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9029U -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19029U CN218919029U CN202222179461.2U CN202222179461U CN218919029U CN 218919029 U CN218919029 U CN 218919029U CN 202222179461 U CN202222179461 U CN 202222179461U CN 218919029 U CN218919029 U CN 2189190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nner
- liquid cooling
- water outlet
- water inle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alumane;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AlH3].[Cu]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51 Alloy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Lithium Chemical compound [Li] WHXSMMKQMYFTQ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4 lith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及电池箱,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包括流道基座、流道进水组件和流道出水组件,其中,流道基座设有进水接口和多个出水接口;流道进水组件与进水接口连接;每个流道出水组件均与一个出水接口连接,每个流道出水组件均具有与其连接的出水接口相连通的液冷流道,至少两个流道出水组件的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同。通过上述设置,使各个流道出水组件产生了不同的降温效果,提高了该结构的热管理效率。通过在液冷系统内设置上述液冷接口结构,使该液冷系统能够对各个液冷板的温度进行差别调控,提高了该液冷系统的热管理效率。通过在电池箱设置液冷系统,满足了对不同区域的降温程度要求,增强了其环境适应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常使用液冷板来对电池进行散热降温处理,使电池能够保持正常使用。液冷板内具有液冷通道,通过外接的液冷接口结构向液冷板内输入冷却介质,从而使液冷板达到降温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单口进、出水的液冷接口结构,其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流道基座和流道接口进行连接,仅通过更换不同的流道接口,就能调节冷却介质流量,从而调节液冷板的温度。但该结构只有单个进水口和出水口,在需要对多个液冷板进行降温处理时,需要设置多个该结构,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需要操作人员分别向多个液冷板的进水口内通入冷却介质,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对液冷板降温的效率。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并联式多通道液冷结构,其包括进水口和分流管,分流管设置有多个分流支管,每个分流支管连接有一个液冷板,冷却介质通过进水口进入分流管后,分为多股流体,流体流经分流支管进入液冷板,从而使液冷板能够快速降温,提高了冷却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这种液冷结构的分流支管口径单一,冷却介质在分流支管内的流量和流速均相同,从而产生了相同的降温效果,其不能实现产品对不同位置的降温程度的控制,导致该结构功能单一,适应性差,降低了热管理效率。
因此,亟需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接口结构,该结构能够对不同流道口径的流道出水组件的降温效果进行控制,提高了该结构的热管理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接口结构,包括:
流道基座,所述流道基座上开设有进水接口和多个出水接口,所述进水接口和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
流道进水组件,所述流道进水组件与所述进水接口连接;
多个流道出水组件,每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均与一个所述出水接口连接,每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均具有与其连接的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的液冷流道,至少两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的所述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同。
可选地,所述流道出水组件包括与所述出水接口相连通的液流管,所述液流管内形成有所述液冷流道。
可选地,所述流道出水组件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出水接口和所述液流管的流道连接件,所述流道连接件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水接口,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液流管;
和/或,所述流道进水组件包括进水连接件,所述进水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流管和所述出水接口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流道进水组件还包括密封件和螺母,所述密封件和所述螺母设置于所述流道基座和所述进水接口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流道基座、所述流道进水组件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由压铸成型。
可选地,所述流道基座、所述流道进水组件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由机加工成型。
可选地,所述流道基座为金属基座、所述流道进水组件为金属进水组件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为金属出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流道基座、流道进水组件和多个流道出水组件,其中,流道基座上开设有进水接口和多个出水接口,进水接口和出水接口相连通,使冷却介质流动顺畅;流道进水组件与进水接口连接,冷却介质能够从流道进水组件流进流道基座中;每个流道出水组件均与一个出水接口相连接,每个流道出水组件均具有与其连接的出水接口相连通的液冷流道,使冷却介质能够流经流道基座流入流道出水组件,至少两个流道出水组件的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同。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冷却介质能够被分流到流道口径不同的流道出水组件内,从而使各个流道出水组件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提高了该结构对不同流道出水组件的温控性和热管理效率,丰富了该结构的降温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系统,该液冷系统使连接不同流道口径的液冷板的降温效果不同,满足了产品内对各个液冷板的不同的降温需求,从而实现了该液冷系统对各个液冷板的温度进行差别调控的目的,提高了该液冷系统的热管理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组和上述的液冷接口结构,所述液冷板组包括多个液冷板,每个所述液冷板均与一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液冷板和上述液冷接口结构,其中液冷板具有多个,每个液冷板均与一个流道出水组件连接,使冷却介质能够经过流道出水组件流进液冷板,由于存在不同的流道口径,使流进液冷板内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流速均不同,使各个液冷板具有不同的冷却效果,从而使该液冷系统能够对各个液冷板的温度进行差别调控,提高了该液冷系统的热管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使其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进行不同程度的降温处理,从而提高了该电池箱的热管理效率,实现了对箱内各个位置的温度的调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电池箱,包括电池箱体和上述液冷系统,所述电池箱体内设有所述液冷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箱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电池箱体和装设在电池箱体内的上述液冷系统,通过使液冷系统内的液冷板具有不同的降温效果,能够让电池箱内装设有不同流道口径的液冷板的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满足电池箱内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降温程度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该电池箱对整体的热管理效率,丰富了其调温功能,增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体的装配图。
图中:
1、流道基座;11、进水接口;12、出水接口;2、流道进水组件;21、进水连接件;22、密封件;23、螺母;3、流道出水组件;31、液流管;32、流道连接件;4、液冷板;5、电池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零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零部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冷接口结构,包括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多个流道出水组件3。其中,流道基座1上开设有进水接口11和多个出水接口12,进水接口11和出水接口12相连通,以便于冷却介质的顺畅流通。流道进水组件2和进水接口11相连接,以从外接设备中引入冷却介质。每个流道出水组件3均与一个出水接口12相连接,且每个流道出水组件3均具有与其连接的出水接口12相连通的液冷流道,至少两个流道出水组件3的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使得冷却介质能够被分流到流道口径不同的流道出水组件3内,从而使各个流道出水组件3产生不同的降温效果,提高了该结构对不同流道出水组件3的温控性和热管理效率,丰富了该结构的降温功能。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该流道基座1呈四面体结构,其内部具有空腔,该流道基座1的其中一个面开设有进水接口11,至少部分剩余的面开设有出水接口12,且每个出水接口12均连接有一个流道出水组件3,使得冷却介质在经过流道进水组件2进入流道基座1之后,能够分流流向不同方向的流道出水组件3内,从而实现了该结构多途径、多方向的冷却功能,提高了该结构的冷却效率。
如图2所示,流道出水组件3包括流道连接件32和液流管31,流道连接件3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出水接口12,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液流管31,实现了流道基座1与流道出水组件3、流道出水组件3内部结构之间的可分体式连接方式,从而避免了流道出水组件3局部结构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该液冷接口结构的情况,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流道连接件32与出水接口12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如图2所示的螺纹结构,通过该螺纹结构,使流道连接件32与出水接口12进行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流道连接件32与流道基座1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并且连接紧实,有效地提高了该连接处的密封可靠性。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流道连接件32也能够插接或卡接于出水接口12内,从而取消了在流道连接件32和出水接口12上开设螺纹的步骤,提高了组装效率,使其安装便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流道连接件32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了与液流管31进行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组装和拆卸,当液流管31局部结构发生损坏时,能够与流道连接件32进行分离,进而更换新的液流管31,降低了该液冷接口结构的更换成本。
可以理解的是,流道连接件32和液流管3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套接连接、卡接连接、过盈配合连接等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流道连接件32和液流管31、流道连接件32与出水接口12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进行限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液流管31为弯折型结构,从而增加了液流管31的伸缩性,避免了温度低的冷却介质流经液流管31时,因热胀冷缩的原理,液流管31被拽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液流管31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该液冷接口结构的工作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液流管31的弯折形状进行限定,只要避免设计成直管,且满足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即可。
可选地,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液流管31也可以直接可拆卸连接于出水接口12,使液冷流道与出水接口12直接连通,从而省略了使用流道连接件32将液流管31和出水接口12相连通,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该液冷接口结构的生产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上文中所述的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将液流管31与出水接口12进行连接。
继续参考图2所示,流道进水组件2包括进水连接件21、密封件22和螺母23。其中,进水连接件21的一端与进水接口11相连接;密封件22和螺母23设置于流道基座1和进水接口11的连接处,从而防止了冷却介质从该连接处泄漏,提高了该液冷接口结构的密封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进水连接件21与进水接口11相连接的一端开设有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使进水连接件21与流道基座1的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进水连接件21与流道基座1的可拆卸连接。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进水连接件21也可以通过插接、卡接、螺栓连接、过盈配合等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对进水连接件21和进水接口11的可拆卸连接方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生产和成本需求对连接方式进行选择。
参考图2所示,选择密封圈作为密封件22,流道基座1和进水连接件21通过螺母23挤压密封圈进行密封,从而增强了进水连接件21和进水接口11之间的密封可靠性,避免了冷却介质的泄漏。当然,密封件22也可以选用密封胶条、密封垫等,从而扩大了该结构的适用范围。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由压铸成型,从而能够满足该液冷接口结构进行大批量生产的需求,且能够使该液冷接口结构的压铸表面更为平整,拥有更高的尺寸一致性,提高了成型率。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由机加工成型,通过机械精确加工的方法生产制造,从而能够满足小批量生产该液冷接口结构的需求,且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高精度机械加工(例如车削、铣削或刨削等)的方式,来显著提高该液冷接口结构的加工精度。
可选地,流道基座1可以是金属基座,流道进水组件2可以是金属进水组件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可以是金属出水组件,以便于加工制造成型,并能够提高整体液冷接口结构的强度。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采用铝合金、铜铝合金或者合金钢等材质来加工制造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只要能够便于机加工或压铸的方式进行生产制造,就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不仅能用于冷却待冷却物体,而且还能向其中充入加热介质,从而向待加热物体提供不同温度的加热介质,以满足待检测物体各个位置不同加热程度的需求。
示例性地,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液冷接口结构时,选用合金铜铝材质作为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的生产材料,先使用压铸或者机加工工艺制作流道基座1、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流道出水组件3,然后将流道进水组件2与流道基座1上的进水接口11螺纹连接,再将每个流道出水组件3与流道基座1上的出水接口12螺纹连接,冷却介质从进水连接件21引入至流道基座1内后,被分流到不同流道口径的流道出水组件3内,从而在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流道出水组件3内,具有不同的流速和流量,进而产生不同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如图3所示,其包括液冷板4组和上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中,液冷板4组包括多个液冷板4,每个液冷板4均与一个流道出水组件3固定连接,使每个流道出水组件3均能够向对应的液冷板4内输送冷却介质,由于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相同,流进液冷板4内的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流速均不同,使各个液冷板4具有不同的冷却效果,从而使该液冷系统能够对各个液冷板4的温度进行差别调控,提高了该液冷系统的热管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箱,继续参考图3所示,其包括电池箱体5和装设在电池箱体5内的上述液冷系统,当冷却介质经过液冷接口结构分流至不同区域的液冷板4后,能够在电池箱体5的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程度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满足电池箱内对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的降温程度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该电池箱对整体的热管理效率,丰富了其调温功能,增强了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流道基座(1),所述流道基座(1)上开设有进水接口(11)和多个出水接口(12),所述进水接口(11)分别和多个所述出水接口(12)相连通;
流道进水组件(2),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与所述进水接口(11)连接;
多个流道出水组件(3),每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均与一个所述出水接口(12)连接,每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均具有与其连接的所述出水接口(12)相连通的液冷流道,至少两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的所述液冷流道的流道口径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包括与所述出水接口(12)相连通的液流管(31),所述液流管(31)内形成有所述液冷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出水接口(12)和所述液流管(31)的流道连接件(32),所述流道连接件(3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出水接口(12),另一端插接于所述液流管(31);
和/或,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包括进水连接件(21),所述进水连接件(21)的一端与所述进水接口(1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管(31)和所述出水接口(12)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还包括密封件(22)和螺母(23),所述密封件(22)和所述螺母(23)设置于所述流道基座(1)和所述进水接口(11)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基座(1)、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由压铸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基座(1)、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由机加工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基座(1)为金属基座,所述流道进水组件(2)为金属进水组件,和/或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为金属出水组件。
9.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冷板组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冷接口结构,所述液冷板组包括多个液冷板(4),每个所述液冷板(4)均与一个所述流道出水组件(3)固定连接。
10.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箱体(5)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系统,所述电池箱体(5)内设有所述液冷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79461.2U CN21891902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79461.2U CN21891902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19029U true CN218919029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50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79461.2U Active CN218919029U (zh) | 2022-08-18 | 2022-08-18 |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19029U (zh) |
-
2022
- 2022-08-18 CN CN202222179461.2U patent/CN2189190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818032U (zh) | 换热器及包括这种换热器的换热器模块 | |
CN204558620U (zh) |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模组液冷装置 | |
CN211929664U (zh) | 液冷板及液冷装置 | |
CN106455456B (zh) | 一种铜铝复合水冷板及其加工制作方法、水冷散热方法 | |
CN210154390U (zh) | 一种多股流集成紧凑高效换热器 | |
CN211233423U (zh) | 热管理组件及热管理系统 | |
CN108633233A (zh) | 液冷散热器及电力电子设备 | |
CN210379348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水冷散热系统 | |
CN209016238U (zh) | 一种电池温控管路系统 | |
CN218919029U (zh) | 液冷接口结构、液冷系统和电池箱 | |
CN114267899A (zh) | 一种流量分配液冷板、电池总成、车辆及流量分配方法 | |
CN115966533B (zh) | 一种带有逆流区的歧管式微通道散热器 | |
CN103533817B (zh) | 组合式水冷板 | |
CN211903888U (zh) | 换热器 | |
CN204007211U (zh) | 液冷板 | |
CN109546263B (zh) | 一种水冷板机构及水冷板加工工艺 | |
CN209845598U (zh) | 汽车控制器液冷系统、汽车控制器系统和汽车液冷系统 | |
CN208891123U (zh) | 液冷散热器及电力电子设备 | |
CN218939820U (zh) | 一种冷却板转接块及冷却板 | |
CN221593640U (zh) | 换热器的一体化阻流密封结构 | |
CN219494913U (zh) | 一种便于加工的铜铝合金散热器 | |
CN220233172U (zh) | 液冷板 | |
CN219435958U (zh) | 一种电池组液冷装置 | |
CN219993879U (zh) | 一种空压机与控制器集成水冷结构 | |
CN219606125U (zh) | 一种环型多通路阀芯结构及水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