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01150U -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01150U
CN218901150U CN202320045079.4U CN202320045079U CN218901150U CN 218901150 U CN218901150 U CN 218901150U CN 202320045079 U CN202320045079 U CN 202320045079U CN 218901150 U CN218901150 U CN 218901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communicated
pipe
gas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50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弘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Yip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Yip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Yip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Yipu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450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01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01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01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30Fuel from waste, e.g. synthetic alcohol or diesel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和多个支撑架,多个支撑架固定置于罐体的下端,多个支撑架沿罐体的底部边缘依次布置;罐体中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两个第一进料管均与罐体连通;罐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料管;罐体上端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料管;罐体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输水管,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沿输水管依次布置;罐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向上延伸至罐体内与输水管连通。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现气液分离,气液分离效果较好,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适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液分离器原理一般为重力沉降、离心沉降、折流分离、超滤分离等,这些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果较差,不宜配合其他装置进行联动使用;若想提高分离效果,需面临能耗增大,增加内部搅动装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实现气液分离,气液分离效果较好,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适用性强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和多个支撑架,多个所述支撑架固定置于所述罐体的下端,多个所述支撑架沿所述罐体的底部边缘依次布置;所述罐体中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均与所述罐体连通;所述罐体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所述罐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料管;所述罐体上端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料管;
所述罐体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输水管依次布置;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内与所述输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实现气液分离,气液分离效果较好,占地面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适用性强;排出的沼气气体可导入燃气塔进行燃烧;排出的液体便于回收污泥,减少污泥损失,避免进行废水处理;宜配合其他装置进行联动使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均沿所述罐体侧壁的切线布置。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第一进料管向罐体导入的气液混合物能在罐体形成旋流,加快气体中的液体形成水珠,脱离气相落入罐体内侧底部排出,提升气液分离效率。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进料管,所述第三进料管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内的上端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三进料管将气液混合物导入罐体内的上端部,提升罐体内各个区域的湿度,从而提升气液分离效率。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内侧下端部连通的第四进料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四进料管向罐体的内侧底部导入气液混合物,加快气液混合物的导入效率。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备用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备用管便于后期功能拓展应用。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液位计连通管。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液位计连通管与液位计连接,便于液位计对罐体内的液位进行检测,便于作业人员实时了解罐体内的液位,进行对应处理,提升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罐体上端部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取样口。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取样口便于作业人员对取罐体内的液体进行取样,实时了解液体中微生物含量,促进液体回收对微生物利用。
进一步,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观察窗。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观察窗便于作业人员对罐体内的运作状态进行实时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罐体,2、支撑架,3、第一进料管,4、排气管,5、排料管,6、第二进料管,7、输水管,8、喷头,9、进水管,10、第三进料管,11、第四进料管,12、备用管,13、液位计连通管,14、取样口,15、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包括罐体1和多个支撑架2,多个所述支撑架2固定置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多个所述支撑架2沿所述罐体1的底部边缘依次布置;所述罐体1中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3,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3均与所述罐体1连通;所述罐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4;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料管5;所述罐体1上端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料管6;
所述罐体1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输水管7,所述输水管7上设置有多个喷头8,多个所述喷头8沿所述输水管7依次布置;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与所述输水管7连通。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3均沿所述罐体1侧壁的切线布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进料管10,所述第三进料管10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的上端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内侧下端部连通的第四进料管11。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备用管12。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液位计连通管13。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上端部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取样口14。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5。
本实施例具体应用时,两个第一进料管3从罐体1中部的两端向罐体1内导入气液混合物,第二进料管6从罐体1中部的两端向罐体1内导入气液混合物,第三进料管10向罐体1的内侧上端部导入气液混合物,第四进料管11从罐体1的底部向罐体1内导入气液混合物;气液混合物持续导入罐体1内,使得罐体1内的气压增大,同时罐体1内的湿度上升,气液混合物密度增大,达到一定阈值时,气液混合物呈现的悬浮状态被打破,气体无法带动液体,液体脱离气相开始往下落,形成水滴在底部聚集从排料管5排出,而气体向上升通过排气管4排出。
另外,还通过进水管9向输水管7内输水,通过喷头8进行喷水,增大罐体1内的湿度,从而进一步提升气液分离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进料管3、第二进料管6、第三进料管10和第四进料管11向罐体1内导入气液混合物,增大罐体1内的气压,增大湿度;还通过喷头8喷水,进一步增大湿度,实现气液分离,气液分离效果较好,处理量大,适用性强;排出的沼气气体可导入燃气塔进行燃烧;排出的液体便于回收污泥,减少污泥损失,避免进行废水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和多个支撑架(2),多个所述支撑架(2)固定置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多个所述支撑架(2)沿所述罐体(1)的底部边缘依次布置;所述罐体(1)中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料管(3),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3)均与所述罐体(1)连通;所述罐体(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气管(4);所述罐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排料管(5);所述罐体(1)上端部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进料管(6);
所述罐体(1)内固定设置有环形的输水管(7),所述输水管(7)上设置有多个喷头(8),多个所述喷头(8)沿所述输水管(7)依次布置;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进水管(9),所述进水管(9)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与所述输水管(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进料管(3)均沿所述罐体(1)侧壁的切线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三进料管(10),所述第三进料管(10)的上端部向上延伸至所述罐体(1)内的上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内侧下端部连通的第四进料管(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备用管(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液位计连通管(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上端部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取样口(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厌氧罐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5)。
CN202320045079.4U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8901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5079.4U CN21890115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5079.4U CN21890115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01150U true CN218901150U (zh) 2023-04-25

Family

ID=8604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5079.4U Active CN218901150U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01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901150U (zh) 一种厌氧罐气液分离器
CN112939216B (zh) 一种有机废水内置区块化厌氧反应器
CN202113944U (zh) 带有超声分离装置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CN108905599B (zh) 内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及方法
CN108998104B (zh) 一种脱硫液再生系统、脱硫系统及脱硫方法
CN101003780A (zh) 安装有消沫器由罐顶中心排气的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01565160U (zh) 厌氧沼气气液分离脱泡装置
CN202113945U (zh) 塔壁设置有锥体扩散区的粉煤灰浮选分离设备
CN205933554U (zh) 固态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处理系统
CN211712738U (zh) 基于分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水处理系统
CN113336324A (zh) 一种好氧气提式流化床
CN213253792U (zh) 新型节能高效污气净化处理器
CN210764558U (zh) 一种新型高效厌氧生化反应系统
CN205398171U (zh) 一种设有吹扫装置的剩余氨水除油器系统
CN209193637U (zh) 模块组装式厌氧发酵塔装置
CN208266238U (zh) 一种生物氧化提金系统环流式旋风消泡装置
CN22072380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5102266U (zh) 一种uasb厌氧反应器
CN108423736A (zh) 一种淡海水两用的蛋白质分离器
CN204644315U (zh) 一种沼气生物脱硫装置
CN217119612U (zh) 一种节能型水分离器
CN117504575B (zh) 一种用于脱硫系统的高效湍流反应器
CN213623711U (zh) 一种用于废气废水综合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09957469U (zh) 一种内置ambr厌氧反应器
CN217220865U (zh) 高效气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