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13161U -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13161U
CN218913161U CN202222604602.0U CN202222604602U CN218913161U CN 218913161 U CN218913161 U CN 218913161U CN 202222604602 U CN202222604602 U CN 202222604602U CN 218913161 U CN218913161 U CN 2189131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eccentric crankshaft
compressor
refrigerant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0460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绍杰
路海滨
樊峰刚
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0460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131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131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131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压缩机构和电机,电机与压缩机构中的偏心曲轴连接以向偏心曲轴提供旋转动力,偏心曲轴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超出电机的转子,偏心曲轴的上端部套设有辅助轴承,辅助轴承通过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架上设有沉槽,辅助轴承设于沉槽内,支撑架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架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辅助轴承与支撑架之间便于装配、结构可靠,有效减小偏心曲轴顶部摆动幅度,降低压缩机磨损失效缝隙,提高运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如今广泛应用于空调器中,现有滚动转子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电机定子在通电之后产生磁拉力,电机转子在定子的磁拉力作用下做旋转运动,并带动压缩机构的偏心曲轴一起做旋转运动,偏心曲轴转动则带动套在其偏心部上的活塞在气缸内做偏心圆周运动,滑片安装在气缸的滑片槽内,在弹簧孔内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始终顶住活塞,使其在滑片槽内做往复运动,滑片和活塞将气缸分为了高压腔和低压腔,偏心曲轴带动活塞旋转一周则从低压腔吸气从高压腔排气完成一次排气,因此实现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
现有技术中,因为偏心曲轴的挠动引起的曲轴的磨耗问题,需要追加辅助轴承分散对偏心曲轴的负荷,辅助轴承需要支架进行辅助固定,辅助轴承与支架之间的固定结构复杂、不便于装配,且由于辅助轴承远离压缩机底部的油池,在负荷运转时无法得到充分的润滑而加剧磨耗,降低辅助轴承和偏心曲轴的寿命,降低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偏心曲轴上端部的辅助轴承与支撑架之间便于装配、结构可靠,有效减小偏心曲轴顶部摆动幅度,降低压缩机磨损失效风险,提高运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转子式压缩机,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压缩机构和电机,电机与压缩机构中的偏心曲轴连接以向偏心曲轴提供旋转动力,偏心曲轴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超出电机的转子,偏心曲轴的上端部套设有辅助轴承,辅助轴承通过支撑架进行固定,支撑架上设有沉槽,辅助轴承设于沉槽内,支撑架与壳体固定连接,支撑架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
辅助轴承与支撑架之间便于装配、结构可靠,有效减小偏心曲轴顶部摆动幅度,降低压缩机磨损失效缝隙,提高运行可靠性。
所述支撑架包括环状平面部,所述沉槽设于所述环状平面部的中部、且向下凹沉,所述环状平面部与所述沉槽为一体结构,所述环状平面部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所述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平面部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凹陷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凹陷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周侧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轴承与所述沉槽之间采用热套固定、或铆接固定、或螺钉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设于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偏心曲轴连接,所述转子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贯通孔,经所述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经所述贯通孔向上流动;
所述转子的顶部设有上平衡块,所述上平衡块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气流通道;
挡油部,其设于所述上平衡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辅助轴承的下方,所述挡油部位于所述贯通孔的正上方、且将所述气流通道的顶部敞口遮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半环结构和第二半环结构,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环结构的上表面;
所述转子的底部设有下平衡块,所述下平衡块正对所述第二半环结构;
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半环结构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挡油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至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设有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挡油部之间限定出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压缩机中,偏心曲轴的上端部设有由辅助轴承和支撑架所构成的支撑结构,将轴系由悬臂变成简支梁,有效减少偏心曲轴顶部的摆动幅度。支撑上设有沉槽,辅助轴承设于沉槽内,支撑架壳体连接,提高辅助轴承的安装稳固性。
支撑架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从转子内的贯通孔向上流出的压缩气再经通孔继续向上流动,支撑架的设置不影响气体流动的顺畅性。通孔一方面便于压缩气的流动;另一方面,多个通孔也相当于一种多孔消音器,可以消除特定频率段噪音,有助于减小压缩机的工作噪音;此外,通孔还可以用作电源避让孔。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压缩机的剖视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支撑架从Q1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转子、上平衡块、下平衡块、以及挡油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结构省略挡油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所示结构从Q2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上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上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上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3为根据实施例的上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挡油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壳体;
200-电机,210-定子,220-转子,221-贯通孔;
300-压缩机构;
310-偏心曲轴,311-主轴段,312-偏心轴段,313-副轴段;
320-气缸;
331-上轴承,332-下轴承;
340-活塞;
350-消音器;
410-排气管,420-进气管;
500-辅助轴承;
600-挡油部,610-螺钉孔;
700-上平衡块,710-第一半环结构,711-凸起部,7111-第一凸起部,7112-第二凸起部,712-气流通道,713-第一安装孔,714-第二安装孔,715-第二安装柱,716-凹槽,720-第二半环结构,721-第一安装柱,722-第三安装孔;
800-下平衡块;
900-支撑架,910-环状平面部,920-沉槽,930-翻边,940-通孔,950-凹陷部;
11-第一铆钉,12-第二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空调器]
本申请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循环。制冷制热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
低温低压制冷剂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形成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的室外单元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
其中,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转换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的方式,一般采用四通阀,具体参考常规空调器的设置,在此不做赘述。
空调器的制冷工作原理是:压缩机工作使室内换热器(在室内单元中,此时为蒸发器)内处于超低压状态,室内换热器内的液态冷媒迅速蒸发吸收热量,室内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室内换热器盘管降温后变为冷风吹到室内,蒸发汽化后的冷媒经压缩机加压后,在室外换热器(在室外单元中,此时为冷凝器)中的高压环境下凝结为液态,释放出热量,通过室外风机,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如此循环就达到了制冷效果。
空调器的制热工作原理是: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成为液体,同时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目的。液体冷媒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态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
压缩机]
本实施例中的压缩机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壳体100,壳体100内形成封闭的内腔,内腔中设有电机200和压缩机构300,电机200为压缩机机构300提供动力,压缩机构300用于压缩制冷剂,电机200设于压缩机构300的上方。
电机200包括定子210和转子220,转子220设于定子210的内部,定子210与壳体100的内壁固定连接,以实现电机200在压缩机内腔中的固定安装。
压缩机构300包括偏心曲轴310、气缸320、活塞340、上轴承331、以及下轴承332。
偏心曲轴310包括主轴段311、偏心轴段312以及副轴段313,主轴段311与转子220固定连接;结合图2,气缸的压缩腔内设有活塞340,活塞340套设于偏心轴段312上;轴承与气缸320固定连接,上轴承331上设有轴承排气孔,轴承排气孔与压缩腔连通;气缸320上设有滑片槽,滑片槽内设有滑片,偏心曲轴310驱动活塞340在压缩腔内做周向运动,滑片沿滑片槽往复运动,滑片始终与活塞340抵靠,滑片和活塞340将压缩腔分隔成高压腔和低压腔。
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电机的定子210在通电之后产生磁拉力,电机的转子220在定子的磁拉力作用下做旋转运动,并带动偏心曲轴310一起做旋转运动,偏心曲轴310转动则带动套在其偏心轴段312上的活塞340在气缸320的压缩腔内做偏心圆周运动,滑片在滑片槽内做往复运动,滑片和活塞340将气缸的压缩腔分为了高压腔和低压腔,偏心曲轴310带动活塞340旋转一周则从低压腔吸气从高压腔排气完成一次排气,实现压缩机对气体的压缩,压缩后的气体经轴承排气孔排出。
排气管410与壳体100的顶部连接,进气管420与壳体100的周向侧壁连接,进气管420与气缸进气孔连通。
上轴承331上设有消音器350,消音器350将上轴承331的排气孔罩住,气缸320内的压缩气先经上轴承331的排气孔排至消音器350与上轴承331所围空间内,再经消音器排气孔排出至压缩机的内腔中。
转子220上设有上下贯通的、供制冷剂流通的贯通孔221,从消音器350排出的压缩气经转子内的贯通孔221继续向顶部的排气管410处流动。
辅助轴承、支撑架]
压缩机构300整体处于偏心曲轴310靠下的位置,电机200设于偏心曲轴310靠上的位置,偏心曲轴310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超出电机的转子220。
偏心曲轴310的上端部设有由辅助轴承500和支撑架900所构成的支撑结构,将轴系由悬臂变成简支梁,有效减少偏心曲轴310顶部的摆动幅度。
辅助轴承500套设于偏心曲轴310的上端部。
支撑架900上设有沉槽920,辅助轴承500设于沉槽920内,支撑架900壳体100连接,提高辅助轴承500的安装稳固性。
支撑架900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940,从转子220内的贯通孔向上流出的压缩气再经通孔940继续向上流动,支撑架900的设置不影响气体流动的顺畅性。
通孔940一方面便于压缩气的流动;另一方面,多个通孔940也相当于一种多孔消音器,可以消除特定频率段噪音,有助于减小压缩机的工作噪音;此外,通孔940还可以用作电源避让孔。
由于辅助轴承500远离压缩机底部的油池,在负荷运转时无法得到充分的润滑而加剧磨耗,降低辅助轴承500和偏心曲轴310的寿命,为了解决此问题,本申请中的辅助轴承500选用无油润滑轴承,比如滚珠轴承、滚柱轴承、自润滑轴承(如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固体镶嵌自润滑轴承、双金属材料自润滑轴承等)、其他耐磨材料轴承(如聚四氟乙烯轴承等)。
沉槽920的设计,对顶部滴落下的机油起到汇集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助轴承500的润滑性。为了便于顶部机油的汇集,环状平面部910可以设计为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支撑架900采用钣金冲压成型,安全可靠、成本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支撑架900大致呈圆盘状结构,其包括环状平面部910,沉槽920设于环状平面部910的中部、且向下凹沉,环状平面部910与沉槽920为一体结构。沉槽920内设有供偏心曲轴310穿设的开孔。
环状平面部910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通孔940,多个通孔940均匀布置,便于压缩气的流通。
圆盘状结构的支撑架900对辅助轴承500的周向各个方向都能够进行有效支撑,提高辅助轴承500的稳固性,有效降低机芯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平面部910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凹陷部950,每两个相邻的通孔940之间设有一个凹陷部950,凹陷部950相当于加强筋的作用,提高支撑架900的结构强度,同时凹陷部950对噪音削减也具有积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状平面部910的周侧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930,翻边930与壳体100的内壁焊接,便于装配。可以采用多点焊接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辅助轴承500与沉槽920之间采用热套固定、或铆接固定、或螺钉固定,便于装配,量产性强。
转子、平衡块]
参照图5至图8,转子220的中部设有用于与偏心曲轴310连接的轴孔,沿轴孔的外周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贯通孔221,经底部压缩机构300压缩后的制冷剂经贯通孔221向上流动,最后从排气管410排出。
转子220的顶部设有上平衡块700,底部设有下平衡块800。
图10至图13所示为不同结构变形的上平衡块700,上平衡块700为环形结构,环形结构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起部711,相邻两个凸起部711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气流通道712。
上平衡块700的顶部设有挡油部600,挡油部600位于贯通孔221的正上方,也即,参照图9,俯视角度下贯通孔221完全被挡油部600遮挡,挡油部600同时将气流通道712的顶部敞口遮盖。
经压缩机构300压缩后的制冷剂经转子220上的贯通孔221向上流出后,被挡油部600阻挡无法继续向上流动,在转子220离心力作用下,带机油的制冷剂沿气流通道712被径向甩出,气流通道712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制冷剂与机油的充分分离,降低压缩机的吐油率,另一方面气流通道712相当于增大了机油的回流通道,有助于加快机油的回流速度,保持压缩机底部油池内油量充足,进而保证压缩机润滑效果和运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流通道712的延伸方向与转子220的旋转方向相同,此时气流通道712类似为制冷剂流动的离心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以及机油回流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环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半环结构710和第二半环结构720,两个半环结构围成环形结构,第一半环结构710和第二半环结构720为一体结构,多个凸起部711设置在第一半环结构710的上表面,多个凸起部711的偏置设置充当了顶部平衡块的作用。
至少一个凸起部7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3,第二半环结构720上设有第一安装柱721,挡油部600通过连接件(比如螺钉)固定安装至与第一安装孔713、第一安装柱721,实现挡油部600在上平衡块700顶部的固定安装。
挡油部600的结构参照图14,其为圆盘状结构,挡油部600的外径与转子220的外径相同,挡油部600上设有供上述连接件穿设的螺钉孔610。
下平衡块800正对第二半环结构720,多个凸起部711所构成上平衡结构与下平衡块800错开设置,以实现对转子220的平衡作用。
对于上平衡块700、下平衡块800、以及转子220三者之间的固定安装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0,第一半环结构710上设有第二安装孔714,第二安装孔714位于气流通道712内,第二半环结构72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722,第一铆钉11穿经第二安装孔714和转子220,第二铆钉12穿经第三安装孔722、转子220、以及下平衡块800,从而实现上平衡块700、下平衡块800、以及转子220三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第一半环结构10的高度h1大于第二半环结构720的高度h2,目的是为了使第一铆钉11的长度等于第二铆钉12的长度,实现将多个铆钉统一为物料号,便于装配。
对于上平衡块700、下平衡块800、以及转子220三者之间的固定安装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气流通道712内设有第二安装柱715,第二半环结构720上设有第三安装孔722,第一铆钉11穿经第二安装柱715、第一半环结构710、以及转子220,第二铆钉12穿经第三安装孔722、转子220、以及下平衡块800,从而实现上平衡块700、下平衡块800、以及转子220三者之间的固定安装。
第二安装柱715的设置,也是为了使第一铆钉11的长度等于第二铆钉12的长度,实现将多个铆钉统一为物料号,便于装配。
第二安装柱715与凸起部711的竖向侧壁之间具有供制冷剂流通的间隙,以不影响制冷剂的正常流通。
对应凸起部的设置,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0,凸起部711具有四个,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一凸起部7111和两个对称布置的第二凸起部7112,两个第二凸起部7112设于两个第一凸起部7111之间,四个凸起部711之间形成三个气流通道712,两个第二凸起部7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3,第二半环结构720上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柱721,对应的,参照图14,挡油部600上设有四个螺钉孔610,实现挡油部600的可靠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未设有第一安装孔713的凸起部711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716,凹槽716与挡油部600之间限定出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
比如参照图11,位于中间的两个第二凸起部7112上设有第一安装孔713,两个第二凸起部7112的顶面与挡油部600接触,那么在两个第一凸起部7111的上表面设置凹槽716,凹槽716与挡油部600之间限定出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增加了制冷剂的流通路径,进一步提高回油效率,提高制冷剂与机油的分离效果。
同样的,在图13所示的上平衡块700上,在两个第一凸起部7111上设置凹槽7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716设置为弧形槽结构,凹槽716的弧形延伸方向与转子220的转动方向相同,此时凹槽716类似为制冷剂流动的离心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气液分离效果以及机油回流速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压缩机构,其用于压缩制冷剂,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偏心曲轴;
电机,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电机与所述偏心曲轴连接以向所述偏心曲轴提供旋转动力,所述偏心曲轴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超出所述电机的转子;
辅助轴承,其套设于所述偏心曲轴的上端部;
支撑架,其上设有沉槽,所述辅助轴承设于所述沉槽内,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有多个供制冷剂流通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环状平面部,所述沉槽设于所述环状平面部的中部、且向下凹沉,所述环状平面部与所述沉槽为一体结构,所述环状平面部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所述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平面部上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凹陷部,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凹陷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平面部的周侧边缘上设有向下延伸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轴承与所述沉槽之间采用热套固定、或铆接固定、或螺钉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设于所述定子内部的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偏心曲轴连接,所述转子上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贯通孔,经所述压缩机构压缩后的制冷剂经所述贯通孔向上流动;
所述转子的顶部设有上平衡块,所述上平衡块为环形结构,所述环形结构的上表面上具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供制冷剂流通的气流通道;
挡油部,其设于所述上平衡块的顶部、且位于所述辅助轴承的下方,所述挡油部位于所述贯通孔的正上方、且将所述气流通道的顶部敞口遮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结构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第一半环结构和第二半环结构,多个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半环结构的上表面;
所述转子的底部设有下平衡块,所述下平衡块正对所述第二半环结构;
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半环结构上设有安装柱,所述挡油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至与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未设有所述安装孔的所述凸起部的上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挡油部之间限定出供制冷剂流通的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流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转子的旋转方向相同。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式压缩机。
CN202222604602.0U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89131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602.0U CN21891316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04602.0U CN21891316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13161U true CN218913161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2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04602.0U Active CN218913161U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131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196188A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218913161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EP2851563A1 (en) Hermetic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N115217760B (zh) 一种低压腔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934726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467833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US20210062798A1 (en) Sealed refrigerant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CN218913162U (zh) 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467834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816979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816980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4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3U (zh) 一种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682266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717485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01149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6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5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2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462531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8816976U (zh) 一种外转子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813937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999876U (zh)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813936U (zh)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17813935U (zh) 一种多缸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