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2513U -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12513U
CN215712513U CN202122023542.9U CN202122023542U CN215712513U CN 215712513 U CN215712513 U CN 215712513U CN 202122023542 U CN202122023542 U CN 202122023542U CN 215712513 U CN215712513 U CN 215712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drying
condenser
condenser shell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35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玉龙
宋伟芳
周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v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v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v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vw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35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12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12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125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干化冷凝设备,由干化机和冷凝器两部分组成,干化机与冷凝器相连通,冷凝器包括一个用于构成其主体结构的冷凝器外壳以及设置于冷凝器外壳内腔、用于引入冷却水的冷却水管道,冷却水管道的入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冷凝器外壳外部;冷凝器外壳上分别开设有干化废气入口、干化废气出口以及冷凝废水出口,干化废气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干化机的废气出口。本实用新型在其中的冷凝器部分采用管外通气、管内走水的方式进行冷凝作业,并辅以均布板、平板除雾器等部件的设置,显著提升了冷凝效果、也减轻了后续废气处理的负担、节约了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干化冷凝设备,属于污泥处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干化、冷凝是污泥处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保证污泥处理的效率、简化工艺流程,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这两步操作通常会在一套干化冷凝设备内集中完成。已有的干化冷凝设备一般都由干化机和冷凝器两部分组成,由干化机排出的干化废气进入冷凝器,经过冷凝后、干化废气中的水蒸气被进一步去除并最终引入后端的流化床焚烧炉中。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现有干化冷凝设备的缺陷开始慢慢显现。现有的干化冷凝设备多由碳钢加防腐材质加工而成,且干化机所排出的干化废气在进入冷凝器后多采用管内通气、管外走水的方式进行冷凝作业,因此在设备应用过程中,冷凝器部分的换热效果并不理想、去除水蒸气效果差,这也就直接加重了后续废气处理的负担、造成后端流化床焚烧炉的能量损失。此外,冷却水的管外走水方式也使得冷凝器内部的防腐作业很难实现、极易出现器材腐蚀的现象。
综上所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能够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干化冷凝设备,以克服上述缺陷,也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干化冷凝设备,具体如下。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由干化机和冷凝器两部分组成,所述干化机与所述冷凝器相连通,所述冷凝器包括一个用于构成其主体结构的冷凝器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用于引入冷却水的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的入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所述冷凝器外壳外部;所述冷凝器外壳上分别开设有干化废气入口、干化废气出口以及冷凝废水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干化机的废气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流化床焚烧炉,所述冷凝废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废水处理系统;由所述干化机排出的干化废气由所述干化废气入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由所述干化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中的整体流向与所述冷却水管道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异。
优选地,所述干化机为圆盘式干化机。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壳为玻璃钢材质外壳。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道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均与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设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道入口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口端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管道在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中的部分紧密排布,排布方式为平行排布或螺旋排布。
优选地,在所述冷凝器外壳上的干化废气入口与所述干化机的废气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除尘器。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壳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其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冷却水管道在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腔中的部分位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所述冷凝废水出口开设于所述冷凝器外壳底部位置。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实现干化废气均匀分布的均布板,在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均布板设置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冷却水管道之间。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壳内固定设置有用于辅助实现干化废气中水蒸气去除的平板除雾器,在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内腔中、所述平板除雾器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管道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冷凝器外壳内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块用于降低干化废气流速、延长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内腔中停留时间的气流隔板,在所述冷凝器外壳的内腔中、所述气流隔板设置于所述均布板及所述平板除雾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在其中的冷凝器部分采用管外通气、管内走水的方式进行冷凝作业,并辅以均布板、平板除雾器等部件的设置,有效地去除了干化废气中的水蒸气、显著地提升了设备的冷凝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也减轻了后续废气处理的负担、降低了后端流化床焚烧炉的能量损失、节约了能源。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部分选用玻璃钢材质制作,尽可能地避免了腐蚀现象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相对简单,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明晰、可靠,企业可以通过对现有部件的组合或现有设备的改造而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整体的制造成本,十分适合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干化机;2、冷凝器;21、冷凝器外壳;22、冷却水管道;23、均布板;24、平板除雾器;25、气流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干化冷凝设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由干化机1和冷凝器2两部分组成,所述干化机1与所述冷凝器2相连通,所述冷凝器2包括一个用于构成其主体结构的冷凝器外壳21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用于引入冷却水的冷却水管道22,所述冷却水管道22的入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所述冷凝器外壳21外部;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分别开设有干化废气入口、干化废气出口以及冷凝废水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干化机1的废气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流化床焚烧炉,所述冷凝废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废水处理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由所述干化机1排出的干化废气由所述干化废气入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由所述干化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为了保证换热效果,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整体流向与所述冷却水管道22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干化机1为圆盘式干化机,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为玻璃钢材质外壳,玻璃钢材质能够有效地避免设备腐蚀的现象的发生。
所述冷却水管道22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均与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设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道22入口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口端的水平高度。
所述冷却水管道22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部分紧密排布,排布方式为平行排布或螺旋排布。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冷却水管道22外表面与干化废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升冷凝效果,排布方式优选为平行排布。
考虑到干化废气能够被更好的冷凝处理,在设备的实际布置过程中,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的干化废气入口与所述干化机1的废气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一台除尘器(图中未示出)。
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其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冷却水管道22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部分位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所述冷凝废水出口开设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底部位置。
除上述结构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中,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实现干化废气均匀分布的均布板23以及用于进一步实现干化废气中水蒸气去除的平板除雾器24。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所述均布板23设置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冷却水管道22之间、所述平板除雾器24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管道22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所述冷凝器2的作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块用于降低干化废气流速、延长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停留时间的气流隔板2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隔板25设置有两块、其上均开设有气流通孔,两块所述气流隔板25平行设置。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所述气流隔板25设置于所述均布板23及所述平板除雾器24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在其中的冷凝器部分采用管外通气、管内走水的方式进行冷凝作业,并辅以均布板、平板除雾器等部件的设置,有效地去除了干化废气中的水蒸气、显著地提升了设备的冷凝效果。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也减轻了后续废气处理的负担、降低了后端流化床焚烧炉的能量损失、节约了能源。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部分选用玻璃钢材质制作,尽可能地避免了腐蚀现象的发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相对简单,部件间的连接关系明晰、可靠,企业可以通过对现有部件的组合或现有设备的改造而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设备整体的制造成本,十分适合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为同领域内的其他相关问题提供了参考,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拓展延伸,运用于领域内其他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的相关方案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最后,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干化冷凝设备,由干化机(1)和冷凝器(2)两部分组成,所述干化机(1)与所述冷凝器(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2)包括一个用于构成其主体结构的冷凝器外壳(21)以及设置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用于引入冷却水的冷却水管道(22),所述冷却水管道(22)的入口端与出口端均伸出所述冷凝器外壳(21)外部;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分别开设有干化废气入口、干化废气出口以及冷凝废水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入口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干化机(1)的废气出口,所述干化废气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流化床焚烧炉,所述冷凝废水出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的废水处理系统;由所述干化机(1)排出的干化废气由所述干化废气入口进入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由所述干化废气出口排出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整体流向与所述冷却水管道(22)内冷却水的整体流向相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机(1)为圆盘式干化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为玻璃钢材质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道(22)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均与外部的冷却水循环设备管路连接,所述冷却水管道(22)入口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其出口端的水平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道(22)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部分紧密排布,排布方式为平行排布或螺旋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的干化废气入口与所述干化机(1)的废气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还设置有除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入口的水平高度低于其上所开设的干化废气出口的水平高度,所述冷却水管道(22)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腔中的部分位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所述冷凝废水出口开设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底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固定设置有用于实现干化废气均匀分布的均布板(23),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所述均布板(23)设置于所述干化废气入口及所述冷却水管道(2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固定设置有用于辅助实现干化废气中水蒸气去除的平板除雾器(24),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所述平板除雾器(24)设置于所述冷却水管道(22)及所述干化废气出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干化冷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外壳(21)内还固定设置有至少一块用于降低干化废气流速、延长干化废气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停留时间的气流隔板(25),在所述冷凝器外壳(21)的内腔中、所述气流隔板(25)设置于所述均布板(23)及所述平板除雾器(24)之间。
CN202122023542.9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Active CN215712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3542.9U CN2157125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3542.9U CN2157125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12513U true CN215712513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06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3542.9U Active CN215712513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125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222781U (zh) 一种利用烟气或蒸汽余热对污泥进行密闭烘干的系统
CN212799705U (zh) 利用工业中低温余热的高盐废水蒸发浓缩及淡水回收装置
CN1970445A (zh) 环保型一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及其工艺
CN110124347A (zh) 一种节水节能型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101857810B (zh) 一种新型全负压焦炉煤气净化组合流程
CN215712513U (zh) 一种干化冷凝设备
CN215373577U (zh) 水泥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5675430U (zh) 一种环保节能型水处理设备
CN212895012U (zh) 利用铝电解槽烟气降温节水及余热预热阳极的装置
CN211302610U (zh) 一种废气除湿装置
CN207755920U (zh) 一种窑炉尾气处理系统
CN112195485A (zh) 利用铝电解槽烟气降温节水及余热预热阳极的方法及装置
CN218931930U (zh) 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CN220665153U (zh) 一种污泥烘干系统
CN110894954A (zh) 一种高温尾气净化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11837133U (zh) 一种脱硝催化剂生产产生的氨气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20861037U (zh) 一种环保工程臭气收集设备
CN219244373U (zh) 一种蒸汽冷凝液余热再利用系统
CN220583124U (zh) 一种烟气余热发电及收水系统
CN220376411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多效蒸发浓缩系统
CN219401581U (zh) 一种黄磷生产烟气收集装置
CN213433762U (zh) 一种用于有机垃圾处理设备的水冷除湿机
CN221051773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好氧发酵系统
CN213599785U (zh) 干燥塔专用可清洗气-气余热回收装置
CN218349259U (zh) 一种无动力余热回收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