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7155U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907155U CN218907155U CN202222127636.5U CN202222127636U CN218907155U CN 218907155 U CN218907155 U CN 218907155U CN 202222127636 U CN202222127636 U CN 202222127636U CN 218907155 U CN218907155 U CN 2189071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 sub
- engine compartment
- controller
- control syste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用电装置。通过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达到节省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连接线束的目的,降低了汽车线束的重量。同时也不需要在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钣金上打孔穿过线束,避免了发动机舱的水进入到车身内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上的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电器元件的供电和信号的传递,都需要布设线束实现,随着汽车上的电器元件越来越多,汽车线束的回路数和分支数量也逐步增加。
发动机舱是燃油车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有较多的电气部件,为了连接和驱动发动机舱内部的电气部件,需要从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间隔钣金上打通孔,使线束能够通过通孔从车身延伸到发动机舱内,并与发动机舱内部的电气部件连接。
但是由于发动机舱经常有雨水进入,如果通孔的密封没有做好,雨水会从通孔中进入到车身内,造成车身进水。另外,在汽车组装或维修过程中,需要将较长的线束从通孔中穿过或拉出,费时费力。
目前,随着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车辆减重也是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之一,整车线束的重量在20-30公斤,降低线束的使用量,也是汽车未来设计的方向。
因此,汽车电器领域急需一种防止车身进水、安装省事省力,降低车身线束重量的发动机舱无线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系统的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和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分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达到节省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连接线束的目的,降低了汽车线束的重量。同时也不需要在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钣金上打孔穿过线束,避免了发动机舱的水进入到车身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所述分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电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发动机模块、发电机模块、启动电动机模块、空调模块、左前灯模块、右前灯模块和ABS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分控制器数量为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分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的左右两侧。
可选地,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还包括加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将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加密;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解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解密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所述解密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解密。
可选地,所述仪表盘与所述发动机舱之间设置间隔钣金,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分控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间隔钣金的对应两侧。
可选地,所述间隔钣金在对应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分控制器的位置设置通孔,并用盖板将通孔封闭。
可选地,所述盖板为非金属材质。
可选地,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线束与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并给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提供电能。
可选地,所述电池上设置无线受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线圈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舱还包括发动机舱盖板,所述发动机舱盖板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发动机舱盖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线缆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从所述发动机舱盖板内侧翻转到所述发动机舱外侧,并给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折叠和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1、通过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和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分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达到节省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连接线束的目的,降低了汽车线束的重量。同时也不需要在车身与发动机舱之间的钣金上打孔穿过线束,避免了发动机舱的水进入到车身内部。
2、由于不需要将较长的线束穿过间隔钣金的通孔,安装工作都分别在车身内和发动机舱内部完成,节省了安装和维修工人穿线束的时间,提高汽车组装和维修的生产效率。
3、主控制器和分控制器分设于间隔钣金的两侧,并相对设置,能够降低无线传输的信号损失,提高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4、在间隔钣金上设置通孔,并用非金属材料的盖板将通孔封闭,降低了金属材质的间隔钣金对控制信号的阻碍,降低了信号损失,提高控制信号的准确性。
5、通过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对信号的处理,使控制信号有唯一性,避免不同汽车的控制信号无线传输,造成对其他车辆的误操作。
6、在发动机舱内就近设置单独的电池,减少供电线束的数量和长度。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和太阳能充电功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电池充电,避免由于电池的电量低造成汽车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无线控制系统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间隔钣金固定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无线控制系统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无线控制系统的再一种结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间隔钣金的通孔和盖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无线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太阳能电池板在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舱太阳能电池板在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主控制器;2、分控制器;3、线束;
40、发动机模块;41、发电机模块;42、启动电动机模块;43、空调模块;44、左前灯模块;45、右前灯模块;46、ABS模块;
5、间隔钣金;51、通孔;6、盖板;
71、无线发射单元;72、无线接收单元
81、加密模块;82、解密模块;
9、电池;91、无线受电线圈;92、无线充电线圈;
12、发动机舱盖板;
131、太阳能电池板;132、铰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如图1-图8所示,包括设置在仪表盘上的主控制器1、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分控制器2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主控制器1通过无线网络与分控制器2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分控制器2与至少一个用电装置电连接。
现有汽车,尤其是燃油汽车,在发动机舱内部都有很多电器设备,在汽车运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些电器设备的控制信号和电源线,大多都从车身的仪表盘下方,通过线束输送到发动机舱。而在发动机舱和仪表盘之间,由间隔钣金分隔两个空间,线束需要从间隔钣金的通孔中穿过,并且由线束上的密封件对通孔进行密封,但当密封件安装不到位,或者密封件老化时,发动机舱内部的水会从通孔中进入到车身,导致驾驶室地板泡水,轻则浸湿地毯,重则造成电路短路,引发汽车燃烧等安全事故。
另外,部分控制线缆和电源线缆从仪表盘或车身其他位置布置到发动机舱,需要增加很多线束分支,从而增加线束的重量,在目前汽车都在节能减排的大前提下,减少这部分线束是汽车线束设计的主要方向。
还有,在汽车的线束安装过程中,间隔钣金的通孔一般都在靠近底盘的位置,线束分支又比较长,线束从通孔中穿过比较困难,耗费的时间也较长,穿过或拆除的过程中,通孔还有可能对线束造成二次损害,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线束的穿线操作,降低组装和维修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发动机舱的用电装置,在仪表盘设置了主控制器1,主控制器1中包括计算单元,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等。主控制器1与仪表盘的人机接口连接,人机接口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显示屏、语音输入输出接口和/或物理操控件等。主控制器1能够通过人机接口,接收驾驶人员的指令,并转化为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设置在发动机舱的分控制器2。无线网络可以是基于蓝牙、wifi、紫蜂(ZigBee)、物联网(IOT)、红外、无线家庭数字接口(WDHI)等无线通信技术。
分控制器2与主控制器1一样设置计算单元,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等。分控制器2与发动机舱内部的用电装置电连接,能够更加稳定快速的将控制信号传递到用电装置。分控制器2通过无线网络接收到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后,通过计算单元的转化,并传递给用电装置,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舱内部用电装置的目的。
另外分控制器2本身有计算和控制功能,发动机舱的用电装置的部分功能的状态监控和命令信息,可以不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主控制器1做计算和判断,可以直接由分控制器2进行计算和判断,不仅降低了主控制器1的计算负荷,同时也节省了信号传递的过程,能够对用电装置的控制更加快速,例如发动机温度的自动监控等。
当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需要反馈给主控制器1,并通过人机接口显示给驾驶人员时,例如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报警信息。发动机舱的用电装置上的传感器将需要反馈的状态信息,传递到分控制器2,再由分控制器2通过无线网络反馈给主控制器1,通过人机接口的显示,使驾驶人员能够尽快了解到发动机舱的运行状态,并实施做出相应控制指令。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发动机舱内,用电装置包括发动机模块40、发电机模块41、启动电动机模块42、空调模块43、左前灯模块44、右前灯模块45和ABS模块46中的一种或多种。
发动机舱内主要的部件是发动机模块40,为车辆提供动力系统,发动机模块40通过发动机线束3,与分控制器2连接,并由分控制器2进行控制和信息反馈。发电机模块41将发动机模块40产生的动力转化为电能,并提供给汽车上的电气和蓄电池。在汽车点火启动时,启动电动机模块42的驱动齿轮会和发动机飞轮齿环啮合,从而带动活塞、曲轴运转,来帮助燃油机完成吸气、压缩的工作,进而让发动机真正进入工作状态。空调模块43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一般包括制冷装置、取暖装置和通风换气装置。左前灯模块44和右前灯模块45为车辆提供照明,以及标识车辆运行状态,包括前照灯、雾灯和转向灯。ABS模块46是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模块46在汽车制动时,自动控制制动器制动力的大小,使车轮不被抱死,处于边滚边滑的状态,以保证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在最大值。发动机舱内部的各个用电装置,实现汽车不同的功能,同时也都与线束3电连接,并从分控制器2中获得控制信号,也将各个功能模块的运行状态信息反馈给分控制器2,再由分控制器2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主控制器1,并及时显示在人机接口中,使驾驶人员能够迅速的作出判断和反应。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主控制器1包括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包括无线接收单元72,主控制器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分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无线发射单元71,是指能将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转化为无线传输信号,再通过无线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例如F05R是一款小体积低电压、微功率无线发射模块。采用SMT工艺,声表稳频,性能稳定,特别适合电池供电的小体积无线遥控,数据传输产品使用。无线接收单元72,一般分为超再生和超外差接收模块两种类型,按照是否有编解码还可分为无线接收头(不带解码,输出脉冲信号)、无线接收板(带解码芯片,输出TTL电平信号)。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经过无线发射单元71发送后,再由无线接收单元72接收,并转化为控制信号传递给分控制器2,并由分控制器2对相应的用电装置进行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主控制器1包括无线接收单元72,分控制器2包括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状态信息,主控制器1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并接收状态信息。当车身上的用电装置自身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将状态信息反馈给主控制器1,此时就需要分控制器2具备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可以将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传递给无线发射单元71,再由无线发射单元71通过无线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主控制器1具备无线接收单元72,主控制器1的无线接收单元72接收到无线网络发送的信号后,转化为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并传递给汽车的人机接口,使驾驶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发动机舱的用电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控制器2数量为多个,至少有两个分控制器2设置在发动机舱的左右两侧。当传输的信号比较密集,单一的分控制器2的无线发射单元71和无线接收单元72无法及时传递信号时,或者由于用电装置的位置距离较远,共用一个分控制器2会使连接线束长度较长时,可以在发动机舱内设置多个分控制器2,并将其无线发射单元71和无线接收单元72与主控制器1的无线接收单元72和无线发射单元71一一对应设置。例如发动机舱内部的左前灯模块44和右前灯模块45,分别位于发动机舱的左方和右方,可以设置与之对应的两个分控制器2,并通过无线发射单元71和无线接收单元72与主控制器1进行信号传递,实现对发动机舱内部的用电装置的快速有效的控制及反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无线发射单元71还包括加密模块81,主控制器1和分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加密模块81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加密模块81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加密;无线接收单元72包括解密模块82,主控制器1和分控制器2的输入端通过解密模块82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解密模块82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解密。随着车辆信息化的进展越来越大,车载网络在大部分汽车上都实现了设置和使用,不同车辆之间的信号交涉也相应的增加,为了使不同车辆之间的无线控制信号不会误操作其他车辆,每个车辆的信号发射和接收都会有相应的加密和解密程序,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黑客对车辆的入侵,使外界信号不能接入车辆的信息传递网络。加密模块81是通过内部的编码器,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通过一定的规则重新编码,也就是密钥,然后再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出去,这样即使有其他车辆接收到无线信息,由于没有对应的密钥,也无法识别相应的信息,同时,密钥也会自带识别码,其他车辆如果接收信息的识别码与自身的识别码不一致,就不会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识别。只有识别码对应上的信息接收装置,也就是相应的解密模块82,才会对信息使用对应的规则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信息传递给对应的主控制器1或分控制器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仪表盘与发动机舱之间设置间隔钣金5,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分别设置在间隔钣金5的对应两侧。发动机舱是汽车的潮湿区域,会有水进入到发动机舱内部,而车身内部是干燥区域,是驾驶人员及乘车人员所处的位置,需要避免水进入到车身内部,导致驾驶室地板泡水,轻则浸湿地毯,重则造成电路短路,引发汽车燃烧等安全事故。因此在仪表盘与发动机舱之间设置间隔钣金5,将仪表盘与发动机舱分隔开,并防止水从发动机舱进入到车身内部。
主控制器1位于仪表盘内,分控制器2位于发动机舱内,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虽然无线网络能够跨越一定距离实现信号的稳定,但无线网络的发送和接收还是距离越近,损耗越小,因此,将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分别设置在间隔钣金5的对应两侧,使其之间只有间隔钣金5,能使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距离最近,从而尽可能减小无线信号的传输损耗,保证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和及时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间隔钣金5在对应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的位置设置通孔51,并用盖板6将通孔51封闭。无论是哪一种无线网络信号,实质上都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穿过金属时,会引发金属内的粒子运动,导致无线网络信号的损耗,从而降低了无线网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另外,金属材料对电磁波有一定的反射作用,会使无线网络信号反射转向,从而降低接收信号的强度。虽然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之间只有间隔钣金5,但是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削弱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对应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的位置,间隔钣金5设置通孔51,去除间隔钣金5对无线网络信号的削弱和反弹,保证无线网络传输的稳定和及时性。通孔51一般设置在间隔钣金5较高的位置,避免发动机舱积水通过通孔51流进车身内部,另外,通孔51一般设置间隔钣金5上内凹的位置上,避免发动机舱有水直接喷淋到通孔51上。为了防止水由通孔51流通,可以使用盖板6将通孔51封闭,保证发动机舱和车身内部隔绝。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6为非金属材质。如上所述,金属材料会削弱和反弹无线网络信号,因此,隔绝在主控制器1与分控制器2之间的盖板6的材质最好为非金属材质,可以使用塑料进行注塑成型,再与间隔钣金5进行连接,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螺接或铆接。在盖板6和间隔钣金5之间,还可以设置橡胶或软胶材质的密封垫,从而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电池9通过所述线束3与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2电连接,并给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2提供电能。发动机舱内部的用电装置在汽车未启动或启动时,需要额外的电能提供才能正常的工作,因此就需要在发动机舱内部设置单独的电池9,电池9的电极通过线束与用电装置和分控制器2连接,并提供电能。电池9通过为启动电动机模块42提供电能,并在分控制器2的控制下启动车辆,发动机模块40开始工作,带动发电机模块41动作,并为其他用电装置进行供电,以及为电池9进行充电,保证电池9有足够的电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上设置无线受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线圈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无线受电线圈91可设置于电池9侧面并与电池9的电极连接,以用于对电池9进行无线充电。其中,无线受电线圈91可以基于电磁感应耦合或磁共振耦合等无线充电方式,对电池9进行无线充电。
电磁感应耦合是指当无线充电线圈92靠近无线受电线圈91时,无线充电线圈92发射的能量信号以电磁感应方式耦合至无线受电线圈91,并提供给电池9。
磁共振耦合是指无线充电线圈92内设有与无线充电线圈92串联的送电侧谐振电容,从而形成送电侧LC谐振电路;无线受电线圈91内设置有与无线受电线圈91串联的受电侧谐振电容,从而形成受电侧LC谐振电路;并且送电侧LC谐振电路和受电侧LC谐振电路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当无线充电线圈92通电时,送电侧LC谐振电路会产生一个高频振动磁场;在这个高频振动磁场中任意位置处任意时刻的磁场和电场之间呈正交关系,并且在相位上相差1/2π,而且磁场强度远高于电场强度,这个空间电磁场它可以储存能量,但合成的电磁波功率流密度为零,不会传输任何能量,也就是说这个场不会向外辐射,也不会向内损耗。当无线充电线圈92靠近无线受电线圈91时,无线受电线圈91会落入高频振动磁场的范围,由于受电侧LC谐振电路具有与送电侧LC谐振电路相同的谐振频率,受电侧LC谐振电路将产生同频磁场的谐振,使得能量从无线充电线圈92以磁共振形式耦合至无线受电线圈91,并提供给电池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发动机舱还包括发动机舱盖板12,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31,太阳能电池板131通过铰接结构132与发动机舱盖板12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31的充电线缆与电池9的电极连接。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或者车辆处于较偏远地区,无法及时对电池9进行充电,可能会导致车辆抛锚。因此对电池9的充电应该有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舱盖板12的内侧,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131,太阳能电池板131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131通过铰接结构132与发动机舱盖板12连接,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板131因为振动从发动机舱盖板12中脱落,也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131的其他位置设置安装部,通过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将太阳能电池板131稳定的固定在发动机舱盖板12的内侧,同时为了减小太阳能电池板131与发动机舱盖板12之间干涉产生异响,在安装部可以放置减震垫,能够吸收振动,也能避免太阳能电池板131损坏。
为了降低发动机舱的重量,降低刚性太阳能电池板131的振动异响,太阳能电池板131可以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不需要采用玻璃背板和玻璃盖板,重量比双层玻璃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轻80%,采用PVC背板和ETFE薄膜盖板的柔性电池片甚至可以任意弯曲,方便携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铰接结构132将太阳能电池板131从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翻转到发动机舱外侧,并给电池9充电。
当电池9电量不足,又无法及时对电池9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发动机舱盖板12打开,将太阳能电池板131从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翻转到发动机舱外侧,并由铰接结构132对太阳能电池板131进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131的充电线缆与电池9的电极连接,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电池9进行充电,使其能够启动车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板131能够折叠和打开。太阳能电池板131的面积越大,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越高,充电越快,但是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的面积不大,对应面积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131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电池9的电量补足,因此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131设置为可折叠和打开的,不用的时候折叠成小面积,放置在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需要使用时将其打开,扩展为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131,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
刚性的太阳能电池板131可以采用叠放的方式,由多片太阳能电池板131相互叠加,之间使用连杆机构连接,需要的时候将多片太阳能电池板131展开形成一个平面。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则可以卷曲起来,放置在发动机舱盖板12内侧,使用时将其展开,为电池9进行充电。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设置在发动机舱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所述分控制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发动机模块、发电机模块、启动电动机模块、空调模块、左前灯模块、右前灯模块和ABS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状态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控制器数量为多个,至少有两个所述分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发动机舱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还包括加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加密;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解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解密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所述解密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解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与汽车仪表盘之间设置间隔钣金,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分控制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间隔钣金的对应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钣金在对应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分控制器的位置设置通孔,并用盖板将通孔封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非金属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发动机舱内,所述电池通过线束与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并给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提供电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设置无线受电线圈,所述无线受电线圈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舱还包括发动机舱盖板,所述发动机舱盖板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发动机舱盖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线缆与所述电池的电极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从所述发动机舱盖板内侧翻转到所述发动机舱外侧,并给所述电池充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折叠和打开。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27636.5U CN218907155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27636.5U CN218907155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907155U true CN218907155U (zh) | 2023-04-25 |
Family
ID=86051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27636.5U Active CN218907155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9071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7464A1 (zh) * | 2022-08-13 | 2024-02-22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
2022
- 2022-08-13 CN CN202222127636.5U patent/CN2189071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37464A1 (zh) * | 2022-08-13 | 2024-02-22 | 长春捷翼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2245B (zh) | 具有用于在其间无线能量传送的能量耦合装置的充电系统 | |
CN103465749B (zh) | 一种车内环境控制方法和装置 | |
US7582978B2 (en) | Auxiliary power unit for a motor vehicle | |
US20070125417A1 (en) | Solar energy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s | |
CN207549983U (zh) | 一种新型纯电动汽车集成控制器 | |
CN201901008U (zh)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太阳能电动汽车 | |
CN218907155U (zh)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
WO2024037464A1 (zh)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
CN102941792A (zh) | 辅助汽车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72616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整车控制器 | |
CN115416589A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
CN106515366A (zh) | 一种汽车内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7537602A (ja) | 太陽エネルギー車載冷房システム | |
WO2024037468A1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汽车顶棚 | |
JP2013090548A (ja) | 車両用蓄電システム | |
CN103359025A (zh) | 汽车电源管理控制装置以及包括其的汽车 | |
CN101698387A (zh) | 车用太阳能发电、隔热装置 | |
CN104810911B (zh) | 一种汽车用电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
CN20731112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分布式配电系统 | |
CN203713592U (zh) | 电动汽车控制系统 | |
CN109532806B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电子电气系统 | |
CN218661672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汽车顶棚 | |
CN219029336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
CN202923339U (zh) | 辅助汽车空调系统 | |
KR20200045246A (ko) | 전기 자동차용 충전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