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5033U -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5033U
CN218915033U CN202223343288.1U CN202223343288U CN218915033U CN 218915033 U CN218915033 U CN 218915033U CN 202223343288 U CN202223343288 U CN 202223343288U CN 218915033 U CN218915033 U CN 2189150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anel
panel assembly
transmit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432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432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50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50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50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面板组件,用于加热装置,面板组件包括:面板,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透光件,透光件设置在通孔内,透光件能够透光。

Description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厨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炉的面板一般为黑色微晶板。而电磁炉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电磁炉内部的光线穿过黑色微晶板。比如,对于加热区域来说,电磁炉内部的红外测温件需要将红外线射出黑色微晶板的加热区域然后照射到锅体上,以对锅具进行红外测温。再比如,对于非加热区域来说,内部的部分发光显示件也需要使光线穿过非加热区域以实现指示或显示等功能。但黑色微晶板对光线有过滤的作用,只有部分颜色的光才能正常透过,因此,为了确保光线能够穿过黑色微晶板,就对电磁炉内部的发光件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这样就限制了电磁炉内部的发光件的选择。而如果将电磁炉的面板设置成透明版,虽然解决了发光件限制的问题,但是会导致产品的成本比较高。
因此,如何低成本地解决现有的电磁炉中的发光件的选择受限的问题就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加热装置。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用于加热装置,面板组件包括:面板,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透光件,透光件设置在通孔内,透光件能够透光。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面板组件,主要用于加热装置,比如电磁炉、电磁炉灶等。面板组件具体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上的通孔处的透光件。而透光件能够透光,这样电磁炉、电磁炉灶等加热装置内部设置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便可以穿过透光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功能。比如,当发光件为测温的红外组件时,红外组件发出的红外光线便能够穿过透光件而作用到面板上的锅具等上。再比如,当发光件为显示功能的结构时,则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便能够透过透光件而显示对应的内容。该种设置,由于在面板组件上设置有专门的透光件,因此,可将面板组件需要光线穿过的部位对应设置成透光件,而其他部分则可以按照常规设置成黑丝微晶板等结构,这样一方面通过透光件确保了光线穿过的效果,使得大部分颜色的光都可以正常穿过面板组件,以此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便可以任意设置,以此解决了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设置受限的问题。此外,该种结构由于只是将面板组件的部分设置成透光件,而没有将整个面板组件都设置成透光结构,因此,降低了面板组件的成本,以此就低成本地解决了现有的加热装置中的发光件的选择受限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加热装置和待加热锅具是相互独立的,而面板组件用于承载待加热锅具,以实现对待加热锅具的加热。
同时,常规黑丝微晶板显示有颗粒感,不精细,而通过设置透明件,也解决了通过常规黑丝微晶板进行显示时,显示有颗粒感和不精细的问题。
进一步地,面板包括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和/或非加热区域上设置有通孔,任一通孔处均安装有透光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面板用于放置锅具的区域为加热区域,而面板用于显示和控制的区域为非加热区域。鉴于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均可能有设置发光件的需求。故而,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在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上设置通孔,并在通孔处安装透光件,以降低对应区域对发光件的设置限制。当然,也可以仅在加热区域或仅仅在非加热区域设置通孔和透光件。
进一步地,透光件包括设置在加热区域的第一透光板,第一透光板为耐高温盖板,耐高温盖板的耐温温度大于等于500℃。由于第一透光板对应设置在加热区域,故而其耐温要求较高,一般来说,要求其能够耐受500℃以上的温度。
进一步地,第一透光板包括透明的微晶玻璃。因为微晶玻璃的耐温性能比较好,能够满足加热区域的需求。
进一步地,透光件包括设置在非加热区域的第二透光板,第二透光板的耐温温度小于第一透光板的耐温温度。由于第二透光板不需要加热,故而其耐受温度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将其耐温温度设置的较低可以相对降低第二透光板的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透光板包括微晶玻璃或钢化玻璃。因为,微晶玻璃或钢化玻璃比较常见,且具有一定的耐温性能,能够满足非加热区域的耐温需求。
进一步地,透光件的厚度和/或通孔的长度与面板的厚度相等,也即面板的整个厚度是一致的,而透光件的正面与面板的正面平齐或基本平齐,透光件的背面与面板的背面也平齐或基本平齐,也即通孔的轴向长度和面板的厚度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且透光件是设置在通孔内的,并不是位于通孔的端面,也即透光件占据了通孔的位置,且通孔不是阶梯孔,而是通孔的内径沿面板的厚度方向一致,也即通孔的内径在通孔的轴线方向上是不变的,一致的。
进一步地,通孔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比如,通孔可以设置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地,规则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和三角形等。透光件的形状与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以此使得两者能够紧密配合,以确保透光件和面板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面板和透光件通过粘胶粘接固定,以此使得两者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当然,面板和透光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比如面板和透光件镶嵌式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面板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面板和透光件的背面或连接件沿通孔的轴线布置,并位于面板和透光件之间,面板和透光件均与连接件固定。也即面板和透光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起到中间媒介,实现面板和透光件的间接固定。而面板和透光件的具体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组件。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发光件,设置在面板组件的一侧,对应透光件设置,发光件发出的光能够穿过透光件。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加热装置,可具体为电磁炉、电磁灶等。而加热装置包括面板组件和发光件。电磁炉、电磁灶等加热装置内部设置的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便可以穿过透光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功能。比如,当发光件为测温的红外组件时,红外组件发出的红外光线便能够穿过透光件而作用到面板上的锅具等上。再比如,当发光件为显示功能的结构时,则发光件发出的光线便能够透过透光件而显示对应的内容。该种设置,由于在面板组件上设置有专门的透光件,因此,可将面板组件需要光线穿过的部位对应设置成透光件,而其他部分则可以按照常规设置成黑丝微晶板等结构,这样一方面通过透光件确保了光线穿过的效果,使得大部分颜色的光都可以正常穿过面板组件,以此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便可以任意设置,以此解决了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设置受限的问题。此外,该种结构由于只是将面板组件的部分设置成透光件,而没有将整个面板组件都设置成透光结构,因此,降低了面板组件的成本,以此就低成本地解决了现有的加热装置中的发光件的选择受限的问题。
此外,鉴于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组件。因此,该加热装置还具有上述任一面板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线圈,设置在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产生电磁场以加热面板组件另一侧的待加热器具。也即通过加热线圈可以实现产品的加热功能,进一步地,加热线圈为电磁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发光件包括红外测温模组,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红外线,以检测所述面板另一侧的待加热器具的温度。进一步地,发光件包括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显示信息。进一步地,发光件包括指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进行光提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光件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设置成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是测温用的红外测温模组,也可以是显示信息用的显示装置,或者也可以是指示用的灯光指示装置等或者指示报警用的报警装置等。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和/或红外加热装置。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炉或电磁灶。此外,加热装置也可以是红外加热炉具或者红外加热灶等结构,而不限于电磁炉或电磁灶。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面板和透光件的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面板和透光件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面板和透光件的第三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面板,12通孔,14加热区域,16非加热区域,22第一透光板,24第二透光板,3耐温粘胶,4第一连接件,5环型连接件,6发光件,7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组件,用于加热装置。面板组件包括面板1,面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2。面板组件还包括透光件。透光件设置在通孔12内,透光件(如图3所示的第一透光板22和第二透光板24)能够透光。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面板组件,主要用于加热装置,比如电磁炉、电磁灶等。面板组件具体包括面板1和设置或植入在面板1上的通孔12内的透光件。而透光件能够透光,这样电磁炉、电磁灶等加热装置内部设置的发光件6发出的光线便可以穿过透光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功能。比如,当发光件6为测温的红外组件时,红外组件发出的红外光线便能够穿过透光件而作用到面板1上的锅具等上。再比如,当发光件6为显示功能的结构时,则发光件6发出的光线便能够透过透光件而显示对应的内容。该种设置,由于在面板组件上设置有专门的透光件,因此,可将面板组件需要光线穿过的部位对应设置成透光件,而其他部分则可以按照常规设置成黑丝微晶板等结构,这样一方面通过透光件确保了光线穿过的效果,使得大部分颜色的光都可以正常穿过面板组件,以此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便可以任意设置,以此解决了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设置受限的问题。此外,该种结构由于只是将面板组件的部分设置成透光件,而没有将整个面板组件都设置成透光结构,因此,降低了面板组件的成本,以此就低成本地解决了现有的加热装置中的发光件6的选择受限的问题。
同时,常规黑丝微晶板显示有颗粒感,不精细,而通过设置透明件,也解决了通过常规黑丝微晶板进行显示时,显示有颗粒感和不精细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面板1包括加热区域14和非加热区域16。加热区域14和/或非加热区域16上设置有通孔12。任一通孔12处均安装有透光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面板1用于放置锅具的区域为加热区域14,而面板1用于显示和控制的区域为非加热区域16。鉴于加热区域14和非加热区域16均可能有设置发光件6的需求。故而,可以按照实际需要在加热区域14和非加热区域16上设置通孔12,并在通孔12处安装透光件,以降低对应区域对发光件6的设置限制。当然,也可以仅在加热区域14或仅仅在非加热区域16设置通孔12和透光件。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透光件包括设置在加热区域14的第一透光板22。第一透光板22为耐高温盖板。耐高温盖板的耐温温度大于等于500℃。由于第一透光板22对应设置在加热区域14,故而其耐温要求较高,一般来说,要求其能够耐受500℃以上的温度。
进一步地,第一透光板22包括透明的微晶玻璃。因为微晶玻璃的耐温性能比较好,能够满足加热区域14的需求。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3所示,透光件包括设置在非加热区域16的第二透光板24。第二透光板24的耐温温度小于第一透光板22的耐温温度。由于第二透光板24不需要加热,故而其耐受温度要求相对低一些,因此,将其耐温温度设置的较低,可以相对降低第二透光板24的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透光板24包括微晶玻璃或钢化玻璃。因为,微晶玻璃或钢化玻璃比较常见,且具有一定的耐温性能,能够满足非加热区域16的耐温需求。
进一步地,通孔12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比如,通孔12可以设置为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进一步地,规则形状可以是圆形、矩形和三角形等。透光件的形状与通孔12的形状相适配,以此使得两者能够紧密配合,以确保透光件和面板1之间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面板1和透光件通过耐温粘胶3粘接固定,以此使得两者的固定方式比较简单,当然,面板1和透光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固定,比如面板1和透光件镶嵌式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面板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设置在面板1和透光件的背面或连接件沿通孔12的轴线布置,并位于面板1和透光件之间,面板1和透光件均与连接件固定。也即面板1和透光件之间设置有连接件,通过连接件起到中间媒介,实现面板1和透光件的间接固定。而面板1和透光件的具体固定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设置。
如图1至图6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组件。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发光件6,设置在面板组件的一侧,对应透光件设置,发光件6发出的光能够穿过透光件。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加热装置,可具体为电磁炉、电磁灶等。而加热装置包括面板组件和发光件6。电磁炉、电磁灶等加热装置内部设置的发光件6发出的光线便可以穿过透光件,从而实现对应的功能。比如,当发光件6为测温的红外组件时,红外组件发出的红外光线便能够穿过透光件而作用到面板1上的锅具等上。再比如,当发光件6为显示功能的结构时,则发光件6发出的光线便能够透过透光件而显示对应的内容。该种设置,由于在面板组件上设置有专门的透光件,因此,可将面板组件需要光线穿过的部位对应设置成透光件,而其他部分则可以按照常规设置成黑丝微晶板等结构,这样一方面通过透光件确保了光线穿过的效果,使得大部分颜色的光都可以正常穿过面板组件,以此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便可以任意设置,以此解决了加热装置内部的光源设置受限的问题。此外,该种结构由于只是将面板组件的部分设置成透光件,而没有将整个面板组件都设置成透光结构,因此,降低了面板组件的成本,以此就低成本地解决了现有的加热装置中的发光件6的选择受限的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透光件的厚度和/或通孔12的长度与面板1的厚度相等,也即面板1的整个厚度是一致的,而透光件的正面与面板1的正面平齐,透光件的背面与面板1的背面也平齐,也即通孔12的轴向长度和面板1的厚度是一致或基本一致的,且透光件是设置在通孔12内的,并不是位于通孔12的端面,也即透光件占据了通孔12的位置,且通孔12不是阶梯孔,而是通孔12的内径沿面板1的厚度方向不变。
此外,鉴于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面板组件。因此,该加热装置还具有上述任一面板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加热装置还包括底壳7,底壳7和面板组件围成安装腔。发光件6等安装在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线圈,设置在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产生电磁场以加热面板组件另一侧的待加热器具。也即通过加热线圈可以实现产品的加热功能,进一步地,加热线圈为电磁加热线圈。
进一步地,发光件6包括红外测温模组,设置在面板组件设置有加热线圈的一侧,用于发出红外线,以检测待加热器具的温度。进一步地,发光件6包括显示装置,设置在面板组件设置有加热线圈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显示信息。进一步地,发光件6包括指示装置,设置在面板组件设置有加热线圈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进行光提示。
在该技术方案中,发光件6可以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设置成多种多样的,比如可以是测温用的红外测温模组,也可以是显示信息用的显示装置,或者也可以是指示用的灯光指示装置或者指示报警用的报警装置等。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和/或红外加热装置。进一步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炉或电磁灶。此外,加热装置也可以是红外加热炉具或者红外加热灶等结构,而不限于电磁炉或电磁灶。
本申请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电磁炉,电磁炉包括微晶面板1。该产品在常规的微晶面板1上开孔,孔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然后镶嵌一个透明件。加热区域14透明件需要耐温,如透明的微晶玻璃,显示区域的透明件耐温要求较低,可以是透明的微晶玻璃,也可以是常规的钢化玻璃。具体来说,常规的微晶面板1上开的孔可以设置在加热区域14,也可以设置在非加热区域16。
加热区域14开孔:机壳内部有红外光发射与接收装置,通过开孔植入的透明件透过红外光,再通过锅具的反射,再经过植入的透明件,然后传给接收装置,形成一个完整的传输路径。
显示区域开孔:常规黑丝微晶板显示有颗粒感,不精细,同时对不同的颜色有过滤。植入透明件,彻底解决了常规黑丝微晶板显示有颗粒感,不精细的问题。
具体来说,针对镶嵌透明件的连接方案,本申请提供了以下三种选择:
方案1:面板1与透明件周圈通过耐温粘胶3连接起来,如硅酮胶。
方案2:面板1与透明件同时通过耐温粘胶3粘接在同一第一连接件4上。
方案3:截面为Z型的环型连接件5,两端通过耐温粘胶3分别连接面板1和透光件(比如透明件,如玻璃)。
在本申请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加热装置,所述面板组件包括:
面板,所述面板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透光件能够透光;
所述透光件的厚度和/或所述通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面板的厚度相等;或
所述通孔的内径沿所述面板的厚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包括加热区域和非加热区域,所述加热区域和/或所述非加热区域上设置有所述通孔,任一所述通孔处均安装有所述透光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区域的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板为耐高温盖板,所述耐高温盖板的耐温温度大于等于5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非加热区域的第二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板的耐温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透光板的耐温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光板包括透明的微晶玻璃;和/或
所述第二透光板包括微晶玻璃或钢化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为规则形状,所述规则形状包括圆形、矩形、三角形,所述透光件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和/或
所述面板和所述透光件通过粘胶粘接固定,或
所述面板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透光件的背面或所述连接件沿所述通孔的轴线布置,并位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透光件之间,所述面板和所述透光件均与所述连接件固定。
7.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面板组件;
发光件,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对应所述透光件设置,所述发光件发出的光能够穿过所述透光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包括:
红外测温模组,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红外线,以检测所述面板另一侧的待加热器具的温度;和/或
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显示信息;和/或
指示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组件的一侧,用于发出光线,以进行光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和/或红外加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炉或电磁灶或红外加热炉具或者红外加热灶。
CN202223343288.1U 2022-12-13 2022-12-13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Active CN2189150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288.1U CN218915033U (zh) 2022-12-13 2022-12-13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43288.1U CN218915033U (zh) 2022-12-13 2022-12-13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5033U true CN218915033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43288.1U Active CN218915033U (zh) 2022-12-13 2022-12-13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50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92810Y1 (ko) 전자조리기의 노브 구조
EP1596635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ler
US5958272A (en) Cooktop with a glass or glass ceramic cooking surface
JP5169970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US5162636A (en) Electric cooking means
CN218915033U (zh) 面板组件和加热装置
EP2087288B1 (en) Cooking device and interface unit for the cooking device
CN213272729U (zh) 烹饪炉灶
US20190195508A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display thereof
CN107036134A (zh) 仿真火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JP200031042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0634445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218899190U (zh) 烹饪器具的面板部件和烹饪器具
JPH03289086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H07312280A (ja) 電気クッキングヒーター
CN217109392U (zh) 一种仿真显示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6879133U (zh) 仿真火电磁加热烹饪器具
KR100794824B1 (ko) 오븐용 컨트롤 유닛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오븐
CN219920861U (zh) 一种面板结构和烹饪器具
JPH07312279A (ja) 電気クッキングヒーター
CN208920119U (zh) 一种低辐射仿真火电磁炉
CN219738485U (zh) 显示装置和家用电器
CN219895404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烹饪器具
CN210007930U (zh) 一种电磁炉
CN221035859U (zh) 一种一体式岩板专用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