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1930U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31930U CN218931930U CN202223148896.7U CN202223148896U CN218931930U CN 218931930 U CN218931930 U CN 218931930U CN 202223148896 U CN202223148896 U CN 202223148896U CN 218931930 U CN218931930 U CN 21893193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ying device
- heat exchange
- heat
- exchange medium
- slud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第一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还设置有适于导入热源的热源入口;第二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二入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适于转运所述污泥;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一干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第二回路,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产出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回用;第一换热器,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之间。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系统中所产生的高温载气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污泥干化系统中,采用圆盘干化机经过多级干化处理,可将含水80%的污泥干化至含水30%以下。
圆盘干化机通常采用0.5MPa以上的饱和蒸汽为热源,在污泥干化过程,会产生高温载气其温度可高达110℃,然后这部分高温载气并未得到较好的应用,通常在冷凝去除水分后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同时提高了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系统中所产生的高温载气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
第一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适于导入污泥,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还设置有适于导入热源的热源入口;
第二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二入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适于转运所述污泥,所述第二出料口适于导出污泥;
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一干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
第二回路,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产出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回用;
第一换热器,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和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的导出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向所述第一干化装置导流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回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还设置有适于导出热源的热源出口,所述热源为饱和蒸汽,所述热源出口处设置有疏水阀,所述疏水阀适于将所述饱和蒸汽升温形成高温的冷凝水,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一干化装置和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之间,适于将所述第一干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的所述冷凝水导入至所述第二干化装置;
第二换热器,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和所述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二回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上设置有适于导出所述冷凝水的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适于导入所述热源入口回用。
可选地,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为载气,所述第一管路的导入端设置有除尘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外排管道,所述第一外排管道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可选地,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空气,所述第二回路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
可选地,所述第二回路上设置有第二外排管道,所述第二外排管道适于将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第一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入料口适于导入污泥,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还设置有适于导入热源的热源入口;第二干化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二入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入料口连通,适于转运所述污泥,所述第二出料口适于导出污泥;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一干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第二回路,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产出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回用;第一换热器,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回路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和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配合第一管路和第二回路,将第一干化装置中产生废热的高温载气,作为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导入第一管路与第二回路中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第一换热介质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换热介质中,使得第二换热介质升温,第二换热介质沿第二回路回流至第二干化装置作为热源使用,回收第一干化装置中产生的废热,避免这部分热量的无效排放,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系统中所产生的高温载气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一管路的导出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连通,适于向所述第一干化装置导流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回用。
第一管路中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处理的载气回流至第一干化装置进行二次利用。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一干化装置还设置有适于导出热源的热源出口,所述热源为饱和蒸汽,所述热源出口处设置有疏水阀,所述疏水阀适于将所述饱和蒸汽升温形成高温的冷凝水,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
第一干化装置所使用的饱和蒸汽,经疏水阀后产生的温度较高的蒸汽冷凝水,将这部分蒸汽冷凝水导入第二干化装置,作为第二干化装置的另一部分热源,其热量被第二干化装置利用。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一干化装置和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之间,适于将所述第一干化装置产生的高温的所述冷凝水导入至所述第二干化装置;第二换热器,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和所述第三管路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和所述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第二回路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下游。
通过第三管路,将高温的冷凝水由冷凝水入口导入第二干化装置作为部分热源使用。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位于第一换热器的下游第二换热器,作为第二换热介质的空气在与作为第一换热介质的高温载气于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继续与作为第三换热介质的冷凝水于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最终在第三管路中形成90℃冷凝水,在第二回路中形成110℃热空气,两种换热介质共同作为热源导入第二干化装置用于污泥干化操作。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二干化装置上设置有适于导出所述冷凝水的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适于所述导入热源入口回用。
来自第一干化装置经疏水阀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经过第二换热器进行换热操作后作为热源进入第二干化装置,使用完成后进一步降温,由冷凝水出口排出外部,同时,这部分冷凝水还可输送至锅炉系统,并最终形成饱和蒸汽,由热源入口处导入第一干化装置作为起始阶段的热源的回用。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为载气,所述第一管路的导入端设置有除尘器。
通过设置除尘器,净化作为第一换热介质的高温载气中的大颗粒杂质,便于重新导入第一干化装置回用。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外排管道,所述第一外排管道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作为第一换热介质的高温载气经第一冷凝器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温度进一步降至0℃,大部分载气输送至第一干化装置回用,部分由第一外排管道排向外部。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空气,所述第二回路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回路上设置有第二外排管道,所述第二外排管道适于将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作为第二换热介质的空气经第二冷凝器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后,部分由第二外排管道排向外部,大部分经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换热后输送至第二干化装置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干化装置;11、第一入料口;12、第一出料口;13、热源入口;14、热源出口;
2、第二干化装置;21、第二入料口;22、第二出料口;24、冷凝水入口;25、冷凝水出口;
31、第一换热器;32、第二换热器;
41、第一冷凝器;42、第二冷凝器;
5、疏水阀;6、除尘器;
71、第一风机;72、第二风机;
8、输送机;
a、第一管路;b、第二回路;c、第三管路;d、第一外排管道;e、第二外排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目前在一些污泥干化系统中,采用圆盘干化机经过多级干化处理,可将含水80%的污泥干化至含水30%以下。圆盘干化机通常采用0.5MPa以上的饱和蒸汽为热源,在污泥干化过程,会产生高温载气其温度可高达110℃,然后这部分高温载气并未得到较好的应用,通常在冷凝去除水分后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同时提高了碳排放量,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系统中所产生的高温载气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的缺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干化装置1、第二干化装置2、第一管路a、第二回路b、第一换热器31等。
第一干化装置1,其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第一入料口11适于导入污泥,第一干化装置1还设置有适于导入热源的热源入口13。
第二干化装置2,其上设置有第二入料口21和第二出料口22,第一出料口12与第二入料口21连通,适于转运污泥,第二出料口22适于导出污泥。
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干化装置1和第二干化装置2,将污泥进行多级干化处理,即将含水率80%左右的湿污泥由第一入料口11导入第一干化装置1中进行一级干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含水率50%左右的污泥由第一出料口12导出,经过输送机8转运至第二入料口21处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进行二级干化处理,处理完成得到含水率30%以下的污泥,并最终由第二出料口22导出。
进一步地,第一干化装置1和第二干化装置2为圆盘干化机。
进一步地,第一干化装置1为卧式圆盘干化机,第二干化装置2为立式圆盘干化机。
第一管路a,与第一干化装置1连通,适于导流第一干化装置1产生的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
具体地,在第一干化装置1进行一级污泥处理过程中,会产生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通常为110℃的高温载气,将这部分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通入第一管路a中进行后续的换热操作。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就第一换热介质的具体来源及物质形式不做限制,高温载气为圆盘干化机所产生的常见的废热,以其他形式产生的热量也可作为第一换热介质。
第二回路b,两端分别与第二干化装置2连通,适于导流第二干化装置2产出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并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回用。
具体地,第二干化装置2的热源的一部分为第二换热介质,第二换热介质通常为热空气,在第二干化装置2进行二级污泥处理过程中,这部分热空气的热量被第二干化装置2利用,转化为湿冷空气,通过后续换热操作生成热空气,重新回流至第二干化装置2作为部分热源使用。
进一步地,在第二回路b中设置有第二风机72,对空气进行导流。
第一换热器31,可热交换地设置在第一管路a和第二回路b之间,适于对第一换热介质和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一换热器31配合第一管路a和第二回路b,将第一干化装置1中产生废热的高温载气,作为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导入第一管路a与第二回路b中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将第一换热介质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换热介质中,使得第二换热介质升温,第二换热介质沿第二回路b回流至第二干化装置2作为热源使用,回收第一干化装置1中产生的废热,避免这部分热量的无效排放,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污泥干化系统中所产生的高温载气作为废气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浪费的缺陷。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a的导出端与第一干化装置1连通,适于向第一干化装置1导流第一换热介质回用。
具体地,第一管路a中经过第一换热器31换热处理的载气回流至第一干化装置1进行二次利用。
进一步地,在第一管路a中设置有第一风机71,对载气进行导流。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干化装置1还设置有适于导出热源的热源出口14,热源为饱和蒸汽,热源出口14处设置有疏水阀5,疏水阀5适于将饱和蒸汽升温形成高温的冷凝水,并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
具体地,第一干化装置1所使用的饱和蒸汽,经疏水阀5后产生的温度较高的蒸汽冷凝水,将这部分蒸汽冷凝水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作为第二干化装置2的另一部分热源,其热量被第二干化装置2利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污泥干化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c、第二换热器32等。
第三管路c,连通在第一干化装置1和第二干化装置2之间,适于将第一干化装置1产生的高温的冷凝水导入至第二干化装置2。
第二换热器32,可热交换地设置在第二回路b和第三管路c之间,适于对第二换热介质和冷凝水进行热交换,第二换热器32在第二回路b上位于第一换热器31的下游。
具体地,通过第三管路c,将高温的冷凝水由冷凝水入口24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作为部分热源使用。在此过程中,通过设置位于第一换热器31的下游第二换热器32,作为第二换热介质的空气在与作为第一换热介质110℃的高温载气于第一换热器31换热后,继续与作为第三换热介质的冷凝水于第二换热器32进行换热,最终在第三管路c中形成90℃冷凝水,在第二回路b中形成110℃热空气,两种换热介质共同作为热源导入第二干化装置2用于污泥干化操作,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至30%以下。
进一步地,通过回收高温载气及冷凝水中的热量,系统热源消耗降低10%左右,有效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及碳排放。污泥干化系统通过分段干化,实现高温载气与蒸汽冷凝水的热量的回收及再利用,有效降低污泥干化成本,减少碳排放。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二干化装置2上设置有适于导出冷凝水的冷凝水出口25,冷凝水适于导入热源入口13回用。
具体地,来自第一干化装置1经疏水阀5产生的蒸汽冷凝水,经过第二换热器32进行换热操作后作为热源进入第二干化装置2,使用完成后进一步降温至70℃左右,由冷凝水出口25排出外部,同时,这部分冷凝水还可输送至锅炉系统,并最终形成饱和蒸汽,由热源入口13处导入第一干化装置1作为起始阶段的热源的回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换热介质为载气,第一管路a的导入端设置有除尘器6。
具体地,通过设置除尘器6,净化作为第一换热介质的高温载气中的大颗粒杂质,便于重新导入第一干化装置1回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a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4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管路a上设置有第一外排管道d,第一外排管道d适于将第一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具体地,作为第一换热介质的高温载气经第一冷凝器41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温度进一步降至40℃,大部分载气输送至第一干化装置1回用,部分由第一外排管道d排向外部。
进一步地,第一冷凝器41采用循环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二换热介质为空气,第二回路b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4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为进一步限定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二回路b上设置有第二外排管道e,第二外排管道e适于将第二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具体地,作为第二换热介质的空气经第二冷凝器42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后,部分由第二外排管道e排向外部,大部分经第一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32换热后输送至第二干化装置2回用。
进一步地,第二冷凝器42采用循环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下列步骤:
1、含水率80%的湿污泥输送至第一干化装置1。
2、第一干化装置1以压强大于0.6MPa的饱和蒸汽为热源,将含水率80%的污泥干化至50%以下。
3、第一干化装置1干化过程产生的约110℃高温载气经除尘器6除尘后,在第一换热器31与第二干化装置2冷干空气进行换热,回收高温载气中的热量;第一干化装置1所使用的饱和蒸汽,经疏水阀5产生蒸汽冷凝水,并于第二换热器32处进行换热,进一步加热第二干化装置2冷干空气,形成110℃的热空气,此时冷凝水温度降至90℃左右。
经第一换热器31降温后,载气经第一冷凝器41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温度进一步降至40℃,大部分载气输送至第一干化装置1回用,部分外排。
4、第一干化装置1干化出泥经输送机8输送至第二干化装置2。
5、第二干化装置2以110℃热空气及90℃冷凝水为热源,对含水50%的污泥进一步干化,含水降至30%左右排出第二干化装置2。
6、第二干化装置2的湿空气经第二冷凝器42冷凝去除大部分水分后,部分外排,大部分经第一换热器31与第二换热器32加热后输送至第二干化装置2回用。
7、蒸汽冷凝水在第二干化装置2处进一步降温至70℃左右,输送至锅炉系统回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干化装置(1),其上设置有第一入料口(11)和第一出料口(12),所述第一入料口(11)适于导入污泥,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还设置有适于导入热源的热源入口(13);
第二干化装置(2),其上设置有第二入料口(21)和第二出料口(22),所述第一出料口(12)与所述第二入料口(21)连通,适于转运所述污泥,所述第二出料口(22)适于导出污泥;
第一管路(a),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产生的高温的第一换热介质;
第二回路(b),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连通,适于导流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产出的低温的第二换热介质,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回用;
第一换热器(31),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a)和所述第二回路(b)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和所述第二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a)的导出端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连通,适于向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导流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回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还设置有适于导出热源的热源出口(14),所述热源为饱和蒸汽,所述热源出口(14)处设置有疏水阀(5),所述疏水阀(5)适于将所述饱和蒸汽升温形成高温的冷凝水,并导入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管路(c),连通在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和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之间,适于将所述第一干化装置(1)产生的高温的所述冷凝水导入至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
第二换热器(32),可热交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回路(b)和所述第三管路(c)之间,适于对所述第二换热介质和所述冷凝水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二换热器(32)在所述第二回路(b)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1)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干化装置(2)上设置有适于导出所述冷凝水的冷凝水出口(25),所述冷凝水适于导入所述热源入口(13)回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介质为载气,所述第一管路(a)的导入端设置有除尘器(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a)上设置有第一冷凝器(4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a)上设置有第一外排管道(d),所述第一外排管道(d)适于将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介质为空气,所述第二回路(b)上设置有第二冷凝器(4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路(b)上设置有第二外排管道(e),所述第二外排管道(e)适于将所述第二换热介质排向外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48896.7U CN218931930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148896.7U CN218931930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31930U true CN218931930U (zh) | 2023-04-28 |
Family
ID=86091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148896.7U Active CN218931930U (zh) | 2022-11-23 | 2022-11-23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31930U (zh) |
-
2022
- 2022-11-23 CN CN202223148896.7U patent/CN21893193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2222781U (zh) | 一种利用烟气或蒸汽余热对污泥进行密闭烘干的系统 | |
CN112028442B (zh) | 多段式热能阶梯利用的污泥干化系统及干化方法 | |
CN102954616A (zh) | 一种乏汽直接吸收式溴化锂热泵系统 | |
CN111099809A (zh) | 一种真空低温回收能量间接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 |
CN113735409A (zh) | 热泵回收废蒸汽能量的间接污泥干化装置和方法 | |
CN218931930U (zh) |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 |
CN203525335U (zh) | 管束干燥机废汽回收利用装置 | |
CN215365442U (zh) | 一种污泥干燥系统 | |
CN215373577U (zh) | 水泥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1610380U (zh) | 利用溶出余热加热蒸发二次合格水的系统 | |
CN113105093A (zh) | 一种污泥低温线性干化输送方法及装置 | |
CN212741116U (zh) | 污泥干化系统 | |
CN212770409U (zh) | 一种污泥处理系统 | |
CN212408714U (zh) | 一种燃煤电站余热和水回收系统 | |
CN210718432U (zh) | 含水煤炭产品的干化系统 | |
CN212505608U (zh) | 一种造纸用蒸汽冷凝水系统 | |
CN210463814U (zh) | 一种乳胶枕烘干装置 | |
CN111609419A (zh) | 一种烟气提水的热冷循环回用系统及其方法 | |
CN215712513U (zh) |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 |
CN217423786U (zh) | 一种聚酰胺切片经高温干燥后在冷却阶段的余热回收装置 | |
CN218544400U (zh) | 干化机凝结水热量回收系统 | |
CN115388665B (zh) | 一种烧结矿冷却余热发电系统 | |
CN215909080U (zh) | 一种烟气的余热回收及消白装置 | |
CN212806690U (zh) | 热能综合利用装置及物料干化系统 | |
CN218778828U (zh) | 污泥干化机和污泥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