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946U -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 Google Patents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946U
CN218929946U CN202223324541.9U CN202223324541U CN218929946U CN 218929946 U CN218929946 U CN 218929946U CN 202223324541 U CN202223324541 U CN 202223324541U CN 218929946 U CN218929946 U CN 218929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jig
cover plate
assembly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454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丛林
甘春毅
薛兵安
王坤
黄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x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x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x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x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454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第一定位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路径上,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治具经过时伸出而阻挡所述治具传送,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初步定位;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定位部和驱动组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部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治具的上方,另一者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治具的下方;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治具上的定位件或定位部,朝向位于所述治具上方的定位部或定位件运动,使得所述定位件与定位部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二次定位。

Description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上涨,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
电动汽车使用的电能来源于动力电池,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电芯和盖板,盖板上设有防爆阀,在电芯内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防爆阀会自动敞开泄压,以避免出现爆炸的现象。为防止灰尘沾染在防爆阀上,往往会在防爆阀的表面贴上一层保护膜。
动力电池盖板在进行贴膜时,需先将其移送至贴膜工位处,待动力电池盖板移送至膜工位的预设位置后,再将保护膜贴附于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然而,现有的动力电池盖板在移送至预设位置时,如果动力电池盖板偏离预设位置,则会导致保护膜无法与防爆阀的表面完全贴合,从而降低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盖板在进行贴膜时,保护膜无法与防爆阀表面完全贴合,导致产品质量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包括:
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
第一定位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路径上,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治具经过时伸出而阻挡所述治具传送,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初步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定位部和驱动组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部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治具的上方,另一者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治具的下方;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治具上的定位件或定位部,朝向位于所述治具上方的定位部或定位件运动,使得所述定位件与定位部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二次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执行端与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止挡件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治具的一端形成止挡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或两侧并与其连接,所述定位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治具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机架连接;
多个安装部,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分别与其连接,每一所述安装部上均设有一所述定位销;
其中,所述治具的一侧或两侧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安装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顶升板,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执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升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送组件,用于传送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
第二传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下方,用于传送空载的治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升降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始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的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
第二升降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的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进行回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升降机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第三传送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对接;
第四传送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对接;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第四传送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第四传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对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包括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还包括贴膜装置和电检测装置,所述贴膜装置和电检测装置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动力电池盖板放置于治具上,传送机构用于将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传送至贴膜工位,在传送的过程中,先通过第一定位机构对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初步定位,而后再通过第二定位机构对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二次定位,以确保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位于贴膜工位的预设位置,从而保证保护膜能够完全贴合动力电池盖板的防爆阀,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池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3中传送机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第一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第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动力电池盖板为动力电池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盖板在生产时需要对其进行贴膜、电检测及平面度检测等工序,电检测包括耐压检测、高压检测和电阻检测等。动力电池盖板通常采用输送线将动力电池盖板输送至贴膜工位和电检测工位,以对动力电池盖板进行贴膜和电检测。现有的输送线在输送动力电池盖板时,存在动力电池盖板偏离贴膜工位的预设位置的情况,导致在贴膜时,保护膜无法与防爆阀表面完全贴合。
为此,请参见图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该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包括:
传送机构10,用于传送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
第一定位机构20,位于所述传送机构10的传送路径上,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止挡件21,所述止挡件21用于在所述治具1经过时伸出而阻挡所述治具1传送,以对所述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初步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30,包括定位件31、定位部11和驱动组件32,所述定位件31与所述定位部11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治具1的上方,另一者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2上,所述驱动组件32位于所述治具1的下方;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32驱动所述治具1上的定位件31或定位部11,朝向位于所述治具1上方的定位部11或定位件31运动,使得所述定位件31与定位部11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二次定位。
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0用于将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传送至贴膜工位,动力电池盖板2固定放置于治具1上,治具1通过传送机构10进行传送。治具1上可设有一个或多个放料位,每一个放料位上可对应放置一个动力电池盖板2。示例性的,治具1上设有八个放料位,八个放料位在治具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贴膜时,可一次对两个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贴膜,也可一次对四个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贴膜,还可一次对八个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贴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其中,传送机构10可以采用同步带轮的结构,也可以采用辊轮的结构,无论采用何种结构,只需使得传送机构10具有用于供止挡件21和驱动组件32沿竖直方向穿过的空间,使得止挡件21能够对治具1的一端进行止挡,以及使得驱动组件32能够竖直向上顶升治具1。
示例性的,传送机构10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传动轮,若干传动轮围合形成矩形状,在矩形的长度方向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同步带,至少两个同步带分别与对应的两个传动轮连接,治具1的两侧放置于至少两个同步带上,通过至少两个同步带驱动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沿预设方向运动。此时,止挡件21和驱动组件32均位于至少两个同步带的下方,且可于至少两个同步带的间隙竖直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件31为设于治具1上方的定位销31,定位部32为设于治具1上的定位孔11,以下以定位销31和定位孔32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在贴膜时,先将待贴膜的动力电池盖板2放置于治具1上,而后通过传送机构10对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传送。在传送的过程中,第一定位机构20的止挡件21竖直向上运动至预设位置,待止挡件21与治具1的一端抵接后,传送机构10停止传送,此时,实现了对于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的初步定位。而后,第二定位机构30的驱动组件32竖直向上运动,以竖直向上顶升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使得治具1上的定位孔11与位于其上方的定位销31形成插接配合。其中,定位销31固定设置在治具1的上方,且对应动力电池盖板2的贴膜工位。也即:在定位销31与定位孔11形成插接配合时,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即精准的位于贴膜的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在通过止挡件21进行初步定位后,若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的当前位置与贴膜时的预设位置仍然存在微小的偏差,此时,通过驱动组件32驱动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竖直向上运动,可使得定位销31逐渐插入于定位孔11中。在插入的过程中,定位销31虽没有与定位孔11正对,但由于偏差不是很大,定位销31能够逐渐的挤入定位孔11中。在定位销31插入定位孔11的过程中,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的位置会在定位销31与定位孔11的作用下产生微调,也即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向左或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从而实现对于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的精准定位,进而提高贴膜质量。
示例性的,定位销31可设置在治具1上,定位孔11则对应设置在治具1的上方位置处,也即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调换定位销31和定位孔11的位置。
进一步的,定位销31可以仅对应治具1的一侧设置,也可以分别对应治具1的两侧设置,此时,治具1的一侧对应设置定位孔11,或者,治具1的两侧对应设置定位孔11。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定位孔11在治具1的两侧分别设置,对应的,在治具1的上方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31。
更进一步的,请参见图1,治具1的一端构造有与止挡件21适配的定位槽12,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在传送的过程中,止挡件21与定位槽12形成止挡定位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机架40,所述传送机构10设于所述机架40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0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22,与所述机架40连接;
第一驱动件2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22上,所述第一驱动件23的输出执行端与所述止挡件21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3驱动所述止挡件21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所述止挡件21与所述治具1的一端形成止挡配合。
本实施例中,机架40呈矩形框架设置,其中部位置呈中空设置,传送机构10设置在机架40上,定位销31固定设置在机架40上。第一定位机构20包括第一安装座22、第一驱动件23和止挡件21,第一安装座22与机架40连接、用于安装第一驱动件23,第一驱动件23的输出执行端与止挡件21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止挡件21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其中,第一驱动件23可以是直线气缸,此时,第一驱动件23竖直设置,且第一驱动件23的输出执行端(也即活塞杆的一端)朝向治具1的底部。第一驱动件23还可以是电机组件,电机通过直线模组将其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以驱动治具1沿竖直方向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二定位机构30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33,设于所述机架40的一侧或两侧并与其连接,所述定位销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33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治具1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33可以设置在机架40的一侧,此时,第二安装座3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座33也可以设置在机架40的两侧,此时,第二安装座3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示例性的,第二安装座33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安装座33间隔设置在机架40的两侧,每一个第二安装座33上均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31,该定位销31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座33连接,另一端朝向治具1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二安装座33包括:
连接部331,与所述机架40连接;
多个安装部332,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31上并分别与其连接,每一所述安装部332上均设有一所述定位销31;
其中,所述治具1的一侧或两侧对应设有多个定位孔11。
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座33包括有连接部331和多个安装部332,连接部331呈长条状设置并沿传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延伸,安装部332与连接部331连接并沿垂直传送机构10的传送方向延伸,每一安装部332上均对应设有一个定位销31。示例性的,第二安装座33包括两个安装部332,两个安装部332在连接部3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驱动组件32包括:
第三安装座321,与所述机架40连接;
第二驱动件322,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321上;
顶升板323,与所述第二驱动件322的输出执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322驱动所述顶升板323沿竖直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三安装座321、第二驱动件322和顶升板323,第三安装座321与机架40连接、用于安装第二驱动件322和顶升板323,第二驱动件322的输出执行端与顶升板323连接,用于驱动顶升板323沿竖直方向运动,顶升板323用于从治具1的底部托住并沿竖直方向顶升。第二驱动件322可以是电机组件,也可以是直线气缸,示例性的,本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二驱动件322采用直线气缸进行驱动。进一步的,第二驱动件322包括两个直线气缸,两个直线气缸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两个直线气缸的活塞杆均朝向顶升板323并分别与顶升板323的两侧连接,以同步驱动顶升板323沿竖直方向运动,保证顶升板323的运动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传送机构10包括:
第一传送组件101,用于传送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
第二传送组件102,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的下方,用于传送空载的治具1。
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10采用上下两层循环输送,上层输送线也即第一传送组件101,下层输送线也即第二传送组件102。治具1和待贴膜的动力电池盖板2从第一传送组件101的始端开始传送,分别传送至贴膜工位和电检测工位进行加工,待加工完成后,再通过第一传送组件101传送至下料位,以将成品动力电池盖板2从治具1上取下,而后将空载的治具1转移至第二传送组件102上,以通过第二传送组件102将空载的治具1回流至第一传送组件101的始端,待空载治具1到达第一传送组件101的始端后,再将其转移至第一传送组件101上,如此循环往复。
请参见图2,下料位处可以设置一个下料机械手50,以通过下料机械手50将加工完成后的动力电池盖板2自动转移至下料区域,比如,通过下料机械手50将动力电池盖板2转移至下料输送线6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还包括:
第一升降机70,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和第二传送组件102的始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02上的治具1转移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上;
第二升降机80,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和第二传送组件102的末端,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上的治具1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02上进行回流。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传送组件101和第二传送组件10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机70和第二升降机80,其中,第一升降机70用于将第二传送组件102上的空载治具1转移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上,第二升降机80用于将第一传送组件101上的治具1转移至第二传送组件102上进行回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9、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第一升降机70与所述第二升降机8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第三传送组件A1,用于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对接;
第四传送组件B1,用于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102对接;
第三驱动件C1,所述第三驱动件C1分别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A1和第四传送组件B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组件A1和第四传送组件B1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101和第二传送组件102对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70和第二升降机8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有第三传送组件A1、第四传送组件B1和第三驱动件C1,第三驱动件C1用于驱动第三传送组件A1和第四传送组件B1沿竖直方向运动。其中,第一升降机70的第三传送组件A1用于与第一传送组件101的始端对接,第二升降机80的第三传送组件A1用于与第一传送组件101的末端对接,第一升降机70的第四传送组件B1用于与第二传送组件102的始端对接,第二升降机80的第四传送组件B1用于与第二传送组件102的末端对接。
进一步的,第三驱动件C1可以分别驱动第三传送组件A1和第四传送组件B1,也可以同步驱动第三传送组件A1和第四传送组件B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包括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100,该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还包括贴膜装置200和电检测装置300,所述贴膜装置200和电检测装置300沿所述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设置。
本实施例中,在输送装置100的输送方向上分别设置有贴膜装置200和电检测装置300,输送装置100将治具1和待贴膜的动力电池盖板2输送至贴膜装置200处,以通过贴膜装置200对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贴膜。贴膜完成后,或者在贴膜之前,输送装置100将治具1和动力电池盖板2输送至电检测装置300处,以通过电检测装置300对动力电池盖板2进行电检测,比如耐压检测、高压检测和电阻检测等。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机构,用于传送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
第一定位机构,位于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路径上,包括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止挡件,所述止挡件用于在所述治具经过时伸出而阻挡所述治具传送,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初步定位;
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件、定位部和驱动组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定位部两者中的一者位于所述治具的上方,另一者设于所述动力电池盖板上,所述驱动组件位于所述治具的下方;
其中,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治具上的定位件或定位部,朝向位于所述治具上方的定位部或定位件运动,使得所述定位件与定位部相互配合,以对所述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进行二次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所述传送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一安装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执行端与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止挡件竖直向上运动,使得所述止挡件与所述治具的一端形成止挡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还包括:
第二安装座,设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或两侧并与其连接,所述定位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连接,另一端朝向所述治具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
连接部,与所述机架连接;
多个安装部,间隔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并分别与其连接,每一所述安装部上均设有一所述定位件;
其中,所述治具的一侧或两侧对应设有多个所述定位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第三安装座,与所述机架连接;
第二驱动件,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顶升板,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执行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顶升板沿竖直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第一传送组件,用于传送治具和动力电池盖板;
第二传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的下方,用于传送空载的治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升降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始端,用于将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的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
第二升降机,设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用于将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上的治具转移至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上进行回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与所述第二升降机的结构相同,均包括:
第三传送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对接;
第四传送组件,用于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对接;
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第四传送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传送组件和第四传送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分别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和第二传送组件对接。
9.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电池盖板的加工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膜装置和电检测装置,所述贴膜装置和电检测装置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设置。
CN202223324541.9U 2022-12-12 2022-12-12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Active CN218929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541.9U CN218929946U (zh) 2022-12-12 2022-12-12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4541.9U CN218929946U (zh) 2022-12-12 2022-12-12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946U true CN218929946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62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4541.9U Active CN218929946U (zh) 2022-12-12 2022-12-12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9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808924U (zh) 搬运装置
CN110814609B (zh) 一种动力电池精准焊接方法及装置
CN115241518B (zh) 一种电芯模组堆叠装置
CN115338616A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218929946U (zh) 动力电池盖板的输送装置和加工线
CN215824105U (zh) 一种冲床上下料装置
CN210098642U (zh) 片体冲压装置
CN114871549A (zh) 一种壳体与接线端子、保护盒焊接设备
CN211662579U (zh) 合模机构
CN211028702U (zh) 一种动力电池焊接系统
CN113884860A (zh) 一种印制电路板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7819142A (zh) 一种自动裁切机
CN111987566A (zh) 一种连接器组装设备
CN220798940U (zh) 一种带翻转结构的接装料机构
CN218930976U (zh) 电芯转移装置
CN220532266U (zh) 细长钢片与模切件转贴组装机
CN219609175U (zh) 一种电芯模组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16057666U (zh) 一种led数码管的分板设备
CN220906241U (zh) 自动输送机构及具有其的自送装配机
CN213165638U (zh) 一种胶带母卷裁切装置
CN218849715U (zh) 定位治具及循环治具
CN219496440U (zh) 一种电源老化测试设备
CN218745760U (zh) 焊接夹具
CN215616275U (zh) 用于线簧孔后套压接机的线簧孔后套摆盘储料装置
CN220427472U (zh) 油泵后盖组装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