扩大一定距离设置,当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在火灾发生过程封闭所述透空区间时,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的所围合内部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以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空间属于相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
更优选地,所述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400的一端位于所述透空区间170所在的中间板130,或者位于所述透空区间170所在的中间板130附近,或者位于外挑板340,或者位于栏板上,或者位于梁上;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沿远离当前中间板130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的另一端被封闭;或者,所述竖向分隔装置400的另一端延伸至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顶梁或构件、底板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或者延伸至顶板附近、底板附近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附近。
虽然图28示例中,针对于同一个透空区间170设置有横向分隔装置和竖向分隔装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可以在不同的透空区间170分别设置横向分隔装置和竖向分隔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物,其包括上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100。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公开,而并非是对本公开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位板,所述上位板形成为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顶部;
下位板,所述下位板形成为所述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的底部,其中,所述下位板设置有下位停车位;
至少一个中位板,所述中位板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之间,其中,所述中位板设置有中位停车位;
围合墙,所述围合墙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中位板,并且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下位板之间;其中,所述中位板与围合墙之间形成有透空区间,和/或,所述中位板形成有透空区间;
其中,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中形成有暗梁;以及
横向分隔装置,所述横向分隔装置用于封闭透空空间中的至少一个透空空间的至少部分,当所述横向分隔装置封闭所述透空空间时,所述横向分隔装置的上方的空间以及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属于不同的防烟分区或者属于不同的防火单元;
其中,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内部;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设置于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内部,并且所述暗梁的部分外表面形成为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的部分外表面;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贯穿所述上位板和/或下位板和/或中位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根风烟管道,所述风烟管道至少与一个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位于所述透空空间的上方或者位于所述透空空间的上方附近。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包括开口,以便通过所述风烟管道的开口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一个连通、与防烟分区中的一个连通或者与防火单元中的一个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设置有风烟支管,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位板或者设置于所述中位板的外挑板,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和/或,所述风烟支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透空空间内设置的横向分隔装置,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下方的防火分区、防烟分区或者防火单元连通。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风烟管道,所述至少两个风烟管道中的一个风烟管道与防火分区中的一个防火分区连通、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一个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一个防火单元连通,所述风烟管道中的与该一个风烟管道不同的风烟管道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除该一个防火分区之外的防火分区连通、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除该一个防烟分区之外的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除该一个防火单元之外的防火单元连通。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一个风烟管道与所述防火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两个防烟分区连通,或者与所述防火单元中的至少两个防火单元连通。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被固定于所述上位板、中位板、支撑梁、横向分隔装置和/或围合墙,或者位于所述上位板附近或者位于所述中位板附近。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透空空间位于所述中位板的中部时,所述透空空间的两侧均设置有挡烟垂壁,并使得所述透空空间的两侧位于不同的防烟分区;当所述透空空间邻近所述围合墙时,所述透空空间远离所述围合墙的一侧设置有挡烟垂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挡烟垂壁所形成的防烟分区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风烟管道。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烟管道被设置为多个时,多个风烟管道中的至少两个并排设置或者叠摞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隔装置包括:防火帘、防火板、格栅、滚帘和/或活动盖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沿第一方向设置;和/或,所述暗梁中的至少部分暗梁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同。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梁通过采用在预设宽度和/或深度和/或高度内增设钢筋、钢构件和/或钢结构的方式获得。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所述竖向分隔装置至少部分地围着所述透空区间或者扩大一定距离设置,当所述竖向分隔装置在火灾发生过程封闭所述透空区间时,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外部的空间与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所围合内部空间属于不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所围合的内部空间以及与该内部空间连通的空间属于相同的防火分区或防烟分区或防火单元。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或两层以上竖向分隔装置的一端位于所述透空区间所在的中间板,或者位于所述透空区间所在的中间板附近,或者位于外挑板;或者位于栏板上,或者位于梁上;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沿远离当前中间板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被封闭;或者,所述竖向分隔装置的另一端延伸至顶板、设置于所述顶板下方的顶梁或构件、底板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或者延伸至顶板附近、底板附近或者与当前的中间板邻近的中间板附近。
17.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
CN202222404582.2U 2022-07-12 2022-09-09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Active CN218933973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71115 2022-07-12
CN2022218711154 2022-07-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3973U true CN21893397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178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6193.XA Pending CN117432263A (zh) 2022-07-12 2022-09-09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02222404582.2U Active CN218933973U (zh) 2022-07-12 2022-09-09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6193.XA Pending CN117432263A (zh) 2022-07-12 2022-09-09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743226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432263A (zh) 2024-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16717B (zh) 可分合防火分区车库系统及建筑物
CN218933973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7106373U (zh) 跨层停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70783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33972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7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61084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91075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881764U (zh) 横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61083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261889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9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12407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138536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8U (zh) 竖向分隔防火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150094U (zh) 跨层防火车库及建筑物
CN218206002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20434373U (zh) 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138538U (zh) 越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438531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CN220434374U (zh) 装配式槽型板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8150093U (zh) 跨层防火车库及建筑物
CN218952930U (zh) 越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654395U (zh) 拼装式槽型板跃层车库及建筑物
CN219081156U (zh) 机动或非机动车库及建筑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