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695U -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695U
CN218929695U CN202223063469.9U CN202223063469U CN218929695U CN 218929695 U CN218929695 U CN 218929695U CN 202223063469 U CN202223063469 U CN 202223063469U CN 218929695 U CN218929695 U CN 218929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rotating
hole
bas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634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学凯
张彬
马力
鱼崇锋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634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所述转向结构包括有基座、转动机构、阻尼件和调节机构,所述阻尼件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阻尼件具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时产生阻力;所述调节机构,其作用于所述阻尼件,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如此,通过阻尼件去抱紧转动件,增加转向的阻力,防止转动件过于灵活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因转向带来的风险,而且,即使阻尼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通过调节机构可依需锁紧,使得阻尼件的使用可靠性有保证,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车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其控制方式与传统电动自行车相同,容易被驾驶者学习,而且,电动滑板车具有结构简单、车轮小、轻巧、携带方便等优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动滑板车作为交通工具。
电动滑板车主要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后轮,通常,在车架的前侧设置有转向杆,在转向杆上装设有车把,操控车把可以控制前轮左右摆动换向,以控制电动滑板车的前行方向。目前的电动滑板车的车把的转向杆是采用直接插入前轮头管的方式连接,电动滑板车出厂销售时,其转向杆与前轮头管之间装配比较紧,但是,长时间使用后,容易造成转向杆与前轮头管之间相互磨损,导致转向杆与前轮头管之间相对松动,稍用力就产生过于灵活的转动,电动滑板车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容易因换向过于灵活而带来风险。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其通过阻尼件去抱紧转动件,增加转向的阻力,防止转动件过于灵活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因转向带来的风险,而且,即使阻尼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通过调节机构可依需锁紧,使得阻尼件的使用可靠性有保证,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转向结构,包括有:
基座,其具有转动孔;
转动机构,其包括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伸入所述转动孔内且可转动,以使得所述转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阻尼件,其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阻尼件具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时产生阻力;
调节机构,其作用于所述阻尼件,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件上具有贯通所述挤压部的断开槽,所述阻尼件上由所述断开槽分隔成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挤压部被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夹臂上的第一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二夹臂上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分别设置有相正对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配合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正对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螺栓伸入第二固定孔内螺纹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为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并抵于所述阻尼件上;转动所述第三螺栓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朝向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转动孔的周侧贯通所述转动孔内部,所述阻尼件对应所述缺口装设,所述阻尼件伸入所述缺口内,使得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上套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压环、上轴承、下轴承以及下压环,所述上压环、上轴承、下轴承以及下压环均位于所述转动孔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上连接件,所述转动件的上端通过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上连接件,所述固定机包括有固定件、上盖和上盖螺丝,所述上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上端,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所述上盖螺丝穿过所述上盖并向下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下端;所述下连接件和所述基座,两者其一设置有转动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左侧面、右侧面均设置有避让孔,所述第一螺栓和螺母对应左、右侧的避让孔而设置。
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后轮,所述前轮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如前面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所述基座设置于车架上,所述转动机构用于控制前轮换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基座上装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的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时产生阻力;同时,利用调节机构作用于所述阻尼件,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如此,通过阻尼件去抱紧转动件,增加转向的阻力,防止转动件过于灵活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因转向带来的风险,而且,即使阻尼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通过调节机构可依需锁紧,使得阻尼件的使用可靠性有保证,使用寿命长。
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更为简单。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立体示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立体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分解示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竖向截面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另一分解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阻尼件与转动件的结构示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阻尼件的立体示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电动滑板车的转向结构的横向截面示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阻尼件的横向截面示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阻尼件的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转动件1、基座2、转动孔3、避让孔4、固定件5、上连接件6、下连接件7、紧固件9、锁紧螺栓10、上压环11、上轴承12、下轴承13、下压环14、上盖15、上盖螺丝16、阻尼件17、挤压部18、缺口19、断开槽20、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第一螺栓23、螺母24、第一固定孔25、第二固定孔26、凸起27、转动限位槽28、车架29、前轮30、后轮31、阻尼件17’、固定件32、第三固定孔33、第三螺栓34。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1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转向结构,包括有:
基座2,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转动孔3,所述转动孔3向下贯通所述基座2;所述基座2的左侧面、右侧面均设置有避让孔4。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缺口19,所述缺口19从所述转动孔3的周侧贯通所述转动孔3内部.
转动机构,其包括转动件1,所述转动件1伸入所述转动孔3内且可转动,以使得所述转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2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上连接件6、下连接件7;所述转动件1的上端通过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上连接件6,所述固定机包括有固定件5、上盖15和上盖螺丝16,所述上连接件6连接于所述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连接于所述转动件1的上端,所述上盖15设置于所述固定件5的顶部,所述上盖螺丝16穿过所述上盖15向下连接于所述转动件1上。所述下连接件7连接于所述转动件1的下端;所述下连接件7和所述基座2,两者其一设置有转动限位槽28,另一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限位槽28配合的凸起27。具体而言:所述下连接件7位于所述基座2的下方,所述转动件1、固定件5、上连接件6以及下连接件7四者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下连接件7上设置有凸起27,所述基座2上对应所述转动孔3的下端周围设置有转动限位槽28,所述凸起27位于所述转动限位槽28内,利用转动限位槽28与凸起27的配合,对上连接件6的转动角度,也指下连接件7以及前轮的转动角度,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过大角度范围进行换向导致大角度转弯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5套设锁紧于所述转动件1的上端,所述下连接件7套设锁紧于所述转动件1的下端。所述固定件5具有C形环体,所述C形环体的前端为闭合端、后端为断口端,所述C形环体的前端设置有左右延伸贯通的第一连接孔以供上连接件6上的紧固件9锁紧固定,所述C形环体的后端设置有位于C形环体的断口端左、右侧的第二连接孔,利用锁紧螺栓10穿过左、右侧的第二连接孔,并利用相适配的锁紧螺母配合锁定,实现固定件5箍紧于上连接件6上。在转动件1上套设有上压环11、上轴承12、下轴承13以及下压环14,所述上压环11、上轴承12、下轴承13以及下压环14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位于固定件5的下方。所述上压环11、上轴承12、下轴承13以及下压环14均位于所述转动孔3内。所述C形环体的顶部设置上盖15,所述上盖螺丝16穿过上盖15向下连接于转动件1上。
阻尼件17,所述阻尼件17装设于所述基座2上,所述阻尼件17上具有挤压部18,所述挤压部18优选为弧形夹持面,其便于与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适配。所述挤压部18挤压于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1于所述转动孔3内转动时产生阻力;所述阻尼件17对应所述缺口19装设,所述阻尼件17伸入所述缺口19,使得所述挤压部18挤压于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具体而言,在基座2上对应转动孔3的后侧设置有贯通转动孔3的缺口19,所述阻尼件17向前伸入缺口19,使得挤压部18朝向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设置。
调节机构,其作用于所述阻尼件17,以调节所述挤压部18挤压于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所述阻尼件17上具有贯通所述挤压部18的断开槽20,所述阻尼件17上由所述断开槽20分隔成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所述挤压部18被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夹臂上21的第一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二夹臂22上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夹臂21、第二夹臂22上分别设置有相正对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螺栓23和螺母24,所述第一螺栓23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螺母24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23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夹臂22的外侧。如此,通过转动第一螺栓23, 可以调节断开槽20的间隙大小,以调节所述挤压部18挤压于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阻尼件17安装于基座2上且相对基座2位置固定,例如:在阻尼件17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5,所述第一固定孔25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25正对的第二固定孔26,所述第二螺栓伸入第二固定孔26内螺纹连接固定。当然,其安装方式/结构可以不作限制,也可采用其它安装方式/结。通常所述第一螺栓23左右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螺栓上下延伸设置。所述第一螺栓23和螺母24对应基座2上左、右侧的避让孔4而设置,这样,在基座2的侧面进行操作调节,较为方便。
接下来,介绍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架29和安装于所述车架29上的前轮30、后轮31,所述前轮30和车架29之间设置有如前面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所述基座2设置于车架29上,所述转动件1用于控制前轮30换向。
如图11所示,其显示了另一实施例的阻尼件17’的结构示图,所述基座2连接有固定件32,所述固定件32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33,所述第三固定孔为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栓34,所述第三螺栓34穿过第三固定孔33并抵于所述阻尼件17’上;转动所述第三螺栓34,以将所述挤压部18朝向所述转动件1的旋转周侧面紧抵。所述固定件32上设置有第四固定孔35,所述基座2连接于所述第四固定孔35。该种情形下,可以在基座2的后侧调节第三螺栓34。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基座上装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的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时产生阻力;同时,利用调节机构作用于所述阻尼件,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如此,通过阻尼件去抱紧转动件,增加转向的阻力,防止转动件过于灵活在高速运动过程中因转向带来的风险,而且,即使阻尼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通过调节机构可依需锁紧,使得阻尼件的使用可靠性有保证,使用寿命长。以及,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结构更为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基座,其具有转动孔;
转动机构,其包括具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伸入所述转动孔内且可转动,以使得所述转动机构能够相对所述基座转动;
阻尼件,其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阻尼件具有挤压部,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以在所述转动件于所述转动孔内转动时产生阻力;
调节机构,其作用于所述阻尼件,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上具有贯通所述挤压部的断开槽,所述阻尼件上由所述断开槽分隔成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所述挤压部被分为位于所述第一夹臂上的第一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二夹臂上的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夹臂、第二夹臂上分别设置有相正对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配合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正对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螺栓伸入第二固定孔内螺纹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为内螺纹孔,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第三固定孔并抵于所述阻尼件上;转动所述第三螺栓以调节所述挤压部朝向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的松紧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从所述转动孔的周侧贯通所述转动孔内部,所述阻尼件对应所述缺口装设,所述阻尼件伸入所述缺口内,使得所述挤压部挤压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周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上套设有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压环、上轴承、下轴承以及下压环,所述上压环、上轴承、下轴承以及下压环均位于所述转动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上连接件,所述转动件的上端通过固定机构连接于所述上连接件,所述固定机包括有固定件、上盖和上盖螺丝,所述上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上端,所述上盖设置于所述固定件的顶部,所述上盖螺丝穿过所述上盖并向下连接于所述转动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下连接件,所述下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转动件的下端;所述下连接件和所述基座,两者其一设置有转动限位槽,另一设置有与所述转动限位槽配合的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左侧面、右侧面均设置有避让孔,所述第一螺栓和螺母对应左、右侧的避让孔而设置。
10.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架和安装于所述车架上的前轮、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和车架之间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转向结构;所述基座设置于车架上,所述转动机构用于控制前轮换向。
CN202223063469.9U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Active CN218929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469.9U CN21892969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63469.9U CN21892969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695U true CN21892969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63469.9U Active CN218929695U (zh) 2022-11-18 2022-11-18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68922B (zh) 一种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
CN218929695U (zh) 一种转向结构和电动滑板车
CN211474597U (zh) 支撑杆调节机构
US6322092B1 (en) Structure for a steering spindle securing device
CN213831870U (zh) 一种转向拉杆总成及商用车
CN109572799B (zh) 调角升降方向柱机构
CN109017967B (zh) 一种越野车改装方向盘
CN214727997U (zh) 车辆
CN220639995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汽车转向轴
CN212047552U (zh) 方向盘握把结构
CN214648542U (zh) 一种提高电动汽车转向灵活性的辅助装置
CN219151638U (zh) 一种焊点破坏工具
CN218400401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传感器结构与车辆
CN209833877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使用此折叠装置的自行车与电动车
CN217198491U (zh) 一种转向系统及滑板车
CN220816222U (zh) 一种t型螺栓组件
CN219857497U (zh) 转向结构及骑行车
CN220391440U (zh) 一种可调行程刹车手柄结构
CN217198506U (zh) 一种自行车的转向限位装置
CN220331167U (zh) 一种安装拧紧防转装置及车把安装装置
CN217603233U (zh) 一种制动器用可调节式组合摇臂
CN211209483U (zh) 一种电机固定架及电机固定机构
CN220164075U (zh) 一种三轮车摇摆机构
CN212332279U (zh) 一种改进式勾爪装置
CN217623936U (zh) 一种可升降车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