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9336U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029336U CN219029336U CN202222131542.5U CN202222131542U CN219029336U CN 219029336 U CN219029336 U CN 219029336U CN 202222131542 U CN202222131542 U CN 202222131542U CN 219029336 U CN219029336 U CN 2190293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sub
- trunk lid
- trunk
- wireless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后备箱盖体与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的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将所述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主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既节省了车内的线束用量,也避免了后备箱盖与车身之间的线束连接,防止线束经常弯折发生损坏,降低了后备箱漏水漏电的风险。提高汽车安全性,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盖。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上的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电器元件的供电和信号的传递,都需要布设线束实现,随着汽车上的电器元件越来越多,汽车线束的回路数和分支数量也逐步增加。
后备箱是汽车放置物品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电器,需要有很多线束从仪表盘位置经过车身,穿过车身与后备箱的钣金孔,然后才能连接到后备箱的电器,尤其是后备箱盖中的电器,线束还需要穿过橡胶软管,才能连接后备箱盖,由于后备箱盖要经常打开和关闭,车身与后备箱盖之间的线束及其外部的橡胶软管都会磨损甚至断裂,造成汽车后备箱盖内部电器功能失效。另外,车身与后备箱盖上的穿线钣金孔虽然通过橡胶件密封,但还是有安装不到位或者橡胶件老化等原因,导致穿线钣金孔漏水,使得车身和后备箱盖内部积水,导致汽车车身和后备箱盖内的电器损坏。
因此,汽车电器技术领域急需一种可以节省线束用量,防止车身或后备箱盖漏水,同时能够安全方便的控制后备箱盖内电器的后备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制器和设置在后备箱盖体内的分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既节省了车内的线束用量,也避免了后备箱盖与车身之间的线束连接,防止线束经常弯折发生损坏,降低了后备箱漏水漏电的风险。提高汽车安全性,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后备箱盖体与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所述分控制器连接所述用电装置。
可选地,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后备箱门锁模块、后视影像模块、雷达和后备箱灯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所述状态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可选地,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还包括加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将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加密;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解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解密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所述解密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解密。
可选地,还包括钥匙,所述钥匙内设置无线发射单元,所述无线发射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分控制器。
可选地,当所述钥匙和所述主控制器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时,所述分控制器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为准。
可选地,所述分控制器还包括信号强度检测装置和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所述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与至少三个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至少三个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的不同位置,接收所述钥匙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传递给所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判定所述钥匙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后备箱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与所述车身之间的门锁系统,所述门锁系统关闭时,所述后备箱盖体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分控制器判定所述钥匙在后备箱内时,所述分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系统不关闭。
可选地,还包括移动控制终端,所述移动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将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控制终端。
可选地,当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和所述主控制器同时发送控制信号时,所述分控制器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为准。
可选地,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备盖体内,所述电池通过所述线束与所述电负载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并给所述电负载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提供电能。
可选地,所述后备盖体内设置电池安装腔体,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和所述电池设置卡接机构,能使所述电池卡接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所述后备盖体内侧还设置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能够解锁所述卡接机构,使所述电池能够从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取出。
可选地,所述电池上设置电极触点,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对应位置设置电极弹片,当所述电池卡接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时,所述电极触点接触所述电极弹片并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车身内还设置电池充电装置,所述电池放置在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并进行充电。
可选地,所述电池上设置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极触点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备箱盖体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后备箱盖体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线缆与所述电极触点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铰接结构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从所述后备箱盖体内侧翻转到所述后备箱外侧,并给所述电池充电。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折叠和打开。
可选地,所述后备箱盖体内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分控制器连接,所述分控制器设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安全距离,当所述后备箱关闭时,所述安全距离内有物体阻挡,则所述分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系统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制器和设置在后备箱盖体内的分控制器之间的无线连接,既节省了车内的线束用量,也避免了后备箱盖与车身之间的线束连接,防止线束经常弯折发生损坏,降低了后备箱漏水漏电的风险。提高汽车安全性,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2、由于不需要将较长的线束穿过车身与后备箱盖之间的钣金通孔,安装工作都分别在车身内和后备箱盖内部完成,节省了安装和维修工人穿线束的时间,提高汽车组装和维修的生产效率。
3、增加了钥匙和移动控制终端,使后备箱的控制更加方便。
4、设置了信号强度检测装置,通过各个无线接收单元接收钥匙的信号强度不同,分控制器可以判定钥匙是否被遗漏在车内,并控制门锁系统不锁死,防止因钥匙遗漏在后备箱内而无法打开。
5、通过加密模块和解密模块对信号的处理,使控制信号有唯一性,避免不同汽车的控制信号无线传输,造成对其他车辆的误操作。
6、在车门内就近设置单独的电池,减少供电线束的数量和长度。同时具备无线充电和太阳能充电功能,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电池充电,避免由于电池的电量低造成汽车无法正常运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一种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再一种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信号强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电池相关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无线充电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无线控制的后备箱的距离传感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如下:
1、主控制器;2、分控制器;21、信号强度检测装置;3、线束;
41、后备箱门锁模块;42、后视影像模块;43、后备箱灯光模块;44、
雷达;
5、钥匙;
6、移动控制终端;
71、无线发射单元;72、无线接收单元
81、加密模块;82、解密模块;
9、电池;91、无线受电线圈;92、无线充电线圈;93、电池安装腔体;94、卡接机构;95、解锁按钮;96、电极触点;97、电极弹片;
10、距离传感器;11、后备箱盖体;12、太阳能电池板;121、铰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如图1或图9所示,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1、后备箱盖体11与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2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主控制器1通过无线网络与分控制器2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分控制器2连接至少一个用电装置。
后备箱是汽车放置物品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电器,需要有很多线束3从仪表盘位置经过车身,穿过车身与后备箱的钣金孔,然后才能连接到后备箱的电器,尤其是后备箱盖体11中的电器,线束3还需要穿过橡胶软管,才能连接后备箱盖体11中的电器,由于后备箱盖体11要经常打开和关闭,车身与后备箱盖体11之间的线束3及其外部的橡胶软管都会磨损甚至断裂,造成汽车后备箱盖体11内部电器功能失效。另外,车身与后备箱盖体11上的穿线钣金孔虽然通过橡胶件密封,但还是有安装不到位或者橡胶件老化等原因,导致穿线钣金孔漏水,使得车身和后备箱盖体11内部积水,导致汽车车身和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电器损坏。
还有,在汽车的线束3安装过程中,车身与后备箱上的穿线钣金孔一般都在靠近后备箱侧边的位置,线束3分支又比较长,线束3从穿线钣金孔中穿过比较困难,耗费的时间也较长,穿过或拆除的过程中,穿线钣金孔还有可能对线束3造成二次损害,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线束3的穿线操作,降低组装和维修工时,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制器1和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的分控制器2之间的无线连接,既节省了车内的线束3用量,也避免了后备箱盖体11与车身之间的线束3连接,防止线束3经常弯折发生损坏,降低了后备箱漏水漏电的风险。提高汽车安全性,降低车身重量,减少生产成本。
主控制器1中包括计算单元,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等。同时仪表盘上会设置人机接口,驾驶员能够通过人机接口,对主控制器1进行操作,计算单元将驾驶员的操作转化为控制信号,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分控制器2,分控制器2也会把后备箱内的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主控制器1。无线网络可以是基于蓝牙、wifi、紫蜂(ZigBee)、物联网(IOT)、红外、无线家庭数字接口(WDHI)等无线通信技术。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分控制器2也可以设置计算单元,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微控制单元(MC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辑逻辑控制器(PLC)、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等。分控制器2与后备箱内的用电装置通过线束3连接,能够更加稳定快速的将控制信号传递到用电装置,后备箱盖内部空间较小,即使使用线束3连接,线束3分支的长度也较短,不会增加太多线束3重量。
另外,分控制器2本身有计算和控制功能,后备箱内的用电装置的部分功能的状态监控和命令信息,可以不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主控制器1做计算和判断,可以直接由分控制器2进行计算和判断,不仅降低了主控制器1的计算负荷,同时也节省了信号传递的过程,能够对用电装置的控制更加快速,例如后备箱的自动锁死功能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用电装置包括后备箱门锁模块41、后视影像模块42、后备箱灯光模块43和雷达44中的一种或多种。
后备箱门锁模块41,目前绝大多数的汽车都使用了电子锁系统,电子锁系统是采用电子电路控制,以电磁铁,微型电动机和锁体(或继电器)作为执行机构的机电一体化的安全装置,它经历了由机械式向电气化转化的发展过程,电子锁系统可分为按键式电子锁,拨盘式电子锁,电子钥匙56式电子锁,触摸式电子锁、生物特征式电子锁。
后视影像模块42,一般安装在汽车后端的车牌架上方或车牌架下方的位置,是摄录汽车后方的影像,主要为驾驶人员观察车后方情况,以及倒车停车入位使用。
后备箱灯光模块43,包括后备箱照明灯、刹车灯和左右转向灯,分别起着照明和指示的作用。
雷达44,包括基于不同技术(比如激光、超声波、微波)的各种不同雷达,具备发现障碍物、预测碰撞或自适应巡航控制等不同功能,可以承担一些需要注意力、判断力和技术性的工作,从而降低驾驶的强度,减少驾驶员的负担。
后备箱内还可以设置很多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大部分都是通过电动部件驱动实现的,因此后备箱内线束3用量或越来越多,使用无线网络连接后备箱和主控制器1,可以减少线束3的用量,方便后备箱内电器的维修和更换。分控制器2的设置,也会使后备箱更加智能,并能够满足车联网的大部分需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控制器1包括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包括无线接收单元72,主控制器1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分控制器2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并接收控制信号。
无线发射单元71,是指能将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转化为无线传输信号,再通过无线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例如F05R是一款小体积低电压、微功率无线发射模块。采用SMT工艺,声表稳频,性能稳定,特别适合电池9供电的小体积无线遥控,数据传输产品使用。无线接收单元72,一般分为超再生和超外差接收模块两种类型,按照是否有编解码还可分为无线接收头(不带解码,输出脉冲信号)、无线接收板(带解码芯片,输出TTL电平信号)。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经过无线发射单元71发送后,再由无线接收单元72接收,并转化为控制信号传递给分控制器2,并由分控制器2对相应的用电装置进行控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主控制器1包括无线接收单元72,分控制器2包括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状态信息,主控制器1的输入端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并接收状态信息。
当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自身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需要将状态信息反馈给主控制器1,此时就需要分控制器2具备无线发射单元71,分控制器2可以将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传递给无线发射单元71,再由无线发射单元71通过无线发射天线发送出去。主控制器1具备无线接收单元72,主控制器1的无线接收单元72接收到无线网络发送的信号后,转化为用电装置的状态信息,并传递给汽车的人机接口,使驾驶人员能够随时了解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的工作状态,能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无线发射单元71还包括加密模块81,主控制器1和分控制器2的输出端通过加密模块81与无线发射单元71连接,加密模块81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加密;无线接收单元72包括解密模块82,主控制器1和分控制器2的输入端通过解密模块82与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解密模块82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解密。
随着车辆信息化的进展越来越大,车载网络在大部分汽车上都实现了设置和使用,不同车辆之间的信号交涉也相应的增加,为了使不同车辆之间的无线控制信号不会误操作其他车辆,每个车辆的信号发射和接收都会有相应的加密和解密程序,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黑客对车辆的入侵,使外界信号不能接入车辆的信息传递网络。加密模块81是通过内部的编码器,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通过一定的规则重新编码,也就是密钥,然后再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发送出去,这样即使有其他车辆接收到无线信息,由于没有对应的密钥,也无法识别相应的信息,同时,密钥也会自带识别码,其他车辆如果接收信息的识别码与自身的识别码不一致,就不会对相应的信息进行识别。只有识别码对应上的信息接收装置,也就是相应的解密模块82,才会对信息使用对应的规则进行解密,并将解密后的信息传递给对应的主控制器1或分控制器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钥匙5,钥匙5内设置无线发射单元71,无线发射单元71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分控制器2。
现有汽车都会配备几把钥匙5,用来打开和锁定车门或后备箱,目前的汽车钥匙5都有遥控功能,内部设置无线发射单元71,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对汽车车门或后备箱进行控制。
汽车钥匙5的几个功能:
一、开启单个车门,当在一些比较混乱的情况下需要进入车内,一下子打开所有车门有可能会遇到危险,那么可以进行设置成按一次打开驾驶室车门,按两次打开全车车门。
二、熄火之后关窗功能,目前很多汽车的钥匙5都配备了熄火之后的关窗,只需要按一下锁车按钮,那么车窗就会自动关闭。也有的车型是需要长按关锁按钮才可以的。
三、自动开启后备箱,有的车子是连按两次后备箱,有的车子是长按后备箱的控制按钮,这时就可以打开后备箱了。
四、遥控开窗,在夏季需要上车的时候,车内闷热,可以进行遥控,先将车子所有窗户都打开,这样可以在车辆还没有行驶的时候将车内的闷热空气进行释放。
五、停车场的汽车搜索,连续按两次(甚至更多次)汽车锁按钮,汽车会用非常刺耳的汽笛声和闪烁的双闪光告诉你它的位置,以便在有更多汽车的地方快速找到自己的汽车。或者在黑暗的地下停车场遇到麻烦或危险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求助。
汽车钥匙5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主控制器1,由主控制器1给后备箱下发控制信号,也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分控制器2,由分控制器2直接控制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动作,实现相应的功能,可以减少主控制器1的计算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钥匙5和主控制器1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时,分控制器2以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为准。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驾驶员在汽车内部通过主控制器1下达控制信号,同时车外部的另外的人员拿着钥匙5发送控制信号,当两个控制信号执行的命令相反时,会导致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无法动作或出现动作卡顿,因此当钥匙5和主控制器1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时,分控制器2以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为准,以驾驶员的意愿为主,保证了汽车操作的安全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分控制器2还包括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和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72,分控制器2通过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与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72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的不同位置,接收钥匙5的控制信号,通过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传递给分控制器2,分控制器2判定钥匙5的位置。
在某些情况,驾驶员会将钥匙5遗漏在后备箱内部,而大部分汽车为了安全起见,都会设置熄火后关闭车门一定时间自动锁住后备箱,防止车内物品被盗。但当钥匙5遗漏在后备箱内,驾驶员在自动锁车后才发现,则只能使用备用钥匙5,甚至是破窗等方式才能打开后备箱取出钥匙5。
为了预防上述情况,后备箱盖体11的分控制器2内还设置了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分控制器2通过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与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72连接,三个无线接收单元72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的不同位置,接收钥匙5的控制信号,通过信号强度检测装置21传递给分控制器2,分控制器2将钥匙5的信号强度转化为钥匙5位置信息,并通过分控制器2中的计算单元,判断钥匙5是否在后备箱内;另外也可以由分控制器2把钥匙5位置信息通过无线网络传递给主控制器1,由主控制器1内的计算单元,根据钥匙5位置信息,判定钥匙5是否在后备箱内部。如果汽车已经熄火,并且钥匙5在汽车后备箱内部,则汽车后备箱不会自动锁死,并在后备箱盖体11关闭后一定时间内发出警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备箱还包括门锁系统,门锁系统关闭时,后备箱盖体11处于锁定状态,当分控制器2判定钥匙5在后备箱内时,分控制器2控制门锁系统不关闭。
门锁系统,包括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的后备箱门锁模块41,以及设置在后备箱车身部分的锁环,后备箱门锁模块41内包含电子锁和锁钩,锁钩能够在电子锁驱动下张开和关闭,当操作人员关闭后备箱盖体11后,锁环和锁钩相互卡接,使后备箱盖体11不能打开,当分控制器2发出开锁信号给到门锁系统,驱动电子锁将锁钩打开,后备箱盖体11会在液压或电动支杆的作用下打开。
如上所述,如果主控制器1或分控制器2判定钥匙5位于后备箱内时,即使操作人员将后备箱盖体11关闭,但电子锁在分控制器2发出的开锁信号作用下,并不会将门锁系统关闭,后备箱盖体11会持续打开并发出警报提示操作人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移动控制终端6,移动控制终端6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分控制器2,分控制器2通过无线网络将状态信息反馈给移动控制终端6。
移动控制终端6包括手机、平板或移动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控制终端6能够通过wifi、蓝牙、4G网络或者5G网络连接到汽车的无线网络中,并与分控制器2的无线发射单元71和无线接收单元72无线连接,能够接收到分控制器2发送的状态信息,即使驾驶人员没有在车内,也可以通过移动控制终端6,了解汽车后备箱盖的是否关闭、汽车后部影像等信息,从而及时处理一些异常情况。例如当汽车旁边的人想取后备箱内的物品,但又没带钥匙5时,可以通过在其他地方的操作人员用移动控制终端6及时打开后备箱。又例如在家内接收到汽车异常报警,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后备箱或汽车后部影像的信息,判断是否为误报或者具体为何种情况。移动控制终端6也可以通过安装的软件给后备箱传递控制信号,控制部分功能,使驾驶人员不用到车内就能实现对后备箱的操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当移动控制终端6和主控制器1同时发送控制信号时,分控制器2以主控制器1的控制信号为准。
当移动控制终端6和主控制器1同时发送控制信号时,也代表车内驾驶室中有人在操作,分控制器2则以主控制器1发送的控制信号为准,避免由于移动控制终端6的误操作,造成汽车非预期的动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电池9,电池9可拆卸的安装在后备盖体内,电池9通过线束3与用电装置和分控制器2电连接,并给用电装置和分控制器2提供电能。
汽车后备箱设置在车身的后边,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都需要电能才能驱动,如果通过汽车发电机或者电瓶进行供电,则车身与后备箱之间还需要引出很多电源线连接,造成安装的工时增加,因此,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就近设置了电池9,并且可拆卸的安装在后备箱盖体11内,以方便电池9的更换。电池9与用电装置和分控制器2设置在一起,中间通过线束3连接并提供电能。
另外,汽车后备箱盖体11内的后备箱门锁模块41、后视影像模块42和后备箱灯光模块43等,在汽车熄火后有可能还需要工作,例如后备箱门锁模块41,在汽车熄火后也要能够开启和关闭门锁,方便人员在后备箱内拿取物品,因此需要在后备箱盖体11内中设置单独的电池9,使其在汽车熄火后,也能对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进行控制,并能够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驾驶人员的移动控制终端6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后备盖体内设置电池安装腔体93,电池安装腔体93内和电池9设置卡接机构94,能使电池9卡接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后备盖体内侧还设置解锁按钮95,解锁按钮95能够解锁卡接机构94,使电池9能够从电池安装腔体93内取出。
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就近设置了电池9,在后备箱盖体11的内侧,就需要设置电池安装腔体93,使电池9能够固定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为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进行供电。为了防止出现因电池9晃动等导致的供电不稳定问题,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和电池9上设置卡接机构94,能使电池9卡接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如图4所示,卡接机构94包括设置在电池9上的卡爪,卡爪通过铰链固定在电池9侧边,并能够绕铰链转动,卡爪与电池9之间还设置弹簧,能够使卡爪保持在远离电池9的位置。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的侧边设置卡槽,当电池9插入到电池安装腔体93内时,卡爪与卡槽卡接,使电池9能够稳定的固定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
由于电池9的电量在使用中消耗,到一定时间需要更换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电池9,需要能够方便的将电池9从电池安装腔体93内取出,在后备箱盖体11内侧设置解锁按钮95,解锁按钮95可以是直接设置在电池安装腔体93侧边,通过按压卡接机构94的卡爪,使其脱离卡槽,电池9就能够从电池安装腔体93内取出。解锁按钮95也可以是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侧的按键,按键连接顶出装置,按键和顶出装置通过线束3连接,按压按键使顶出装置动作,顶出装置可以按压卡接机构94的卡爪,使其脱离卡槽,电池9就能够从电池安装腔体93内取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电池9上设置电极触点96,电池安装腔体93内对应位置设置电极弹片97,当电池9卡接在电池安装腔体93内时,电极触点96接触电极弹片97并电连接。
为了使电池9插入到电池安装腔体93内后,电池9的电源就能与后备箱盖体11内的线束3连接上,电池9底部设置电极触点96,分别为正极触点和负极触点,电池安装腔体93内对应的位置设置电极弹片97,分别为正极弹片和负极弹片,由弹性金属片制成,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在振动条件下也能稳固的连接电极触点96。电池9完全插入到电池安装腔体93内后,电极触点96与电极弹片97接触并实现电连接,通过与电极弹片97连接的线束3,为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和分控制器2供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车身内还设置电池9充电装置(图中未示出),电池9放置在电池9充电装置内并进行充电。
当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电池9的剩余电量低于报警值时,不一定有时间进行电池9的充电,因此可以在汽车的后备箱内或其他位置设置电池9充电装置,在汽车运行状态下,可以通过发电机,为放置在电池9充电装置内的电池9进行充电,当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电池9的剩余电量低于报警值时,可以及时将电池9充电装置内已经充电完成的备用电池9拿出来更换上,不会耽误后备箱盖体11内的用电装置或分控制器2的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电池9上设置无线充电线圈92,无线充电线圈92与电极触点96电连接。
无线受电线圈91可设置于电池9侧面并与电池9的电极连接,以用于对电池9进行无线充电。其中,无线受电线圈91可以基于电磁感应耦合或磁共振耦合等无线充电方式,对电池9进行无线充电。
电磁感应耦合是指当无线充电线圈92靠近无线受电线圈91时,无线充电线圈92发射的能量信号以电磁感应方式耦合至无线受电线圈91,并提供给电池9。
磁共振耦合是指无线充电线圈92内设有与无线充电线圈92串联的送电侧谐振电容,从而形成送电侧LC谐振电路;无线受电线圈91内设置有与无线受电线圈91串联的受电侧谐振电容,从而形成受电侧LC谐振电路;并且送电侧LC谐振电路和受电侧LC谐振电路具有相同的谐振频率。当无线充电线圈92通电时,送电侧LC谐振电路会产生一个高频振动磁场;在这个高频振动磁场中任意位置处任意时刻的磁场和电场之间呈正交关系,并且在相位上相差1/2π,而且磁场强度远高于电场强度,这个空间电磁场它可以储存能量,但合成的电磁波功率流密度为零,不会传输任何能量,也就是说这个场不会向外辐射,也不会向内损耗。当无线充电线圈92靠近无线受电线圈91时,无线受电线圈91会落入高频振动磁场的范围,由于受电侧LC谐振电路具有与送电侧LC谐振电路相同的谐振频率,受电侧LC谐振电路将产生同频磁场的谐振,使得能量从无线充电线圈92以磁共振形式耦合至无线受电线圈91,并提供给电池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所示,后备箱盖体11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通过铰接结构121与后备箱盖体11连接,太阳能电池板12的充电线缆与电极触点96电连接。
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或者车辆处于较偏远地区,无法及时对电池9进行充电,可能会导致汽车后备箱无法打开。因此对电池9的充电应该有多种方式。本实用新型在后备箱盖体11的内侧,设置了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12通过铰接结构121与后备箱盖体11连接,为了防止太阳能电池板12因为振动从后备箱盖体11中脱落,也可以在太阳能电池板12的其他位置设置安装部,通过卡接或螺接等方式,将太阳能电池板12稳定的固定在后备箱盖体11的内侧,同时为了减小太阳能电池板12与后备箱盖体11之间干涉产生异响,在安装部可以防止减震垫,能够吸收振动,也能避免太阳能电池板12损坏。
为了降低后备箱盖体11的重量,降低刚性太阳能电池板12的振动异响,太阳能电池板12可以采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不需要采用玻璃背板和盖板,重量比双层玻璃的太阳能电池片组件轻80%,采用PVC背板和ETFE薄膜盖板的柔性电池片甚至可以任意弯曲,方便携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所示,铰接结构121将太阳能电池板12从后备箱盖体11内侧翻转到后备箱外侧,并给电池9充电。
当电池9电量不足,又无法及时对电池9进行充电时,可以将后备箱盖体11打开,将太阳能电池板12从后备箱盖体11内侧翻转到后备箱盖体11外侧,并由铰接结构121对太阳能电池板12进行固定。太阳能电池板12的充电线缆与电池9的电极连接,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电池9进行充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太阳能电池板12能够折叠和打开。
太阳能电池板12的面积越大,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越高,充电越快,但是后备箱盖体11内侧的面积不大,对应面积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12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将电池9的电量补足,因此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12设置为可折叠和打开的,不用的时候折叠成小面积,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侧,需要使用时将其打开,扩展为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12,从而提高充电效率,节省充电时间。
刚性的太阳能电池板12可以采用叠放的方式,由多片太阳能电池板12相互叠加,之间使用连杆机构连接,需要的时候将多片太阳能电池板12展开形成一个平面。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则可以卷曲起来,放置在后备箱盖体11内侧,使用时将其展开,为电池9进行充电。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后备箱盖体11内设置距离传感器10,距离传感器10与分控制器2连接,分控制器2设置距离传感器10的安全距离,当后备箱关闭时,安全距离内有物体阻挡,则分控制器2控制门锁系统关闭。
当操作人员在车内控制主控制器1向分控制器2发出打开后备箱盖体11的指令后,后备箱盖体11在液压或电动支杆的作用下打开,但是如果操作人员没有观察到后备箱盖体11上方有物品遮挡,后备箱盖体11打开时就会被其他物品剐蹭到,影响车身的外观。因此在后备箱盖体11内设置距离传感器10,并与分控制器2通过线束3连接。距离传感器10用于感应其与某物体间的距离以完成预设的某种功能,是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在分控制器2设置距离传感器10的安全距离,当后备箱关闭时,安全距离内有物体阻挡,则分控制器2控制门锁系统关闭,从而预防后备箱盖体11打开时被其他物品剐蹭到。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身内的主控制器、后备箱盖体与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的至少一个分控制器和至少一个用电装置,所述主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与所述分控制器进行数据与信号传输,所述分控制器连接至少一个所述用电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装置包括后备箱门锁模块、后视影像模块、雷达和后备箱灯光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器包括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包括无线发射单元,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状态信息,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并接收所述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还包括加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加密模块与所述无线发射单元连接,所述加密模块将控制信号或状态信息加密;所述无线接收单元包括解密模块,所述主控制器和所述分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解密模块与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所述解密模块将接收到的所述控制信号或所述状态信息解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钥匙,所述钥匙内设置无线发射单元,所述无线发射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分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钥匙和所述主控制器同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控制信号时,所述分控制器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为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控制器还包括信号强度检测装置和至少三个无线接收单元,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所述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与至少三个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连接,至少三个所述无线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的不同位置,接收所述钥匙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信号强度检测装置传递给所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判定所述钥匙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还包括门锁系统,所述门锁系统关闭时,所述后备箱盖体处于锁定状态,当所述分控制器判定所述钥匙在后备箱内时,所述分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系统不关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控制终端,所述移动控制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通过无线网络将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移动控制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控制终端和所述主控制器同时发送控制信号时,所述分控制器以所述主控制器的控制信号为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后备箱盖体内,所述电池通过线束与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电连接,并给所述用电装置和所述分控制器提供电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体内设置电池安装腔体,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和所述电池设置卡接机构,能使所述电池卡接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所述后备箱盖体内侧还设置解锁按钮,所述解锁按钮能够解锁所述卡接机构,使所述电池能够从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取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设置电极触点,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对应位置设置电极弹片,当所述电池卡接在所述电池安装腔体内时,所述电极触点接触所述电极弹片并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内还设置电池充电装置,所述电池放置在所述电池充电装置内并进行充电。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上设置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极触点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体内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铰接结构与所述后备箱盖体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线缆与所述电极触点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结构将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从所述后备箱盖体内侧翻转到所述后备箱外侧,并给所述电池充电。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折叠和打开。
2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备箱盖体内设置距离传感器,所述距离传感器与所述分控制器连接,所述分控制器设置所述距离传感器的安全距离,当所述后备箱关闭时,所述安全距离内有物体阻挡,则所述分控制器控制所述门锁系统关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1542.5U CN219029336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131542.5U CN219029336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029336U true CN219029336U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6291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131542.5U Active CN219029336U (zh) | 2022-08-13 | 2022-08-13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02933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16589A (zh) * | 2022-08-13 | 2022-12-02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
2022
- 2022-08-13 CN CN202222131542.5U patent/CN21902933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16589A (zh) * | 2022-08-13 | 2022-12-02 | 长春捷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4037473A1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
JP6001652B2 (ja) | 車載型パーソナル機器バッテリ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および干渉を回避するための動作方法 | |
CN115476785A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CN218661689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CN219029336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后备箱盖 | |
CN115556683A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US20120065839A1 (en) |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vehicle | |
CN115416594A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KR102328844B1 (ko) | 이동식 전기자동차 충전 장치 | |
WO2024037468A1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汽车顶棚 | |
CN107132796A (zh) | 集成无线通信和定位的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装置 | |
JP2013090548A (ja) | 車両用蓄電システム | |
CN218661688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CN111311926A (zh) |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电子车位锁装置及方法 | |
CN218805654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WO2024037436A1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WO2024037464A1 (zh) |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 | |
CN218661672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汽车顶棚 | |
CN201134124Y (zh) | 一种防盗和遥控的集成控制器 | |
CN102890839B (zh) | 一种汽车背门智能钥匙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6638370A (zh) | 一种车位锁 | |
KR101380574B1 (ko) | 차량용 도어 제어 시스템 | |
CN218558776U (zh) | 一种通过无线网络控制的车门系统 | |
CN205485423U (zh) | 一种信号收发模块及车辆遥控器及车辆远程监控系统 | |
CN202413700U (zh) | 一种无匙感应的汽车控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