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29175U - 一种双电机后桥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电机后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29175U
CN218929175U CN202320176243.5U CN202320176243U CN218929175U CN 218929175 U CN218929175 U CN 218929175U CN 202320176243 U CN202320176243 U CN 202320176243U CN 218929175 U CN218929175 U CN 218929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ection
output shaft
rear axle
input shaft
motor r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762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金才
刘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Zongshen General Pow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762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29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29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29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电机后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减速器和电机,所述减速器与电机之间通过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具有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的后桥安装部。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电机后桥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电机后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辆的动力装置,具体为一种双电机后桥。
背景技术
双电机后桥一般是用于小型作业机械上并提供行走动力的装置。现有的双电机后桥的结构一般包括支架和分别安装在支架两端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减速器、电机和刹车机构,电机通过输入轴与减速器进行动力传动,减速器上还连接有将动力输出的输出轴,减速器的内部安装有用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现有的双电机后桥中,驱动单元分为左驱动单元和右驱动单元,因此在加工制造双电机后桥时,需要分别加工左驱动单元和右驱动单元的零部件,从而造成加工的零部件种类繁多,导致加工成本较高;并且左驱动单元和右驱动单元的各种零部件形状比较相似,装配时需要进行区分等操作,从而增加了装配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电机后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双电机后桥的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双电机后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减速器和电机,所述减速器与电机之间通过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设置,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具有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的后桥安装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的设置,支架两端分别安装的驱动单元可以通过沿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内的直线翻转180°后即可实现互换安装,使支架两端的驱动单元可以通用,从而使支架两端的驱动单元无需各自单独设计,进而减少了整个后桥的零部件的类型,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后桥安装部包括均匀分布于输出轴的轴线两侧的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采用这样的设置,方便了安装部的加工设置,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进一步,所述减速器的壳体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所述箱体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采用这样的设置,使支架两端的驱动单元的减速器的箱盖和箱体均为相同的结构,从而方便进行互换使用,有利于进一步减少整个后桥的零部件的类型,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放油螺栓,另一个所述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通气螺栓,所述通孔包括主空腔段、底部空腔段和侧向空腔段,所述底部空腔段沿主空腔段的轴向将主空腔段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底部空腔段的内径小于主空腔段的内径,所述侧向空腔段沿主空腔段的径向将主空腔段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侧向空腔段的内径大于底部空腔段的内径;所述通气螺栓具有插入主空腔段并与主空腔段的侧壁之间形成通道的导管部,所述导管部的进气口位于侧向空腔段靠近底部空腔段的一侧。
采用这样的设置,减速器正常使用时,一个通孔位于壳体的下部,此时,该通孔具有排出壳体内部的润滑油的作用,排油时,壳体内部的润滑油通过该通孔的侧向空腔段和底部空腔段流入主空腔段中而排出,通过在通孔处连接放油螺栓来控制该通孔的通断,通过安装上放油螺栓来实现堵塞该通孔而避免漏油,通过拆卸下放油螺栓而实现放油;另一个通孔则位于壳体的上部,通过在该通孔上安装通气螺栓来实现平衡壳体内外的气压,当壳体内的压力因润滑油气化而增大时,底部空腔段由于壳体内部的齿轮等零部件转动而产生的飞溅润滑油而被封堵,气化的润滑油只能从该通孔的侧向空腔段进入主空腔段中,并沿主空腔段的侧壁与通气螺栓的导管部之间所形成通道流动至导管部的进气口处,并最终沿导管部的管腔排出,从而使气化的润滑油行走一个迷宫形的路径,使气化的润滑油在主空腔段内液化,并最终汇聚到底部空腔段处而回流至壳体内部空腔中,从而避免了润滑油从通气螺栓处流失。通过将减速器转动180°,始终将通气螺栓安装在位于壳体上部的通孔处,放油螺栓安装在位于壳体下部的通孔处,均能实现减速器的放油和通气效果,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大幅度提高了减速器的实用性。
进一步,两个所述通孔沿输入轴和输出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减速器在安装使用时,输入轴和输出轴共同限定的平面是平行于减速器运动方向的,采用这样的设置,当减速器转动180°进行安装使用时,两个通孔的位置相对于减速器的整体位置分布保持不变,从而使通气螺栓和放油螺栓的安装空间不会随减速器的安装位置的不同而改变,进而方便了通气螺栓和放油螺栓的安装。
进一步,所述底部空腔段的朝向与输入轴和输出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垂直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方便底部空腔段的加工设,降低加工难度。
进一步,所述侧向空腔段的朝向与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使输出轴转动时产生飞溅的润滑油的移动方向与侧向空腔段的朝向垂直,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了飞溅的润滑油进入到侧向空腔段中,进而更好的避免了润滑油通过通气螺栓流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后桥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驱动单元沿输出轴方向的视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左驱动单元1、右驱动单元2、支架3、电机4、刹车机构5、减速器6、输出轴7、箱体8、箱盖9、螺栓安装孔91、安装面92、齿轮10、输入轴11、通气螺栓12、放油螺栓13、主空腔段14、底部空腔段15、侧向空腔段16、导管腔17、壳体内部空腔18。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电机后桥,包括支架3,支架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单元,为了方便方案的描述,图1中位于支架3左端的为左驱动单元1,位于支架3右端的为右驱动单元2。驱动单元包括减速器6、电机4和与电机4配合的刹车机构5,减速器6与电机4之间通过输入轴11传动连接。减速器6上连接有输出轴7,输入轴11与输出轴7平行设置,减速器6内安装有用于输入轴11与输出轴7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10。减速器6的壳体上具有关于以输出轴7和输入轴11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的后桥安装部。本实施例中,后桥安装部包括均匀分布于输出轴7的轴线两侧的螺栓安装孔91,螺栓安装孔91的中心线与输出轴7的轴线相互垂直,螺栓安装孔91的两端加工形成有用于安装后桥的安装面92。本实施例中,减速器6的壳体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箱盖9和箱体8,箱盖9关于以输出轴7和输入轴11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箱体8关于以输出轴7和输入轴11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本实施例中,电机4与箱体8安装连接,输出轴7与箱盖9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减速器6的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空腔18连通的通孔,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个通孔关于沿输入轴11和输出轴7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其中一个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放油螺栓13,另一个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通气螺栓12,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为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孔包括主空腔段14、底部空腔段15和侧向空腔段16,底部空腔段15沿主空腔段14的轴向将主空腔段14与壳体内部空腔18连通,底部空腔段15的内径小于主空腔段14的内径,本实施例中,优选底部空腔段15的朝向与输入轴11和输出轴7共同限定的平面垂直设置。侧向空腔段16沿主空腔段14的径向将主空腔段14与壳体内部空腔18连通,侧向空腔段16的内径大于底部空腔段15的内径,本实施例中,优选侧向空腔段16的朝向与输出轴7的轴线平行设置。
通气螺栓12具有插入主空腔段14并与主空腔段14的侧壁之间形成通道的导管部,通道通过导管部的导管腔17与壳体的外部连通。导管部的进气口位于侧向空腔段16靠近底部空腔段15的一侧,从而使侧向空腔段16、通道和导管部形成迷宫结构,使从侧向空腔段16进入通道的润滑油蒸气先朝向主空腔段14的底部运动,然后通过导管部的进气口进入导管部中,润滑油蒸气在整个移动过程中,逐渐液化并汇集到底部空腔段15处而回流到壳体内部空腔18中。
采用本方案,使双电机后桥的零部件类型减少,提高了集成度,降低了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双电机后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减速器和电机,所述减速器与电机之间通过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上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入轴与输出轴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上具有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的后桥安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安装部包括均匀分布于输出轴的轴线两侧的螺栓安装孔,所述螺栓安装孔的中心线与输出轴的轴线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的壳体包括相互盖合设置的箱盖和箱体,所述箱盖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所述箱体关于以输出轴和输入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的通孔,其中一个所述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放油螺栓,另一个所述通孔处可拆卸连接有通气螺栓,所述通孔包括主空腔段、底部空腔段和侧向空腔段,所述底部空腔段沿主空腔段的轴向将主空腔段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底部空腔段的内径小于主空腔段的内径,所述侧向空腔段沿主空腔段的径向将主空腔段与壳体内部空腔连通,所述侧向空腔段的内径大于底部空腔段的内径;所述通气螺栓具有插入主空腔段并与主空腔段的侧壁之间形成通道的导管部,所述导管部的进气口位于侧向空腔段靠近底部空腔段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通孔沿输入轴和输出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空腔段的朝向与输入轴和输出轴共同限定的平面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电机后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空腔段的朝向与输出轴的轴线平行设置。
CN202320176243.5U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双电机后桥 Active CN218929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243.5U CN2189291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双电机后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76243.5U CN2189291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双电机后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29175U true CN218929175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3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76243.5U Active CN218929175U (zh) 2023-02-10 2023-02-10 一种双电机后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29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62608B2 (en) Rotary shaft seal structure for drive system of vehicle
US11105410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oil guidance structure provided therein
CN108869710B (zh) 动力装置
JP2022547280A (ja) 油水二重冷却の電気駆動アセンブリ及び新エネルギー自動車
JP2007523303A (ja) 機械式アダプターアセンブリ
CN107257179B (zh) 齿轮箱电机一体式结构及小齿轮箱电机一体式驱动油路结构
US10967845B2 (en) Drive-forc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CN218929175U (zh) 一种双电机后桥
US10962102B2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a bearing mounted on a differential housing
CN218818084U (zh) 一种减速器
JP2014015976A (ja) 自動車用減速装置
JP2014015977A (ja) 自動車用減速装置
CN215763222U (zh) 换挡执行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2003672U (zh) 一种汽车座椅低噪耐用散热风扇
CN210371844U (zh) 转轴组件、减速器及车辆
CN209557627U (zh) 用于新能源汽车变速器的通气润滑结构
CN110962505B (zh)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904249U (zh) 后桥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0274000A (zh) 一种电动汽车轮边减速器
CN218377625U (zh) 一种传动装置润滑结构及包含该润滑结构的传动装置
CN110332282A (zh) 转轴组件、减速器及车辆
CN211398517U (zh) 一种电驱动桥的润滑结构
CN212959788U (zh) 一种驱动桥主减速器的油润滑结构
EP3505380A1 (en)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for steered wheel
CN220850696U (zh) 喷油管、减速器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