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6922U -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6922U
CN218906922U CN202223316935.XU CN202223316935U CN218906922U CN 218906922 U CN218906922 U CN 218906922U CN 202223316935 U CN202223316935 U CN 202223316935U CN 218906922 U CN218906922 U CN 2189069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stant
transmission
gearbox
universal joint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169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震霖
周志
李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Sanglaite Agricultural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169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69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69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And Driv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等速传动装置,用于农业机械上,所述等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等速万向节;所述等速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等速万向节;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等速万向节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等速万向节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0至45度之间。此结构的等速传动装置,与现有结构的传动装置相比,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进行动力传递,使得动力的传递更为平稳,噪音和震动更小,且折弯角度也更大,传递效率更高。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等速传动装置的农业机械。

Description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结构的农业机械,如拖拉机等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如拖拉机等农业机械,通常包括前变速箱和后变速箱,以及设置于前变速箱和后变速箱之间的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用于把动力从前变速箱实时传递至后变速箱。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与前变速箱连接的一端,主要通过万向节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动力的传递。然后,当拖拉机转向时,传动轴与十字轴之间最大转弯角可达40度左右,此时,转速和扭矩会有很大的波动,因此,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很难平稳可靠地传递至后变速箱。同时,也会导致拖拉机的进一步震动,噪音增加,乘坐的舒适性变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力可平稳传递、噪音和震动较小,以及更为舒适的等速传动装置,以及包括此等速传动装置的农业机械,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力可平稳传递、噪音和震动较小,以及更为舒适的传动装置,以及包括此传动装置的农业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等速传动装置,用于农业机械上,所述等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等速万向节;所述等速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等速万向节;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等速万向节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等速万向节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0至45度之间。此结构的等速传动装置,与现有结构的传动装置相比,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进行动力传递,使得动力的传递更为平稳,噪音和震动更小,且折弯角度也更大,传递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等速万向节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等速万向节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5至4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上还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伸缩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结构相同,以及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的结构相同。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农业机械,包括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之间的等速传动装置,所述等速传动装置为如上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变速箱的一端设有用于输入动力的离合器轴,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一等速万向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另一端,同时还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二等速万向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背离所述第一变速箱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变速箱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变速箱上设有若干根操纵杆,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取力器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为四驱传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在于在上述基础之上,所述农业机械为拖拉机,所述拖拉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变速箱一侧的前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变速箱一侧的后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等速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关系为:
1第一变速箱               2第二变速箱
31第一传动轴              32第二传动轴         33第一等速万向节
34第二等速万向节          35伸缩件             4操纵杆
5离合器轴                 6前轮                7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下,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等速传动装置,具体包括第一传动轴31,第一传动轴3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设有第一等速万向节33。等速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轴32,第二传动轴32与第一传动轴31平行设置,第二传动轴32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还设有第二等速万向节34。第一传动轴31与第一等速万向节33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32与第二等速万向节34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0至45度之间。此结构的等速传动装置,与现有结构的传动装置相比,其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第一等速万向节33和第二等速万向节34进行动力传递,使得动力的传递更为平稳,噪音和震动更小,且折弯角度也更大,传递效率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31与第一等速万向节33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32与第二等速万向节34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5至40度之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等速万向节33和第二等速万向节34上还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伸缩件35,伸缩件35具体可以为橡胶套,防止灰尘等进入至第一等速万向节33和第二等速万向节34内,进而影响传动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的结构相同,以及第一等速万向节33和第二等速万向节34的结构相同。第一等速万向节33包括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第一轴承(图中未示出),第二等速万向节34包括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第二轴承(图中未示出)。
上述结构的等速传动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动力的传递更为平稳,噪音和震动更小,且折弯角度也更大,传递效率更高等方面的优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农业机械,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包括第一变速箱1和第二变速箱2,以及设置于第一变速箱1和第二变速箱2之间的等速传动装置,等速传动装置具体为如上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变速箱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左端设有用于输入动力的离合器轴5,而第一变速箱1的另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则与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一等速万向节33的左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可以为螺栓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工作过程中,当农业机械转向时,第一变速箱1带动第一等速万向节33相对于第一传动轴31向左或向右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变速箱1的另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同时还与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二等速万向节34的左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可以为螺栓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工作过程中,当农业机械转向时,第一变速箱1带动第一等速万向节33和第二等速万向节34,分别相对于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向左或向右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传动轴31和第二传动轴32背离第一变速箱1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右端,均与第二变速箱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螺栓等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变速箱1上设有若干根操纵杆4,更为具体地,第一传动轴31为取力器(PTO)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32为四驱传动轴。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农业机械具体为拖拉机,拖拉机包括设置于第一变速箱1一侧的前轮6,以及设置于第二变速箱2一侧的后轮7。此结构的农业机械,相应地,也具有动力可平稳传递、传递效率高、噪音和震动较小,以及乘坐舒适性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等速传动装置,用于农业机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一等速万向节;
所述等速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二等速万向节;
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等速万向节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等速万向节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0至45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等速万向节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第二等速万向节之间的折弯角度均介于35至40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上还套设有起密封作用的伸缩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结构相同,以及第一等速万向节和第二等速万向节的结构相同。
5.一种农业机械,包括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变速箱和第二变速箱之间的等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等速传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箱的一端设有用于输入动力的离合器轴,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另一端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一等速万向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箱的另一端,同时还与所述等速传动装置的第二等速万向节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背离所述第一变速箱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变速箱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速箱上设有若干根操纵杆,所述第一传动轴为取力器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为四驱传动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业机械为拖拉机,所述拖拉机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变速箱一侧的前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变速箱一侧的后轮。
CN202223316935.XU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Active CN2189069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6935.XU CN21890692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16935.XU CN21890692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6922U true CN218906922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17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16935.XU Active CN218906922U (zh) 2022-12-12 2022-12-12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69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8983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EP0072990A1 (en) Four-wheel vehicle drive system
US4778026A (en) Propeller shaft
CN218906922U (zh) 一种等速传动装置及农业机械
US4498349A (en) Front power take-off for tractors
CA1210962A (en) Four-wheel drive car
US6299562B1 (en) Differential for part-time 4-wheel drive vehicle
CN217598352U (zh) 四驱多用途车底盘结构
US6557439B2 (en) Driving force distributing structure for four wheel drive vehicle
CN205529168U (zh) 卷绕上油机的传动装置
CN108482092A (zh) 一种汽车应用传动系统
CN103718675A (zh) 一种连接旋具的轴传动结构
US20190270380A1 (en) Tandem Axle System
CN217926968U (zh) 一种用于农机动力输出的机械臂
CN218343265U (zh) 动力传动系统和工程机械
CN206644640U (zh) 农用多功能移动平台车
US20060169515A1 (en) Dual-chain transfer case
CN217850209U (zh) 一种采棉机后桥传动机构
CN107696839A (zh) 一种电动车的传动系统
CN220378864U (zh) 一种可持续输出取力器
CN220298298U (zh) 一种轮式挖掘机分时四驱驱动结构
CN201132496Y (zh) 轮式拖拉机传动装置
CN213235959U (zh) 带有双动力输出机构的拖拉机
CN211525466U (zh) 差速减速器总成及车辆
CN212106689U (zh) 双支架万向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